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高考真题>> 真题评析>>正文

质疑2010年高考全国I卷文综试卷第23题

【编号:13497 |下载点数:免费 | 作者:周宪光 - | 评论数:0 | 更新时间:2010/06/12

 

今年全国文综试卷I的第23小题是一道有疑问的题目,它根本没有可选的答案,给出四个选项全是错的,叫学生无从下手。

现将题目记录如下:

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 

A. 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 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 

C. 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 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标准答案是 B,然而该答案是不成立的。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现象,在这前后,世界上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一直都是新科技革命,尤其是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发达国家,它们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其生产力发展动力百分之七八十来自于新科技革命,但新科技革命是从二战后期就开始了,并不是6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新力量。估计命题者的意图是说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不断深入发展,有了许多新变化。如果该推测无误,那么题目明显地用词不当。要表述此种状况,应该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本身在发生变化”,可按照现在题目中的陈述,表达的意思却是“原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力量是新科技革命,现在不是了!”

6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较为突出的是欧美日三极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形成,但这与题目无关,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结果和表现,而不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力量。另外,中国的改革开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因为历史的原因和人口的作用因素,尚难以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格局,更不可能使美、德、法的“民族”大企业难以生存。

有人说选项 B中“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指的是“跨国公司”,这就更没道理了,跨国公司的产生那要上溯到16世纪,到了19世纪晚期,随着垄断组织的出现,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壮大,而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潮流,由此可见跨国公司根本谈不上是什么“新的力量”。

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所要表达的其实是在全球化时代,每一个“民族”大企业都必须融入其中,万万不可将自己置身于其外,而去坚守什么“民族的”企业之落伍思想。答案 B所描述的现象根本没有出现,完全是出题者臆造出来的。这道题目的合理答案应该是“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

 

 

1、所有下载的附件请用最新版本的软件打开,如用旧版软件,可能会导致打不开。

2、用户一个月内下载同一个资料不会重复扣点。包年用户如有多个用户下载同一份资料只会计算一份。

3、下载的文件如果无法解压,或者解压后里面的文件夹为空,请下载2345解压软件。

4、所有下载的文件除非经过许可,不得上传到别的网站、博客、QQ群等,否则网站将封锁账号和IP。

5、如果该资料侵犯了你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网站,网站将核实以后将第一时间删除。

6、其它下载问题请QQ咨询:228280228。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发布者资料

资料总数:5 ,访问人次:8118

手机扫码后打开或分享资料

同专辑同类资料

  • 还没有任何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