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学生园地>> 历史问题求解>>正文

关于左倾与右倾的区分

下载点数:免费 | 作者:杜苇 | 点击数: | 评论数:0 | 更新时间:2005/03/28 08:36:00】

                            

                              该出手时不出手和不可为而为之

    每年都有学生问:历史上的“左”倾和右倾到底是什么意思?解释不知多少次,总感觉找不到使学生很快明白的语言。我每次解释后,问学生懂了吗?学生随犹犹豫豫地点点了头,但从一脸的茫然样可以看得出,学生并非真懂。我便琢磨怎样解释使学生刚明白呢?
   除了要讲明两个词语的来源外,还要辨析两个词语所反映的思想倾向。
陈独秀革命时期犯的是右倾错语,由于认识上的错误,他脑子里认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革命的领导权应该由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党来领导,所以就对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共行为一再忍让妥协,甚至压制工农运动,致使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气焰愈加嚣张,权、势更加膨胀,最后导致共产党面对屠杀无还手之力和大革命的失败。那么在学生明白了上述道理以后,我将此归结为一句话:即(蒋介石蠢蠢欲动之时)中共“该出手时不出手”。也就是说,中共应“该出手时就出手”,抓住时机,采取措施,及时地给蒋介石反动派以狠狠打击。
    因此,可以说右倾是延误时机,丧失机会,削弱优势,造成危害。
我给“左倾”形象地概括为一句话:“不可为而强为之”。
中共“左”倾表现在两大方面: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从时间上分为解放前和解放后。在阶级斗争上的表现有:解放前的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解放后的反右派扩大化、“反右倾”和文化大革命;经济建设上的表现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0年代的中共及其革命力量明显处于劣势,与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的力量相比悬殊很大,硬碰硬不是等于鸡蛋和石头碰吗?可当时执行王明路线的博古、李德,不顾这种实际,面对国民党百万军队的围剿,硬要人数、装备等明显不如对方的红军“御底于国门之外”、全面出击,硬打硬拼,红军付出沉重的代价后,不得不放千辛万苦建立的根据地,走上了万里长征之路。所以,王明的“左”倾路线是不顾实际情况,不研究斗争策略和技巧,盲目照抄照搬苏联的一套,逞一时之勇,实是“不可为而为之”。其特点是冒险、激进、不能审时度事,灵活机动,巧遇应变。
    解放后的反右派扩大化和“反右倾”及文革都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表现。1958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已消灭了剥削阶级,阶级矛盾已不是主要矛盾,怎么会一下子冒出那多的资产阶级呢?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错误地估计了国际国内形势,因此在全国如此大规模的“整人”实是“不该为而为之”。此错误的特点是严重违背客观现实,行为过火过激,造成危害。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在生产建设方面过激过火、违反客观规律的行为,也是属于“不可为而为之”的“左”倾错误。
    概括地说,右倾是保守、滞后、贻误时机,造成危害,是“该出手时不出手”。左倾是不顾或超越客观现实(规律),过激或超前,是“不可(该)为而为之”。
    为了使学生更加易懂明白,可以打打比方。比如说,有的学生想考自己理想的大学,于是废寝忘食,晚上躲在厕所里看书到深夜,这种精神当然是好的,然而长此以往会导致白天学习效率的下降,严重地影响身体素质和成绩的整体提高,这就是犯了“左”的错误。如果大好的机会和绝好的条件不去利用,吊儿郎当,成绩一塌糊涂,那就是犯了“右”的错误,有的甚至于幻想在考场作敝以取得好分数,这更是右倾机会主义严重表现。“左”和“右“都会给学习带来危害,都是要不得的。
    在我党历史上,左派曾一度以革命的姿态出现,给人以右是落后,左是进步的错觉,但实际上中共的左倾危害最大、时间也最长,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左”倾加一个双引号,以此说明“左”并不是真正的革命,我们更应提防“左”倾错误。中共就是在不断纠正错误中发展、成熟的。

1、所有下载的附件请用最新版本的软件打开,如用旧版软件,可能会导致打不开。

2、用户一个月内下载同一个资料不会重复扣点。包年用户如有多个用户下载同一份资料只会计算一份。

3、下载的文件如果无法解压,或者解压后里面的文件夹为空,请下载2345解压软件。

4、所有下载的文件除非经过许可,不得上传到别的网站、博客、QQ群等,否则网站将封锁账号和IP。

5、其它下载问题请QQ咨询:228280228。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