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历史百科>> 世界近现代史>>正文

日本偷袭珍珠港密电破译之谜

【编号:1730 |下载点数:免费 | 作者:佚名 - | 评论数:0 | 更新时间:2006/10/21

日本偷袭珍珠港密电破译之谜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从军事上来看,这固然是一次惨败。可从战略上来看,珍珠港事件却是轴心国全面失败的开始。而围绕着日本偷袭珍珠港密电破译之谜,历来是众说纷纭,常引出不少惊人的说法。

 

1941127 日早晨755分(美国夏威夷时间),日本海军航空队大批飞机突然袭击珍珠港,击沉和击伤美国大型舰只19艘,其中有战列舰8艘,飞机311架,美军伤亡3615人。同一时间,日军袭击了关岛、香港、马来亚、菲律宾和其他美、荷、英的东南亚领地,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8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美国对日本宣战。同日,英国对日宣战;巴西政府通过一项支持美国对日战争的宣言。910日,中国对日、德、意宣战。11日,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国宣战,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对德、意宣战,德、意、日缔结共同对美英作战协定。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破译日本偷袭珍珠港密电真相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蓄谋已久,早在1927年,日本军方领导秘密制定了《田中奏折》,那是一份旨在对远东进行军事征服,把美国、英国赶出太平洋的战争蓝图。为此,日本花费了很多年时间来准备在太平洋地区进行这场战争。从儿童到年轻人,日本人所接受的教育就是怎样进行战斗。学校也更像是一座军营,一部分老师就是现役军官,他们教导那些可塑性很强的青少年,为了帮助日本实现其神圣的征服使命,在必要的时候,他们有义务为国捐躯。而从1931年起,日本海军学院的每一位毕业生都会碰到这样的最后一道毕业考试题:“你将怎样实施对珍珠港的突然袭击?”194196,日本御前会议作出决定,如果日美谈判在1010日前“尚未达到我方要求”,“立即下决心对美(英、荷)开战”。121,日本御前会议最后决定于128(东京时间)对美、英、荷开战。为了保证日本的制海权,并夺取南洋各国的丰富资源,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策划和准备了对太平洋的美国主要基地珍珠港进行突然袭击。122日本军部正式下达了偷袭珍珠港的作战命令。

 

在中国,长期以来,流传的说法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密电是军统局破译的。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密电是军统局破译的说法,见于解放后在大陆的一些曾在军统局任过职的人员著述,如《军统内幕》、《戴笠与庞大的军统局组织》、《戴笠轶事》等,都说1941127珍珠港事件发生前,军统局破译出日本海军将要偷袭珍珠港的密电,由驻美国使馆副武官、军统驻纽约站站长肖勃通知美国海军,美国当局怀疑是中国挑拨日美关系,未引起重视,以致酿成严重后果。这种说法,很令国人骄傲,但却与事实不符。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政府中,有好几个部门都先后设有密电研究组织,侦收和研究日本的密电电码,从中截取情报。如“军委会密电研究组”、“军委会机要室密电股”、“交通部电政司电检所”、“军统局特种技术研究室”、“军政部研译室”等。19404月,蒋介石为集中对日本军队电讯密码的破译力量,下令合并上述各单位,成立“军委会技术研究室”,设于重庆南岸黄桷垭的刘家花园。任命交通部电政司司长温毓庆为该室中将主任,军委会机要室主任毛庆祥为少将副主任,军统局第四处处长、特种技术研究室主任魏大铭为少将副主任。

 

合并后的“军委会技术研究室”,由于各派为了争夺领导权,相互攻讦,引起激烈冲突。蒋介石也有意让自己信任的毛庆祥在“军委会技术研究室”负实际责任,就下令撤掉魏大铭在“军委会技术研究室”的任职,命令戴笠将其调回军统局。1941331,蒋介石另派毛庆祥为代主任。

 

毛庆祥上台后,经蒋介石同意,将“军委会技术研究室”的百余名军统人员,全部退回军统局。此后,“军委会技术研究室”的一切活动,都与军统局没有任何关系。戴笠后来又重新组建了一个“特种技术研究室”,仍然干着密电研究破译活动。

 

在“军委会技术研究室”中,有一个名叫池步洲的人。他1908年出生,福建闽清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曾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出于爱国赤诚,挈妇将雏回到祖国。在军政部研译室工作的他,经过摸索、研究,破译了日本外务省外交密电的电码,从中收集到一些很有价值的日军情报,曾获得军政部颁发的光荣奖章。19404月,池步洲领导的军政部研译室奉命并入“军委会技术研究室”。毛庆祥主政之后,在“军委会技术研究室”内成立一个专员室,任命池步洲为“主任专员”。

 

19415月开始,池步洲在破译的日本外交密电中,发现日本外务省与檀香山日本总领事馆的往来电报数量突然剧增,被破译出的有六七十封,内容总的是,日本外务省多次要求檀香山日本总领事馆报告:美军舰艇在珍珠港的数量、舰名;停泊的位置;进、出港的时间;珍珠港内美军休息的时间和规律;夏威夷气候情况等。他把译出的电报交给组长霍实子,霍也很重视,指示池步洲继续密切注意日本有关珍珠港的往来密电,并且指示池步洲每月专就此事写出报告,上报侍从室。池步洲按指示每月写出报告,并将有关内容摘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池步洲又于123破译出一份日本外务省致日本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的特级密电,主要内容是:

(一)立即烧毁各种密电码本,只留一种普通密码本,同时烧毁一切机密文件。

(二)尽可能通知有关存款人将存款转移到中立国家银行。

(三)帝国政府决定按照御前会议决议采取断然行动。

 

池步洲破译出这份密电后,激动不已,结合他半年多的时间里所破译的日本外务省与檀香山日本总领事馆的往来电报,他已感到日本要对美国“采取断然行动”了,他把这份密电立刻交给组长霍实子,并说出自己的判断:(一)日本对美进攻的地点可能是在珍珠港;(二)发动战争的时间可能选择在星期天。霍实子也同意这样的分析,当即提笔签署意见:“查‘八·一三’前夕日本驻华大使川越,曾向日本驻华各领事馆发出密电:‘经我驻沪陆、海、外三方乘“出云”旗舰到吴淞口开会,已作出决定,饬令在华各领事馆立即烧毁各种密电码电报本子’,说明日寇已决定对我发动全面战争。现日本外务省又同样密电饬令日本驻美大使馆立即烧毁各种密电码本子,这就可以判明日本已经快要对美发动战争了。”对于这个重要情报,霍实子也不敢怠慢,马上送交代主任毛庆祥,毛阅后,立即亲自送到侍从室。

 

由此可见,当时破译日本有袭击美军珍珠港海军基地动向密电的,是“军委会技术研究室”,具体破译的人是池步洲。这一功劳不能算在军统局头上。

 

但又据当时曾在侍从室第二处任职,专事情报研究的张令澳解放后所写的材料称:“当时技术研究室破译的情报一律均须送至侍从室第六组处理,绝不能自行对外。笔者当时在第六组就是负责研判用毛庆祥名义送来的技术研究室的情报”,“到了这年(按:指1941年)的12月上旬,技术研究室又破译了日本外务省的一份紧急通知。内容是电告日本驻华盛顿、旧金山、夏威夷、纽约等地的使领馆,限期销毁各类重要文件,准备撤侨。我们签注意见是:‘速送外交部密告美国大使高斯,并电告我驻华盛顿武官郭德权转达美国军方’。蒋介石批‘可’。但美方回答说:美日谈判已陷入僵局,国务院已知道日本撤侨计划,美国也准备同时撤侨。似乎美方尚未意识到日本对其突袭的意图。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到,当时重庆政府仅告知美方日本的侵略意图,而并没有告知日本空袭珍珠港的确切日期。外界所传实在是以讹传讹而已。”

 

作为池步洲的非常熟悉的朋友,张令澳还指出,“军委会技术研究室”每天送到侍从室来的破译密电,他是直接审阅拟办的第一人。据他所知: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在整个抗战时期,只能破译出一些日本外交方面比较简单的密码电报,一般都是向海外使领馆拍发通报性质的电文,或是外交官员例行的人事调动(类似日本同盟社拍发的电讯,前者是密码、后者是明码而已,至于军事方面能够破译的,也只是中国海域的水文资料以及各地的气象报告;此外则是一些海运物资、给养品等通往东南亚海域的许多船只的行程、航向等情况。这类电讯的密码是用罗马字按日本语的拼音错乱排列,使他人无法看懂;其实只要找出其密码规律,不难译出。

 

日本军用电码系统不同、电码各别,特别是海军的密码最难破译。整个战争时期,有关日本陆军和海军的重要密电码始终未曾被我方及时破译过,这是不争的事实。日本确实有将扩大侵略战争,不惜和美国一战以实现它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的企图。但并没有确切的情报告知:究竟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发动偷袭珍珠港。“军委会技术研究室”并没有送呈过这样具体的破译密电,更遑论是谁破译出来的。所以,张令澳的结论是:中国当时并没有破译过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密电,再不要以讹传讹,造成历史上的疑点。

 

事实上,是美国人自己破译了日本的密码。

当时,从19418月开始的美日谈判已持续到了126,日本在华盛顿的大使馆,收到了一份分节拍发的14点文件,这就是对于美国所提10点建议的答复。同时更有指示说:等到全文收齐了之后,即将它抄录妥善。然后严守秘密,至于递交给美国政府的时间则另候通知。

 

直到下午530分,这个冗长的电报的前13点已经被美国情报机构破译出来并送到了罗斯福总统的手中。

 

美国之所以能破译日本的无线电报是因为它们是用被美国人称为“紫色”的机器加密的,这是和德国“恩尼格玛”类似的日本密码机。“恩尼格玛”机和“紫色”机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人使用的“哈格林机器”都是机械式密码技术发展的顶峰。“紫色”密码机安有插板,以及如同电话中继站中使用的4个多级开关,还有两台打字机。在其中一台上按键输入明文,在另一台上得到密文。用拉丁字母表达日文词。规定用特定的三码组字母表示标点符号。开始解密时困难重重,只有当错误的信息再次重复时,“紫色”机的秘密才逐渐被揭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美国人称为“紫密”的日本编码机的解密方法与一个人紧密相关。此人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密码学家之一,他的名字叫做威廉·弗里德曼。   

 

1891年,威廉·弗里德曼出生于俄国,第二年随父母移居美国。在美国,他顺利地念完了高中。当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弗里德曼已升任费边密码部的负责人,不久后,这个研究部名声大振,连政府机构都来请求他们的帮助。

 

19408月起,弗里德曼开始研究日本的“紫密”,经过艰苦的工作后,他已能破译日本的“紫密”密码了。

 

126晚,日本来的全文都已经发完。这是一个略加伪装的宣战书,接着又有第二通命令到达,要求两位日本使节务必于美国华盛顿时间127星期天下午1时,即夏威夷当地时间黎明时分将绝交电文送交美国政府。

 

虽然美国人成功地破译了日本的密码,也有人指出华盛顿时间星期天下午1时,就是夏威夷时间7日上午730分,但也许美国总统和他的重要顾问人员,都一直深信日本人的打击只会落在西南太平洋的菲律宾等地区,在他们的计算中从来不曾考虑到珍珠港有受到攻击的可能性。另外,当时的日军采取了各种手段实施战略欺骗和伪装,隐蔽袭击珍珠港的作战企图,终于蒙蔽了美国军政当局。

 

127(星期日)上午755分,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主力。日本于偷袭珍珠港4小时后,才通过电台宣布与美英进入战争状态,太平洋战争爆发。128,美国向日本正式宣战。

 

美国正式投入二战,令世界大战的格局发生重大改变。接着,英国也向日本宣战。蒋介石盼望已久的美英对日共同作战的战略目的终于达到,中国也随即于129在进行了4年半抗战之后向日本正式宣战,中国从此不再独力对付日本了。

 

中日为什么没有宣战

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结果以日本的失败而告终。如此持久的大规模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从19377月开战到1941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长达近4年半的时间内,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双方竟然都没有宣布进入战争状态,也未正式宣布绝交,这是一种十分奇特的现象。其原因何在呢?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以后,中、日两国政府对宣战问题是十分重视的,各自都进行过充分的酝酿和讨论,结果还是考虑到本国的利益而没有正式宣战,也没有正式宣布绝交,双方只是在外交上把各自的驻对方大使召回。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不几天,中国政府行政院长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曾指示外交部针对日本的侵略发表一个声明。当时,北平冀察当局已和日军签订了停战协定。外交部在讨论蒋介石的指示时认为,地方政府已与日军签订和平协定,而中央政府却在调兵遣将宣布对日作战,显得中央与地方之间互不联系、互不协调,认为这时中央非但不应宣布对日作战,而应表明和平愿望。外交部将这一意见转报给在庐山的蒋介石,发表声明的事遂作罢。

 

随着战争的进一步扩大,716,中国政府行政院召开会议,讨论对日宣战问题。何应钦在16日晚间召开的军政部会议上和与会人员讨论了这个问题,但不得要领。17日上午,外交部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讨论,最后作出的决定是:不宣战,不绝交。其理由是:宣战和绝交后,中、日之间即为交战国。中国军需品不能自给自足,要从外国输送。如果宣战,首先,日本可以交战国的身份通知各国禁止一切军需品和军需原料输入中国。日本海军对中国海军占绝对优势,中国没有能力保护外侨援华物资由海上输入中国。其次,中国在日本的侨民将被驱逐或拘捕。中国又无运载侨民回国的船只,侨民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相反,日本在华侨民及日本租界的日本人,则可迁入英、法等国的租界内,仍可继续为其国家的侵略政府效劳,中国政府无法驱逐和干预。总之,宣战绝交后,对中国弊多利少。不宣战,不绝交,中国仍可保持对日关系的状态。一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中国才正式向日本宣战。

 

“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政府也就宣战、绝交问题进行过讨论。814,日本内阁会议上就有人提出有无必要对中国宣战的问题。825,首、陆、海、外四相会议就宣战问题交换意见。由于宣战对日本的利害得失错综复杂,会议一致意见是把这个问题搁置起来,待召开第72届(临时)议会时,在开幕式上由天皇下达诏书向国内外阐明日本的立场。813,淞沪会战展开以后,日军参谋本部和陆军省的一些人要求政府对中国宣战,但受到许多人的反对。9月中旬,近卫总理大臣认为,从一个国家应有的行动和求得早日结束战争来看,宣战也许是可行的。他指定官房长官风见章同陆、海军方面协调此问题。但是,陆、海军方面一致的意见是以不宣战为宜。理由是:宣战虽然可以阻止中国与第三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但日本是一个资源缺乏的国家,大部分军用物资的原料品是从外国进口。如宣战,日本所需军用原料进口将很不自由,将会对国防力量造成损害。战争发展到10月,在中国作战的军队又提出了宣战的要求,理由是不宣战有诸多不便,如对占领地的海关、邮政、金融等不能接收,作战方面也受到制约;在占领地区组织傀儡政权,一些亲日派怀疑日本的决心,因而不太热心等。对此,日本政府于111在内阁里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有关宣战问题的委员会,人员由企划院总裁、次长及各省次官组成,同时在陆、海、外三省也进行同样性质的研究。

 

11月上旬,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致认为,宣战对日本方面不利。日军占领南京后,日本政府于1938116发表了“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声明,不承认国民党政府代表中国。这时国内外流传说日本发表了宣战布告。18日,日本政府又发表了一个补充声明,对于宣战问题,声明说:“虽有发布宣战布告的流传,但帝国对无辜的中国民众并不敌视。又因为采取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立场,所以更不需要发布宣战布告。”当日,日本政府命令川越大使回国。中国驻日大使许世英也于120离开横滨回国。这就是说,日本对一个不该承认的政府宣战是没有必要的。以后,日本推出了汪精卫傀儡政权,日本政府就更不能对中国宣战而打自己嘴巴了。

 

直到1941127,日本海军偷袭美国珍珠港,美英相继对日本宣战后,中国才于129正式对日宣战。

 

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坚决参战,亦令整个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获知美国珍珠港受袭时长舒了一口气,因为美国从此将完全作为同盟者与英国并肩作战了,所以他感叹一句“我们总算赢了”,以此表达当时的心情,想必蒋介石亦有同感吧!

 

1、所有下载的附件请用最新版本的软件打开,如用旧版软件,可能会导致打不开。

2、用户一个月内下载同一个资料不会重复扣点。包年用户如有多个用户下载同一份资料只会计算一份。

3、下载的文件如果无法解压,或者解压后里面的文件夹为空,请下载2345解压软件。

4、所有下载的文件除非经过许可,不得上传到别的网站、博客、QQ群等,否则网站将封锁账号和IP。

5、如果该资料侵犯了你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网站,网站将核实以后将第一时间删除。

6、其它下载问题请QQ咨询:228280228。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