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地杯”第九届高初中课件大奖赛获奖结果公布
下载点数:免费 | 作者:园地编辑 - | 评论数:0条 | 更新时间:2018/09/17
说明:9月17日到9月21日为公示期间,公示结束如无用户投诉网站将加点或汇款。欢迎老师对严重抄袭的课件投诉,如果属实网站将给予每课50点奖励。联系QQ:228280228。感谢《中学历史教学》编辑部对本次活动的支持。 | ||||||||
| 课件名称 | 版本 | 作者 | 学校名称 | 下载 | 投诉 | 等级 | 奖励 |
高
中 | 历史视角下的“一带一路” | 人教版 | 任晓永 | 白银市第九中学 |
一
等
奖 |
现 金 150 元 或 个 人 包 年 账 号 一 个 | ||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 人教版 | 刘一鸣 | 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 | |||||
专题三第2课 新文化运动 | 人民版 | 黄兰 | 广安友谊中学实验学校 | |||||
第17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 岳麓版 | 修石 | 新宾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 | |||||
专题三第2课 新文化运动 | 人民版 | 赵树杰 | 湖北省荆州中学 | |||||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迁 | 人教版 | 许婷婷 | 江西省宜春中学 | |||||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岳麓版 | 柳洁琼 | 莱州市第一中学 | |||||
专题七第2课 美国1787年宪法 | 人民版 | 黄涛 | 松阳县第一中学 | |||||
第1课 鸦片战争 | 华东师大版 | 党霞 | 上海市格致中学 | |||||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 人教版 | 宋羿竺 | 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 | |||||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人教版 | 翟玉康 | 吉首市第一中学 | |||||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 人教版 | 史振安 | 太原新东方培训学校 | |||||
第14课 美国的扩张和强盛 | 华东师大版 | 蔡颖蕾 | 上海市民立中学 | |||||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 人教版 | 莫非 | 定西市第一中学 | |||||
第25课 初登国际舞台 | 华东师大版 | 蔡颖蕾 | 上海市民立中学 | |||||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 人教版 | 张新刚 | 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 | |||||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 人教版 | 程世高 | 海口市第二中学 | |||||
第25课 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 岳麓版 | 郝爱学 | 青岛市黄岛区第五中学 | |||||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岳麓版 | 贺宝红 |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 | |||||
初
中 |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 统编版 | 彭健斐 | 深圳市布吉贤义外国语学校 | 现 金 100 元 或 1000 点
| |||
第9课 对外开放 | 统编版 | 孟祥源 |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第二初级中学 | |||||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 统编版 | 贺海秀 | 四川省江安中学校 | |||||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 统编版 | 罗卫华 | 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 | |||||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 统编版 | 彭健斐 | 深圳市布吉贤义外国语学校 | |||||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 统编版 | 王丽明 | 招远市毕郭镇毕郭初级中学 | |||||
第16、17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外交事业的发展 | 统编版 | 彭健斐 | 深圳市布吉贤义外国语学校 | |||||
高
中 |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 岳麓版 | 陈庆燕 | 汕头市潮阳区金堡中学 |
二
等
奖 |
奖 励 现 金 100元 +100 点 , 或 者 奖 励 1000点
| ||
第24课 欧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 岳麓版 | 李梦雪 | 阳信第一中学 | |||||
中国与西方:彼此的“映像”与“幻想” | 人教版 | 吴旺 | 安徽潜山野寨中学 | |||||
专题七第2课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 人民版 | 王亚蓉 | 四川省金堂中学校 | |||||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 人教版 | 瞿卓艺 | 福建师范大学 | |||||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 人教版 | 崔增磊 | 洛阳市第一中学 | |||||
专题三第2课 辛亥革命 | 人民版 | 袁江涛 | 邯郸市第四中学 | |||||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 | 岳麓版 | 陆孔存 |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人教版 | 龙智慧 | 临沂市临沂第四中学 | |||||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人教版 | 张娟娟 | 通辽市新城第一中学 | |||||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人教版 | 张娟娟 | 通辽市新城第一中学 | |||||
第五单元第4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 | 人教版 | 徐虹 | 浙江师范大学 | |||||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 人教版 | 龚维红等 | 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 | |||||
第五单元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 人教版 | 张筱莹 | 丽水第二高级中学 | |||||
专题九第3课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人民版 | 章光伟 | 富阳区新登中学 | |||||
专题八第3课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 人民版 | 项雅利 | 仙居县城峰中学 | |||||
第12课 鸦片战争 | 岳麓版 | 陈亚淑 | 山东省淄博第十一中学 | |||||
初
中 |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统编版 | 彭怡嘉 |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初中部 | 奖 励 50 元 +50 点 , 或 500 点
| |||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 统编版 | 陈妙玲 | 博罗县东江广雅学校 | |||||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统编版 | 刘曾艳 | 攀枝花市第十九中小学校教育集团密地外国语学校 | |||||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 统编版 | 胡倩雯 | 佛山市顺德区大墩初级中学 |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 统编版 | 王丽明 | 招远市毕郭镇毕郭初级中学 | |||||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 统编版 | 易艳 | 广州市第二中学苏元实验学校 | |||||
第1课 鸦片战争 | 统编版 | 文圆 |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 |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 统编版 | 彭云 | 溧阳市实验初级中学 | |||||
第1课 古代埃及 | 统编版 | 庞鸿武 | 北流市山围镇初级中学 | |||||
地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 统编版 | 罗文宾 | 赣州市第一中学 | |||||
第11课 古代日本 | 统编版 | 谢宇洁 | 三明市列东中学 |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统编版 | 戈瑶 |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六中学 | |||||
高
中 |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 人教版 | 杨子莹 | 南宁市第三中学 |
三
等
奖 |
奖 励 100 点 | ||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人教版 | 刘璐 | 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 | |||||
专题六第1课 自由放任的美国 | 人民版 | 周佳莉 | 邛崃市第二中学校 | |||||
专题六第2课 卓尔不群的雅典 | 人民版 | 刘芳 | 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学 | |||||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 岳麓版 | 许莉莉 | 中山市实验中学 | |||||
第9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北师大版 | 谭燕 | 桂平市浔州高级中学 | |||||
中世纪的社会 | 不分版本 | 杨凯 | 厦门第一中学 | |||||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 人教版 | 吴亚妮 | 恩施州清江外国语学校 | |||||
专题一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 人民版 | 华峥嵘 | 襄阳市第四中学 | |||||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 人教版 | 刘祖亮 | 山东省郯城第一中学 | |||||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人教版 | 石平艳 |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 | |||||
第7课 启蒙运动 | 人教版 | 罗健鹏 | 丰顺县丰顺中学 | |||||
第18课 邓小平理论 | 人教版 | 邹明贵 | 鹤山市纪元中学 | |||||
专题七第1课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 人民版 | 王亚蓉 | 四川省金堂中学校 | |||||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 岳麓版 | 郑俊杰 | 汕头市第一中学 | |||||
专题五第3课 蒸汽的力量 | 人民版 | 黄艳萍 | 广西玉林高级中学 | |||||
专题五第1课 新中国初期外交 | 人民版 | 王亚蓉 | 四川省金堂中学校 | |||||
第13课 辛亥革命 | 人教版 | 尚晓花 | 山西省孝义中学校 | |||||
专题一第2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 人民版 | 李堃 | 四川省罗江中学校 | |||||
专题六第3课 罗马人的法律 | 人民版 | 张鑫 | 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 | |||||
专题七第1课 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 者 | 人民版 | 毛美君 | 义乌第六中学 | |||||
初
中 |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 | 统编版 | 杨晓玉 | 大庆市第十四中学 |
奖 励 100 点 | |||
中考专题复习:美国发展史和中美专题 | 人教版 | 吴咸安 | 台山市新宁中学 | |||||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 统编版 | 孙惠群 | 无锡市玉祁初级中学 | |||||
第9课 对外开放 | 统编版 | 邓克 | 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 | |||||
第9课 对外开放 | 统编版 | 彭怡嘉 |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初中部 | |||||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 统编版 | 张美容 | 厦门市大同中学 | |||||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 统编版 | 丁慧芸 | 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 | |||||
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 | 统编版 | 覃宝莹 | 湛江市岭南师范学院 | |||||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 统编版 | 林晶 |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 |||||
高
中 | 第7课 美国独立战争 | 华师大版 | 于少华 | 上海市松江区第四中学 |
优
胜
奖 |
奖 励 50 点 | ||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 人教版 | 王丹 |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第二高级中 学 | |||||
第20课 西学东渐 | 岳麓版 | 陈亚淑 | 山东省淄博第十一中学 | |||||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 岳麓版 | 毕传芳 |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 | |||||
第16课 抗日战争 | 人教版 | 赵维伟 | 重庆市合川中学 | |||||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不分版本 | 张盈 | 安康市第二中学 | |||||
专题九第2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 | 人民版 | 韩二帅 | 绍兴市稽山中学 | |||||
专题一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 人民版 | 袁江涛 | 邯郸市第四中学 | |||||
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 岳麓版 | 王静 | 北京市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 | |||||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 人教版 | 张芳芳 | 韶关市曲江区曲江中学 | |||||
第7课 美国独立战争 | 华东师大版 | 王娟 | 上海市宝山中学 | |||||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 人教版 | 沈玮 | 安徽省定远中学 | |||||
第5课 新航路的开辟 | 人教版 | 毕兵 | 安徽省铜陵市实验高级中学 | |||||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 人教版 | 张梅 |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第一中学 | |||||
第3课 古代商业 | 人教版 | 胡湘 | 醴陵市第一中学 | |||||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 人教版 | 翟玉康 | 吉首市第一中学 | |||||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 人教版 | 武慧琴 | 山西省孝义中学校 | |||||
第14课 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 人教版 | 武翠 |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 | |||||
专题六第2课 罗斯福新政 | 人民版 | 吴志花 | 江西省南城一中 | |||||
专题五第4课 走向整体的世界 | 人民版 | 江雪梅 | 四川省雷波中学 | |||||
专题六第2课 神权下的自我 | 人民版 | 张鸥翔 | 大城县第一中学 | |||||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 岳麓版 | 沈凤英 | 南雄中学 | |||||
第9课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 人教版 | 武翠 |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 | |||||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 岳麓版 | 胡晓凡 | 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 | |||||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 人教版 | 尹婷 | 武汉市江夏区金口中学 | |||||
第12课 文艺复兴 | 岳麓版 | 许莉莉 | 中山市实验中学 | |||||
第7课 辛亥革命 | 北师大版 | 李云 | 灵山县第二中学 | |||||
第7课 启蒙运动 | 人教版 | 邵明鹏 | 利辛高级中学 | |||||
探究活动课 布衣中国 | 岳麓版 | 吕玥 | 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校 | |||||
20世纪苏、美、中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 人教版 | 胡湘 | 醴陵市第一中学 | |||||
专题一第2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 人民版 | 刘起利 | 成都树德怀远中学 | |||||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 岳麓版 | 罗南海 | 金沙县金沙中学 | |||||
初
中 |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与北方各族的内迁 | 统编版 | 倪丽娟 |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
奖 励 50 点 | |||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统编版 | 吴晓璇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文华初级中学 | |||||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统编版 | 张亚超 | 中山市板芙镇第一中学 | |||||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 统编版 | 潘拓 | 西安市高桥中学 | |||||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 统编版 | 张泽惠 | 中山市第一中学 | |||||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 统编版 | 王姝 |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 |||||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 统编版 | 谭惠璇 |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中学 | |||||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 统编版 | 魏丹 | 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 | |||||
第1课 古代埃及 | 统编版 | 谭传金 |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 |||||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 统编版 | 周玲 |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 |||||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 统编版 | 刘惠萍 | 建文外国语学校 | |||||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 统编版 | 姜雷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肇庆附属学校 | |||||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 统编版 | 罗超 |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镇宁实验学校) | |||||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 统编版 | 庞鸿武 | 北流市山围镇初级中学 | |||||
第14和第15课 文艺复兴运动和探寻新航路 | 统编版 | 雷聪娣 |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三中学 | |||||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 统编版 | 李陈 | 肥东圣泉中学 | |||||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 统编版 | 吕国民 | 浦城县永兴中学 | |||||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 统编版 | 郑妍 | 佛山市顺德区实验中学 | |||||
第22课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 统编版 | 黄嫄嫄 | 重庆市大江中学校 | |||||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 统编版 | 张雄军 | 云南省昆明市女子中学 | |||||
第4课 洋务运动 | 统编版 | 罗碧华 | 四川省大英中学 | |||||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统编版 | 王钟祺 | 太原市第五中学校 | |||||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 人教版 | 孙绍娟 |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武台镇初级中学 | |||||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 人教版 | 张 宇 | 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