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历史百科>> 中国古代史>>正文

朝代问题

【编号:3921 |下载点数:免费 | 作者:张勇 - | 评论数:0 | 更新时间:2007/11/02

 

政治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又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政治内容十分广泛,它所要处理的关系,包括阶级内部的关系、阶级之间的关系、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等等。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政治史是中学古代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要内容。

 

 

1、朝代更迭轨迹

掌握主要朝代的起迄时间、沿革、都城、阶段特征特别注意:北朝政权更替表)

1)奴隶社会:

夏——形成,

商——发展,

两周——强盛,

春秋——瓦解。

2)封建社会:

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隋唐——封建社会的昌盛繁荣;

五代、辽、宋、夏、金——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和民族政权的并立;

元、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2、一些朝代建立和灭亡的特点,

1)建立:

由农民领袖建立的西汉、明朝;

由权臣篡权建立的曹魏、西晋、南北朝时期北朝的几个朝代;

由武人专权建立的南朝四个朝代(大将),五代的更替(藩镇武装);

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北魏、辽、西夏、金、元、清等。

 

2)灭亡:

被农民起义直接推翻的秦、隋、元、明;

被农民起义瓦解的东汉、唐;

被少数民族灭亡的西周、西晋、北宋、南宋;

由权臣取代的曹魏、北魏等

 

3、历代封建王朝(或时期)的特点或地位和影响
1)春秋战国:
   
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质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加速向封建土地国有制转化,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
   
民族关系上:民族的交流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思想文化上:划时代的变革.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2)秦朝:
   
结束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使统一思想深入人心。
   
秦朝开创的一系列巩固统一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改进。如皇帝制度,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修筑长城等。
   
秦朝因暴政而亡国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所吸取, 促成了西汉初年兴盛局面的出现。

留下的伟大工程万里长城对后世影响深远。

3)两汉:
   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文景之治、昭宣中兴、光武中兴);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 到巩固和发展(两汉疆域进一步扩大,西域、西南夷、百越开始纳入汉朝版图);
  中国开始走向世界(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交流的频繁);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王国问题的解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上取得的成就,为后世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儒家思想最终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文化具有多样化有机结合、水平居世界前列、气势恢宏等特点。
4)三国
  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复杂,斗争激烈,战争频繁,国家处于分裂的时期;
  对东汉末年大混乱来说,是历史的进步,是趋向三国统一的必要步骤;
  是江南、西南进一步得到开发和北方经济逐 渐恢复的时期;
  是政治、军事、经汤、文化各方面都取得相当成就和进步的时期(人才流动的自由,文化的多元,建安文学,张仲景、华佗、马钧等);
  较为长期的政治、军事斗争,锻炼了一批地主阶经政治家和军事家,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曹操和诸葛亮。

5)东晋南北朝:
  政治上: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南北政权更替频繁;士族势力由兴盛走向衰落;民族大融合的步伐加快。
  经济上:江南迅速开发,中原相对停滞;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
  族经济交流加强。
  文化上:宗教在这一时期成了地主阶级思想统治的重要工具,宗教又影响着哲学、文学和艺术。为佛教服
  务的雕塑、绘画有着辉煌的成就。

6)隋朝:
  结束了国家的长期分裂,实现了南北统一。
  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开启了中国中世纪的盛世局面。
  大运河的开通,对巩固国家 的统一和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创建和改革的制度律令,对唐朝和后世的中国以至东亚.都有深远影响。
  唐朝:
  政治稳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繁荣,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统一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有很多建树(均田制、租庸调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两税法)。
  边疆少数民族有了较大发展,同中央政权的关系更加密切(实行宽容的民族政策、灵活处理同周边少数民族关系)。
  对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
  文化具有全国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 深远的特点。
  五代十国:
  政治上:藩镇割据局面仍在继续和发展;朝代更替频繁;统治残暴,剥削苛重。
  经济上:江南进一步得到开发,经济重心南移。

9)两宋:
  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立,国家不统一。
  经济上:北宋时,农业有较大发展,南北作物交流频繁,农产品商品化明显增强;南宋时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同时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北宋时城市商品经济活跃;南宋海外贸易空前发展。
  民族关系: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科技文化:为战争需要,火药、火器的研制与生产得到发展。大量文学作品反映战争与分裂的社会现实。如北宋广泛使用火药和火药武器;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的诗词。

10)元朝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元朝统一全国疆域空前辽阔;实行行省制度, 行使了中央对西藏、台湾、云南等边疆地区的管 辖。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广植棉花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漕运和海运的畅通促进了经济交流;大都等一些较大城市商业繁荣;泉州对外贸易发 达。
  中外交流频繁。来大都的亚洲、东欧和非洲的商队和使节络绎不绝;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还在中国居住十几年;火药和火药武器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汉族人民对开发边疆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大量迁入内地,同汉族杂居相处;原先进入中原的契丹、女真等族已同汉族融合;形成了新的少数民族--回族。但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消极作用。

11)明清: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明朝戚继光抗倭,巩固东南边疆。清朝平定噶尔丹和大小 和卓叛乱;确立由中央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驻藏大臣;热情接待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设台湾府起到了开发台湾和加强祖国海防的作用;反击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订立《尼布楚条约》,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冲击并削弱封建的自然经济;大兴文字狱,增设军机处,皇权空前加强,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预示着封建制度的衰落;进步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学以致用,启迪人们思想,预示着新制度的出现。
  经济上: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适应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手工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空前繁荣,但商品流通还不足以动摇封建社会的根基。
  中外关系出现一些新特点:殖民势力东来,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中外贸易,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文化承古萌新,科学技术取得巨大成就,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理学走向极端,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戏剧和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充分显示出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西方传教士东来,使中国人了解到水平已超过自己的外来文化

 

 

 

 

 

1、所有下载的附件请用最新版本的软件打开,如用旧版软件,可能会导致打不开。

2、用户一个月内下载同一个资料不会重复扣点。包年用户如有多个用户下载同一份资料只会计算一份。

3、下载的文件如果无法解压,或者解压后里面的文件夹为空,请下载2345解压软件。

4、所有下载的文件除非经过许可,不得上传到别的网站、博客、QQ群等,否则网站将封锁账号和IP。

5、如果该资料侵犯了你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网站,网站将核实以后将第一时间删除。

6、其它下载问题请QQ咨询:228280228。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发布者资料

资料总数:1 ,访问人次:1159

手机扫码后打开或分享资料

同专辑同类资料

  • 还没有任何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