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鹭滨老师,任教于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厦门市骨干教师。从教23年,长期在高三毕业班任教,有丰富的高三备考经验。曾在省市各级教育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参与多项省市教研课题,多篇论文发表于CN级教学刊物。作为主编的教学论著,《厦门六中素质教育课改研究丛书——中学历史史料教学集萃中国古代史》(上下卷,ISBN 978-7-5459-1793-2)已经在2020年12月中旬正式出版。《厦门六中素质教育课改研究丛书——博雅育人史政学科五育融合教学集萃》(上下卷,ISBN 978-7-5459-2086-4)已经于2023年7月出版,并参编多部教学教辅著作。个人带领的教学研究团体在各类教学学术平台发表数千万字汇编成果,并形成本校特色的校本模式纸质成果10余本,在全国历史教学届有一定影响力,本人还受聘为新疆姚兰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的实战指导顾问教师。
新课程新高考已经落地多年,如何在一轮复习有效把中外历史纲要和选择性必修的教材内容有机整合,一直是各省市同仁探讨的话题。本学案尝试在纲要通史的线索下把选择性的内容融入专题解析,为二轮的大专题的复习提供一个通史架构的基础。本研学案适合在高二教学中不单独上选择性必修的省市,教师学生通用。
本融合学案汇编为《史料阅读与情境设问·世界史》的师生课时学案用书(通用解析版),属于课题实验文本,适用于部编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中国近代史部分与选择性必修融合下的高二、三年级一轮复习教学,共456页,57万字。 订购说明:本书为校本教材,少量付印,属于同行私人交流,,严禁将资源复制后上传到其他网站,谢谢各位同仁。下单后请微信联系:baolubin13616055106或者QQ1124860288,鲍老师。所有边省(东北、蒙古加运费5元;甘肃、宁夏、加10元;青海加15元;新疆、西藏加20元),其他省份单本全部包邮。下单前请先联系鲍老师,谢谢。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2级历史班纲要选必融合研学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近代史卷本
卷首前言 中国近代史概说 ………… 004—007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 008—050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 051—108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109—144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8课 辛亥革命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 145—220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221—268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与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 269—317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 318—397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 398—443
后记(附选必专题重要知识图示) ………… 444—455
厦门六中《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史复习提纲
5.15-17课标: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1. 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破坏性——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导致近代中国贫困和落后
①政治上: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国家主权。
②经济上: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通过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③对人民和中国文化:无视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疯狂毁坏中华民族遗产。
④社会性质:在列强的枪炮下,中国国门被迫打开,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建设性——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①政治: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有利于中华民族融入世界发展潮流。
②经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③思想:促使中国人民觉醒,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之道。
2. 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性质、意义
①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全国各地民众自发抵抗侵略军
③太平天国战士抗击外国洋枪队。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④左宗棠率军抗击俄英侵略者,使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⑤中法战争期间,刘铭传率军在台湾、冯子材率军在镇南关抗击法军
⑥日本侵占台湾后,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与台湾人民一起进行武装抗日斗争。性质: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义和团战士抗击外国侵略者。性质:反帝爱国斗争。意义:粉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3. 社会各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①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等人“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没有实践。
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以求富”。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习西方的制度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②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提出《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前者绝对平均主义行不通,后者因为残酷的战争环境未实行。
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没有认清清政府的本质,被清政府利用;盲目排外、愚昧迷信。
③民族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 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由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顽固派势力强大,失败证明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辛亥革命 孙中山、黄兴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虽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拓展阅读与专题突破】
专题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必一》)
学习聚焦: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清末新政和民国时期的改革,也大都没有成功。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选官制度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是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学习要求:了解戊戌变法发生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历程,分析其失败的原因与教训,认识其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和民族觉醒的重要意义。了解晚清选官、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晚清废除科举制为主的选官制度改革的影响。
微视角一:晚清的戊戌变法
1.戊戌变法发生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历程
拓展阅读1:甲午战败推动民族觉醒
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彼奴隶者苟抗颜而干预主人之家事,主人必艴然而怒,非摈斥则谴责耳。故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
……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昔日本当安政间,受浦贺米舰一言之挫辱,而国民蜂起,遂成维新。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圆明园之变,再经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学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债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此亦事之无如何者也。”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1)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具体说明理由。
提示:国家动员能力,管理决策科学以及军队的管理、指挥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甲午战争中日双方的结局。此外日本战前间谍活动的情报搜集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的理解。
提示:甲午战争的惨败客观上宣告了洋务运动器物救国道路的失败,这也给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更清晰的认识,引导他们向西方更深层次的制度、思想上去寻求救国道路。甲午之战后,更多国人的政治热情得到激发,民族意识被调动起来,为即将到来的新思想解放高潮提供了社会基础。
变式材料:(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理解为什么说甲午战争后救亡成为近代启蒙运动的真正动力和起点?)
如果用短近的眼光来看,甲午战争对中国似乎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
当然,并不是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屈辱都能带来这样的积极效果。甲午战后百年间的历史,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蕴藏着巨大生命力的民族。当时国外有些人把它比作要一头“睡狮”。在激烈的竞争时代依然昏睡,自然是可悲的。但一旦猛醒,它仍不愧为一头雄狮,可以展示为许多人意料不到的巨大潜力。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但它绝不可能容忍别人对它的肆意侮辱和欺凌,一旦认识到存在的严重危机,便会万众一心地奋起前进。这便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
中国面对的问题已不再是过去所说的强或弱,而是更加冷酷的存或亡了。亡国灭种的现实威胁,像一个令人战栗的阴影,笼罩在每个爱国者的心头。人们一旦发觉自己已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便不能不对过去的传统信条进行深刻的反思,尽力以新的眼光去审视外部世界,力图从中汲取足以挽救民族危亡的力量,寻求国家的新的出路。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救亡成为近代启蒙运动的真正动力和起点。
——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简本上册
提示:甲午战争的惨败激发了中国潜在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在亡国灭种的巨大民族危机面前,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更深层次的制度、思想方面汲取营养,并转化为救亡图存新道路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例题】1视角:甲午战后康有为的宣讲(2023·云南昆明高二下期末·8) 【答案】B
甲午战争后,康有为积极宣讲:“国文为民族之魂”“国文提振民众”。“听者达数万人之众,闻之皆泣,奔走呼号”。这表明当时( )
A.文化变革成为社会当务之急 B.政治危机刺激民族意识觉醒
C.清末新政推动传统文化复兴 D.维新变法运动由此拉开序幕
拓展阅读2:(依据材料,了解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所做的主要活动,分析这些活动对戊戌变法高潮到来的影响。)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值各省举人云集北京应试的时候。康有为倡议举人们聚议,共同上书。聚议的结果,推康有为起草,有举人1200多人连署。书中慷慨陈词,要求拒和变法。这次上书,由于都察院拒绝代递,并没有送达光绪皇帝。但这1200多名举人连署的“公车上书”,在有清两百多年的历史上还是破天荒第一次。书稿很快被坊间翻刻流传。各省举人返回各地,更使这个事件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
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留在北京,联络社会各方,特别注重开展文化宣传活动。他们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并推动开设强学会于北京、上海等地。随着德国强占胶州湾,列强纷纷在华攫取势力范围,情况越来越危急。1897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发动成立保国会。在这前后,各地学会、报馆等纷纷成立。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内,全国共设立学会87所、学堂131所、报馆91所。这是中国社会中以前没有过的新现象。他们议论局势,鼓吹新学,抨击时弊。以往清朝律例一向禁止私人结社,至此国内风气为之大变。
——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简本上册
提示:发动“公车上书”,向皇帝呈请变法,虽上书未能上达天听,但扩大了自身的全国影响力;设立学会、学堂,创办报刊,议论局势,鼓吹新学,抨击时弊,给一向禁止私人结社的清朝带来全新的风气。整体而言,这些思想传播和舆论宣传,为戊戌变法高潮的到来提供了社会舆论基础。
【例题】2视角:《万国公报》(2019·上海虹口区高三上期末·9) 【答案】D
下表是《万国公报》中发表的相关文章,由此可推断( )
| 1880—1889年 | 1890—1899年 | 1900—1907年 |
禁缠足(篇) | 3 | 11 | 17 |
兴女学(篇) | 5 | 6 | 17 |
介绍外国妇女(篇) | 2 | 19 | 22 |
合计 | 10 | 36 | 56 |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例题】3视角:晚清知识精英的著作(2023·安徽芜湖高三上期末·28) 【答案】A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有选择地译介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的前半部分,删去了后半部分有关伦理学的内容;林纾翻译《黑奴吁天录》时注重借黑奴的悲惨命运警醒国人。晚清的知识精英们有选择地译介西方著作旨在( )
A.实现救亡图存的政治理想 B.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
C.系统介绍西方的思想文化 D.促进近代文学的发展
【例题】4视角:晚清“中国”的新内涵(2023·湖南益阳高三上期末·7) 【答案】B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等趋新知识人,为“中国”一词注入国民、民族、国家、社会、文明等新内涵。梁启超等人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促进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 B.通过传播新思想“救亡图存”
C.实现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 D.与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论战
拓展阅读3:变与不变的时代辨析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重大命题。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筹议海防折》,《洋务运动》,第53页。)……把“练兵制器”作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和中国自强的根本,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之时,迫不及待地付诸于实践。……学习外洋来的科学,购买洋枪洋炮,使用机器,开矿办厂,雇佣外国军官,按照“洋法”操练军队等。兴办军事工业并围绕军事工业开办其他企业,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陆海军。
——摘编自胡绳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维新人士认为要使中国像西方国家一样富强起来,免受列强欺侮,必须“用西洋之术”,即学习西方的制度。维新派痛感中国传统社会相对于西方工业文明的落后性,并进而领悟到落后要挨打的道理。为了救国,他们主张改造中国愚昧、落后的旧文化,包括废除八股文的科举考试制度、废除汉族女子缠足的恶习等。他们还赞美西方国家和日本实行的君主立宪制度。……维新派认为“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首先必须力图对皇朝行政体制(官制)进行大幅度改革,建立文明国家盛行的那种行政制度。……
——摘编自笔者整理史料汇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先进国人在求变中学西方“器”到“术”的主要不同。
提示:从学西方的阶段来看,洋务实践求变中的“器”是聚焦于西方的军事工业成果,以及以此相关的其他工业企业;维新实践求变中的“术”是聚焦于西方的政治制度思想,以及以此相关的文化习俗革新。从学西方的心态来看,洋务运动从“夷技”到“洋器”,维新变法再到“洋术”,传统的天朝上国的固步自封已然有所突破,对待西方文明的“夷夏之辨”的心理大防,悄然转变为正视西方的文明成果,并加以引进作为救亡图存的主要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南。
(2)依据材料,围绕“夷器到洋术”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提示:论题可以拟为“从学夷器到洋术折射出近代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不断深入”;或为“学习西方‘夷器到洋术’的深入是近代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产物”。论据从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具体内容中提取。
拓展阅读4:(依据材料,分析维新派求变哲学的主要特点。)
变与不变,古已有之。这种古老而又永远新鲜的矛盾,曾经不止一次地为后来的社会提供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取所需的便利。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近代中国人又一次拾起了这些东西;借助于传统的范畴,从现实中产生的争论,被译成了思辨语言的交锋。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七上皇帝书以及戊戌奏稿;梁启超的《变法通义》;谭嗣同的《仁学》;严复的《天演论》和其他文章,集中起来,就是那个时候维新派变的哲学。
“变亦变,不变亦变”;“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一是“变”与“新”相连,是维新运动的“变”与洋务运动的“变”根本区别之所在。二是“变”与历史进化论相结合。严复译述的《天演论》。在那里,中国人第一次完完整整地指导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公理”。这种学理是十三经里没有的,但对于近代中国人所面临的变局却提供了一种易为局中人接受的解释。于是,西方的自然观在东来之后成了中国人独特的社会观。
——摘编自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提示:维新派的求变哲学首先借助于传统的范畴;其次是引进西方的进化论观点为政治制度变革寻求理论依托。这种变已经超出了“中体西用”思想的逻辑框架,跃进到了西学的政治思想层面;变的实质不仅仅是对旧的传统体制的修补,而是一种建立在传统基础上引进新体制的构建。
【例题】5视角:康有为的《大同书》(2023·江苏无锡高二下期末·10) 【答案】B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渗透儒家“仁”的思想,他把“仁”与“人”糅合为一体,指出“人之所以为人者,仁也”。“仁”就是爱护百姓民众,把人摆在“天理”王法之上。康有为旨在( )
A.继承传统儒家以民为本思想 B.借助儒家思想宣传维新思想
C.推动儒家思想重新焕发生机 D.极力批判程朱理学虚假说教
【例题】6视角:康有为的“三世说”(2023·浙江衢州高二下期末·6) 【答案】C
维新变法前,康有为从《公羊》“三世”学说出发,宣扬“据乱世”就是君主专制时代,“升平世”是君主立宪时代,“太平世”是民主共和时代,人类社会必然沿着“据乱、升平、太平”三世的顺序向前发展。其主要目的是( )
A.游说光绪帝进行变法 B.批判旧思想、旧礼教
C.宣传维新变法合理性 D.反驳守旧势力的攻击
拓展阅读5:(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日维新举措的主要内容,分析举措的主要特点。)
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的100天时间里,光绪帝和康有为、梁启超等其他幕后策划者办法了40多道改制诏令,几乎涉及到了各个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其中最要紧的有两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换句话说,以后读书人要做官不能靠虚文,必须靠实学。第二,调整行政机构。康有为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如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大理寺,以及与总督同城的巡抚、不治河的河督、不运粮的粮道、不管盐的盐道。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好像我们现在的经济部,想要推行经济建设。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提示:百日维新举措包括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等。举措特点:改革诏令多,涵盖面广,较急功近利,脱离实际。
变式材料:变法思想与实践的差异
梁启超的《变法通议》是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一再强调“兴民权”的重要性。……汪康年写道:“夫民无权。则不知国为民所共有,而与上相睽;民有权,则民知以国为事,而与上相亲。”从这点出发,康有为在上光绪帝书中一再提出“君民合治”的主张。……维新派主张“设议会”,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简本上册
1898年6月,光绪皇帝下诏“明定国是”,开始了百日维新。其内容主要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摘编自笔者整理史料汇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依据材料,解释维新派变法思想与戊戌变法实践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提示:维新派变法思想中核心是“兴民权、设议会”,政治目标是仿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在戊戌变法实践中虽涉及开放言论,改革政府机构,但更多的举措仍然是洋务运动富国强兵实践的延续和扩大,而在政治制度的改革方面,则没有付诸实践。究其原因,无非在于光绪皇帝之所以支持变法,看重的是变法能够实现富国强兵,再造帝国的“中兴”;另一层面,光绪皇帝视康、梁为肱股之臣,倚重目的在于培植帝党羽翼,巩固个人的权势,与慈禧抗衡。从专制君主的眼界而言,光绪皇帝所认知的“新政”并未脱离洋务运动的范畴,对于制度变革是缺乏认识。作为专制君主,也不可能支持真正立宪的。
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教训和历史影响
拓展阅读1:(依据材料,概括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探究慈禧太后为何不完全取消新政措施?)
康有为既然抓住皇帝来行新政,反对新政的人就包围西太后,求“太后保全,收回成命”。这是光绪虽做皇帝,实权仍在西太后手里,他们两人之间久不和睦。西太后此时想索性废光绪皇帝,新派的人于是求在天津练兵的袁世凯给他们武力的援助。袁世凯嫌他们孟浪,不肯合作,而且泄露他们的机密。西太后先发制人,把光绪囚禁起来,说皇帝有病,不能理事,复由太后临朝训政。康有为逃了,别人也有逃的,也有被西太后处死的,他们的新政完全打消了。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政变后第五天,慈禧下诏恢复詹事府等衙门,停止“不应奏事人员”上书言事,取消《时务报》,不久又下令恢复考试八股。但对向来实行的洋务“如通商、惠工、重农、育才以及修武备、浚利源,实系有关国计民生者,即当切实次第举行。”她并没有全部取消光绪皇帝所举办的“新政”,只是压制了他想当真皇帝的愿望,扑灭了维新派。(随后不久的清末新政措施中有沿袭维新政策并更深入展开)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提示:直接原因:慈禧太后一手镇压了这场变法,康梁流亡、六君子被杀宣告变法失败。
探究:变法新政和洋务运动相似的措施有利于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在日后的清末新政中继续扩大执行;慈禧达到了压制光绪皇帝掌握实权的目的。
拓展阅读2:(依据材料,从社会基础方面分析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和议传来,群情激愤,皆言变革(教育科举官制等)。……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会试举人集辇毂下者将及万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戊戌六君子血染菜市口。
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人人都知道废八股、提倡实学,但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为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材料,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裁撤不必要的机构和三个巡抚的职位与创设十二个新局的建议,在所有现职官员中引发了解职的恐慌;要求任用有实际知识的人而不是按资历擢升现职者,在官场中引起不安全感;军事改革危及满族八旗和汉族绿营的特权,而反腐败的指责终止了太监总管李莲英最热衷的敲诈行为;变寺庙为学校的命令激怒了僧侣。除了皇帝外所有的改革者都是汉人的事实,在满族人中间引起恐慌。所有这些人——儒生、官僚、军官、太监、僧侣和全体满族人——都要取消变法。
康把孔子说成是改革家,怀疑古文献的真实性,在这些儒家道德的捍卫者眼里不啻是亵渎和异端。叶德辉斥责康利用圣人谋私利,讥笑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两考”在当时虽如梁启超所说的在学术思想界引起震动,但除康门弟子和少数人外,几乎受到新旧人物的一致反对。朱一新、洪良品、翁同龢、孙家鼐、张之洞、陈宝箴、王先谦、叶德辉甚至张荫桓、郑孝胥、陈庆年、章太炎都对康有为的学说不以为然,“两考”也先后被朝廷以上谕的形式诏令毁版。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江中孝《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
提示:社会原因:戊戌变法废除科举损害了知识分子的仕途利益,裁汰机构又危及官僚权贵的切身利益,其改革思想也无法得到学术界的认同。整体而言,戊戌维新运动缺乏群众的有力支持,社会基础十分薄弱。
拓展阅读3:(依据材料,从变法组织方面分析戊戌维新运动存在的局限性。)
1898年,康有为只有40岁,而他的主要支持者梁启超才25岁,两人以前都没有在政府供职的经验。变革前,也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之囿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张之洞讥讽他们没有真正领会西方的文化和制度,这并不令人惊讶。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光绪帝这位爱国青年,实在是我国历史上极少有的“尧舜之君”。但是光绪帝毕竟是长于深宫之中,受制于无知而狠毒的母后的一个儿皇帝。经验不足,徒善亦不足以自行。他应首先慢慢地建立自己的权力基础——像蒋经国那样——然后才能试行变法。纵使时机发展至法有可变之时,也应分为轻重缓急次第施行。诏书一日数下,朝野莫知所适,也不是个办法。不幸这位年轻皇帝,显然感到国亡无日,所以迫不及待。但是他操切浮躁,且有甚于幼主。——言念及此,我们不能不说康有为实在只是一个狗头军师。他不能担当推行政治现代化的天降大任,而开了倒车。
——摘编自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提示:局限性:变法核心主持者,康梁二人缺乏政治经验,对西方的认识也囿于表现;变法的依靠力量,光绪皇帝有变革的雄心却没有实际权力,也缺乏对变法艰巨性的清醒认识。整体变法组织方面,急于求成,欠缺行之有效的推进措施,也未能比较好化解变法的阻力,群众基础也十分薄弱,最终归于失败。
变式材料:(依据材料和学思之窗,深度剖析戊戌维新运动存在的局限性。)
康有为所说的国会虽然只是一个民选的咨询机构,谈不到为资产阶级争取立法权力,可是,在百日维新的上谕中没有只字的反映。康想使制度局成为一个具有立法职能的新政领导机构。这个建议被总理衙门和军事大臣们否决了。对于康有为的重要奏议,光绪皇帝经常“发交大臣们议复”。议来议去,或则不了了之,或则议出“变通办法”,弄得面目全非,成了废话。在经济方面,康有为提出的最重要的建议是设通商局和废除厘金制度。皇帝的有关上谕是商务局必须在地方长官督率下,由员绅试办而不让普通商人参加,这纯粹都是洋务派的政策。关于废除厘金的建议,也遭到光绪皇帝的拒绝。至于科举八股,光绪皇帝于五月初五下令废除八股。但是,所采取的办法却是废形式而不废内容。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所发上谕虽然有一百多条,但其重点和脉络很清楚,反复强调的主要是练兵和筹饷。这条重点同维新派所提出的变法大本,在“变官制”,效法西方国体的主张是有原则区别的。
光绪皇帝当然不可能区别维新派和洋务派,他把维新派当作洋务派的后起之秀来使用的。维新派在强学会和保国会中的互动,使他看到这批人有动员社会力量的本领,他企图通过维新派利用这种社会力量,同慈禧太后对抗。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提示:在光绪皇帝看来,维新派和洋务派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君主利用来维护统治秩序,挽救王朝危机的力量。至于维新派提出的变革传统政治制度,实践西方政体,光绪皇帝既不能理解,更不会支持,所以在百日维新的施政措施中,这些变法的核心内容都是严重打了折扣的。同时因为变法无形中卷入帝后权力博弈的漩涡,最后被保守顽固势力吞噬,导致变法失败。
拓展阅读4:戊戌变法失败反思
在亡国的威胁和维新变法运动的推动下,清朝最高统治集团内部也发生分化。由于慈禧太后把持着朝内的一切大权,光绪名为皇帝实际上处于无权地位,他对慈禧太后推行的对外屈服的政策不满。这时,借着慈禧表面上允许他“亲政”的机会,就在1898年6月11日下诏明定国是,宣布变法。接着,陆续颁发许多诏书,准备自上而下实行一些改革。从发光绪下诏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随后遭到软禁、变法终止,前后共103天,号称“百日维新”。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正确地指出:“没有别的事件能比这更有效地证明:通过自上而下逐步改良的办法来使中国现代化,是绝无希望的。1895年的战败和雄心勃勃的计划在1898年的彻底破产,第一次大大地促进了革命变革。”
尽管如此,决不能因而抹杀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别是思想启蒙方面起过的巨大进步作用。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得很对:“戊戌变法运动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知识分子得到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中国的封建制度相沿几千年,流毒无限……知识分子从此在封建思想里添加一些资本主义思想,比起完全封建思想来,应该说,前进了一步。”
——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简本上册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日维新”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
提示:失败的主要原因首要是变法核心领导力量的羸弱,无权的皇帝和没有经验的知识分子;其次是变法的政策未能符合实际,大多沦为一纸空文;再次是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后,软禁光绪帝,变法终止。
(2)结合费正清、范文澜先生的评述视角,评析维新变法运动在中国近代史救亡图存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提示: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在变法期间,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变式材料:蒋廷黻先生论百日维新的失败
新政,其中最要紧的有两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换句话说,以后读书人要做官不能靠虚文,必须靠实学。第二,调整行政机构。康有为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如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大理寺,以及与总督同城的巡抚、不治河的河督、不运粮的粮道、不管盐的盐道。
今日看起来,都是应该早办的。但在戊戌年间,虽然国难那样严重,反对的人居大多数。为什么呢?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人人都知道废八股、提倡实学,但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为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摘编自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依据材料和历史纵横,围绕“百日维新的失败”,结合蒋廷黻先生评述的视角,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提示:蒋廷黻先生指出了“百日维新的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措施操之过切,损害了众多社会人群的利益。百日维新的裁汰机构,改革科举,都牵涉到庞大群体的切身利益,即使是在灾难深重的民族危亡面前,也是变法过程中需要慎重对待的。康有为等人未能较好处理改革后这一数量众多的社会人群的利益再分配问题,打破了利益平衡后缺乏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将庞大群体推向变法改革的对立面。
拓展阅读5:(依据材料,参照徐中约先生论述的视角,思考戊戌维新失败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1898年维新失败所造成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首先,它证明从上而下的进步改革是不可能的。(后来新政实践上也最后失败告终)。其次,在皇太后和重返政坛的顽固保守派的控制下,宫廷根本不具备领导能力,它怂恿排外主义和鼓励义和团事件,导致了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它遵循反汉的政策来迫害改革者,因而扩大了满汉之间的分裂。反动的军机大臣刚毅说:“改革者汉人之利也,而满人之害也。设吾有为,宁赠友邦,勿与家奴。”第三,越来越多的汉人感到,他们的前途在于彻底地推翻满人的王朝,这样的事业无法通过和平的变革来实现,只有来自下层的流血革命才有可能实现。孙中山带头推进了这一事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提示:戊戌维新的失败客观上加速了专制王朝的灭亡进程,促进了反专制王朝的革命浪潮的到来,最终在辛亥革命的洪流下,满清王朝倾覆,两千年帝政寿终正寝,中国近代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例题演练1:视角:维新派的教育思想(2022·山东潍坊高三上期末·17)
(14分)维新派效法西方,将“人”视为改造社会的关键,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维新派的教育思想:
思想 | 出处 |
小学是学生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应少做课多游戏,“以养身健乐为主”。中学生身体稚弱,除养体外可重点学习礼乐,“礼以固其肌肤之会,筋骸之节……乐以涵养其性情,调和其气血,节文其身体,发越其神思。”大学“亦重体操,以行血气而强筋骸” | 康有为《大同书》 |
尚武精神是“急务”,认为“体操而外,凡击剑、驰马、蹴鞠、角抵、习射击枪、游泳竞渡诸戏”的参与者,应该受到格外的鼓励和嘉奖,从而强种强国 | 《梁启超文存》 |
“盖生民之大要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 | 严复《原强》 |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维新派的教育思想”,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析。(14分)(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微视角二:晚清中国选官制度的改革(过程、影响部分)
拓展阅读1:(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了解甲午战争以后到戊戌变法期间,清政府针对科举考试制度作出的调整。分析士人对科举制改革从“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到士人应试其数大减于常年”这一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调整对科举制度最终废除的影响。)
和议传来,群情激愤,皆言变革(教育科举官制等)。……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会试举人集辇毂下者将及万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戊戌六君子血染菜市口。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材料
甲午战后,维新运动兴起,科举制作为封建旧文化的堡垒,阻碍着维新变法的推行,维新派力主改变科举制。在舆论上,他们尖锐地抨击科举制,特别是八股取士的弊端。严复总结八股取士的三大害为“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坠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大声疾呼要“痛废八股,大讲西学”。在行动上则敦促光绪帝发布改革科举制的谕旨。1898年6月23日,光绪帝下诏,废除八股,凡乡会试和生童岁科各试一律改试策论。不久又明令取消诗赋小楷。科举制的主要内容,如八股、诗赋、小楷至此全部更改。以后虽因戊戌政变,这些改革一度落空。但当时人们对科举八股的追求兴趣却大减,“不独聪明英锐之士,不屑再腐心焦脑,以问津于此亡国之物,即于立头讲章,舌耕口穡数十年,号为时艺正宗者,亦谓之无味,不如多阅报之为愈矣”。而且“士人应试其数大减于常年”。这种变化说明了科举制的衰落,维新派改革科举制的思想和实践加速了科举制的灭亡。
——摘编自冯培兰:《清末科举制的废除》
提示:调整在于清政府废除八股、诗赋、小楷,改策论,并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原因在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加之维新思想的传播推动,知识分子得到了思想的启蒙,一定程度摆脱了传统伦理纲常的束缚,参与政治热情有所提高,因而不再埋头于科考功名,更积极投入对时政的关注和救亡道路的探索中来。影响在于虽然改革因为戊戌政变而落空,但维新派改革科举制的思想和实践加速了科举制的灭亡,为晚清新政最终废除科举制提供了舆论准备和社会基础。
拓展阅读2:“江楚会奏三疏”中的教育体制和选官改革
(按:1901年刘坤一、张之洞等地方督抚上的“江楚会奏三疏”,成为清末新政的实施范本。)
“江楚会奏三疏”。(第一疏论育才兴学,所言以教育制度改革为主,其大要分四端:一、设文武学堂。州县设小学及高等小学。童子八岁以上入蒙读书,十二岁以上可入小学,十五岁以上入高等小学。府设中学,年满十八岁而于高等小学毕业者,始得肄业。三年毕业后,再入省城高等学校,其课程为七门(经学、史学、格致学、政治学、兵学、农学、工学),毕业后入京师大学。二、酌改文科以变通科举。头场考试以中国政治、史事为限,名曰博学;二场考各国政治、地理、农工、武备、算学,名曰通才;三场考四书五经,名曰纯正。三,停罢武科。四、奖励游学,尤提倡赴日本留学。
——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江楚会奏三疏”》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1)依据材料,分析“江楚会奏三疏”中教育体制和选官改革的主要特点。
提示:主要特点,其一在教育体系上,仿照西方大、中、小学体制,改革原有科考下的官学制度;其二在学科设置上,增加西方实用性学科;其三在科考科目上,传统经学和西学相结合,奖励游学。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坤一、张之洞等人向清廷上这份奏疏的主要原因。
提示:这份奏疏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签订的背景下,民族危机空前深重,清王朝统治摇摇欲坠。地方一部分督抚不甘心王朝崩塌,希望通过发动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另外,慈禧太后在庚子之乱后也意识到需要一定程度改变陈腐的体制,以自我变革来抵御内外的危机,所以以光绪皇帝名义发出诏谕,号召臣子们提出变革的主张。刘坤一、张之洞等地方督抚应诏上奏疏,对晚清最后的十年新政影响深远,基本奠定了新政实施的范本。可以说这份奏疏是洋务派接受了改良派的主张,将戊戌变法中的部分实践做法融合进了洋务运动已有的政策措施中,开启了清王朝最后新政的序幕。
【例题】7视角:“江楚会奏三疏”(2019·北京东城高三上期末·10) 【答案】B
1901年,张之洞和刘坤一在联名奏折中提出:“非育才不能图治,非兴学不能育才,非变通文武两科不能兴学,非游学不能助兴学之不足。”这表明他们主张( )
A.兴办学堂,实行义务教育 B.改革科举,派送学生出国
C.设外务部,编练新式军队 D.裁撤官吏,引进西式人才
拓展阅读3:(依据材料,了解清末科举制度改革的主要背景和主要内容。理解这些改革措施对最终废除科举制的影响。)
影响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到明清已走入末路,以八股取士,严重禁锢考生思想,也抑制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在罢科举之前,清政府认识到需要设立一种西式公立学校以培养人材。此前,除传教士建立的西式学堂外,张之洞、盛宣怀等在武昌、天津、上海等地亦建立过西式学堂,然而期望通过科举晋升官宦之途的学生几乎都不进这类学堂。1901年清政府命令将各省书院中属省城者改为大学堂,属各府者改为中学堂,但教学内容几乎未变,仍然强调“教法当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1902年由京师大学堂大臣张百熙主持制定《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学堂章程和管理体制。1905年专门成立学部作为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构,不再由京师大学堂兼管。1904年学堂总数为4222所(数据与上表略有出入),学生总数为92169名;1909年学堂总数增至52348所,学生总数增至156万多名(转引自《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册,28页),初步建立起了一个较为完备的近代教育体系。其中有大学、中学、小学和幼稚园各级学校,有文、法、理、工、医、军事以及巡警等多种学科。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册
提示:主要背景,其一是明清以来,科举制的弊端日益凸显,禁锢知识分子思想,抑制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其二是迫于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清王朝新政自救的实际需要,不得不与时俱进进行科举制度变革。主要内容,其一是参照西方学制,建立近代教育体系;其二是增设西式学科,传统文化与西式教育相结合。影响在于这些改革从根本上逐渐扫除了科举制度存在的障碍,为最终废除科举制奠定了基础。
拓展阅读4:(依据材料,认识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积极影响。)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根据刘坤一、张之洞建议,下诏“自丙午科(1906)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也随即停止。
在废除科举制度的第 2 年,清朝政府宣布要准备立宪,而为准备宪政,不少州县的基层社会士绅与新式学堂的毕业生开始创办、组织农会、教育会,并且大部分地方开始自治,同时实施人口的普查,对识字教育进行推广,逐渐开始封建制度的废除运动。
导致封建士子失去了他们的人生目标,断绝了这类人的仕途,同时还使封建士子面临生存的危机。而在时代大恐慌的面前,封建士子只能在有限社会空间中谋求生路,一些封建士子可能投笔从戎、弃文从商,或者是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知识。这些封建士子在与西方新知识、新思想接触以后,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与落后,相继走上革命与立宪道路,进而组成滔滔反清反封建的洪流。
新型教育制度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增加了自然科学、国文、美术与史地等学科。在同一个时期相继建立起各种专门的学堂,建立了诸多新式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科技精英与知识分子,为中国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型知识分子提出军事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以及实业救国的口号,同时全身性投入到近代的政治社会生活中,从而结合西方先进知识的学习和民族救亡运动,把救国运动推到了更高更新阶段。
——摘自刘玮:《清末废除科举的历程及影响》
提示:积极影响,其一是客观上推动了清末废除封建制度的进程;其二促使旧式知识分子接触了西方思想,走上革命与立宪道路;其三是引进新型西式教育,为中国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奠定了基础;其四是培养的新型知识分子投入近代的政治社会生活,把救国运动推到了更高更新的阶段。
变式材料: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
1.为地位高于撰修的翰林学士开设政治经济考试。(1901年5月)
2.由使节征召留学生回国供职。(1901年6月)
3.1902年开始在各省和大城市考试中时事策论取代“八股文”。(1901年8月)
4.命令改省级书院为分科大学堂,府州级书院为中等学堂,县级书院为初等学堂,课程包括儒家“四书”、“五经”、中国历史,还有西方政治研究。(1901年9月)
5.命令各省当局挑选学生出国留学。(1901年9月,1902年10月)
6.命令宗人府选派旗人子弟留学。(1902年1月)
7.命令翰林编修和进士功名持有者到京师大学堂各科学系。(1902年12月)
8.对回国学生进行年度考试。(1905年7月)
9.废除科举考试。(1905年8月)
——摘编自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展开历史阐释。
提示:庚子之乱后,清政府统治核心意识到日益紧迫的统治危机。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出诏谕,号召大臣为改变陈腐的官僚体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刘坤一、张之洞等地方总督上奏疏,其中提出了有关科举制度改革的方案,并得到清政府统治核心的支持,成为新政的范本。随后,清政府改革科举制度,包括引进西式教育模式,建立近代教育体系,鼓励学生留学。以上措施客观上推动了清末传统选拔官员制度的改革,西式学堂和留学生成为培养官吏的新的来源。这些改革也培养了大量有用人才,对中国近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接触了西方思想文化以后,主动向立宪和革命靠拢,成为推动近代救亡图存运动的主要力量。
拓展阅读5:(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了解清末新政在选官制度方面改革的原因和主要内容。理解改革的影响。)
同年12月,清政府又谕令设立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自此教育行政才从礼部中独立出来。在废科举、兴学堂、派游学的同一过程中,产生了《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和《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这是中国最早的学制。前者因不够完备而没有实行,后者则明确地规定了从蒙养院到通儒院的各级学校的学制,采用新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并对学堂毕业的学生给予科名鼓励,从高小毕业到大学毕业分别授予附生、贡生、举人、进士的功名。这个学制的实行对20世纪中国学校教育制度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它为中国近代教育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摘编自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随着留学回国队伍的日渐庞大,清政府进一步完善了留学毕业生考录制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八月,学部奏定《考验游学毕业生章程》,参照西方文官制度将“学成试验”和“入官试验”分开,并对“学成试验”作了详细规定。其主要内容为:1.考试于每年八月举行一次。2.考试分两场:第一场试所学专业科目,第二场试语言(中国文、外国文)。3.试后结果分最优等、优等、中等三级。最优等者给进士出身,优等、中等者给举人出身。均由学部带领引见请旨。4.各种出身加某学科字样,如文科进士、文科举人,法科进士、法科举人等。
——摘编自刘红燕:《清末、民国(1912—1927)官员选任制度的历史考察》
提示:原因,其一是为国家培养有真才实学的后备官员;其二是进一步扩大教育范围,促进民智的开发;其三在根本上依然是维护专制王朝统治的需要。主要内容,其一是机构上设立学部,教育行政从礼部中独立出来;其二采用学堂选官和留学生考录选官,扩大选官范围。这些改革促进了20世纪中国学校教育体制的近代化发展,为中国近代教育奠定了第一块基石,也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培养了大量有用人才。
拓展阅读6:(依据材料,与传统科举考试相比,分析《奏定学堂章程》在学堂毕业生选录方面的特点。)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进一步系统详备地规定了学堂毕业生选录办法:
“通儒院毕业,予以翰林升阶,或分用较优京、外官。大学分科毕业,最优等作为进士出身,用翰林院编修、检讨;优等、中等均作为进士出身,分别用翰林院庶吉士、各部主事。大学选科,比照分科大学降等给奖。大学预备科及各省高等学毕业,最优等,作为举人,以内阁中书、知州用;优等、中等均作为举人,以中书科中书、部司务、知县、通判用。中学毕业,分别奖以拔贡、优贡、岁贡。高等小学毕业,分别奖以廪、增、附生。……优级师范毕业,最优等、优等、中等均作为举人,分别以国子监博士、助教、学正用。初级师范毕业,分别奖以拔贡、优贡、岁贡。以教授、教谕、训导用。高等实业学堂毕业,最优等、优等、中等均作为举人,分别以知州、知县、州同等。中等实业学堂毕业,奖励视中学。”
——摘编自刘红燕:《清末、民国(1912—1927)官员选任制度的历史考察》
提示:特点一,按照西式学制的教育培养模式,按照成绩授予传统科考功名;特点二,重视对师范类学堂、实业类学堂毕业生的选录使用;特点三,儒学依然是学堂毕业生选录的最重要途径,毕业生功名待遇最高。
【例题】8视角:《奏定学堂章程》(2023·北京昌平高三上期末·7) 【答案】B
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该章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该章程的颁布( )
A.使科举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B.推动了近代选官制度的转变
C.有利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 D.确立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例题】9视角:晚清民国两次学制改革(2023·江苏淮安高二上期末·6) 【答案】C
清末到民国初年,先后推行了两次学制改革。其中中学课程设置见下表,这两次学制改革( )
学制 | 中学课程设置 |
癸卯学制(1904年月) | 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 |
壬子学制(1912年月) | 修身、国丈、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女子中学加课家事、园艺,缝纫 |
A.贯彻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B.体现了全盘西化的育人倾向
C.顺应了时代进步的潮流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变式材料:《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与王国维先生教育宗旨比较
新式教育必须有不同于旧教育的宗旨。1906年,学部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中说:“中国之大病‘曰私、曰溺、曰虚,必因其病之所在而拔其根株,作其新机,则非尚公尚武尚实不可也。’”明确点出新教育的宗旨。所谓“尚公”,就是“务使人人皆能视人犹己,爱国爱家,盖道德教育莫切于此矣。”所谓“尚武”,就是“凡中小学堂各种教科书,必寓国民主义,俾儿童熟见而习闻之”,“以励其百折不回视死如归之志”,“以造成完全之人格”。所谓“尚实”,就是教育须“勗(通晓)之以实际,课之以实用”,“以期发达实科技派”,“必人人有可农可工可商之才”,而求“下益民生,上裨国计”。
同一年,王国维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教育之宗旨应当在于“使人为完全的人物而已”。他说:人的能力分成身体和精神两种。教育的目的是发达这两种能力,与之相应,教育的宗旨分体育和心育两方面。心育中又有智育、德育、美育三类,以配符于真、善、美的境界。(按:颇有中西方教育思想的交融)只有包含着这些内容的教育才是完全的教育,只有完全的教育才能育出完全的人物。在中国教育史上,他第一个提出了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教育宗旨。他的思想比学部所言的尚公尚武尚实更深刻,因而对后世的影响也更大。
——摘编自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1)依据材料,比较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与王国维先生在教育宗旨上的异同点。
提示:同在于二者在教育宗旨上都注重培养新时代的国民精神。不同在于学部的宗旨折注重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操以及近代工业社会的科技实用精神,王国维先生第一个提出了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教育宗旨,对后世影响更大。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教育宗旨的主要原因。
提示:主要原因在于,其一是清末新政中教育改革和官制改革的影响,尤其是废除科举制度带来的促进作用;其二是西方教育思想与传统经世致用思想的结合,服务于现实救亡运动的需要;其三是重要历史人物,如王国维先生的大力倡导等。
例题演练2:视角:《奏订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1904)(2023·山东潍坊高三上期末·17)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1904年)
办学宗旨 | “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即根据当时的条件,规定幼儿教育以家庭为主,以蒙养院的教育为辅,女子在家庭中接受教育。 |
主要措施 | 一是,“令各省学堂将《孝经》、《四书》、《列女传》、《女诫》、《女训》及《教女遗规》等书,择其最切要而极明显者,分别依次浅,深,明白解说,编成一书,并附以图,至多不得过两卷,每家散给一本。” 二是,“选取外国家庭教育之书,择其平正简易,与中国妇道妇职不相悖者,“广为译书刊布”,使每个中国家庭都有一本外国家庭教育书籍。 三是,将“初等小学识字课本及小学前二年之各种教科书”由地方官广为散发。 |
保育方针 | “专在发育其身心,渐启其心知,使之远于浇薄之恶风、习于善良之轨范”;“当体察幼儿身体气力之所能为,心力知觉之所能及,断不可强授以难记难解之事,或使为疲乏过度之业”;“儿童性情极好模仿,务专意示以善良之事物,使则效之,孟母三迁即此意也”。 |
保育课程 | 游戏、歌谣、谈话、手技。“手眼习用于有用之处”作为开发幼儿心智意趣的重要途径。 |
师资建设 | “女师范生为保姆以教之”兼以乳媪和节妇以及谋生之贫妇。 |
——摘编自吴洪成《论清末学前教育立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政府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加以评析。(10分)
例题演练3:视角:晚清新式学堂发展(2021·辽宁营口高三上期末·17)
(12分)晚清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学堂的发展给近代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全面转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1年清政府下令将"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在政府奖励政策的诱导下新式学堂缓慢发展着,直到1905年度除科举制,新式学堂发展的道路上的硬性障碍消除了,新式学堂是勃发展。1904年,清政府额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1905年,在中央设立学部。主管全国的教育事务,到1906年,形成了中央到地方的学部——学务公所——劝学所一整套的教育机构来促使新式学堂的发展……1904年新式学堂才4220所,可到了1905年就陡然增加到8277所,到1910年,已有42696所;即使在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出现了一些近代学堂,如川西藏族地区,1907年有2所学堂……1909年全国各地有农业学校95所,工业学校64所,商业学校42所,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大多流向农工商、全融、交通等部门,成为各地经济建设的生力军……1905年以后,新式学堂逐步取代了应付科举考试的书院,填补了科举制度废除后学校教育的一个漏缺,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此外,新式学堂的学生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社会政治理论,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西学的影响,成为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引自杂文《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进》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新式学堂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式学堂发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例题答案解析:(下面对应例题题号)
1.【答案】B【解析】据材料“听者……奔走呼号”可知,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署,给中华民族以极大的震撼,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即政治危机刺激民族意识觉醒,故选B项;救亡图存成为社会当务之急,而不是文化变革,排除A项;清末新政是1901年清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与材料时间内容无关,排除C项;“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排除D项。
2.【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从1880年到1907年,《万国公报》上发表的禁止女子缠足、兴女学和介绍外国妇女的文章逐渐增多,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故选D项;1880年创办的《万国公报》是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排除A项;“实现了言论自由”的表述不当,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排除C项。
3.【答案】A【解析】翻译《天演论》是严复为倡导社会改良提供理论依据,《黑奴吁天录》是林纾为唤醒民族危机意识,其共同目的都是挽救民族危机,故选A项;译介著作确实能够宣传维新变法主张,但不管是翻译著作还是主张变法都是手段,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排除B项;据材料“删去了后半部分有关伦理学的内容”可知,严复是有选择性地介绍西方的文化,以推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在中国传播,排除C项;引进西方文学客观上能推动近代文学的发展,但林纾的主观目的是“警醒国人”,排除D项。
4.【答案】B【解析】据题干并纲要上册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空前深重,梁启超等人解读“中国”一词时注入了国民、民族、国家、社会、文明等新内涵,借此期望中国成为现代民族民主国家,挽救国家危亡,故选B项;“社会科学”不合逻辑,梁启超作为政治家,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才是目的,排除A项;“君主立宪”不合题意,君主立宪重在限制君主权力,题干未见限制君权、制定宪法的信息,排除C项;“进行论战”不合逻辑,革命派在“为‘中国’一词注入国民、民族、国家、社会、文明等新内涵”上有一致性,排除D项。
5.【答案】B【解析】据材料“‘仁’就是爱护百姓民众,把人摆在‘天理’王法之上”可知,康有为借助了儒家“仁”的思想,又将人置于“天理”王法之上,体现了一定的人文主义思想,根本上反映了康有为在借助儒家思想宣扬维新思想,故选B项;传统民本思想强调以民为本,但并未将人置于“天理”王法之上,排除A项;康有为作为维新派代表,主要目的是进行维新变法以挽救中国,并非推动儒家思想发展,排除C项;程朱理学宣扬“理”为万物的本源,康有为将人置于“天理”之上,有批判理学的作用,但其目的并非批判理学,且材料不体现理学的虚假内容,排除D项。
6.【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康有为利用中国传统思想同西方的政治学说相结合,宣扬变法的合理性,减少变法的阻力,故选C项;材料强调宣传维新变法合理性,并未提及对光绪帝的游说,排除A项;批判旧思想、旧礼教的是新文化运动,排除B项;此项是次要目的,而非主要目的,排除D项。
7.【答案】B【解析】由材料“非变通文武两科不能兴学,非游学不能助兴学之不足”可知主张改革科举制,送学生出国学习,故选B项;义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举措,排除A项;材料强调改革教育而非军事,排除C项;材料强调治学而非官吏改革,排除D项。
8.【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政府统一全国学制,根据毕业考试成绩授予相应出身,作为授以官职的依据,这有利于推动选官制度近代化,故选B项;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排除A项;《奏定学堂章程》中的高等小学并非义务教育,排除C项;1995年确立科教兴国战略,排除D项。
9.【答案】C【解析】通过观察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和民国初年推行的学制改革,在中学课程设置中,都有外国语、物理、法制等与近代化相关的学科,说明两次学制改革顺应了时代进步的潮流,故选C项;壬子学制改革均突破了中体西用的局限,排除A项;材料中“修身”“读经讲经”等学科的设置与体现了全盘西化的育人倾向不符,排除B项;动摇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时间不符,排除D项。
例题演练: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4分)
示例:维新派倡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强民救国。(2分)
评析:近代以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启蒙思想传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维新派针对传统教育的问题,为培养变法人才,救亡图存,号召学校教育重视体育,倡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提高国民素质。(6分)
这种教育思想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有利于启发民众的民族意识,促进新思想的传播;但维新派教育思想受阶级和时代局限,在当时难以实践,影响有限。(6分)
(其他示例如:维新派教育思想折射出救亡图存的时代特征;维新派重视体育反映出强国强民的迫切要求等。)
【解析】
本题要求对材料中维新派教育思想进行评析,所谓“评析”在答题时候需要分为两个步骤,一是“析”也就是分析,分析材料中维新派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并且概括材料中维新派的教育思想。二是“评”也就是对材料中维新派的教育思想进行评价。结合所学知识,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教育寻找强国御辱之路。同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方启蒙思想不断传入中国,维新派的教育思想吸收了西方启蒙思想并且对传统教育思想进行了批判和继承。形成了主张为变法培养人才,通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进行救亡图存。这种教育思想把救亡与教育结合起来,有利于解放思想推动西方先进思想传播,启发人们救亡意识。但是由于阶级局限性,维新派的教育思想难以实现,影响十分有限。
2.【答案】(10分)
评析:《辛丑条约》后,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实行新政试图挽救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较快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形势高涨;近代西方学说在中国进一步传播;传统的学前教育制度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此章程规定了德、智、体协调发展的教育目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及尊重幼儿发展规律的原则等均反映了其具有科学性;规定蒙养家教合一,发挥榜样的力量,普及外国家庭教育书籍,反映了其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和西方近代教育思想;轻视女性教育、忽视培训专业的师资力量、在家庭教育中给女子灌输封建伦理道德等规定,反映了其具有落后性和保守性。
此章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其落后性和保守性则限制了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近代中国社会新旧杂陈的反映。(10分)
【解析】
第一步,分析清政府颁布《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的原因,据材料《章程》颁布于1904年,结合所学1901年初,清政府实行“新政”,以及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的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可得《辛丑条约》后,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实行新政试图挽救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较快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形势高涨;近代西方学说在中国进一步传播;传统的学前教育制度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第二步,评价《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据材料《章程》规定的的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及教育原则等得出其具有科学性;据材料《章程》规定蒙养家教合一,发挥榜样的力量,普及外国家庭教育书籍,得出其中西结合的教育思想;据材料《章程》轻视女性教育、忽视培训专业的师资力量等规定,得出其具有落后性;结合所学《癸卯学制》颁布的意义,并运用唯物史观辩证的观点,得出此章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其落后性和保守性则限制了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近代中国社会新旧杂陈的反映。
3.【答案】
(1)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为维护统治;清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兴办新式学堂;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机构保障新式学堂的发展;废除科举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推动;原有的教育体制越来越不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一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共6分);
(2)加快新式教育的普及;加速了教育观念、人才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利于西学的广泛传播;促使国人思想解放;加快传统社会结构的分化瓦解;在新式学堂学习的学生,受西学影响,形成新的市民阶级(或新型知识分子);推动救国救民的运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答出有利于建立新式选官制度也可给分)(一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共6分)
【解析】
(1)据材料“1901年清政府”结合所学得出,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为维护统治;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推动;据材料“在政府奖励政策的诱导下新式学堂缓慢发展着”“清政府额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得出清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兴办新式学堂;据材料“形成了中央到地方的学部——学务公所——劝学所一整套的教育机构来促使新式学堂的发展”得出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机构保障新式学堂的发展;据材料“1905年度除科举制”得出废除科举制;据材料“新式学堂的发展给近代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全面转型”得出原有的教育体制越来越不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据材料“1904年新式学堂才4220所”“到1910年,已有42696所;即使在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出现了一些近代学堂”得出加快新式教育的普及;据材料“全国各地有农业学校95所,工业学校64所,商业学校42所”得出加速了教育观念、人才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据材料“新式学堂逐步取代了应付科举考试的书院”得出加快传统社会结构的分化瓦解;据材料“各地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得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据材料“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西学的影响,成为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所学得出,利于西学的广泛传播;促使国人思想解放;在新式学堂学习的学生,受西学影响,形成新的市民阶级(或新型知识分子);推动救国救民的运动。
如果你对本书有任何修改建议或意见,请在下面留言。
发布者资料
baolubin2020
发送短信书本浏览量:-
手机扫码后打开或分享书本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