您现在的位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上海专栏>> 海派真题>>正文

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上海卷)

【编号:192 |下载点数:免费 | 作者: 佚名 - | 评论数:0 | 更新时间:2004/05/29

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上海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1卷(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第1至21小题,每题2分;22至27小题,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事件中,发生在商朝的是
  A.公东征 B.盘庚迁殷 C.国人暴动 D.平王东迁
2.下列帝王中,被誉为“中兴之主”的是
  A.光武帝刘秀 B.隋文帝杨坚 C.唐玄宗李隆基 D.明成祖朱棣
3.下列选项中,在11世纪上半期与北宋并存、建都兴庆(今银川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契丹族建立的辽 B.党项族建的大夏
  C.女真族建立的金 D.蒙古族建立的元
4.堪称当时世界之最,却加速民不聊生、王朝倾覆的宏大工程,除隋朝的大运河外,最为典型的是
  A.都江堰 B.秦长城 C.唐长安 D.明皇宫
5.祖国医学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下列人物按他们所处时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张仲景 扁鹊 孙思邈 李时珍
  B.孙思邈 扁鹊 张仲景 李时珍
  C.扁鹊 张仲景 孙思邈 李时珍
  D.扁鹊 李时珍 张仲景 孙思邈
6.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7.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8.确立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标志是
  A.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 B.宣布了英国为共和国
  C.1688年“光荣革命” D.《权利法案》的通过
9.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指的是
  A.使用野蛮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B.效法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体制
  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
  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这幅漫画的主题是
  A.宣扬“理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B.痛斥资本主义是黑白颠倒的罪恶社会
  C.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
  D.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
11.英国干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阻挠德意志统一的相同目的是
  A.阻止革命运动的蔓延 B.乘机扩张领土范围
  C.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 D.转嫁国内社会矛盾
12.19世纪下半期,沙俄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是通过下列不平等条约实现的:
  A.《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B.《爱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
  C.《天津条约》、《南京条约》、《爱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D.《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
13.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转而与法、俄结盟的最重要原因是
  A.军事力量明显削弱 B.三国同盟已经形成
  C.霸主地位业已丧失 D.英德矛盾急剧上升
14.20世纪初,资产阶级领导的以上海为中心的反帝爱国运动是
  A.拒俄运动 B.收回路矿权利运动
  C.抵制美货运动 D.预备立宪运动
15.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
16.使中国人民第一次直接感受到社会主义在本质上不同于帝国主义的事件是
  A.十月革命建立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
  B.苏俄宣布放弃旧俄在国外的一切特权
  C.20年代初的第一次中国工人运动高潮
  D.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17.从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根本措施是
  A.肃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
  B.工农武装割据波浪式推向全国
  C.纠正左倾军事冒险计划
  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18.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19.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纭。下列评论中,哪一种更接近事实本质?
  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B.楚汉相争,成者为王败者寇
  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
  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
20.下列推论盛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大前提: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小前提:17年来,资本主义正在各领域全面复辟
  结 论:所以,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这个推论:
  A.大、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与结论错误
  C.小前提正确,大前提与结论错误
  D.大、小前提与结论都是错误的
21.下列选项中,推动当今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因素是
  A.欧盟的形成、第三世界的兴起
  B.欧盟的形成、联合国的建立
  C.第三世界的兴起、联合国建立
  D.联合国的建立、东欧的剧变
  注意:以下各题每题3分
22.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23.林肯在竞选中主张解放黑奴,但1861年他却把宣布解放黑奴的一位将军撤职。1862年他又发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的这种策略变化 表明他在此期间的最高宗旨是
  A.拯救联邦政府,维护国家统一
  B.团结黑人奴隶,战胜南方叛军
  C.放弃废奴主张,向奴隶主妥协
  D.保护白人利益,坚持种族歧视
24.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1)把救亡图强作为时代的使命 (2)视创办实业作为救国之要途 (3)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4)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1)(2) B.(1)(3) C.(2)(3) D.(3)(4)
25.在德、日法西斯化的历史渊源中,相似点是
  (1)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2)军部控制内阁大权 (3)崇尚军国主义传统 (4)信奉专制政治制度
  A.(1)(2) B,(1)(3)(4) C.(3)(4) D. (2)(3)(4)
26.下列各项中,由“二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决定的内容是
  (1)英美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 (2)朝鲜南北分别为美苏受降区 (3)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 (4)不能单独与敌方停战或讲和
  A.(1)(3) B.(2)(4) C.(2)(3) D.(3)(4)
27.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当不早于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第Ⅱ卷(共90分)
二、简释题(共45分)
  28.20世纪中国的考古取得了巨大成就。请在已发现的我国原始社会的遗址中任选一处,划圈标在下图相应的位置上,并简要说明其特点和历史意义。(4分)

  29.清朝建立以前,我国古代的赋税制度完成了两次重要的转变:一是收税的依据由以人丁为主转向以财产为主;二是收税的形式从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转变。第一次转变发生在唐朝,第二次转变发生在什么朝代?简述产生这次转变的原因和影响。(5分)
  30.18世纪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曾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然而,此后的百余年间,知识界却出现了逃避现实、万马齐喑的局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指出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后果。(4分)
  31.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前期,虽然法国一跃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但是它的经济没有因此超越英国,而英国却发展成为“世界工厂”。请概述造成这一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
  (1)法国:
  (2)英国:
  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6分)

  (1)这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的变化是
  (2)导致乡民迁居谋生以及职业变化的两个基本原因是
  (3)第四个时段出国胜的人数猛增,主要原因是
  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被套牢的牛马拉车不息,稍慢即受鞭挞。“服劳役而又受苦楚,无自主之权,大都类是”。
  材料二:群蜂会议日:“如有伐我巢而残我同类者,共刺之。人之有国,犹蜂之有巢”。
                   ——摘自上海文明书局1903年出版的《蒙学初级修身教科书》
  (1)这类内容的教材旨在培养学生成为
  (2)这类内容的教科书,所以需要并得以认可,主要是因为
  34.列宁认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请你依据有关事实略加说明。(5分)

  35.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某校将举行新老党团员宣誓仪式。请为该校推荐一个在上海市范围内中共活动的重要纪念地,并作简要说明 (应包括曾在该地发生的中共的重要活动及其内容、影响和在该地举行宣誓仪式的现实意义)。(5分)
  36.据统计: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价格1970年比1950年下降了4%,而发达国家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价格在同时期上涨了44%。由于这种不等价交换,1960年到1972年发展中国家蒙受的损失总额达1034亿美元。
  (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2分)
  (2)发展中国家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了哪些行动? (3分)
三、问答题(共27分)
  37.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与边疆各民族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列举西汉同西域关系的主要史实。(5分)
  (2)2000年北京老山汉墓被确认是汉武帝儿子燕王夫人之墓。科学家对女主人的头像进行 了复原后,意外地发现她极像西域女子(见下图),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猜测:她是今新疆地区人?是古代中亚人?是有西域民族血统的汉族人?还是西域以外的人?你倾向于哪一种说法?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3分)

  (3)女主人究竟属于哪一民族,需要进一步探究。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历史意义?(1分)
  (4)揭开这一谜底,有待进一步收集直接和间接的证据。你认为有哪些方法?(4分)
  38.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其主线是现代化(或工业文明)。但是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的第一步完成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谙从 欧美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方面的新变化予以概括说明。(2分)
  示例: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兴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活跃。
  政治上:
  经济上:
  (2)为什么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的100年间,
  资本主义逐渐成为一个世界体系?(3分)
  生产方式:
  政治变革:
  国际格局:
  (3)垄断组织产生的条件和实质是什么?“二战”前后垄断又有何新的发展?(3分)
  (4)(以下3个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进入垄断阶段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体制方面所呈现的不同特征,说明它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差异性和多样性。(3分)
  (5)人们常说,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步履艰难、一波三折。请列举从19世纪仍年代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三次尝试。(3分)
四、材料分析论证题(本题共18分)
  39.阅读下列材料,提取和理解材料中的信息,运用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给日本中学生写一封公开信:明辩事实真相(12分),昭示产生“新教科书”逆流的原因(6分)。
  材料一:引自日本文部科学省今年审定“合格”的初中历史教科书
满洲国以五族(指日、汉、满、蒙、朝)协和、建设王道乐土为口号,由于日本重工业的迁入,促进了经济发展,中国人大量涌入。
  东京审判认定日军在1937年占领南京时,杀害了许多中国民众(南京事件)。关于该事件, 资料上有许多疑点,见解也各种各样,目前有关的争论也还在进行。
  日本军队向南方的推进还成为加速亚洲各国独立的契机之一。
  材料二:引自有关报道

  1948年后,日本实行教科书审定制。50年代,有人发表《令人忧虑的教科书问题》,认为教科书“贬低祖国日本”,意欲掩盖“二战”罪行。80年代后,由文部省一再通过的与复活军国主义相呼应的教科书,篡改和美化“二战”中许多重大侵略行径。今年4月初,日本文部科学省又通过了“新教科书编撰会”主编的歪曲历史的教科书。“编撰会”几乎网罗了所有的右翼学者,在三菱、东芝、马自达、日野、富士通等百余家企业和财团的捐助下,其每年的活动经费多达4.2亿日圆。
  “新教科书”出笼和审定“合格”前后,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各国许多史学工作者和民间团体举行了各种抗议活动,指出:“二战”中的日本侵略者,不仅对亚洲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也将日本人民推进了火海。肆意篡改历史是一股反动逆流,虽然由来已久,有其深刻的国内、国际原因,得到了日本上层和大发战争横财的某些人的支持,但是最终必将被追求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人民所唾弃。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第1卷(60分)
1.B 2.A 3.B 4.B 5.C 6.C 7.A 8.D 9.C 10.A 11.C 12.B 13.D 14.C 15.D 16.B 17.D 18.D 19.C 20.D 21.A 22.B 23.A 24.A 25.B 26.A 27.D
第Ⅱ卷(90分)
  28.原始社会遗址名称、位置(1分);特点(2分)历史意义(1分)。如:北京人、位置正确(1分)生活在距今40--50万年前;使用并能保留火种;过着极其艰苦的群居生活;出土了丰富的文化遗存(任答2点,每点1分)。首次以事实说明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或中国人种自生说)(1 分)。
  29.明朝。(或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1分);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1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1分)影响:促进了货币地租的产生(1分)和部分农产晶商品化(1分)。
  30.原因:清朝文字狱(或文网严密)(1分)。后果:禁锢了思想(1分);阻碍了学术的发展(1分);使社会闭塞,影响了社会的进步(1分);(如答中西文化交往断绝,乾嘉考证一支独秀等也可各给1分)
  31.法国:长期的内外战争,政局动荡不安(1分);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和经济政策(1分);小农经济占优势(或科技并没有转化为生产力)(1分)。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政局稳定(1分);圈地运动和殖民掠夺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 累。工人技术水平较高。海外市场扩大(任答1点)(1分);工业革命首先开始并顺利完成(1分)
  32.(1)由农村到城镇、国外(1分)。(2)农业手工业(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传统农业经济,或小农经济)衰落(1分)。中国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市场(或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发展)(1分); 国门逐渐打开(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逐渐加强)(1分);如能指出人民的思想观念变化这层意思 可加1分;(3)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或军阀长期混战)(1分);日本帝国主义入侵(1分)。如答“一 战”期间大量华工出国加1分。
  33.(1)自立自强、热爱祖国的新人(或反压迫反侵略的新人)(2分);(2)20世纪民族危机加深(1 分);开办新式学堂(或新学制推行、西学的影响扩大)(1分);新的社会力量已经崛起(或民族资 本主义发展,或资产阶级力量崛起)(1分)。
  34.它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或德国丧失领土和全部海外殖民地、被限制军备、承担巨额赔款)(1分);没触动战败国军国主义根子(1分)却激起战败国对凡尔赛和约的愤怒和复仇的情绪(1分);帝国主义的侵略特征和战胜国内部分赃不均(1分),势必引起国际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1分)。
  35.纪念地名称(1分);重要活动及其内容(2分)、影响(1分)、现实意义(1分)。例:中共一大会址(1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在此召开,会议选举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通过了党纲(2分)。从此,中国出现了工人阶级的政党(或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1分)。在此宜誓,有助于坚定对共产党的信念(1分)。(如答其它纪念地,也可参照以上细则给分。注意,现实意义应当与纪念地有较合理的联系,如答“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纪念地”,其现实意义就应当含“艰苦卓绝斗争”或“献身精神”的意思,大而失当不给分)
  36.(1)发达国家控制国际市场,使发展中国家蒙受损失(1分)。不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重要根源(1分)。(2)发展中国家组织七十七国集团、开展南南合作,推进南北对话,力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3分)。
  37.(1)汉与匈奴的战争、和亲、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西域物产传内地、西汉技术人西域、西域都护设置等,以上几点每点1分,5点以上给5分。(2)能以一定的史实为依据;(1分)能结合史实,逻辑合理(2—3分);(3)能正确对应和概括其历史意义(1分),如:假定为今新疆地区人,则可答进一步了解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4)能结合史实具体回答(1--4分)如:可以从老山汉墓中继续查找(1分);到西域实地考查研究(1分);查阅有关历史文献资料(1分);如具体答《史记》、《汉书》等资料;民间的史料;国外记载的资料等;(2分)。(如答从西域民族的衣食住行等风俗习惯上来旁证,或其他合理的方法,可酌情加1─2分)
  38.(1)政治: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1分);经济:手工工场(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发展或英国开始工业革命(1分)。 (2)主要国家先后完成了手工工场到大机器生产 (或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过渡(1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1分)(如具体列出1848年欧洲革命,1861年改革,德、意统一,美国内战,明治维 新中2项以上也可给1分);殖民扩张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舶世界格局’(或殖民地半殖民地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1分)。 (3)是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情况下对生产关系的调整(2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1分)。(4)甲:英国大块拍卖封建地产(1分)法国把没收的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1分)美国颁布《宅地法》解决土地问题(1分);甲:英、法一国内革命战争;美一民族独立战争;日、俄一自上而下的改革;德、意一王朝战争(4种中答出3种即给3分) 丙:英、法、美民主化进程比较顺利(1分);德、日、俄政治上保留了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倾向有所加强门分) (5)洋务运动(1分)。维新变法(1分)。清政府的“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任答1项给1分)
  39.本题按以下三部分给分:
一、事实真相(共12分)
  1.“满洲国”问题(共5分)
  “满洲国”的地域是我国韵东北三省,居住的民族不包括日本民族。(2分)
  “满洲国”是一切受日本支配的汉奸政权(2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分)。
  (如谈到日寇在东北进行了血腥或殖民掠夺可加1分;如指出“新教科书”在这个问题上是殖民主义逻辑可加1分)
  2.“南京事件”问题(共2分)
  “南京事件”其实是日军在占领区的暴行之一,是惨绝人寰的大屠杀(2分)
  (如谈到“南京大屠杀”的具体内容,可加1分;如揭露“新教科书”在这个问题上企图用学术问题或以“公正面目”来掩盖或淡化暴行,可加1分)
  3.“独立”契机问题(共5分)
  其时,亚洲国家处于西方殖民主义统治之下。(1分)
  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是为了争夺亚洲直至世界霸权(1分);其血腥掠夺(或殖民统治),使亚洲人民陷入了战争的灾难。(2分)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特别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鼓舞了亚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分)如指出“新教科书”在此问题上是强盗逻辑可加1分。
  如对日本在“二战”期间的方针、罪行有总体概括,或指出其它重要侵略行径以连贯以上三个侵略事实,可加1分。
  二、原因(共5分)
  1.“由来已久”,应引用本题材料二中50年代以来的信息。(1分)
  2.“国内原因”,应指出其“封建”、“军事”的历史原因和战后改革的不彻底。(2分)
  3.“国际原因”,应指出战后美国对“国内原因”的扶持。(1分) ,
  4.“某些人的支持”,应引用本题材料二中的信息或其他课外信息,指出政府和大企业中少数 人的这种做法是复活军国主义。(1分)
  三、文字与情感(1分)
  符合写信格式且文字通顺(1分)。如能运用材料二中战争也给日本人民带来灾难或呼吁追求和平与发展的信息或全信充满情感,可加1分。
  (本题最高不超过18分)

1、所有下载的附件请用最新版本的软件打开,如用旧版软件,可能会导致打不开。

2、用户一个月内下载同一个资料不会重复扣点。包年用户如有多个用户下载同一份资料只会计算一份。

3、下载的文件如果无法解压,或者解压后里面的文件夹为空,请下载Bandizip解压软件。

4、所有下载的文件除非经过许可,不得上传到别的网站、博客、QQ群等,否则网站将封锁账号和IP。

5、如果该资料侵犯了你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网站,网站将核实以后将第一时间删除。

6、其它下载问题请QQ咨询:228280228。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