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本站信息>> 网站信息>>正文

精彩纷呈:广东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新阶段成果展示交流会

【编号:24065 |下载点数:免费 | 作者:广东省教研室提供 - | 评论数:0 | 更新时间:2012/01/04

 

一、大会开幕式(杨宁一教授在开幕式做了《新课改以来的五点成果与三点建议》的报告)

 

 

 

 

二、樊建川馆长《让史料见证历史》报告

三、佛山市李月霞老师探究课:《百年辛亥·寻找缺席的声音》 课件点此下载

 

 

 

 

 

四、聂幼犁教授亲授课:《辛亥革命》  课件点此下载

第一片段:

 

 

第二片段:

 

 

 

 

 

五、大会闭幕式(魏恤民教研员做了《春在枝头已十分》的报告)课件点此下载

 

 

 

广东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新阶段成果展示交流会会议纪要

顺德一中  冯波

20111226日至28日,由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主办的广东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新阶段成果展示交流会在惠州举行,我省各地有近4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在惠州一中报告厅举行。
       27
日上午开幕式后,北京师范大学杨宁一教授发表了讲话,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新课改以来高中历史教学取得的四点成就:第一,历史观的革新,如现代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普及;第二,对史料的重视;第三,对学生解读、运用史料能力的培养;第四,历史研究与历史教育的结合。在展望今后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时候,杨宁一教授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处理好历史学与历史教育的关系;第二,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第三,把能力培养目标系统化和科学化。
       
随后,四川省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先生给与会老师们作了题为《让史料见证历史》的报告。在长达2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樊馆长向与会老师们讲述了他从事收藏的缘起,并重点介绍了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飞虎奇兵馆、中国壮士群雕广场、不屈战俘馆、川军抗战馆等,用一件件文物真实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史上那一段壮烈的历史,而樊馆长更从收藏者的角度,用他的耳闻目睹,将那些冰冷文物背后的故事逐一抽丝剥茧、娓娓道来,或温暖,或凄凉,或遗恨,或悲壮,令与会老师们唏嘘不已,这是从任何历史教科书上都难以触摸到的别样的、却又是真实的历史。
       
樊馆长是第一次给中学历史老师作报告。在2个小时的演讲中,樊馆长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不说话,让历史说话!”这句话给了与会老师们非常大的触动,这正是中学历史教育最需要的,也是非常缺乏的技术与精神。
      
樊馆长的传奇经历,吸引着每一个人;他那“袍哥人家,不能拉稀摆带”的豪爽,也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听众;而他“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战争;为了族魂,收藏传统”的担当与责任,更是深深地鼓舞着每一位从事历史教育事业的老师们。
       27
日下午,来自广东省各地、市、区的12个优秀教研组的代表纷纷介绍了各自进行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成果。我科组李长福老师作了题为《加强教学研究  促进共同发展》的总结报告,从当前形势、研究途径、研究内容和存在的问题等角度出发,论述了校本教研中为何研究、如何研究、研究什么、应做什么的四个问题,简要介绍了顺德一中历史科组进行校本教研的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果,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向全省与会代表传达了本科组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和理念;一起努力,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路的教研理念。
       28
日上午,在惠州一中报告厅举行了《辛亥革命》的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活动,分别由来自广东佛山市南海区艺术高中的李月霞老师、上海交大附中的彭禹老师和华东师范大学的聂幼犁教授执教。
      
李月霞老师的课题为《百年辛亥寻找缺席的声音》,从学生对辛亥革命的既有印象出发,引导学生对辛亥革命中的各个阶层和不同身份的人群进行梳理分类,并创设情景,在代入体验和合作讨论的基础上,由学生扮演辛亥革命中的被革命者、普通民众和外国列强,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合理想像,表达他们对于辛亥革命的态度,然后用翔实的史料与学生的猜想对照。这些阶层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是被忽略的,有些甚至是被妖魔化或者被误解的,李老师用史料弥补了被切割掉的真实,而这些真实则深深地冲击着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在某些方面甚至颠覆了他们对辛亥革命的既有印象,学生在与李老师的对话中连称“想不到”。但李老师在找回以往被遗忘的阶层的时候,却忽略了个别比较重要的声音,比如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官僚,他们对于辛亥革命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更是值得去再次探讨的。
      
彭禹老师的课题为《孙中山与三民主义》。彭老师最大的特色是独辟蹊径、见微知著,在这节演示课中他依然保留了这个特色。他首先带领梳理了孙中山所处的世界和中国形势,又向学生简要介绍了孙中山的成长经历,结合时代大环境和个人小环境,将孙中山的生平分为1866—18941895—19121913—1925三个阶段,引导学生将时代和思想沟通起来,而其中的关键则是人。这样一来,孙中山的思想轨迹就显得更为清晰,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三民主义则更容易从历史大背景着手去理解。这个理念是以往教学中被教师所忽视的,却恰恰是讲述和学习思想史的重要途径。不过,彭老师这节课的讲述内容略显专业,虽然极大地发挥了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但在中学教学上还略有欠缺。
       
聂幼犁教授的课题为《辛亥革命》。聂教授的课细致严谨,循循善诱,渐入佳境,将三维目标融于一体。聂教授非常注重历史的细节,课堂的开始就引导学生展开了对历史细节的一系列追问,如清政府到底派了多少新军去四川?到底是谁打响了武昌首义的第一枪?武昌首义的时候孙中山到底在美国什么地方?在课程进行过程中,聂教授又用视频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体验邹容、林觉民、袁世凯等人的心态,这些细节都让学生更清晰、更近距离地触摸到了当年的历史。对于材料解读等历史学基本能力的训练,聂教授也非常重视,课堂上呈现了大量的、形式多样的材料,培养学生用证据说话的素养。在分析辛亥革命的各个政治势力的时候,聂教授引导学生揣摩了袁世凯的心态,客观评论其历史功过,重点描述了隆裕太后在清帝退位过程中的作用,得出清帝退位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的结论。聂教授的课,将高校研究成果和中学课程三维目标进行“折中”,既有高度和深度,又有基础知识的落实,对与会的老师都深有启发。
       28
日下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长任鹏杰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杨宁一教授、《历史教学》(中学版)杂志主编任世江先生对三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随后,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魏恤民老师发表了题为《春上枝头已十分》的报告,总结了自200612月“广东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观摩与交流研讨会”以来,广东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对未来广东省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展望。

 

1、所有下载的附件请用最新版本的软件打开,如用旧版软件,可能会导致打不开。

2、用户一个月内下载同一个资料不会重复扣点。包年用户如有多个用户下载同一份资料只会计算一份。

3、下载的文件如果无法解压,或者解压后里面的文件夹为空,请下载2345解压软件。

4、所有下载的文件除非经过许可,不得上传到别的网站、博客、QQ群等,否则网站将封锁账号和IP。

5、如果该资料侵犯了你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网站,网站将核实以后将第一时间删除。

6、其它下载问题请QQ咨询:228280228。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

发布者资料

资料总数:1296 ,访问人次:6118191

手机扫码后打开或分享资料

同专辑同类资料

  • 还没有任何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