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学生园地>> 历史问题求解>>正文

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

下载点数:免费 | 作者:佚名 | 点击数: | 评论数:0 | 更新时间:2005/08/17 20:13:00】

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
苏联剧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战后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东西方“冷战”和美苏两极的旧世界格局的结束。
  苏联剧变的原因十分错综复杂,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种种问题。在现有的有关论著中,分析剧变原因的侧重点亦各不相同,有的强调意识形态的作用,有的强调共产党本身的问题,有的强调经济因素,有的强调民族问题,有的强调西方和平演变的作用,有的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对外政策加以分析,有的则强调体制因素的作用,亦有人把苏联的剧变归结为戈尔巴乔夫改革政策的失误,等等。
  应该说,以上各种因素,对苏联剧变都起了作用。问题是,如何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找出苏联剧变的带有根本性的、深层次的原因,或者说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而不是简单地把各种有关的因素加以罗列,不分主次;更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根据苏联解体过程中呈现的种种现象,任意夸大或缩小某个因素的作用。
  从时间来讲,苏联剧变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执政的最后时期—1991年。这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并且还应看到苏联剧变与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在体制改革政策方面的失误有联系。但我认为,苏联剧变的根本性原因是体制问题,就是说苏联的传统体制弊病太多,已走入死胡同,失去了动力机制。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
  在这里我们把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或主导因素归结为体制问题,包括以下几层深刻的内容。
      一、传统体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二三十年代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传统体制模式,逐步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这种模式虽在苏联某个特定时期如建国初期或战争时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根本上讲,它不符合当代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远不是一个理想的、成熟的模式。
  特别到战后,随着苏联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联系和社会生产分工也日益复杂,科技发展异常迅速,优先发展的重点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经济情报与信息的大量增加要求做出迅速处理等,这些变化使传统的体制模式与生产力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从原来的潜伏状态表面化了,变得突出了,变得尖锐了。这种通过体制反映出来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情况,斯大林在逝世前已有所发现,他在1952年发表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修正了过去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完全适合的看法,认识到存在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增长的现象。传统体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
  从政治上说:首先,高度集权的体制,不论在政治领域还是经济领域,都不可能真正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当集中达到极端的程度时,当解决大多数问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管理机关,尤其是集中到少数人或个别领导人手中时,自下而上的民主创举的可能性,表现主动性的可能性就会受到特别的限制,主动性的来源就会显著减少。特别严格的集中领导不能不‘对某些民主方式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2 〕其次,高度集中容易产生官僚主义,两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大量事务集中于中央机关,结果使中央机关负担越来越重,不得不建立更多的管理机关。这样,管理机关越多,越复杂,解决问题的效率就越低,官僚主义就越发展。最后,长期实行高度集权的体制,不可避免地出现一批“传声筒式”的干部。这批干部的存在,加上普遍存在的和在传统体制影响下形成的广大生产者的惰性,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极其严重的。
  从经济上说:首先,传统的体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问题。在生产过程中,苏联长期存在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人民大众被剥夺了监督的权力,这给物质生产带来了无法计算的损失。其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使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者利益难以结合,从而制约了企业和生产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最后,管理权限的高度集中化与管理方式的高度行政化,不可能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发展经济,必然排斥市场的作用,缺乏竞争,从而长期使产品质量不能提高,改变不了严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造成严重的资源、人才与时间浪费,伴随浪费而来的则是低效率的经济。
  传统体制对政治与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说得简单一点,可归结为:这种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生产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负责精神。而正是这些,对社会主义来说是最宝贵的,否则,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缺乏生气,经济发展就缺乏活力和动力,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潜力和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僵化的教条与理论禁区对改革的阻碍作用
  在前苏联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持僵化的教条主义态度,并存在不少理论禁区,使体制改革难以进行,这就不可能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发展着的新情况,从而也不可能使社会主义逐渐完善。
  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生机、丰富多彩、不断发展与变革的社会,它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与“最终规律”可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反对无产阶级政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方面“提出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恩格斯曾说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的影子也找不到”〔3〕。 他还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任何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4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看法也是经常变化的,特别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当他看到了一些新的情况时就提出:“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5〕。 但遗憾的是,苏联在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就把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固定化,把苏联二三十年代搞社会主义的一套做法,如工业化道路、农业全盘集体化、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中央指令性计划体制、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划等号、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制等等,都视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律”和识别真假社会主义的主要准则。在这种条件下,前苏联要改革本来就非常需要改革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就不太可能了,或者说是非常困难了。当前苏联那种社会主义模式不能继续前进、阻碍社会经济发展,难以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时,人们就不得不抛弃原来的社会主义,寻觅新的发展道路。
  由于把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神圣化、僵化和国际化,不只是在前苏联难以实行改革,而且还严重阻碍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在东欧国家中最早着手改革的是前南斯拉夫。前南斯拉夫的改革始于40年代末50年代初,当时提出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建立不同于前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最早的一次冲击。其结果是人所共知的,在斯大林的指使下,各国共产党对所谓“铁托分子”与“民族主义分子”展开批判与清洗,当时斯大林明确指出:“低估苏联经验,在政治上是极其危险的,而且对马克思主义者说来这是不容许的”〔6〕。 到50年代中期,东欧一些国家在发现搬用斯大林模式出现问题后,准备进行改革。1956年匈牙利提出改革要求,力图摆脱斯大林模式来振兴社会主义,遭到了苏联的镇压,造成了悲剧,扼杀了改革和各种变革。只有到60年代,匈牙利进行悄悄地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当时条件下,要进行整体的根本性的改革是不可能的。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亦是力图摆脱斯大林模式,又遭到了苏联的镇压。这些,都使东欧各国贻误了改革的时机,不得不继续实行不能适应本国国情的斯大林模式。
  不允许对改革理论自由探讨,动辄扣政治帽子,就难以使改革理论发展,推动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体制改革进程中,遇到的理论问题是很多的,如社会发展阶段、所有制的改造、计划与市场关系与政府职能转变等等。实际上,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选择是由改革理论决定的。如前苏东国家几十年的改革都不能确立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总方向,就是因为这些国家一直在批判“市场社会主义”。尽管在苏联历史上几次有人对市场调节这一禁区发动过几次冲击,但由于在前苏联政治体制改革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缺乏必要的民主,没有正常的理论讨论气氛,不少学者提出的市场调节的必要性、重要性等问题,均被作为修正主义加以批判,认为它会导致资本主义因素的复活。“市场社会主义”这项政治帽子压了前苏联学术界几十年,使得一系列重大的经济改革理论停滞不前。试想,如果前苏联领导,允许学术界讨论这些问题,不是以僵化和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理论的发展,那么,也不至于导致斯大林模式的弊病积重难返,最后成为苏联剧变的主导性原因。
      三、改革屡遭失败导致社会经济危机
  由于存在诸多的阻碍因素,前苏联的改革经历了曲折道路并屡遭失败,无法根本改变传统的体制模式,社会经济的发展由停滞走向危机。可以说,从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到戈尔巴乔夫1991年下台,前苏联的体制改革没有停止过。但由于改革是在传统体制框架内进行的,因此不可能取得成功。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主要是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搞工业与建筑业的大改组,结果“只是一次不成功的试验”。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的改革,目标是完善指令性计划体制,是对传统体制不断进行修补的18年。安德罗波夫执政的一年多时间里,主要是探索根本改革体制的必要性问题, 没有来得及采取实际改革行动。 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11日成为苏联第8位最高领导人时,前人留给他的“遗产”是停滞不前的经济,国家正处于危机前的状态。苏联人对戈尔巴乔夫有很多期望,希望他能够领导苏联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能够振兴苏联,重建苏联。1988年之前,戈氏推行的经济改革处于空转状态,导致经济恶化。1988年以后,为了消除来自政治体制方面阻碍经济改革的障碍,着力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结果是,一方面冲破了多年来前苏联社会死水一潭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亦形成了巨大压力,旧的政治体制被摧毁,新的体制又未建立起来。正如戈尔巴乔夫自己说的:“苏联这艘船成了无锚之舟。它漂泊摇曳,大家也随着摇晃”。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处于失控状态。戈尔巴乔夫下台前的1990年,经济就已出现负增长,处于危机状态
四、传统体制阻碍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传统体制得不到根本转变,使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前苏联实行以追求速度为目标的粗放经济。60年代中期,前苏联发展经济的粗放因素日益缩小。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正式提出经济向集约化为主的发展道路过渡。
  但70年代初推行的集约化方针,并没有取得成效。1961—1965年集约化因素在扩大再生产中的比重为33.6%,而1976—1980年降为24.6%。
  由于整个70年代至80年代初,前苏联在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未取得进展,80年代又重新强调经济转向集约化的方针。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又进一步确定“生产的全面集约化”、“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的经济发展方针。在1985年召开的专门讨论科技问题的苏共中央六月全会上又指出:“粗放发展方法基本上已经耗尽潜力了”。
  前苏联从70年代初到1991年底解体,这20年间集约化方针之所以未能取得进展有多种原因,但主要是体制问题。这表现在:
  (一)传统经济体制对科技进步的阻碍。前苏联拥有巨大的科技潜力,80年代末科技人员为150万人,相当于世界总数的1/4,每年新技术发明占世界总数的1/3,仅次于日本占世界第二位。 但巨大的科技潜力,难以在经济转向集约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长期以来,只有1/4 的科技成果在经济中得到应用,一项新技术从研究到应用的周期长达10—12年之久。形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经济体制对科技进步的阻碍作用。前苏联学者认为,传统体制在科技进步道路上制造着一种独特的“反促进因素”。经济体制阻碍科技进步表现在各个方面:例如,企业缺乏采用新技术的内在动力。前苏联长期坚持指令性计划制度,企业的任务是竭尽全力去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指标。总产值指标是对企业工作评价和奖励的中心指标。这是企业对采用新技术顾虑重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采用新技术、生产新产品,需要改装设备,改变工艺过程,重新培训技术人员和工人,等等。这些都会打破原来的生产节奏,并在一段时间里往往会导致产量下降,最后完不成生产计划和利润计划,从而使企业收入减少,最终影响经济刺激基金。这样,企业领导人只愿意“稳稳当当”地进行生产,不想冒采用新技术的“风险”。这就是说,传统经济管理体制促使企业的活动只局限于追求短期内获得最多的产量,从而阻碍生产的革新过程。
  (二)科技管理体制本身存在的弊病。这方面的问题有:一是科研、设计、实验直到生产这几个环节是相互脱节的,各机构只对“研究—生产”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负责,这是造成新技术从研制到采用周期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很多科研机构缺乏必要的实验基地,已有的实验基地也不完善,能力薄弱,缺乏成套的工艺设备,不完全具备制造新技术工业样品的生产能力;三是前苏联生产部门的科研与研制工作是按部门原则实行领导的。各部门主要考虑完成生产计划,这样就往往把完成科研和研制新技术任务所需的人员和设备挤掉;四是国家财政为科研机构完成科研课题提供无偿的固定经费,这样不易保证科研成果的质量;五是科技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这种官僚主义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技术人才,使最先进的技术设计投入生产时已变得陈旧。
  另外,前苏联保密范围过宽,造成了相互封锁严重的情况,技术情报传播很慢。军工部门的先进技术转到民用部门的速度十分缓慢,造成了同一领域的技术在军事工业部门十分先进,而在民用工业部门十分落后的现象。
  (三)企业资金不足,阻碍设备更新。前苏联自1965年实行“新经济体制”以来,一直在扩大企业权利。但真正归企业自由支配的利润仍较少,并在使用上有严格规定。这样使企业缺乏更新改造设备的自主权。例如,1985年留归工业企业主要用于更新设备等用途的发展生产基金为86亿卢布,如靠这项基金用来更新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的话,那么,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约要用84年的时间才能得到全部更新。80年代中期机器设备的淘汰率为2.2%,全部设备的更新需花45年。 而按当代技术发展速度,机器设备的役龄不应超过10年。
  (四)投资政策问题甚多,这是制约前苏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前苏联发展经济的重点放在追求产值的增长速度上。这个指导思想,使得基建投资政策难以调整。这突出反映在:一是在建设投资内部结构上真正用于改建和技术改装的投资比重不大,1981—1985年仅占23.6%,大大影响了原有企业设备的更新。二是基建规模过大,超过实际可能。据前苏联计委经济研究所的计算,在80年代中期,计划规定的施工项目的资金需要量,超过了实际可能提供数额的80—100%,从建筑材料来看,严重存在着供应不足的情况, 工业项目的施工、物资的供应只能满足其需要量的60%。这造成投资分散,基建战线拉长,未完工程量大大增加。80年代中期,未完工程占当年基建投资总额的80%左右。这一投资政策最终导致投资效率下降,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
  (五)由于长期没有选择以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模式,而是不断批判“市场社会主义”,使市场难以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中起作用,这样难以改变前苏联严重畸形的国民经济结构,使经济协调发展,亦难以改变严重失调的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关系、工业中的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生产的比例关系、生产与基本建设的比例关系、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没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分析说明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原来推行斯大林体制模式的国家,阻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是体制问题,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与经济体制的转变相结合,后者要为前者创造条件;二是增长方式长期不能转变,不可能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质量,而使其经济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徘徊状态。
  经济增长率从70年代以来不断下降,80年代初开始出现经济停滞,到80年代末开始出现经济危机,从而扩大了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据前苏联官方公布的材料,1975年苏联国民收入相当于美国的67%,1988年降至64%;工业产值由80%降至79%;1971—1975年农业产值平均由85%下降到1981—1987 年的82 %。 据一些俄罗斯学者分析,1989年按人均计算,苏联总产值是美国的30%,工业产值是美国的42%,农业产值是美国的38%。1990年,人均消费苏联是美国的20%。至于消费开支结构,饮食占的比重最为明显。80年代中期,苏联饮食消费占40%,而美国只占10%,日本占15%。1990 年人均住房面积, 日本为30平方米,美国为51平方米,联邦德国为41.5平方米,苏联为16.3平方米。每千名居民中电话拥有量,美国为759门、日本为533门、联邦德国为598门、英国为523门、苏联为75门〔7〕。
  这种强烈的经济反差,也反映在东欧一些国家。1988年,东德的人均GNP为7080美元,西德为18480美元,西德为东德的2.6倍; 匈牙利为2460美元,奥地利为15470美元,奥地利为匈牙利的6.3倍;南斯拉夫为2520美元,意大利为13330美元,意为南的5.3倍。
  严重的经济反差,导致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任危机,人们自然会考虑社会主义还有没有生命力,它的优越性在哪里?信任危机意味着政权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在这样的条件下,政权就难以维持,人们就会做出另外一种选择。换言之,当广大苏联人民看到世界发展的现实情况,发现苏联大大落后了,除了产生严重的屈辱感外,人们要继续前进,振兴自己的国家,只好抛弃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寻觅另一种社会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苏共的垮台是由传统体制的种种弊病决定的。在不少人的论著中,把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归结为苏共没有搞好自身建设。苏共是执政党,是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核心力量,本身的状况自然对苏联的兴衰起着重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上面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但这里立即就会产生一个问题,苏共长期以来存在的严重弊端,如高度集权、缺乏民主与有效的监督机制、领导干部思想僵化、脱离群众等等,是由什么造成的?十分明显,这些严重的弊端是在传统体制基础上产生的,产生后又由这种体制保证苏共党的上述弊端长期存在并发展。因此,当斯大林模式被抛弃时,必然也抛弃由这种体制模式才得以保证存在的苏共。邓小平同志讲过:“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8〕。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苏共没有通过体制改革, 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来推动自身的变革,解决党内存在的上述各种影响苏联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大问题。正是这个原因,当1991年“8·19事件”后, 叶利钦发出下令停止苏共活动这道法令时,几乎没有苏共党员和苏共党支部出来抗争,这足以说明苏共党内机体已十分不健康,广大党员对党的未来失去了信心,对党失去了信任。
  需要指出,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苏共与斯大林模式一起垮台,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在传统体制条件下,不仅扼杀了广大群众的创造精神,还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包括党的最高领导的思想处于僵化状态。党之所以能够唤起千百万群众,领导千百万群众,首要的条件是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政策纲领要跟上现实生活变化与发展的要求,要及时吸收新的思想包括吸收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来丰富自己的头脑。苏共长期以来,用《联共(布)党史》和1952年出版的斯大林亲自定稿的《政治经济学》这两本教科书,匡住人们的思想,束缚理论的发展。一个党思想、理论停滞,固步自封,就必然失去领导资格,不能再生存,最后会遭到抛弃。正如邓小平同志讲的,“一个党,一个国家,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1、所有下载的附件请用最新版本的软件打开,如用旧版软件,可能会导致打不开。

2、用户一个月内下载同一个资料不会重复扣点。包年用户如有多个用户下载同一份资料只会计算一份。

3、下载的文件如果无法解压,或者解压后里面的文件夹为空,请下载2345解压软件。

4、所有下载的文件除非经过许可,不得上传到别的网站、博客、QQ群等,否则网站将封锁账号和IP。

5、其它下载问题请QQ咨询:228280228。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