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鹭滨老师,任教于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厦门市骨干教师。从教22年,长期在高三毕业班任教,有丰富的高三备考经验。曾在省市各级教育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参与多项省市教研课题,多篇论文发表于CN级教学刊物。作为主编的教学论著,《厦门六中素质教育课改研究丛书——中学历史史料教学集萃中国古代史》(上下卷,ISBN 978-7-5459-1793-2)已经在2020年12月中旬正式出版。《厦门六中素质教育课改研究丛书——博雅育人史政学科五育融合教学集萃》(上下卷,ISBN 978-7-5459-2086-4)已经于2023年7月出版。团队已经完成史料阅读与情境设问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与选择性必修融合复习文本系列校本资源10余本。
历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色是其时间性,而其基础是史料。史料的阅读、搜集、整理、解读和运用,涵盖了史学的基本内容。傅斯年强调:“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辞,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或那个主义。”
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历史教师专业化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要求和新高考的改革,新材料、新史学研究的史料阅读、搜集、解读、运用再次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新方向,重中之重。由于史学书籍浩如烟海,加之工作的繁忙、专业素养的局限,对一线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来说,对史料阅读、搜集、解读、运用的不足制约着他们教学水平的提升。而提高中学历史教师的史学素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重视和加强史学阅读,广泛汲取史学研究新成果,把优质史学资源与历史教学深度融合。
作为全省素质教育标兵,被誉为“最像大学的中学”的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近年来通过深化改革,学校各学科教学研究氛围浓厚,通过积极有效的探索,在课改、教学研究、高考成绩方面取得瞩目的成绩,享誉海内外。在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厦门六中历史教研组在历史学科素养的培育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许多历史研究成果已在众多国内知名公众号、学科网站连载,反响热烈。
当然,由于编者受时间、能力的局限,本书难免存在史料甄选科学性、问题设置严谨性、功能达成的缺憾等问题,敬请全国专家、同行不吝指教。希望我们的汇编能在历史教学研究、教学过程中起到抛砖引玉、集思广益的效果。
鲍鹭滨
2023年10月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高中历史素质教育课改校本汇编
《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上古中古史、近代史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0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 005—039
第0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 040—069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0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 070—101
第0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 102—131
第0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 132—150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0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 151—164
第0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 165—187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0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 188—221
第0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222—263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 264—303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 304—322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 323—347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348—367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高中历史素质教育课改校本汇编
《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现当代史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 368—398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399—428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 429—454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 455—486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 487—512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 513—540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541—567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 568—583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 584—612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 613—625
后 记 ………… 626—627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高中历史素质教育课改校本汇编
《中外历史纲要》(下)
单元一: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课时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新课标解读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课标中需要大家了解的历史概念信息包括:
1. 人类文明的产生(①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根据目前的研究,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稍后,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培育出各自的农作物,如南亚的芋头,中国的水稻和粟,中南美洲的玉米和南瓜等。在这些地区,人类还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最初的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发展并传播开来。② 社会生产的分工和早期城市的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后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③ 阶级分化的产生和奴隶制国家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者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为私有制和剥削产生创造了条件。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己有,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划分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在有关严实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穷人的房屋狭小;富人的墓中随葬品丰富,穷人的墓中很少有或几乎没有随葬品。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成为最早的阶级对抗形式。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人类由此进入奴隶社会。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
2.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① 文明古国的出现: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在这些古代文明中,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同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② 古代西亚两河文明: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公元前3500年左右,这里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约2900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下有各类官员管理政务和军事。原来的城市大多市区独立地位,成为必须服从国王命令、向宫廷纳贡的行政单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它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古代西亚有辉煌的文化成就,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道最早的史诗。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③ 古代尼罗河埃及文明:东北非的埃及同样地处干旱地区,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古代埃及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几乎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金字塔的建造不仅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而且证明了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尼罗河的特产莎草被加工成莎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④ 古代印度文明:公元前3千纪,古代印度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在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吠舍的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首陀罗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婆罗门教的说教,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后来,在四个种姓之外,还出现了“贱民”。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这种发端于古代的制度延续下来,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印度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佛教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印度人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他们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⑤古代希腊文明: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是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这里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公元前2千纪,这里曽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它们数量众多,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斯巴达和雅典是期中最为著名的两个城邦。斯巴达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的民主政治的典型。在雅典,公民都有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但是,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他被认为是“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二、史料研读
情境1:人类文明的产生
(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阅读《纲要》下,第2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概况,理解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
拓展阅读:
材料一 旧石器时代,人类已经学会了用火,吃熟食,过着狩猎和采集的生活,特别重要的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复合工具或复合武器,所谓复合工具就是用两种不同质地的材料制成的工具。例如装上木棒的矛和鱼叉等。这是生产技术中的又一重大进步。
新石器时代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时期,在这个时期,氏族的管理仍实行民主制,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氏族议事会,它由氏族的全体成年男女组成,人人享有平等的表决权,氏族议事会可以讨论和决定氏族的一切重大事情。氏族长领导氏族劳动生产,合理安排氏族的日常生活。在经济上,一切财产归氏族所有,大家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死者的财产由其氏族继承,夫妻不能相互继承,子女也不能继承父亲的财产。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了解人类原始社会的主要特征。)
(提示:生产力低下,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社群体现出原始民主制。)
材料二 磨制石器出现的地方,人们依赖种植经济生活,不再依靠采集食物。今天,新石器时代这个词指的是从1.2万年前到6000年前的早期农业社会。冰河时代之后,地球进入一个整体变暖、降雨量增加和气候条件更稳定的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很快利用了这些条件,培育可食用食物,使野生动物依赖于人类的饲养。(右图为阿尔及利亚塔西利-恩-阿耶洞穴壁画)
作为觅食群体中的主要采集者,女性非常熟悉植物的生命周期,并认识到阳光、雨水和温度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为了获得更丰富、更稳定的食物,新石器时代的女性可能开始培育植物,而不再仅仅依靠采集野外食物。而与此同时,新石器时代的男性成员放弃了为了食肉而捕猎的目的,开始喂养抓获来的动物。随着时光的推移,几十年,几百年之后,这些实践活动推动了农业经济的逐步形成。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的条件。)
(提示:出现磨制石器;整体变暖、降雨量增加和气候条件更稳定;人类开始培植植物和喂养动物的实践活动。)
材料三 农业——包括种植庄稼和驯养家畜——在世界上几个不同的地区分别独立地发展起来。已知的最早的农业活动大约发生在公元前9000年前,亚洲西南部(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和土耳其)的居民开始种植小麦和大麦,同时驯养了绵羊、山羊、猪和牛。在公元前9000年至前7000年间,居住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东南边缘地带(今天的苏丹)的人们畜养了牛、绵羊、山羊,并种植高粱。公元前8000年至前6000年,撒哈拉以南的西北地区(今天的尼日利亚)的人们也独立种植了甘薯、秋葵(右图)和黑豆。在东亚,长江流域的居民早在公元前6500年就开始种植水稻,在北部的黄河流域,人们在公元前5500年种植了粟和大豆。东亚的人们也许早在公元前6000年前,就饲养了猪和鸡,后来还把水牛驯养成家畜。南亚在公元前3000年或更早的年代里,就种植了芋头、甘薯、椰子、香蕉和包括橘子、柠檬、酸橙和柚子等柑橘类水果。
西半球的人们也独立进入农业社会。中美洲(墨西哥中部)的居民早在公元前4000年的时候就开始种植玉米,后来他们还种植了其他农作物,包括豆子、胡椒、南瓜和番茄。南美安第斯中部(今天的秘鲁)的人们在公元前3000年种植了马铃薯,后来他们的食谱中又多了玉米和豆子。亚马逊流域可能也独立地发展出农业,这里集中种植了树薯、甘薯和花生。美洲的农业与东半球相比,家畜的驯养比较落后。……除了安第斯山脉地区的人们畜养过骆驼、羊驼和豚鼠之外,美洲的其他动物大多不适合饲养。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了解世界各文明区域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概况。)
(提示:参照纲要下册教材第2页相关内容。)
材料四 农业生活方式一旦确立下来,就迅速地推广开来,部分原因在于早期耕种者采用的方法。最古老的一套种植方法被称作“刀耕火种(下图)”,需要经常转移种植地点。为了准备适合耕种的土地,人们在森林里砍伐树木,然后放火焚烧,最后土地上的杂草都化为灰烬,这样的土壤非常肥沃,产量很高。不过一段时间之后,杂草重新侵蚀了土地,土壤的肥力也逐渐降低。于是整个群体转移到另一片森林地带,重复上述的步骤。不断迁徙的刀耕火种有利于农业在东半球和西半球的传播。比如到了公元前6000年,农业已经从它最初起源的西南亚传播到地中海的东岸和欧洲的巴尔干半岛,到了公元前4000年,农业进一步传播到地中海以北的西欧。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关注点:(依据材料,指出农业生活方式得以逐渐发展并传播的主要原因。)
(提示:“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需要肥沃的土壤资源,因此导致人类族群的不断迁徙,客观上推动原始农业在东半球和西半球的传播。)
材料五 当农业生产从几个中心地带向外扩散的时候,最初只在一个区域种植的品种也扩展开来,商人、移民或其他旅行者把种植这些品种的知识带到了其他地区。以小麦的种植为例。公元前5000年以后,从它的起源地西南亚传播到伊朗和印度北部,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又进一步传播到中国的北方。同时,也是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水稻的种植从中国南部扩展到东南亚,公元前2000年又传播到西半球,到公元前1200年,玉米从中美洲传播到美国的西南部,在公元100年传到了北美东部的丛林地带。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关注点:(依据材料四、五,概括农业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发展和传播的主要特点。)
(提示: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随人类群体迁徙传播;呈现从几个中心地带对外扩散;种植品种相关知识随移民扩展等。)
补充材料 一般来说,以上所述的农业传播的最后结果是形成三大谷类植物区;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美洲的玉米区;欧洲、中东、北非、中亚以及从中亚到印度河和黄河流域这一地带的小麦区。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的数千年间,这三个谷类植物区如同工业革命后的煤、铁、铜,对人类历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并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农业传播形成的三大谷类植物区对人类数千年文明史的重要作用。)
(提示:为以上文明区域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2)社会生产的分工和早期城市的发展
(阅读《纲要》下,第2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理解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标志性变化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人类社会分工和社会结构日趋复杂的概况,分析出现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认识定居生活带来早期城市出现对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意义。
拓展阅读:
材料一 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以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标志着人类在“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方面,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转为利用、改造自然。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威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收获。这样,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
农业革命为以后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储存它。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大的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还使某些人有可能积聚财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理解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标志性变化的重要意义。)
(提示:人类开始利用、改造自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推进新高度;农业周期性劳动促进人类从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为一系列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出现了私有财富积累。)
材料二 农业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促使新时期时代的人们采取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模式。由于人们把时间都花在了耕种农作物上面,不再采集食物,所以新时期时代的人们放弃了旧石器时代前辈们的游荡生活,转而在农田附近永久定居下来。已知的最古老的村庄是耶利哥。(右图为想象图,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带有防御城墙的城镇之一。它没有街道,没有为大型肉食动物和入侵者提供便利的地面门和地面窗,居民从房顶进入自己家,然后把他们后面的梯子提上来。)
即使在最初形成的时候,耶利哥的居民可能就已经达到了2000人——与旧石器时代的小族群相比,这个数目是非常可观的。利用草原上的水源,人们种植了大麦和小麦。起初,人们并没有饲养家畜。而是通过猎取当地的野兽作为肉类食品。他们从事有限的商业活动,特别是食盐和黑曜石——古代的人们用这种坚硬的火山玻璃制作小刀和刀刃——的贸易。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的时候,当地居民在他们的圆形茅屋周围建造起坚固的围墙,挖掘了护城河,这些情况反映出耶利哥聚集起的财富已经引起了其他掠夺者的兴趣。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设问环节:(1)依据材料,概括耶利哥村落生活的主要特点。
(提示:定居生活;人数较多;从事农业生产和有限的商业贸易;修筑围墙和护城河以保护聚集的财富,防御其他掠夺者的侵略。)
(2)分析其史料价值。
(提示:图文为想象和作者文字转述,属于第二手文献史料,应该与相关的考古遗址发现进行二重互证。从史料研究来看文字转述的描绘内容对了解先民定居生活的状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材料三 大量的人口集中在村庄中,促进了劳动分工。在新石器时代,村庄里的大多数居民种植粮食或饲养家畜。但剩余的粮食使得一些人可以把他们的时间和才智集中在自己的专业上,从而脱离了粮食生产。对卡塔尔·休于这处注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清楚地证实了专业劳动的迅速发展。该遗址位于安纳托利亚半岛中南部(今土耳其)。它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熙熙攘攘的城镇,容纳了大约5000人。考古学者发现当地居民制作了陶罐、篮子、布料、皮革、石制和金属的工具、木刻、地毯、珠子以及夹杂在其他物品中的珠宝。卡塔尔·休之成为一座重要的村庄,部分原因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在它的附近有丰富的黑曜石矿。村庄可能是制作生产黑曜石工具的中心。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关注点:(依据材料二、三,从史料价值视角比较卡塔尔·休遗址和耶利哥村落的异同。)
(提示:卡塔尔·休遗址是考古挖掘,属于第一手实物史料;耶利哥村落是想象图和作者文字转述,属于第二手文献史料。在研究先民定居生活的状态问题上,二者具有先后继承的逻辑关联,卡塔尔·休遗址居民人数更多,考古挖掘中发现大量手工制品和珠宝饰品,证明已经出现了明确的社会分工和财富聚集。遗址挖掘相较于想象和文字转述具有更重要的参考价值,二者之间可以互相佐证。)
材料四 三种早期的手工业——制陶、冶金和纺织,……他们将延展性较高的泥土用火烧硬,塑造成能够盛放干燥或是液体物品的防水的陶器。如果先在泥土上蚀刻图案,烧制后泥土变硬,这些雕饰也能永久地保留下来,工匠们接下来又在他们的作品上面上釉,使之色彩斑斓。最后,陶器不仅成了一种具有实际用途的器具,也成为表达艺术的媒介。冶金业很快就成为新石器时代的另一个产业。人类早期惯用金属是铜。在世界上很多西方,铜相对来讲比较纯,易于锻造成型,只需简单的锤打就可以将其制作成首饰或是简易的工具。
他们的行当反映出早期农业社会的状况:手工业或者提供耕种者需要的工具和器具,或者以新的方式来利用农牧业的产品。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分析早期手工业发展的给先民定居生活带来的影响。)
(提示:提供了质量更好、更为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提供可以表达艺术的媒介。)
材料五 到了公元前6000年的时候,新石器时代的村庄和城镇吸引了更多的人群,逐渐壮大起来。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定居点发展成为城市。早期城市与它们的前身——新石器时代的村庄和城镇——有何区别呢?
即使在城市的早期阶段,它们与新石器时代的村庄和城镇的差别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城市比村庄和城镇的规模更大也更为复杂。随着人口的激增,城市孕育出的行业数量大大超过了之前的新石器时代的村庄和城镇。于是,在城市中出现了庞大的专业人员阶层——全职从事某一特定行业的人,脱离了粮食生产领域。专业的手工业者使技术更加精练,并有所创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专门从事管理的人员——统治者、管理者、军事战略家、征税官等等——也随之出现,他们的工作对于整个群体的生存是非常必要的。城市也产生了专业的文化人员,譬如祭司,他们维系着群体的传统,传播群体的价值观念,组织共同祭祀活动,追寻人类生存的意义。
其次,新石器时代的村庄与城镇满足了当地和附近地区人们的需求,而城市无疑影响了更为广阔区域中人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城市建立起市场,吸引了远道而来的买卖人。活跃的交易迅速引向更为遥远的地方,在新石器时代最大可能地促进了大规模的经济整合。为了确保如此大量的人口的粮食供给问题,城市需要扩张,因而对附近的土地提出要求,城市成为政治军事控制的中心。邻近地区神庙和学校的建造,也适时地将城市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推广到周边区域。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关注点:(依据材料,比较分析早期城市与新石器时代的村庄和城镇的主要区别。)
(提示:早期城市规模更大,人口更多;社会专业分工更加细化,出现专业的管理和文化创造的人群;早期城市逐渐成为政治军事控制和文化价值传播的中心。)
(3)阶级分化的产生和奴隶制国家的出现
(阅读《纲要》下,第2—3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私有制产生和阶级分化的概况。通过对原始社会后期随葬品多寡所体现的贫富差距比较,归纳奴隶制国家产生的原因。认识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对文明进程发展的重要意义。
拓展阅读:
材料一 随着父系氏族公社的出现,私有制也产生了,私有制就是物质资料私人占有(占有物可以买卖、交换、转让和继承)的形式。私有制产生的原因,是原始社会末期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及其与原始社会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结果。私有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单个家庭的出现。此外,社会分工(农业从原始畜牧业中分离,为第一次人类社会生产的大分工;手工业从原始农业中分离,为第二次人类社会生产的大分工;交换促使的商业,为第三次人类社会生产的大分工)和商品交换对私有制产生和发展也起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产生的原因。)
(提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与原始社会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结果;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促进。)
材料二 随着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人的劳动力的价值也提高了。于是,在前一阶段刚刚产生并且是零散现象的奴隶制,这时便成为社会制度的一个本质的组成部分,奴隶不再是奴隶主简单的助手,而被成批地赶到田野和工场去劳动。
私有制的产生,使部落氏族内部的财产不平等成为不可避免。个别家族,主要是氏族长、部落酋长和军事首领的家族,占有大量奴隶、牲畜和土地,成为富有的氏族贵族,而一般公社成员的家庭则日益贫困化。这样,除了自由人和奴隶之间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间的差别。在原始社会的末期,每一个氏族或部落内部都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富人和穷人、贵族和平民(一般氏族成员)的划分,他们间的矛盾和斗争导致了原始社会的瓦解和阶级社会的形成。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了解奴隶制产生的原因。梳理部落氏族内部阶级分化的发展过程,认识这些变化对社会转型的重要影响。)
(提示:奴隶制产生的原因是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人的劳动力价值也得以提高;通过奴役奴隶的劳动可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人类剩余产品的出现,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已有,私有制随之产生。氏族内部日益分化出成员之间财产的不平等,并以此逐渐分化为政治社会地位的不平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日益形成。这些矛盾和斗争导致了原始社会的瓦解和阶级社会的形成。)
材料三 良渚文化的许多遗址,反映多层级秩序,是以地域为层级的多层秩序;余杭良渚附近是中心的中心……,此类的大型墓葬或墓葬群,为礼仪中心的一部分,出土的随葬品种类多,数量丰,质量也高。一些土墩墓,也是大墓,规模及随葬品的质量,等级即差一层,而一般良渚文化小墓,形制卑小,随葬品大致只有陶器,没有玉制品,则又差了一等。这是不同中心之间的层级。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其史料价值。)
(提示:良渚文化遗址为考古挖掘,为第一手史料;许倬云先生在专著中进行了文献转述,虽为主观文献史料,但与考古挖掘的第一手史料可以形成二重互证。以上对研究原始社会后期的贫富差异和阶级分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材料四 军事民主制是氏族管理机关向国家管理机关过渡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它的产生与私有制的发生以及由此引起的部落之间频繁的战争密切相关。……随着私有制的发展,人们对财富的欲望增强了,掠夺成了劳动更容易和光荣的事,于是战争成了经常的职业。为了对外掠夺或抵御外来侵略,一些部落往往结成部落联盟。在部落联盟中,为了统一指挥和行动,需要设立一个握有重大权力的军事首领。除此之外,还需要有一个常设的议事机构,以便随时决定某些重大事宜,这个议事机构称为议事会,由部落或氏族的首长参加。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军事民主制产生的原因和概况。认识这种社会组织形式出现的重要意义。)
(提示:对外战争和或抵御外来侵略需要统一指挥部落联盟力量的客观需要。设立一个掌握重大权力的军事首领和一个常设讨论某些重大事宜的议事机构;议事会由部落或氏族的首长参加。军事民主制是氏族管理机关向国家管理机关过渡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材料五 在军事民主制初期,其中人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它可以通过或否决一切法律,选举军事首长,还拥有宣战和判决死刑的权力。议事会负责召集人民大会,向人民大会提交议案,并握有战争的媾和权。军事首长由人民大会选举产生,拥有军事、祭祀和裁判权。但是,随着掠夺战争的进行和贫富分化的加剧,军事首长和议事会的权力日益增长,而人民大会的权力却不断削弱,最后,以军事首长为代表的奴隶主贵族终于依据其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势力和手中的权势,把部落的管理机构变成了他们对外掠夺、对内压迫的工具,这样,氏族制度就被国家所代替了。国家与氏族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国家按地域划分居民,而氏族的划分却依据血缘关系。二是国家已有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暴力机关,而氏族所有的却是民主管理机关。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国家是奴隶制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国家开始形成的原因。了解国家出现的重要特征,比较国家与氏族在社会组织上的差异。认识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对文明进程发展的重要意义。)
(提示:对内镇压奴隶反抗和对外掠夺战争的需要,产生了国家组织。国家主要体现为出现了政府、官吏、军队、法典和监狱等暴力强制机关;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出现了世袭制的奴隶制王朝,王权初步形成;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国家与氏族的差异主要为一是国家按地域划分居民,而氏族的划分却依据血缘关系;二是国家已有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暴力机关,而氏族所有的却是民主管理机关。人类从原始氏族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真正的文明时代到来了。)
情境2: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文明古国的出现
(阅读《纲要》下,第3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古代文明古国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理解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的主要原因。
拓展阅读:
材料 就亚欧大陆而言,中国由黄河至长江,印度由印度河至恒河,西亚、中亚由安那托利亚至波斯、阿富汗,欧洲由地中海沿岸至波罗的海之南,由不列颠至乌克
兰,乃至与亚欧大陆毗连的地中海南岸,都先后不一地成为农耕和半农耕地带。由此构成一个绵亘于亚欧大陆东西两端之间的、偏南的长弧形的农耕世界。在这个农耕世界之北,是宜于游牧和半游牧的地区。随着游牧和半游牧的不断扩展,东起西伯利亚,经中国的东北、蒙古、中亚、咸海里海之北、高加索、南俄罗斯,直到欧洲中部,也形成自东而西横亘于亚欧大陆偏北的游牧世界,与偏南的农耕世界并列。在其他各洲,也先后出现农耕地带与游牧地带的区分。
约在公元前第 4 千纪后期,西亚两河流域首先突破原始公社各自孤立的状态,在较大范围内形成并加强村落与村落之间的横向联系,出现了居民密集的聚落,由此兴起了很多以城为中心的小国。稍后,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爱琴海地区等,都先后诞生了文明,出现与两河流域类似的、并立的小国。历史从此步入阶级社会,同时开始在更大范围内的横向发展。在游牧地带,由于生产增长率较低,社会分化相对缓慢,因此原始部落牢固存在,长期停留在淳朴而落后的状态。由此而后的亚欧大陆,南方农耕,北方游牧,南方富庶
而发展较快,北方贫穷而发展迟滞,这是直到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出现以前长时期中的基本形势。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了解古代文明古国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理解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的主要原因。)
(提示:古代文明古国都处于农耕地带和半农耕地带,大部分依托大河流域;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出现以前形成亚欧大陆南方农耕,北方游牧,南方富庶而发展较快的格局;美洲文明相对隔绝,独立发展。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相对低下和交通条件的限制。)
(2)古代西亚两河文明
(阅读《纲要》下,第3—4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古代两河文明产生的历史地理概况。通过城市国家出现到古巴比伦王国统一的史实,了解古代两河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汉谟拉比加强奴隶制君主专制统治和颁布法典的史实,分析古代两河文明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特征。通过《吉尔伽美什》史诗、60进制法等了解古代两河文明的主要文化科技成就,理解史诗中有关大洪水和方舟的传说对人类其他地域文明的深远影响。
拓展阅读:
材料一 古代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古希腊人把两河流域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称亚述,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又分为南、北两部,北部称阿卡德,南部称苏美尔。汉谟拉比国王统治时期,统一了两河流域,并把古巴比伦推向了全盛,使巴比伦文明在两河流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人们又习惯称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为巴比伦文明。
两河流域民族众多。早在公元前50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繁衍生息,后来有古巴比伦人、阿卡德人等。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方式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两河流域文明,使这里成为古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摘编自曹顺仙:《世界文明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美索不达米亚”称谓的含义。指出之所以把古代两河流域称为巴比伦文明的原因。)
(提示:含义为两河,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土地,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因为公元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并把古巴比伦推向了全盛,在两河流域的文明国家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所以习惯上人们把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称为巴比伦文明。)
材料二 约六千年前,两河流域的主要居民是苏美尔人。两河流域气候炎热干燥,主要用水依靠两条河流。两条河每年都各有一次泛滥,河水带来的淤泥井常肥沃。但是低地积水退不了,形成泥塘;高地又留不住水,干得开裂。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状况,苏美尔人学会了开沟渠、筑堤壩、修水库,他们使用石锄和包铜头的䦆头,非常吃力地修建灌溉沟渠。这样才有了可供利用的土地,播种了谷物,繁殖了家畜。但是事情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沟渠需要疏通、堤壩需要维护和加固、一切水利也还需要改建和扩充;人们就要不断地和自然进行斗争,苏美尔人就是这样艰辛地劳动才获得了丰富的收成。这里的农产品的产量井常高,一般达到种子的几十倍到百多倍。他们用多余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去交换自己所缺乏的金属矿产、石块、木材等。随着物质财富增多,交换也发展起来,这就产生了私有制。这时苏美尔人的原始公社制逐渐解体,开始出现了奴隶制的国家。文化水平也相应提高了,他们学会了造砖,并用砖建筑规模较大的公共建筑物和寺院。他们还发明了象形文字,并把它刻划在石块和泥版上。这便为以后两河流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涂厚善著:《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苏美尔人对两河流域文明发展所做的贡献。)
(提示:经济上苏美尔人利用两河的泛滥,修堤筑坝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并利用农畜产品交换缺乏的金属、石块、木材等物资,促进私有制的产生;政治上原始公社制度逐渐解体,开始出现奴隶制的国家;文化上发明造砖,用以建筑规模较大的公共建筑物和寺院,并发明了刻写在石块和泥版上的楔形文字,为两河流域文化的发展奠定乐基础。)
材料三 在公元前4千纪的时候,美索不达米亚的人口急速增长起来。此时人们在组织大型社会的道路上几乎没有先例可以借鉴。不过随着经验的积累和适应性的增强,他们创造了国家和统治体系,带来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不仅如此,有效的政治和军事组织也帮助他们建立起区域性的帝国,并向周边地区扩张势力。
国家出现后,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社会中出现了社会等级的分化,导致了复杂社会和经济结构的迅速确立。人工灌溉系统提供了粮食生产,转而又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并吸引大到更多的外来人口。城市中生活着专业劳动者,他们生产出越来越多的高质量的产品,又转而刺激了贸易的增长。苏美尔人的财富不仅支撑着人口的增长,同时也吸引着其他地方的移民。如古希伯来人,他们按照美索不达米亚人的方式在城市边缘定居下来,还有腓尼基人,也为美索不达米亚社会接受,他们建立起广泛的海路贸易网络,把西南亚与整个地中海世界连接起来。闪米特人是草原游牧民族,他们从西面和南面的阿拉伯半岛和叙利亚的沙漠来到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常常与苏美尔人通婚,很快适应了苏美尔人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关注点:(依据材料,指出两河流域迈向文明国家的主要原因和条件。概括国家产生了对两河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
(提示:主要原因是人口急速增长客观上需要组织大型社会,但此前并没有可以遵循的经验;条件是两河文明的古国们创造了国家和统治体系,带来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政治和军事组织,向周边地区扩张势力。国家产生促进两河文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外来移民不断融入,人口大量增加,对外贸易不断拓展。)
材料四 在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前2350年差不多1000年的时间里,十几个苏美尔城邦——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拉格什、尼普尔、基什等——支配着美索不达米亚的公共事务。这些城市在内外部的压力之下,建立了国家——这正是正规的管理机构,可以对整个区域有效行使权力。就其内部而言,城市需要维持秩序并确保居民共同合作,建造公共工程。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还需要防止居民之间的冲突上升为严重的混乱。此外,由于农业对于城市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逐步发展成为城邦:它们不仅控制着城墙以内的公众生活,还监察着周边农业生产区域的事务,如扩大了蓄水池和水渠的灌溉网络。(右图为苏美尔城邦分布示意图)除了内部压力,苏美尔城市还要面对来自外部的问题。城外的人们觊觎城内聚积的财富。美索不达米亚的地势非常平坦。几乎没有地理屏障。对于入侵者而言,发动对苏美尔城市的攻击,劫掠他们的财富简直易如反掌。为了防范这些强盗,城市建筑了高墙,组织了军队。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苏美尔诸城邦的地理分布情况。概括苏美尔城邦的主要职能。)
(提示:苏美尔城邦的职能主要是组织维持公共事务,包括内部团结居民,维持社会秩序,建造公共工程,组织灌溉工程以进行农业生产;对外则因为没有地理屏障,需要修筑高墙,组织军队来抵御外来侵略。)
材料五 最早的苏美尔政府可能是城中的精英人物共同组成的议事会,他们代表所有居民决定政策。当危机来临时,议事会也会服从某个权威,赋予他完全的权力处理危机。渐渐地,这些管理者篡夺了议事会的权利,使自己成为君主。到了公元前3000年,所有苏美尔城市都拥有了国王,他们宣称在王国内拥有绝对的权力。事实上,国王通常与地方权贵共同统治,而这些权贵大多由于作战勇猛而成为了军事长官。到了公元前2500年,苏美尔的城邦支配了公共生活。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苏美尔城邦政治制度的变化趋势,并由此指出人类早期文明发展中政治制度演进的一般性规律。)
(提示:趋势是从精英的议事会让位于政治权威的君主和贵族。从军事民主制转向奴隶制王国是人类早期文明中政治制度演进的一般性规律。)
补充材料 由于形成的过程和在各个文明圈中的角色的不同,早期城市发展的形式在各地区均不相同。大多数两河流域的城市都是庞大而缺乏规划的人口集中地。考古学家柴尔德曾经举出城市的十大特征:(一)范围和人口均有一定规模;(二)分工专业化;(三)生产剩余物质能够集中;(四)社会阶级分化明显,上层阶级成员(包括宗教、政治、军事)组织并且统治社会;(五)国家和政府组织成形,其中的成员的资格是以其居住权为主,也就是说,从基于血缘关系的农村居住转为基于地缘关系的城市公民;(六)有公众建筑物,如神庙、宫殿、仓库、灌溉沟渠等等;(七)有远程的贸易活动,所交易的货品不论在数量和专业化程度上均增加;(八)具有纪念性质的大型工艺品开始出现,而这些工艺品具有一致的形制;(九)文字出现,使得组织和管理的工作比较容易进行;(十)算术、天文、几何等较抽象的科学开始萌芽。
设问环节:(依据材料,任选3条或3条以上信息,围绕“早期城市的特征”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提示:论题可以为“早期城市的特征体现了文明国家的产生”。论据可以选择第二、三、四、九等展开论述。)
材料六 公元前2800年到前2340年叫做“早王国时期”,是苏美尔文明的成熟期。这个时期苏美尔地区在政治上处在一种分裂的状态,城邦林立,相互征伐,没有一个城邦能长久称霸,比较强大的城邦有埃利都、乌鲁克、拉伽什、乌玛和基什等。城邦之间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争夺土地、水源,争夺霸主地位也是出于这个基本的经济原因。
各城邦霸主的象征是叫做“王权”(苏美尔语nam—lugal)的一种实物和“基什王”的头衔。“王权”类似“权杖”、“权标”或中国的“鼎”。反映争夺“王权”的主要文献是《苏美尔王表》,这个名称是当代学者给予的,在古代人们按照该文献的第一句话称之为“当王权自天而降时”。这篇文献的主要内容就是记载“王权”转移的过程,通篇都是“某地城邦被击败,其王权转移到某地”之类的话。《王表》提到有10个城邦得到“王权”,考古发现证明当时至少有几十个城邦存在,进一步证明“王权”象征着霸主的地位。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早王国时期”苏美尔地区在政治上的主要特征,指出这种特征发展的必然趋势。)
(提示:政治分裂,城邦林立,相互征伐,霸权时常易手。城邦争霸的最终趋势是走向政治上的统一。)
材料七 公元前2371年,阿卡德城的国王萨尔贡一世征服了阿卡德地区,建立起统一的阿卡德国家。他随后征服了苏美尔诸城邦,第一次统一了巴比伦尼亚地区,从此两河流域由分散的城邦发展为初步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萨尔贡统一巴比伦尼亚适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萨尔贡统巴比伦尼亚地区后,又不断地向两河周邻地区用兵,征服了埃兰,侵入小亚东部、叙利亚、阿拉伯半岛东岸一些地方,使阿卡德国家的领土从“日出处”(即东部的埃兰)到“日落处”(即西部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从“上海”(即北部的地中海)到“下海”(即南部的波斯湾)。
萨尔贡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组建了两河流域历史上第一支常备军,人数达 5400 人;地方行政长官多为阿卡德贵族。为缓和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萨尔贡也任命一些归顺的当地贵族担任官吏;统一度量衡,规定了十进位的计算制度。
常备军作为国王的近卫军,接受严格训练,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战时是庞大军队的核心力量,它成为统一和巩固两河流域统治的重要支柱。南部两河流域的统一和度量衡制的划一,有利于灌溉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交通的发展使对外贸易范围不断扩大,远达印度河流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李怀国著:《世界上古文明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指出萨尔贡一世对两河文明进程的主要贡献,分析其加强统治措施的积极影响。)
(提示:实现了两河流域由分散的城邦发展为初步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拓展了对外贸易和经济交流。)
材料八 公元前1894年左右在苏姆阿比首领的指挥下,占据了巴比伦城,建立古巴比伦王国第一王朝(约公元前1894—前1595年)。之后开始与两河流域诸国争夺霸权。这个王朝至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前1750年)时强大起来。此时西亚的形势对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十分有利。
玛里和埃什努纳臣服于亚述,伊新已衰落,拉尔萨又为埃兰征服。汉谟拉比不愧为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他釆取极其灵活的外交攻势,即先与近邻结盟,然后再打同盟者。它首先与北方的玛里、南方的拉尔萨结盟,征服了伊新,并使玛里摆脱亚述的控制。公元前1763年汉谟拉比对劲敌拉尔萨发动进攻,可能采取掘堤放水的方法,使下游的拉尔萨遭受重大损失,终被消灭。汉谟拉比转而向北方扩张兵锋所及远达而的盟国玛里,将一度繁荣的玛里城夷为平地并占领之,还一度出兵击败埃什努纳,攻下北方的亚述城,占据了亚述的南部地区。这样,汉谟拉比用了整整35年的时间,翦除城邦割据,统一了两河流域。汉谟拉比自称自己是“强大之王,巴比伦之王,苏美尔、阿卡德之王,世界四方之王”。在他当政期间,巴比伦城成为西亚最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摘编自李怀国著:《世界上古文明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查找相关资料,概括汉谟拉比实现两河流域统一的主要原因。)
(提示:西亚两河的当时的有利形势,城邦诸强都已经衰弱;汉谟拉比个人的雄才大略,采取灵活多变的外交策略;军事上的一系列胜利等。)
材料九 汉谟拉比在统一两河流域过程中建立了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下图为古巴比伦王国疆域图)
汉谟拉比极力宣扬王权神授,他说:“安努(即天神)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使我有如沙马什(即太阳、正义之神),昭临黔首,光耀大地”。汉谟拉比还自称“众神之王”,专制王权和神权趋于统一。
汉谟拉比建立庞大的官僚机构。他不仅设立中央政府机构,还派总督管理较大的地区,城市和较小的地区则派行政长官管理。汉谟拉比命令辛·伊丁那姆将八名未到任者解送到巴比伦城。此八人中,一名是队长,一名宫廷侍者,一名占卜者。在另一篇诏令中,他指示辛·伊丁那姆调查一件行贿案,如果情况属实,将赃款、赃物、受贿者及知情人证押送到王宫。
汉谟拉比组建一支常备军作为专制统治的支柱。他分给士兵份地,规定士兵服役义务。他严禁军官侵吞士兵财物,违者要被处以死刑。汉谟拉比从经济方面保证士兵的地位,使国家有一支随时可征召的军队。他直接掌管军队的调动。
汉谟拉比的专制统治还表现在对经济方面的控制。国家对地方征收各种赋税,并将水利系统置于统一管理之下。这里还包括亲自处理地方上呈送的经济案件;在国家进行公共工程建筑时,经常从各地征调劳力;经常审查地方神庙帐目。
总之,在汉谟拉比时代,专制王权已经确立。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疆域。结合教材内容,概括汉谟拉比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结合材料七,比较汉谟拉比和萨尔贡一世在加强专制统治方面的相似点。)
(提示:王权与神权趋于统一,宣扬君权神授;建立庞大的官僚机构,强化对地方的控制;组建一支强悍的常备军;加强在经济方面如赋税、水力、征发劳力、经济纠纷、神庙财产审核等的控制。二者都重视对官僚机构、军队建设和经济方面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
材料十 汉谟拉比给后世留下的最大文化遗产是《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是根据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在两河各城邦原有法典的基础上,结合阿摩利人的氏族部落习惯法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分序文、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在序文和结语部分中,主要宣扬君权神授说和立法的宗旨,即所谓“发扬正义于世”。正文共282条,发现时有35条(66-100条)已磨损,后来根据苏萨出土的法典复本断片和亚述尼尼微所存的泥板抄本补全,全部内容大白于天下。内容包括诉讼手续(1-5条);盗窃处理和奴隶(6-25条);土地房屋(26-28条);商业高利贷和债务奴役(89-126条);婚姻家庭和遗产继承(127-194条);伤害的处罚(195-214条);职业人员的报酬和责任(215-240条);农牧业中的租赁和雇佣(241-277条);奴隶的买卖和处罚(278-282条)。从包罗万象的法典中可以看到古巴比伦社会是典型的奴隶制社会。法典旨在保护贵族和有产者的利益,调整自由民内部的关系,加强对奴隶和其他劳苦大众的剥削和统治,实施法治强化中央集权。
——摘编自李怀国著:《世界上古文明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特点。)
(提示:法典融合了历史传承,即两河流域各城邦原有的法典,也结合本民族的原始氏族习惯法;法典宣扬君权神授,以法治维护强化奴隶主的专制集权统治;法典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补充材料1 从《汉谟拉比法典》中可以看出,古巴比伦社会可以分为三个等级;自由民(awilum)、穆什根奴(muskenim)和奴隶(wardum)。酬金或惩罚根据人们所处社会等级的不同而不同,如:第25条:如果医生用青铜刀为阿维鲁的严重伤口做手术,救了人命,或是用青铜刀在人的太阳穴上开刀,而挽救了人的眼睛,那么他应得10舍客勒(1舍客勒≈8.3克)银子。第26条:如果(那人是)穆什根奴,那么他应得5舍客勒银子。第27条:如果(那人是)人的奴隶,那么奴隶主应给医生两舍客勒银子。再如法典第196、198、199条规定:如果一个人弄瞎了一个自由人的眼睛,那么也要弄瞎他的眼睛;如果弄瞎了一个穆什根奴的眼睛,那么罚款1斤银子;如果弄瞎了一个奴隶的眼睛,那么罚款为他的价格的一半。
——摘编自李海峰著:《古代近东文明》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汉谟拉比法典》在社会等级方面立法的特点。)
(提示:酬金或惩罚没有统一的法律规范,带有奴隶制下等级森严的色彩。)
补充材料2 古巴比伦人的生活里几乎处处都有契文、契约存在,它们作为证据防止反悔和欺骗的法律效用是显而易见的。《汉谟拉比法典》的条文经常把契约作为判案的唯一证据,如:第7条:如果一个人从他人的孩子,或他人的奴隶那里,买了或接受保管了金印,或男女奴隶,或牛、羊、驴、或不论什么东西,既无证人又无契约,那么那个人是个贼,他将被处死。第74条:如果商人为(收)利息而贷出大麦或银子,但既无证人又无文的,那么他将白白丧失他贷出的一切。第122条:如果一个人交给另一个人保管银子、金子或无论何物,他应让证人过目他所交出的一切,立下契约,(然后方可)交付保管。第123条:如果他没有证人或契约就交付保管了,而他交给的地方不承让了,那么此事不可起诉。第128条:如果一个人娶妻而没有立条约,那么那女人不是个妻子。
《汉谟拉比法典》采用了最为野蛮的同态复仇的方法,即“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来惩罚对自由民的伤害,条款虽然不多,但仍然可以感受到法典刑法的残酷。如:第196条:如果一个人弄瞎了一个自由民的眼睛,那么也应该弄瞎他的眼睛。第197条:如果他折断了一个自由民的骨头,那么也应该折断他的骨头。第200条:如果一个人打掉了与他地位相同的人的牙齿,那么他(后者)应打掉他的牙齿。第210条:如果那女人死了,那么应把他女儿处死。
——摘编自李海峰著:《古代近东文明》
关注点:(依据材料,辩证评析《汉谟拉比法典》在判案中的主要依据。)
(提示:法典的进步性体现在用契约作为判案的唯一证据,彰显了法治的公平公正性;但是法典保留了野蛮的同态复仇的若干原则,依然体现了奴隶制社会立法的残酷性。)
补充材料3 《汉谟拉比法典》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其他所有法律都以明确的法律术语规定了男人相对于女人的优越地位。对婚姻关系做出选择的不是新郎和新娘,而是父亲,或者父亲去世后的母亲或兄长。结婚后,丈夫是法律承认的无可争辩的一家之主,他的妻子和孩子们必须对他表示充分的尊敬。作为一家之主,丈夫其实就是他妻子和儿女们的所有人。为了还债,他可以典当或出卖他(她)们,仿佛他(她)们仅仅是普通物品一样。
妻子如果通奸将会受到无情的惩罚,通常是对她和她的奸夫处以死刑。然而,对丈夫而言,则没有不忠一说,因为依照法律他不但能够拥有一个正妻,还可以纳一个妾和许多女奴,以满足他的“欲望”,同时确保他有后裔。事实上,一个不能生育的妻子有义务给她的丈夫找一个妾,使他可以有儿女。丈夫想要离婚十分容易,他只需指称妻子不能生育或是个挥金如土的人或宣称她小看他。不过,倘若妻子想要离婚,那就是一场致命的赌博。法典规定,她必须接受调查:“如果她伟人谨慎且从无过错,而她的丈夫已离家出走,且十分轻视她,那么她可以带着她的那部分财产(嫁妆)回娘家去。……但是,如果她被发现为人不检点、离家出走、毁坏家庭、蔑视丈夫,她就将被淹死。”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汉谟拉比法典》在婚姻关系立法中的局限性。)
(提示:在婚姻关系中妇女出于无权地位,出嫁前从父,出嫁后从夫;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地位同样不平等,夫权制色彩浓厚,妻子倍受压迫。)
补充材料4 法典对租赁关系作了具体规定。例如,租耕牛一年,租金为 4 库鲁(合 1010.4 公升)谷;如果耕牛在租用期间死亡,租牛者要负责赔偿(第 244—246 条)。租佃土地的地租一般标准是收成的 1/3 至 1/2(第 46 条)。如果遇上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歉收时,损失由承租者负责(第 42—47 条)。
雇佣关系也是以契约为基础的。雇主按契约付给不同劳动者以不同的报酬。例如,受雇放牧牛羊者,每年可得 8 库鲁(合 2020.8 公升)谷物(第261 条)。雇佣耕者,每年应付给其 8 库鲁谷物(第 257 条)。雇佣手工业者按日计酬,一般手工业者每日酬金 5—6 塞(合 0.23 克—0.276 克)银子(第 273、274 条)。
古巴比伦时期,高利贷活动盛行。法典规定,借贷和还债时,需证人在场(第 95、96 条)。贷谷利率为 33.3%,贷银利率为 20%(第 89 条)。
古巴比伦时期土地私有制已相当发达。法典对属于阿维鲁个人土地的转让、出租、抵押、买卖都作了具体规定(第 42—66 条)。法典还规定,里都、巴衣鲁和纳贡人的“田园房屋系由其自行买得,则彼得以之遗赠其妻,亦得以抵偿债务”(第 39 条)。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汉谟拉比法典》在土地租赁、雇佣关系和借贷方面立法的主要原则。)
(提示:有明确具体的法律条文作为司法依据;维护出租者和土地私有者的利益;体现了法治契约的原则。)
材料十一 公元前22—21世纪的《乌尔纳姆法典》中罚金代替了肉刑和死刑,这通常被认为是法制发展中的一大进步。罚金的做法被后来的一些法典所采用,如《汉谟拉比法典》及希伯来人的律法。它开创了用法律治理社会的先河,法治成为两河流域文明的显著特征。
——摘编自李海峰著:《古代近东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后来成为闪米特人其他各族如亚述人、加勒底人和希伯来人制定法律的基础。法典是作为的命令,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能受到公正的对待而颁布的。法典生动、尖刻地诅咒了以后任何敢于篡改法典的统治者:“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法典,结语)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古代两河流域在立法方面对后世的积极意义。)
(提示:开创了用法律治理社会的先河;影响了后来两河和周边地域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立法;一定程度上规范君主的施政行为,依法治国防范暴政得到一定的保证。)
小结:《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两河文明在奴隶制时代的国家治理和法治智慧,其法治契约的精神对后世立法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不可否认其奴隶制立法的残酷性和局限性,特别对奴隶制下的私有制的维护,对奴隶、妇女的残酷压迫等,都是特定生产力条件下的产物。
材料十二 苏美尔人最伟大的文化成就之一是文字的发明。早在乌鲁克文化期之初的文物上,已出现图画文字。它们已非全属图画性质,还带有一些线型符号。因此文字的起始大概早于该时期。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图画文字发展成为苏美尔语的表意文字,由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种新的意思。例如,代表“口”的符号,可用来表示动词“说”;代表“眼”和 “水”的符号,则表示“哭”。表意文字逐渐发展为表音文字。一个符号表示若干发音相同的字。例如,“箭”和“生命”发音为“提”,两者都用“箭”的符号表示。由于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一字多义,使用不便,人们在文字符号前加一些限定性的部首符号。例如,人名符号前加一个“ ”,便表示男人之名。经过这些变化,苏美尔语文字体系基本完备。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两河文明在文字创制上的特点。)
(提示:从象形图画发展为表意和表音结合的文字体系。)
补充材料 苏美尔文字是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或骨棒、木棒)当笔,刻在泥版上的,落笔之后自然形成楔形。因此,称为楔形文字。苏美尔语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埃兰人、赫梯人、胡里特人、米坦尼人、乌拉尔图人等都对楔形文字略加改造来表达自己的语言。腓尼基文字也含有楔形文字的因素。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楔形文字称谓的由来。概括两河文明文字创制的深远影响。)
(提示:楔形文字因用芦苇杆等工具刻画在泥板上落笔自然形成楔形而得名。该文字体系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腓尼基人的文字体系都受到一定的影响。)
材料十三 苏美尔·巴比伦文学作品多是宗教神话和史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吉尔伽美什史诗》。在这首史诗中,乌鲁克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被描绘为一个半人半神的英雄。他骄傲暴戾,引起诸神不满。诸神创造巨人恩奇都去惩罚他。但两人在决斗中却成了朋友。此后,吉尔伽美什改恶从善,为民除害,立下许多功绩。他的英雄行为引起女神伊斯塔尔的爱慕,但他拒绝伊斯塔尔的求爱,触怒诸神。诸神用夺取恩奇都生命的办法来打击他。吉尔伽美什为朋友的死十分悲痛,决心去寻找长生不死之方。他历经千难万险,得到永生的仙草。但在归途中,仙草却被蛇偷吃,结果无功而返。这首史诗生动地反映了人们探索生死奥秘这一自然规律的愿望,也表现了人们反抗神意但最终难免失败的悲剧色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以《吉尔伽美什史诗》为例了解两河文明在文学创作上的主要特点。)
(提示:带有宗教神话色彩,反映了人们探索生死奥秘这一自然规律的愿望,也表现了人们反抗神意但最终难免失败的悲剧色彩。)
补充材料 苏美尔时期文学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学者们已发现了至少五千块以上的泥板其内容是文学作品,包括神话、史诗、诗歌、故事、格言以及历史性的记录等,从形式到内容都算得上丰富多彩。神话中,“天堂故事”、“大洪水的故事”很可能是希伯来人旧约圣经中“失乐园”、“诺言方舟”等故事的原型。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理解史诗中有关大洪水和方舟的传说对人类其他地域文明的深远影响。)
(提示:提供了希伯来人旧约圣经中“失乐园”、“诺言方舟”等故事的原型。)
材料十四 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数学知识达到古代很高的水平。苏美尔人采用 10进位和 60 进位记数法。他们运用六十进位计算时间和圆周,将圆周分为 360度,时间 1 小时为 60 分,1 分为 60 秒。古巴比伦数学家已经知道四则运算,能求出平方根、立方根,解出三个未知数的方程式。在几何学方面,他们知道运用商高定理(勾 2+股 2=弦 2),能计算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并且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计算不规则形状的面积。古巴比伦数学家还算出圆周率为 3。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了解两河文明在数学知识方面的造诣。)
(提示:其发明的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补充材料 苏美尔人根据月亮运行的规律,制定历法。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一个月。1 年分为 12 个月,6 个月每月 30 天,另 6 个月每月 29 天,全年共 354 天。这样每年比太阳年(即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短 11 天多时间,遂置闰月来补足。古巴比伦人已能将行星和恒星区分开来,并且知道火、水、木、金、土五大行星运行轨道。他们观察出太阳在恒星背景上的视运动轨道——黄道,依黄道上各星座代表的地段而划出太阳在一年十二个月所处的位置,即黄道十二宫。古巴比伦时期的文献中还记载了对流星、彗星等星变异象的观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两河文明在历法、天文上的主要成就。)
(提示:苏美尔按照月亮运行规律来制定历法,天文上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观察推演出黄岛十二宫等。)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高中历史素质教育课改校本汇编
《中外历史纲要》(下)
单元三:走向整体的世界
课时6:全球航路的开辟
一、新课标解读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课标中需要大家了解的历史概念信息包括:
1.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①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随着封建庄园制度的逐渐解体,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另外,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当时西欧部分穷困潦倒的贵族、新兴资产阶级,以及其他有冒险精神的人从《马可·波罗行纪》了解到中国富甲天下、金银遍地,认为富裕的东方和未知的海外是实现发财梦的最好场所。欧洲长期从亚洲进口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和香料等生活必需品。奥斯曼帝国在建立和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也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也成为激励他们出海远航的一个动因。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②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从13世纪开始,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尝试从大西洋中的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等岛屿获取木材、粮食和糖等资源。他们不断取得成功,迈向海洋的步伐随之加快。中国发明的指南针传入欧洲后,欧洲的航海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用指南针和其他相关仪器,不仅容易测定船只方向,而且能制作出新型航海图。这种航海图呈现海岸海域地貌,布满航海用的放射状罗盘方位线。西欧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相信大地是球状的,有关季风和洋流等方面的地理知识日益丰富,懂得选择风向最有利的季节出海远航。与此同时,造船技术也不断提高。这一切,为远洋航行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新航路的开辟(① 欧洲到亚洲新航路的开辟:自从阿拉伯商人控制东地中海商路后,西欧人就开始寻找经大西洋到达印度的航线。他们多次进入大西洋,并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在航行中因遭遇大风而意外绕过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1497—1498年,达·迦马率船队绕过好望角驶达印度。从此,绕道非洲到达印度和东方的新航路逐渐成为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②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的开辟: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熟悉《马可·波罗行纪》,一直想寻找通往东方尤其是中国的航路。他相信“地圆说”,设想由大西洋一直向西航行,就可到达中国。1492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西航,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此后,他又三次进行横渡大西洋的往返远航。尽管哥伦布一直没有达到亚洲,但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③麦哲伦船队实现全球航行: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5艘帆船出航。他们绕过南美洲,经过风浪险恶的海峡进入太平洋,1521年,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在介入当地人的冲突中被杀,他的同仁们驾驶“维多利亚”号经南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1522年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3. 其他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线。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曽多次向西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过亚洲的航路。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即合恩角。1642—1643年,荷兰人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达到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这些航海探险,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
二、史料研读
情境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阅读《纲要》下,第34—35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从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商业危机、人文精神、宗教动力等方面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动因。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
拓展阅读:
材料一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解说词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说公元1500年前后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谈谈这一重大历史节点对人类文明史的深远影响。)
(提示:公元1500年之前的世界上古、中古诸文明国家都是独立、多元发展的,彼此之间虽然有一定的跨区域经济文化联系,但尚未形成全球视野下的联系网络。1500年前后,随着西欧探险者们开辟的全球航线,整体性世界才逐渐形成,开始诸文明之间碰撞交流的历史,这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因此,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全球视野,让世界从分散隔绝走向有机整体,大国之间竞争称雄的全球坐标由此拉开大幕。)
材料二 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资本主义萌芽,南欧一些国家手工业及商业贸易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商人渴望向外扩充贸易,获取更多财富。
首先是经济上的动因,……欧洲对外贸易主要是对东方国家如中国、印度及东南亚诸国的贸易,香料(丁香、肉桂、胡椒等)、樟脑、檀香、丝绸、宝石、布匹等等。这些商品在欧洲市场上最受欢迎,价格昂贵。贩运这些商品,获利不止倍蓗。对黄金的追求,是另一经济动因。1500年左右,欧洲商品货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成了普遍的交换手段。封建贵族用货币购买奢侈品,农民也用货币交纳地租。商人和手工工场主需要更多的货币以便扩大经营,而黄金是最贵重的交换手段,有了它就有了一切,人人都渴望黄金。自从《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流传以来,欧洲人一直把东方,特别是中国看成是遍地黄金的人间天堂,所以到东方去实现黄金梦的人比比皆是。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新兴的资产阶级要用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用于奢华的生活享受”……
——恩格斯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史料阅读,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在经济上的动因。)
(提示:经济动因而言,其一是欧洲中古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商人需要对外扩展贸易以获得更多贵金属充当财富;其二是东方国家的物品在欧洲广受欢迎,价格昂贵,商人有利可图;其三受到《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流传的影响,认为东方遍布黄金;其四是西欧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客观上需要大量黄金铸币来满足流通需要;其五是贵族也需要大量黄金用于生活奢华的享受。整体而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下,黄金等贵金属有西欧社会的广泛需求,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材料三 哥伦布对黄金着了迷,他说过:“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就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16世纪以前,欧洲早有与外部世界进行贸易的传统。到13世纪末有很大的发展,从东方辗转输入的商品比12世纪初增长10倍。……形势突然发生了变化。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结果,欧洲市场上的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
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基督教与欧亚其他广泛传播的宗教相比,更多地渗透着普救主义。它从一开始就以博爱人类为教旨,并以全人类的宗教自命,因而有一种强烈的是使人人都接受基督教的要求。他们甚至相信,为了普及基督教,即使使用武力所在所不惜。1500年前后完成地理大发现的航海家们从事于海上冒险活动的动机之一,便是宏扬基督教于海外诸国。
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设问环节:依据材料,围绕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任意选取一个视角,自拟论题,进行阐释说明。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提示:示例论题: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推动新航路开辟的关键动因。
论述:14,15世纪,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发展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人群体为了扩大生产,急需大量贵金属作为资本,而传统欧亚贸易中东方如中国、印度等的丝绸、香料等在欧洲市场广受欢迎,价格昂贵。因此从东方获得黄金和香料,成为推动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地区广为流传,其对东方遍布黄金的渲染描绘,更刺激了欧洲冒险家们投身新航路的开辟,这成为推动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此外奥斯曼帝国对欧亚传统商道征收重税,阻碍了西欧商人从东方贸易中获得厚利,带来所谓的“商业危机”。加之中古时期西欧贵金属稀缺,在商品发展下,社会各阶层都有对贵金属的需求,如农民需要缴纳货币地租,封建贵族需要贵金属来维持奢华的生活享受。因而,新航路开辟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小结:新经济现象的出现是新经济形态萌芽发展的本质体现,因此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成为促成新航路开辟的关键性动因。)
材料四 资本主义的概念来自于资本,它是一种财富积累的方式,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它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业主采用雇佣劳动的办法进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通过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劳动价值,获得高额利润。资本主义是同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紧密相连的,如果拥有巨大财富但从不进行商品的生产和交换,那还不是真正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消除小规模生产、教会干涉和行会限制三大障碍。
中世纪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很小,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生存,而不是为了获取丰厚的利润。行会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垄断了价格和原料供应,生产的规模、原料的尺寸、价格的高低行会都加以限定。行会还规定了工资的额度,规定只有师傅才能在城市及附近地区出卖商品,帮工和学徒必须经过长期工作后才能晋升为师傅。资本主义发展要求实现自由投资和获取利润,这就同行会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教会宣扬经济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灵魂得救。这样,它就视追求高额利润为一种犯罪,教会根据根据道德的原则而不是按照商品的价值来制订价格,在公道和美德的名义下把商品的价格压得很低。这种做法压制了业主和生产者的积极性,与资本主义水火不容。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指出资本主义的本质特点,理解这些特点与新航路开辟的关联。分析中世纪的社会因素对其发展的制约作用。)
(提示:资本主义是建构在资本积累的基础之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资产阶级依靠剥削广大工人的剩余价值而获得高额利润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形态为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本质上要求资本的积累、扩张以增殖,因此具有推动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内驱力。中世纪西欧的封建行会组织限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天主教会宣扬的宗教伦理又制约了资产阶级的发家致富的可能。因此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对中古后期的欧洲社会进行改造,以适应新经济形态的成长。)
材料五 富有的欧洲银行家们组织了很多合股公司,控制了所有的海上贸易,获取了源源不断的利润。这些早期的合股公司相当于今天的跨国公司。这些新组织是进行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最有效的工具。对个人来说,有风险的仅在于他用以买进公司股票的那一部分钱,对于公司可能遭受的任何损失,他都无需进一步负责,……无须关心市场的具体情况和公司的方针政策。具体的经营管理都委托给根据其责任心之强弱和经验之多寡而选拔出来的董事们,而这些董事又可以挑选可靠的人管理公司某一方面的业务。这种安排方式吸引了各种分散的人——将他们的储蓄金投入各种商业冒险事业;从而能轻而易举地动员起欧洲资本,将大笔大笔的巨款投入各种海外事业。
于是,我们也就可以明白,为什么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他们虽是留在国内港口的商人,但他们“负责建立了很多殖民地……维持了殖民地的供给,……开辟了新的市场,找到了新的土地,使整个欧洲富裕出来。……”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合股公司在欧洲海外扩张中的推动作用。)
(提示:合股公司更新了商贸运营方式,既保证了公司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运营,又通过分散集股形式募集了大量资金用于海外事业。整体而言,合股公司推动海外殖民扩张,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
材料六 罗马天主教会这一时期的传教活动主要是通过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传教士进行的,它与殖民者充满了欺骗、野蛮和暴力的政府活动同步进行。德国天主教会学家约瑟夫·施米德林指出,从哥伦布和达·伽马起,探险家们都把他们的探险看作是类似于十字军对的征战和传教性的航行。西、葡殖民者为传教活动开辟了道路,他们不仅为传教士提供必需的物品和保护,而且还证明他们自己就是主要的传教力量。“他们用十字架和宝剑进行的征战是为神和国王而进行的政治性和宗教性的征战。”通过西、葡两国殖民主义者的传教士在东、西半球的活动,罗马天主教会进入了在亚、非、拉的全面传教时期。
——摘编自唐逸:《基督教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中的视角,分析西、葡两国殖民征战与传教活动的内在联系,借此指出海外殖民活动的本质。)
(提示:西、葡殖民者为传教活动开辟了道路,他们不仅为传教士提供必需的物品和保护,而且还证明他们自己就是主要的传教力量。)
材料七 当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在1498年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港时,当地的统治者问他想要什么,他答道:“基督教徒和香料。”在航海探险中,传播信仰的目标成为发财致富动机的脱罪辞和强心剂。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000—1800年)
于是,把财富本身作为追求的目的是应该斥责的贪婪和拜金主义,但若作为职业劳动的果实便象征着上帝的赐福。“不停歇地、有条理地从事一项世俗职业是获得禁欲精神的最高手段,同时也是再生和信仰纯真的最可靠、最明确的证据。这种宗教思想必定是推动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的生活态度普遍发展的、可以想象的、最有力的杠杆。”(按:马克斯·韦伯:《新教论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摘编自易杰雄、李秋零、田薇:《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
关注点:(依据材料,从宗教动力和人文精神视角深度剖析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提示:传教动机成为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的脱罪辞和强心剂,人文主义的冒险精神成为发家致富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
综合上述材料,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阅读《纲要》下,第34—35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从航海技术、地理知识、武器装备、商业进步、物质支持等方面了解新航路开辟的条件。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可能性。
拓展阅读:
材料一 右图为13世纪末的卡特皮萨海图(1290)
在1500年以前的300年间,欧洲的船舶平均每艘的吨数增大四倍,载重量只有150—200吨的脆弱的单层甲板大帆船,让位于载重600—800吨的圆形船体的帆船。到13世纪已在船尾安装了舵,中国发明的罗盘针也已于12世纪末13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大大提高了航行的效率。14世纪葡萄牙人改造了阿拉伯人的三角帆,因而加快了航行的速度。这样,船身增大了,速度加快了,操纵也更加灵便了。……1485年葡萄牙人第一次使用星盘、象限仪,开始出现标明海岸线及港口位置的航海图。1500年,西欧人已经能建造具有强大的龙骨、坚实的肋骨、双橡木木船壳板的海船。航海技术的改进,为地理发发现以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航海技术的进步为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提供的有利条件。)
(提示:航海技术的进度表现在船舶载重量增大,船舶尾舵的安装,中国罗盘针的传入使用,阿拉伯人三角帆的改进,先进的星盘、象限仪开始使用,出现清晰的航海图等。整体而言,更加结实的海船,加上航海技术的改进,为地理发发现以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材料二 倘若没有先进的造船工艺和导航技术,即使是最强烈的动机也无法使欧洲航海者完成他们的探险。
大西洋近岸海域的航行经验教会了欧洲水手建造足够牢固的船来对抗恶劣的环境。12世纪初,通过在船尾安装船舵,船的灵活性得到改进(中国人发明经阿伯拉人传入欧洲)。15世纪晚期,葡萄牙水手在印度洋上航行的时候发现阿拉伯人用来确定纬度的仪器更为简便实用,就以他们的仪器为原型制作出了十字标尺和反向标尺。(右图为现存最早的地球仪,1492年由德国制图员马丁·贝海姆制作。)
欧洲水手确定方向和纬度的能力使得他们能够收集大量的地理数据,这样,他们在海洋上的航线基本上能够精确有效。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在海洋中探险的欧洲人逐渐积累了关于分享和水流的一系列实用知识,在帆船时代,这些知识使漂洋过海成为可能。印度洋的风向和洋流虽然大相径庭,却也有着可靠的规律。夏季的几个月中,季风从东南方吹过印度洋,而在冬季,风则来自西北方。一旦掌握了这个规律,水手们就可以利用顺风和洋流扬帆世界的每个角落。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000—1800年)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从航海技术、地理知识视角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可能性。)
(提示:造船工艺的改进,如船舶尾舵的安装;导航技术的进步,如从阿拉伯人仪器改制出测量纬度的十字标尺和反向标尺;长期的海洋探索积累了丰富的航海地理知识,如利用印度洋季风来穿越大洋返还世界各地。)
材料三 西欧诸国在海外扩张时期,之所以能所向无阻,征服一个个国家和地区,原因之一是“船坚炮利”,有先进的海上作战的方法。在此之前,西欧在海战方面是落后的。当时的海战主要是甲板上的短兵相接。只有到15世纪,欧洲的战舰上才装备大炮。这种所谓大炮仍是小型的,发射的石弹重几盎司,而不是几镑。它可以杀伤敌人。但不能伤害敌舰的舰体。15世纪欧洲人在陆战中已使用大型大炮。这种大型大炮太笨重,无法把它运上军舰,更无法把它架设在军舰上发射炮弹。
16世纪20年代出现了转变:弗兰德斯、德国的冶金家发展了铸炮的技术,铸成的新型大炮有5—12英尺长,发射的圆石弹(后来是铁球),重50—60镑,在射程300码中能击破敌舰舰身。这种大炮可以安装在军舰上,操作也容易,在新设计的军舰上多的可载40门。由是海战战术也发生了变化,从甲板上短兵相接过渡到用大炮轰击敌舰。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使处于海外扩张期间的西欧在海上占了优势,从而有可能控制联结各大洲的海洋。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比较中概括15世纪前后西欧诸国在海上武器和战术方法方面的进步之处。理解“船坚炮利”是西欧诸国占据海上优势和控制联结各大洲各大洋的重要条件。)
(提示:海上武器从小型石炮发展到新型大炮,从无法舰载到军舰多载;战术方法从短兵相接到大炮轰击敌舰。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使处于海外扩张期间的西欧在海上占了优势,从而有可能控制联结各大洲的海洋。)
材料四 (1)采用复式簿记。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路卡·帕乔利发表一部关于簿记的著作,建议商人在进行一切交易时,都要在总账里记入两次,一次作为贷方,另一次是作为借方。这种记账方法使人们能在任何时候都可对于一项生意的财务状况了如指掌,也使经营者加强盈利意识。(2)银行业和信贷业的发展,意大利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早在12世纪就使用简单的汇票。到1408年已出现银行。银行逐步扩大它的经营范围,包括储存、借贷、汇兑等有利资金流通的业务,这给商业活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4)股份公司的出现。荷兰、英国及法国的东印度公司,还有利凡特公司,莫斯科公司以及哈德逊湾公司等等,都是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在组织上逐渐趋于完备,一切管理事务都委托给通过选举产生的董事会,再由董事会选出可靠的人去管理经营业务。这种商业组织形式有利于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用于大规模的商业冒险事业,是动员经济力量从事海外贸易的最有效的工具。这些进步给西欧的商业带来了活力,从而加强了西欧向海外殖民扩张的力量。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商业进步给西欧海外殖民扩张力量加强带来的促进条件。)
(提示:其一是采用复式簿记,让商人们熟悉财务状况,也增强盈利意识;其二是银行业和信贷业的发展,给商业活动提供充沛的资金;其三是股份公司的组织,采用先进的商业运作,最大效度动员经济力量推动海外贸易。综合而言,这些进步加强了西欧向海外殖民扩张的力量。)
材料五 西欧诸国君权集中的专制制度形成于15—16世纪。作为从封建国家向资产阶级国家过渡时期的上层建筑,专制制度与新兴资产阶级是有一定程度的联系的。专制制度的形成和维持,要靠资产阶级经济上的支持,同时资产阶级也需要专制政府保护它的经济利益。而且,专制国家还可以调动社会上的一切力量——经济活力、技术进步,新教徒的进取精神以及如是等等,把它们汇合成一个整体引向海外。西欧专制制度就这样成为向海外扩张的强有力的后盾。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西欧诸国君权集中的专制制度和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联系,分析西欧专制制度形成对海外扩张提供的有利条件。)
(提示:在西欧王权国家形成过程中,专制制度的形成和维持,要靠资产阶级经济上的支持,同时资产阶级也需要专制政府保护它的经济利益,二者有相互依靠的作用。专制国家可以利用国家政权,整合经济、技术、宗教等各种资源力量来组织对外殖民扩张。)
材料六 在西欧国家中,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头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这个地理位置使它们先天地倾向于向海外发展。葡萄牙占领了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西班牙占领了加那利群岛。这四个群岛(距非洲西海岸不远)不但在地理位置上有极大的战略价值,有可以泊船的港口,而且也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土地肥沃,盛产甘蔗、葡萄及木材。在得到这几个群岛作为海上据点之后,西、葡向海外发展更为积极。第二,两个国家都掌握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葡萄牙的亨利王子,他的绰号是:“航海家”,他做了许多工作,为葡萄牙的航海事业铺平了道路。他的业绩在于:使水手及造船技术的传统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改进葡萄牙船舶的航海性能。亨利王子曾积极筹划绕过非洲到东方的航路,他派一支接一支的探险队去勘察非洲西海岸。第三,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的宗教热情特别强烈。这是在与伊斯兰教的斗争中形成的。他们过去长期处在外来穆斯林的统治和压迫之下,历时几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把他们反对伊斯兰教的感情与虔信基督教的感情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宏扬基督教的信念更加强烈而坚定。这种信念是推动他们积极寻求东方新航路的一种精神动力。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新航路开辟的先驱国家的原因。)
(提示:两国都处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大西洋的沿岸,都占领了物产丰富的群岛作为据点;两国国家都掌握精湛的航海技术;两国的宗教热情特别强烈,成为积极寻求东方新航路的强大精神动力。)
材料七 亨利王子(1394-1460年)是葡萄牙及欧洲人海外扩张第一阶段最为杰出的人物,是葡萄牙航海探险事业的组织者和开拓者。亨利王子对近代航海事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创办航海学校,培养航海人才。1420 年,亨利王子在葡萄牙萨格里什建立了一所航海学校,并创立地理研究院、天文台及保存地图和手稿的馆所,广泛搜集地理、造船、航海等各种文献资料。亨利王子欢迎外国人,听取他们的建议。他自己对天文学、星占学、数学和航海科学感兴趣,自任航海学院校长,亲自讲授航海、天文、地理方面的课程。亨利王子重视结合航海实践来开展航海教育。在组织西非海岸的航海探险过程中,十分注意将船员搜集的航海资料用于教学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亨利王子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富有经验的航海家和探险家,其中包括迪亚士等著名的航海家,而且,通往印度和美洲的蓝图也是在这里酝酿形成的。
第二,改进造船和航海技术。亨利王子鼓励建造新型船只,在萨格里什建立造船厂,挑选大批精通造船的能工巧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来改进设备,使葡萄牙造船业有了巨大发展。到亨利王子晚年,已在葡萄牙船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种新型葡萄牙轻便船是三桅三角帆船,灵巧、轻便、快速、坚固,易于操纵,逆风时也能走折线前进,载重达两百吨,质量优良,是进行海上地理发现必不可少的工具。
第三,搜集有关航海资料。1434年,他的探险队成功地越过一向被认为人去了就会变黑的博哈多尔角,使亨利王子及其航海家们了解到北大西洋的风向和洋流规律,他们知道,只要离西非海岸向西北航行,就会发现能把他们带回葡萄牙的西风。这不仅打破了中世纪航海在心理和物理上的障碍,也开辟了一条探索世界上所有海洋的道路,对葡萄牙人穿过赤道进行环绕非洲的航行很有帮助。后来,哥伦布也成为这种已经建立起来的大西洋风向和洋流知识的受益者。
第四,绘制航海地图。有关亨利王子航海的最有名的地图地弗拉·莫罗的《世界地图》,它是应亨利王子的侄子、葡王阿方索五世的命令在威尼斯绘制的。这幅地图在亨利王子去世以前就已经完成了,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记录了亨利王子一生所从事的发现,从休达到塞拉利昂,约有 4000 公里长。
——摘编自潘树林:《略论亨利王子对近代航海事业的贡献》,社科纵横. 2010,25(11)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述葡萄牙亨利王子对近代航海事业的主要贡献。)
(提示:亨利王子虽然终身没有亲自航海,但是他一生致力于创办航海学校,培养航海人才,同时重视改进造船和航海技术,搜集航海资料并绘制航海地图。亨利王子对近代航海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材料八 亨利王子作为近代航海教育事业和航海探险事业的先驱,在葡萄牙和世界航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航海首先给葡萄牙带来了直接的经济利益。他派出的探险队占领了大西洋东部海域的马德拉、亚速尔和佛得角等几个群岛,这些新发现的领土给葡萄牙带来了巨大的好处。1436年,亨利王子的探险队在西非发现黄金,15 世纪 50 年代,葡萄牙每年从几内亚运走价值 200 万美元以上的黄金。亨利王子开创的奴隶贸易也给葡萄牙带来巨大好处,到 15 世纪 50 年代,平均每年有 700- 800 名奴隶通过阿尔加维和里斯本进入欧洲。……在亨利王子时期,葡萄牙商人控制了西非沿海及大西洋东部岛屿的贸易,葡萄牙商船队一跃成为世界上首届一指的商船队。同时,亨利王子还开创了殖民制度和种植园制度。到 15 世纪中期,葡萄牙已经准备好并开始“向地理发现和缔造帝国这一步骤前进。”
尽管亨利王子毕生没有亲自航海,亨利王子开创了伟大的地理发现时代,成为“十五世纪划时代的、地理发现史上的最伟大人物”,他也因此博得“航海家亨利”(Henry the Navigator)的美名,被称为“近代地理发现的鼻祖”,从他的航海时代起,每一个由陆路或海路从事地理发现的人,多少是沿着他的足迹前进的。
——摘编自潘树林:《略论亨利王子对近代航海事业的贡献》,社科纵横. 2010,25(11)
郑和的出海确实是种奢侈的冒险,除了声势浩荡并带回奇谈异闻外,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商业利益。士大夫强烈反对,甚至在史书中也只是轻轻一笔带过而已。明朝政府对航海缺乏持久的兴趣不说,也未能抓住发展海上力量的机会。郑和的航海并未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而仅仅只是成为一种空前绝后的冒险壮举。
——摘编自【美】费正清著:《中国:传统与变迁》
设计环节:(1)依据材料,辩证评述亨利王子以及贡献在近代航海事业中的地位和影响。
(提示:亨利王子作为近代航海教育事业和航海探险事业的先驱,在葡萄牙和世界航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他的航海给葡萄牙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成为早期殖民霸主之一。但是亨利王子也开创了殖民制度和种植园制度,之后欧洲殖民国家把这些制度强加给亚非拉等殖民地,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并造成经济的长期落后。)
(2)结合15世纪的中国和西欧时代背景,分析亨利王子和郑和航海事业最终“命运不同”的原因。
(提示:就15世纪的西欧而言,商品经济繁荣下的资本主义萌芽正快速生长,客观而言给新航路开辟提供了经济动因;社会各阶层对黄金的渴求,也形成了重要的社会动因;文艺复兴运动的勃兴也给对外航海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整体而言,西欧社会的嬗替转型提供了向外航海扩张的强大内驱动力。)
反观15世纪的中国,处于大明王朝的鼎盛时期(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国内经济依然以封闭的小农经济为主导,政府推行以朝贡体系为主的官方贸易,主要目的是宣扬大明的德威,吸纳世界各国来向中国朝贡,扩大影响力。但是长期的对外航海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压力,对于本国经济并无太多裨益,宣德朝以后,大规模航海也就戛然而止了,明清的中国也逐渐转向封闭自守,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3)依据材料并结合15世纪的中国和西欧时代背景,提炼一个主题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提示:示例主题: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了近代中西航海事业的命运
论述:15世纪中西方之间都曾经出现了对外航海的重大事件,明朝永乐年间开始的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对外航海交通的顶峰,扩大了中国的世界影响;而后西欧的葡萄牙、西班牙的探险家们开始地理大发现时代的航海探索,逐渐开辟全球航道,把分散的世界开始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然而,明朝的航海创举很快就戛然而止了,究其原因,其一本国自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在明代中前期并没有大的发展。其二政府的海禁政策和朝贡体系,政治收益为主的对外航海劳民伤财,并没有给政府带来太多的经济利益。其三士大夫基于传统重义轻利的理学思想,也强烈反对。反观西欧的航海活动,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强大内驱动力,加之新兴的民族王权国家君主支持航海事业,所以航海活动不断深入拓展,在开辟全球新航路同时,也壮大了早期殖民国家的实力,为近代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创造了重要条件,推动了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进程。
小结:综上所述,新经济因素发展内在的驱动力,是影响近代中西航海事业的不同命运的重要根源。)
情境2:新航路的开辟
(阅读《纲要》下,第35—36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以15、16世纪欧洲航海前驱开辟欧洲到亚洲、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麦哲伦船队实现全球航行等航海事迹为示例,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感悟航海先驱们的冒险精神开拓同时,正确认识开辟新航路过程的本质目的。
拓展阅读: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开辟绕非洲到东方的新航路及麦哲伦等人完成环球航行,便是地理大发现,发生了商业革命和西欧诸国的殖民扩张。这些划时代的大事,“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2页
关注点:(依据材料,从世界历史的大时空尺度,整体认识新航路开辟的重大时间节点标志。)
(提示:15-16世纪基于地理大发现由此带来的新航路开辟,拉大了全球从分散走向整体的重要标志,近代大国崛起称雄也开始有了全球坐标。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开始了。)
材料二 在此期间,甚至在亨利去世以前,葡萄牙人所向往的目标已开始不仅仅是非洲,还包括印度。当时,欧洲前往东方的通路为控制整个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势力所封锁,对欧洲人来说,地中海是一所牢狱,而不是一条通途。因此,除了作为中间人牟利的威尼斯商人外,欧洲人渴望找到一条“通往香料产地东印度群岛”的新路。亨利王子最初开始他的行动计划时,并未想到印度,但是,随着他的船队沿非洲海岸越来越往前驶去,他的视野自然会从非洲的商队贸易扩大到东印度群岛的香料贸易。从那时起,发现和控制香料路线就成为葡萄牙人政策的首要目标。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下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葡萄牙人开辟欧洲到亚洲新航路的主要原因。)
(提示:主要原因:发现和控制通往印度的香料航路,摆脱传统欧亚商道中的穆斯林势力的封锁。)
材料三 最先探寻通往印度航路的是葡萄牙人。多年来,葡萄牙人不断派遣探险队沿非洲西海岸向南摸索到东方去的航路。当时欧洲尚未发明经线仪(到1760年才发明出来),所以在航海中无法测定经度。但是,用简单的方法可以测定纬度;根据中午太阳的倾斜度。早在1487年,当巴索洛缪·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航行遇到大风时,他的船失去控制,随风向南飘去,一连13天不见陆地。当风力缓和下来时,迪亚士让他的船向东方(因为他认为陆地是在东方)航行,但是不久他发现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越过了非洲南端而进入印度洋了。由于船员筋疲力尽,乃掉船回去。在归途中他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迪亚斯回国后,葡萄牙王命名该海角为“好望角”。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了解迪亚士的航行对开辟欧洲到亚洲新航路的重要贡献。)
(提示:迪亚士的航行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好望角”,为达伽马成功通过非洲最南端,穿越印度洋到达印度提供了重要条件。)
材料四 继承迪亚士事业的是达·伽马。他在1497年7月8日率领四艘海船从葡萄牙启航。他具备一个好的条件,就是已知道“好望角”的纬度(这是迪亚斯在发现好望角时测定和记录下来的。)他不是靠近海岸航行,而是远离海岸,这样既无浅滩之险,海风又吹得强烈而均匀。他在安全地到达一定的纬度(即与好望角相同的纬度)时,便朝正东方向驶去,终于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岸航行。
1498年4月,船队进入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在这里雇了一个阿拉伯水手引航。横渡印度洋,于5月20日到达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卡特。达·伽马在印度出卖他从葡萄牙带来的商品——小型物件及毛织品之后,便买进胡椒、肉桂等东方物品,在1499年9月返回葡萄牙。这批货的卖价,为这次航海费用的60倍。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完成从西欧绕非洲来到东方的航行,从而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达·伽马的航行成功到达印度的原因。评析其航海事迹的历史地位。)
(提示:原因:其一有前辈迪亚士航海的宝贵经验;其二是航海技术的发展。达伽马的航行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完成从西欧绕非洲来到东方的航行,从而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这次航行也成功开辟了葡萄牙的东方航线,为葡萄牙成为最早的殖民霸主创造了重要条件。)
材料五 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展现在满心欢喜的葡萄牙人面前,曼努埃尔国王接受了“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波斯和印度的征服、航海和贸易之主”的称号。对这些称号的接受是相当认真的,葡萄牙人决定垄断沿新航路的贸易,不仅将其他欧洲人排除在外,也把数百年来一直在印度洋上经商的阿拉伯人和其他东方民族排除出去。为了坚持这些要求,葡萄牙人采取了无情的恐怖主义,尤其是在遇上他们所憎恨的穆斯林时。达·伽马曾在后来的一次航行中发现几条从麦加返航的无武装船只。他捕获了这些船只,并且,用他的一个葡萄牙同伴的说来说:“在搬空船上的货物之后,禁止任何人将船上的摩尔人带出来,然后下令把船烧了。”
……欧洲人是好斗的侵入者。他们夺取并保持着主动权,直到渐渐地但不可抗拒地上升为世界各地的主人。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下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谈谈你对葡萄牙为垄断新航路采取的“恐怖主义”的看法。)
(提示:为了维持海上霸权地位,葡萄牙人对其他竞争对手采取排挤,甚至于无情杀戮。西欧殖民者正是依靠残暴的殖民扩张手段,逐渐称霸世界海洋,控制了亚非拉广袤的殖民地。诚如马克思所言,资本生来就是血淋淋的,资本主义辉煌的皇冠,是用亚非拉人民的血泪铸就的,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累累罪行。)
材料六 克利斯托弗·哥伦布(1451—1506)是意大利航海家,他在15世纪晚期一心一意想寻找到东方去的新航路,并为此制定了一个海上探险计划。他计划从西欧出发一直向西航行,目的地是东方的中国、日本及印度。
当时的人文主义者重新发现的古代希腊人关于大地是一个球形的学说,在西方已经为不少人所知晓,但是关于地球之大小及陆地、海洋的距离,尚在茫味臆测和估计之中。哥伦布的这个计划是建立在对于地球距离的错误估计上面的。他所依据的估计有二:第一是马可·波罗对于亚洲东西两端之间的距离及对于日本与亚洲大陆之间的距离的估计(他估计为1500英里),而这两个估计都是错误的,因为估计得过多;第二是托勒密对于地球周围长度的估计,而这个估计又过小。他由此得出错误的结论:从西欧经过大西洋到日本去的距离不足3000英里,向西航行是西欧到亚洲去的捷径。
遭到葡萄牙王室拒绝后,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由于对地理的无知,终于接受了哥伦布的计划,答应向他提供人力物力。这里出现一个既饶有兴味又耐人深思的历史“假若”的问题:幸亏哥伦布作了错误的估计,假若他估计正确的话,他一定不会向西航行,从而也就一定发现不了美洲新大陆。历史的客观后果,往往是超越身当其事的历史人物的估计。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以哥伦布的航海“阴差阳错发现了欧洲未知的大陆”为示例,辨析“历史的客观后果,往往是超越身当其事的历史人物的估计”这一结论。)
(提示:历史的发展进程往往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统一。新航路开辟成为必然的大势潮流时,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是其中必然发生的一个重要篇章。基于当时地理知识的相对欠缺和航海技术的有待改进,时代留给哥伦布只是有限的条件,因此哥伦布地理判断上的错误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错误在阴差阳错之间却促成了历史大事件的发生,偶然性因素与必然性因素达到了一种辩证统一。不难发现,没有当事人的大胆开拓,就不会有崭新局面的出现,而这种崭新局面,甚至会超越当事人的初衷用意,给历史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材料七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从西班牙的巴罗斯启航,船员中有可靠的水手和有能力有经验的军官。航行得很顺利,但是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周一周地过去,所见到的只是一望无际的波涛浩淼的大洋,连陆地的影子都看不到。水手们越来越不安。……10月9日他向众人表示如果在三天内仍看不到陆地,就转回去。但是就在这几乎绝望的时刻,船上的守望者突然发现远远的水天相接处有一个黑点,黑点越来越大,原来是一个海岛(这属于巴哈马群岛),大家高兴得犹如绝处逢生,一同舍舟登岸。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关系到世界历史重大转折的时刻,因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从而也就打开了新旧大陆之间不知经历了多少个世纪的闭塞。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客观评述为什么说哥伦布的航海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是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
(提示:哥伦布的航海发现客观上打断了美洲大陆相对隔绝、闭塞发展的历史进程,整体上将美洲纳入世界视野当中,由此揭开了全球各大文明区域联动发展,有机整合的历史大幕。)
材料八 他们(美洲人)性格温和,不知道什么是罪恶,不杀人,也不偷盗;他们没有武器,非常胆小,……所以陛下应该下决定让他们成为基督徒,我相信只要开始做,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为西班牙赢得大批主的皈依者、广大的领土和巨大的财富以及他们所有的人。毫无疑问,在这些土地上蕴藏着大量黄金,这里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珠,取之不尽的香料……也许这里还有数额可观的棉花,我认为不用带回西班牙,只要带到[蒙古]大汗的那些大城市里就能卖得很好。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000—1800年)
关注点:(依据材料中哥伦布的航海日记的内容,分析其史料价值。)
(提示:哥伦布的航海日记属于一手的文献材料,对于用于研究哥伦布的航海原因和历程。其一日记中谈及“哥伦布认为西班牙国王将拥有大量的天主教徒、领地、黄金财富、香料等”,可以用来说明西班牙国王支持哥伦布航海的目的是获取黄金、香料,同时也带有传播天主教的动机。其二日记中谈及“哥伦布认为当地获得的物产可以直接带到中国城市中就能卖到好价钱”,可以用来说明哥伦布基于错误的认识,把美洲当成了亚洲。综合而言,这份日记的记录对于研究新航路的开辟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材料九 哥伦布从来没有得到过亚洲的财富,尽管他后来又三次横渡大西洋,但他在加勒比海几乎没有找到黄金。关于他远航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欧洲,不久,数百名西班牙、英国、法国和荷兰的航海者受到激励,成为他的追随者。特别是在16世纪早期,很多人继续探求哥伦布本人一直在寻找的通往亚洲的水道。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这块新的大陆是美洲,而加勒比群岛本身也蕴藏着无数诱人的商机。哥伦布向西半球的航行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因为这些航行建立了东、西半球之间的联系,也为后来欧洲人在美洲的征服、定居以及开发铺平了道路。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000—1800年)
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中外历史,围绕“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历史影响”为主题,参照材料表述,另选史实进行阐释说明。要求:主题明确,仿写得体,史论结合。)
提示1:西汉王朝打击匈奴,成为欧洲大陆民族大迁移促因之一,带来深远的历史影响。
提示2:清王朝洋务运动没有能够挽救专制统治危机,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加快。
变式设计:中外历史上有很多“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历史事件。明确写出历史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加以阐述。
“无心插柳柳成荫”是否是一种历史现象?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加以阐述。
按:题目设计来自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历史组吕尧老师。
材料十 葡萄牙人之独占绕非洲去东方的航路上的贸易及他们所获得的惊人的利润,推动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冒险家们寻求到东方去的其他航道。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波阿在达利安地峡(巴拿马)寻求黄金时,看到了另一个海洋(后来称为太平洋)。于是人们开始相信横渡这个海洋就可以到达东方。
16世纪初,出现了想进行这个尝试的一批职业冒险家,大多数人是葡萄牙人或意大利人。但是其中只有麦哲伦发现了通过太平洋到亚洲的航路。麦哲伦的远征是一个空前的壮举。他在1519年9月20日从西班牙圣卢卡尔港出发,一共有五艘船,每艘船约100吨。船队渡过大西洋,翌年3月抵达南美巴塔哥尼亚。(今阿根廷一带)10月,船队到达后来以麦泽伦命名的海峡。船队通过海峡时遇上了狂风暴雨,用一个多月时间才穿过海峡进入新的大洋。1521年3月6日到达一个海岛(可能是关岛),在岛上补充了食品。同月16日到达菲律宾。为了占领这块新发现的土地,麦泽伦干预了诸岛的内讧,他在攻打马克坦岛的战斗中,被当地人杀死。剩下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历尽艰险,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驶返西班牙。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绕全球一周的航行,历时三年。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麦哲伦船队能够实现环球航行的原因,归纳其影响。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和历史纵横,分析哥伦布、麦哲伦等早期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本质目的。)
(提示:原因:太平洋的发现,给后续的航海探险家们带来启示;麦哲伦船队的不懈努力。本质目的:开拓海外的殖民地,掠夺当地财富,奴役当地人民。)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高中历史素质教育课改校本汇编
《中外历史纲要》(下)
单元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课时14: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一、新课标解读
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课标中需要大家了解的历史概念信息包括:
1.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它们竞相奉行殖民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的帝国主义政策,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被瓜分殆尽。①帝国主义国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后起而强大的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英法矛盾逐渐激化。法国与德国因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剑拔弩张。德国与俄国因不断的贸易摩擦而关系恶化。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集中在巴尔干半岛,使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欧洲“火药桶”。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殖民霸权,各国都在寻求同盟者。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它们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及夫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两大集团利用这一突发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2. 第一次世界大战(① 大战的主要战线:大战主要在欧洲的三条战线进行: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西线,德奥联军与俄军在东线厮杀,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在南线争斗。其中,西线是决定性战场。这场战争是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延绵过长的战线和阵地战的战争方式,使双方都难以有效突破对方的防线,迅速取胜极为困难。②大战的主要进程和结果:1914年,德军进攻法国,9月,双方以150多万兵力在马恩河激战,德军战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同年,对德国宣战的日本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第二年便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企图灭亡中国。1915—1916年,战争处于胶着状态。意大利在英法拉拢下,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德奥军队在东线和男仙取胜,但未能摆脱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惨重。同年,英德在日德兰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1917年,美国和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于1918年退出了战争。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3.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② 国际联盟的建立:国际联盟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战后国际政治秩序。国联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成立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但是,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然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因此,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③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远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二、史料研读
综述材料:20世纪世界现代历史的大幕
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带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完成。它既是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主义,取得世界一统的胜利史;也是广大亚非拉国家地区沦为资本主义附庸,失去独立自主后奋力争取民族解放的的血泪抗争史,更是一部大国争锋,波澜壮阔的国际格局体系的演变史。随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的是矛盾不可调和的国际体系急剧裂变,一战的无情烽火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凯歌,揭开了20世纪世界现代历史的大幕。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第一次世界大战注定要使格雷伯爵熟悉的整个欧洲变成废墟。它毁灭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代之而起的是格雷伯爵这样的贵族政治论者所朦朦胧胧意识到的新的领袖、新的制度和新的意识形态。1918年的欧洲不同于1914的欧洲,就像1815年的欧洲不同于1789的欧洲一样。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结束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挑战在世界大多数地区都被设法成功地阻止了,但这种缓解只持续了20年,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始与第一次大战的这一削弱过程,使欧洲各地的帝国处于大混乱之中。
——【美】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下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世界现代史进程的重要特征。)
(提示:从资本主义一统世界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国家互相并存、竞争;从传统欧洲中心的国际格局体系转向两次大战期间的动荡和演变;亚非拉地区掀起民族解放运动新的高潮,世界殖民体系逐渐趋于崩解。整体而言,人类文明在20世纪前半叶,有血腥的战争杀戮,也有科学的革新演进,在震荡中不断前行。)
变式材料 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的一场内战。
——K.M.潘尼卡(印度外交官、历史学家)
设问环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的观点。要求:表明态度,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提示:认为“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一战是欧洲国际社会的一场内战”这一表述存在偏颇。一战中,中国派出数万华工奔赴欧洲参战从事后勤保障工作,并付出了重大的伤亡。华工参战为协约国取得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外,日本出于利益要求,也对德宣战,乘机逼迫北洋军阀政府签订了“二十一条”,妄图实现独霸中国的图谋。综合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主要战场是发生在欧洲大陆,属于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但其影响范围波及世界各地,广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人民都卷入战争或者受到战争的影响。)
情境1: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阅读《纲要》下,第82—83页)
(1)帝国主义国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列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理解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导致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对立军事集团形成的概况,认识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是国际格局加速裂变的重要促因。
拓展阅读: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1870 年,英、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1.8%、23%、13.2%、10%;1913 年,四国所占的比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别为14%、38%、16%、6%,美国由原来的第二位升至第一位;德国由原来的第三位升至第二位,英国则由原来的第一位降至第三位。从 1891— 1900 年,英、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6%、3.5%、4.8%、2.6%;1901— 1914 年,分别为1.4%、4.8%、1.8%、3.3%,美、德、法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都比英国要快。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德国,已经赶上并超过了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在对外贸易方面,1870 年英、美、德、法四国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2%、8%、13%、10%;1913年分别为15%、11%、13%、8%,英国虽仍保持第一位,但已被德国紧紧赶上。英、德两国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英国虽然能在其殖民地保持优势,但在拉丁美洲、中东和远东却输给了德国商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19世纪70年代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变化的主要特点。)
(提示:工业化比较晚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速度快于老牌工业化国家;英德两国竞争尤其激烈。)
材料二 由于欧洲列强竭力寻求新的殖民地,以确保剩余资本和剩余产品有海外市场,经济上的竞争和国内的困难还激起了对殖民地的争夺。由于德国直到1871年国家统一后才参与殖民地争夺,所以,他们特别积极,但是,德国人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殖民地的竞争决不只限于英国和德国,几乎所有的强国都卷入了争夺:英德在东非和西南非、英法在暹罗和尼罗河流域、英俄在波斯和阿富汗、德法在摩洛哥和西非,相继发生了冲突。一战前30年殖民地的争夺产生了日益紧张的气氛。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
20世纪初,世界已被瓜分完毕。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最多,面积是俄国的2倍、法国的3倍,德国的11倍。德国经济迅速增长,它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19世纪末德国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抛弃了“大陆政策”,开始推行“世界政策”。威廉二世宣布:德国在“古老欧洲的狭窄边界以外有很多任务要完成”,……“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一战前,英国在世界贸易中仍占首位,伦敦仍是世界金融中心,但作为“世界工场”的地位已经丧失,对于德国经济的强烈竞争和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咄咄逼人的恣态,英国深感恐惧,并不能容忍。英德矛盾遂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欧洲列强之间矛盾日益紧张的主要原因。了解欧洲列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指出其中最主要的矛盾。)
(提示:主要原因在于对海外殖民地的争夺,尤其是后起的工业国要求按照经济实力重新瓜分世界。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材料三 这些殖民地的竞争转而又促成了互相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这些联盟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战争的到来。联盟体系始于1879年德国宰相俾斯麦与奥匈帝国缔结两国同盟条约之时。这是一个防御性的盟约,旨在保护德国免受法国人的攻击,因为法国人想收复1871年失去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这个条约还旨在保护奥匈帝国免受俄国人的攻击,因为俄国人在巴尔干半岛他那个奥匈帝国接连不断地发生冲突。1882年,两国同盟因意大利的加入而变成三国同盟。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
1879年10月7日,德奥便缔结了秘密的军事同盟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国一方受到俄国的攻击时,另一方以本国的“全部军事力量”予以援助;缔约国一方受到另一大国进攻,只要俄国未参加侵略国一方,缔约国双方互守善意的中立。此后不久,德国又利用法意之间为争夺突尼斯而出现的矛盾,把意大利拉入同盟。1882年5月20日,意大利同德奥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如果法国进行侵略,德意将互相援助,如果三个盟国中任何一方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强国的攻击时,其他两国保证给以援助。三国同盟的主角是德国,奥匈是依附德国的伙伴,意大利则是暂时的和动摇的同盟者。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德奥最初结盟的主要原因。了解德奥同盟发展到三国同盟的变化,指出该同盟的实质,梳理三国同盟的主从关系。)
(提示:主要原因是防范敌对国家进攻,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三国同盟实质上是一个军事政治集团,主角是德国,奥匈是依附的伙伴,意大利则是暂时的和动摇的同盟者。)
补充材料 三国同盟的矛头针对着法、俄,促使它们迅速接近。三国协约来源于1891—1894年法俄签订的一系列协定,它们规定:两国中如有一方遭受德国的单独攻击或德国与意大利或奥匈帝国的联合攻击时,将互相提供军事援助。1894年,法俄同盟正式形成。英国一直奉行“光辉孤立”的政策,但由于英德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德国的加紧扩充海军使英国深感威胁,于是在1904年4月8日同法国缔结了协约,调整了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法国承认埃及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则同意法国夺取摩洛哥。1907年8月31日,英国与俄国也订立协约,规定在波斯划分势力范围,北部属俄国势力范围,南部属英国势力范围,中部为中立地带;承认英国在阿富汗的利益;同意维持中国西藏现状,英俄互相承认对方在西藏的既得利益。法俄同盟再加上英法协约与英俄协约,便构成了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终于形成。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三国协约形成的主要原因。理解两大对立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形成的重要影响。)
(提示: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分化组合的结果;同时英、法、俄三国为了共同的战略应对而暂时进行利益上的妥协。两大对立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导致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加紧军备竞赛,不断扩军备战,导致了国际格局的紧张与动荡。)
拓展材料 在亚洲,德国强占了中国的胶州湾;在非洲,德国吞并了坦噶尼喀,并同法国等,到处与英国对抗。在中东,德国拼命拉拢土耳其,获得了修筑巴格达铁路的权利。对此,德国帝国主义的宣传家们欣喜若狂地叫嚷:“巴格达铁路将替我们开辟到伊郎和阿富汗的道路,而成为架在英属印度上面的一把利剑。”除了在陆地上的争夺以外,德帝国主义还准备在海上与英国一决雌雄。它提出“德国的未来在海上”的口号,拼命扩充海军。1898年,通过了海军大建设法案,1900年又通过更为庞大的海军建设案,规定:德国的海军力量“当和最强大的海军国家作战时,能够威胁那个国家的优势”,其矛头直指海上霸主英国。到了20世纪初,英德两国更在主力舰的建造上展开了一场疯狂的海军军备竞赛。
上述这一切,使英德矛盾超过了英法和英俄的矛盾,构成了对英帝国主义根本利益的威胁。因此,英国外交逐渐偏向法国和俄国。1904年,英法两国首先达成谅解,签订了英法协定,然后,法国从中斡旋,英俄开始彼此接近。尤其是经过1905年革命之后,沙俄不仅暴露了它极端虚弱的本质,而且这场革命对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各国人民影响很大,促进了亚洲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高涨的到来。这一情况,不仅使英国减轻了对沙俄威胁的忧虑,而且使它深切感到,为了自己在东方殖民统治的利益,也需要联合沙俄。这样,英俄两国也调整了彼此在伊朗、阿富汗等地区的关系,终于在1907年签订了《英俄协定》。英、法俄三国协约遂告形成。虽然这以后,在彼此不断地大挖对方墙角的活动中,意大利被英法方面拉走,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仍然是帝国主义两大强盗集团对垒的鲜明标志。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这一系列危机和战争终于导致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
——摘编自启智主编:《世界通史》
设问环节:大国之间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互不信任并愈发敌对,就很容易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导致国际格局的急剧裂变。围绕一战前英德矛盾,依据材料自拟论题展开一段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提示:论题可拟为“英德两国的矛盾激化是一战最终爆发的主要原因”,或者“大国之间需要构建良性沟通机制来共同维护国际和平环境”。如英德之间,在一战前互相敌对,并各自为核心组建军事政治集团展开军备竞赛。帝国主义国家力量的分化组合,逐渐导致国际格局矛盾激化不可调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最终爆发。)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阅读《纲要》下,第83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一战爆发前巴尔干半岛的形势发展趋势,理解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对直接引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促进作用。
拓展阅读:
材料一 19世纪巴尔干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希腊人民首举义旗,于1822年宣布独立,但只有经过近10年坚苦卓绝的斗争,才最终完成独立的大业。1848年,革命浪潮席卷整个巴尔干,罗马尼亚各地都爆发要求独立的起义;同时塞尔维亚也要求建立独立的王国,并试图组成一个包括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在内的反土联盟;后来虽然都未成功,但却沉重打击了土耳其在巴尔干的殖民统治。1875年,波黑举行反对土耳其统治的起义,次年塞尔维亚和黑山也向土耳其宣战。1877年4月,俄土战争爆发,在巴尔干各国人民的支援下,俄国迅速取胜。随着俄土战争的结束,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黑山纷纷宣布独立。保加利亚则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取得了自治。从此巴尔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然而由于各国统治集团都怀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力图扩大自身的势力范围,再加上欧洲列强的挑拨与干预,于是纷争和战乱也就接踵而至。
——摘编自金重远:《巴尔干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19世纪巴尔干半岛的形势发展趋势。)
(提示: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相关国家纷纷取得民族独立或者自治地位;各国统治集团都怀有强烈民族主义情绪,力图扩大势力范围,加之欧洲列强的挑拨与干预,导致地区纷争战乱不断。)
补充材料 两次巴尔干战争使半岛的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
首先是塞尔维亚通过战争显示了自己的实力,其领土增至87500平方公里,人口也猛增130万,成为巴尔干的一个强国,因而也成为奥匈的眼中钉,欲先去之而后快。……作为战败国,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相比,恰形成强烈的反差。……在两次巴尔干战争中,保加利亚都投入重兵,结果却以惨败告终,损失极为惨重,共有5.8万人死亡,10余万人受伤,元气大伤,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保加利亚统治集团对此深为不满,准备卷土重来,并把塞尔维亚锁定为复仇的对象。
两次巴尔干战争期间,在巴尔干地区又诞生了一个新的国家,那就是阿尔巴尼亚。1913年7月29日,在伦敦召开的欧洲列强大使会议上决定建立一个独立的阿尔巴尼亚,并把它处于英、法、俄、德、意和奥匈六大国的监督之下,为期10年。塞尔维亚因这个新生的国家堵住了它的出海口而怨气冲天,黑山虽小,但也有野心,试图夺取阿尔巴尼亚的斯库台。这样一来,阿尔巴尼亚的建立不仅没有给巴尔干增添和平的氛围,反而带来了几分不安定的因素 。
两次巴尔干战争后,奥匈力图通过削弱,甚至摧毁塞尔维亚的途径来扩展自身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自然遭到俄罗斯的坚决反对,随后又引发协约国和同盟国在此的冲突,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摘编自金重远:《巴尔干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两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提示:保加利亚与塞尔维亚的地区矛盾;阿尔巴尼亚的诞生加剧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巴尔干地区引发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冲突。综合以上的矛盾关系,最终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材料二 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在帝国的地位越来越显赫,他制定了一系列计划来巩固帝国的统治。南斯拉夫人反对奥匈帝国的团体制定了暗杀他的计划。1914年3月,秘密团体得知斐迪南将于6月前往波斯尼亚检阅军队,而这次军事演习的直接目标就是进攻塞尔维亚。面对着奥匈帝国的武装侵犯,一个名为“青年波斯尼亚”的组织决定对斐迪南大公实施暗杀计划。
斐迪南大公为最终摧毁塞尔维亚正在进行作战准备,并积极争取德国的全力支持。1914年5月,奥匈帝国和德国的总参谋长会晤。6月12日,斐迪南同德皇威廉二世会晤。这两次会晤,都是为对塞战争做准备。
奥匈帝国决定6月28日在波斯尼亚的首府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这次参加演习的有两个兵团,目的是向塞尔维亚显示力量,进行恫吓和讹诈。斐迪南在参加市政厅举行的欢迎仪式后,在弗朗茨·约瑟夫大街的拐弯处被一名17岁的男子普林西普发射的子弹击中脑袋,当场毙命。他的妻子也倒在血泊之中。奥匈帝国认定,此次事件是塞尔维亚政府所为,于是决定对它发动战争。实际上,奥匈帝国没有对斐迪南采取有效的保卫措施,才使得暗杀活动得以成功。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下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斐迪南大公遇刺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这一遇刺事件的直接影响。)
(提示:斐迪南大公在奥匈帝国地位显贵,且是策划进攻塞尔维亚的核心人物,成为刺杀的重要对象;奥匈帝国没有对大公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斐迪南大公夫妇到萨拉热窝的访问客观给杀手提供了刺杀机会。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材料三 从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到奥匈对塞宣战期间,各大国展开频繁的穿梭外交。沙俄在调解奥塞纠纷的同时,又感到再不能像波斯尼亚危机和巴尔于战争那样退让妥协了,于是对德奥态度强硬,表示对塞尔维亚不能坐视不救。法国则坚决支持俄国,其总统普恩加莱向沙皇保证履行法俄军事同盟的义务。法俄两国又都力促英国表明态度,站到自己一边。英国建议把奥塞争端提交一次国际会议讨论,敦促奥俄两国直接谈判;其外交大臣格雷通过各种途径给德国一种印象:在未来的德奥与法俄之间的战争中,英国将保持中立。直到7月29日,英国政府才向德国表明自己的真实立场:若法国卷入战争,英国不能袖手旁观。德皇这才知受骗,大骂英国是“卑鄙小气的恶棍”。此时又有新消息传到柏林,意大利不打算站在自己的盟国一边作战。7月30日凌晨,德国政府来了一个急转弯:劝告奥地利人接受英国政府提出的调停。但为时已晚,奥塞已经开战,欧洲战车已经启动。奥塞之战引发欧洲战争。7月30日,俄国宣布总动员。德国要求俄国停止总动员,遭到拒绝。8月1日,德国以此为借口向俄国宣战。8月3日,德国入侵比利时,取道进攻法国,同时对法宣战。4日,英国借口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而对德宣战。从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被杀的萨拉热窝事件,到8月4日英国对德宣战,这就是“七月危机”。
——摘编自曹胜强等著:《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论》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缘何萨拉热窝事件后大国频繁外交却还是滑向大战深渊?)
(提示:各大国在穿梭外交中始终都以本国利益至上,互相之间没有开诚布公;各方谈判未形成平息局势的有效策略,坐视战争爆发;局部战争后,两大对立军事集团扩大战端,战争规模迅速升级,最终大战全面爆发。)
变式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一战爆发)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
我们首先来考虑经济上的竞争,当时欧洲大多数强国都卷入了关税战和外国市场的竞争。德国工业产量这一短时激增意味着它同英国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变得紧张起来。它还通过刺激海军军备竞赛而进一步促成了国际紧张局势。
由于欧洲列强竭力寻求新的殖民地,以确保剩余资本和剩余产品有海外市场,经济上的竞争和国内的困难还激起了对殖民地的争夺。
这些殖民地的竞争转而又促成了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这些联盟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战争的到来。
另一个背景原因是欧洲被统治的少数民族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愿望。民族自决与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的结合遂使欧洲陷入大屠杀之中。
最后一个背景因素即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使得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后事态向战争发展的趋势极其难以扭转。19世纪后期是欧洲军事技术通过科学和军事的结合获得大飞跃的时期。旧式武器正得到改进,新式武器包括潜水艇和飞机被引进。各国军火公司煽动了全球范围的武器竞赛。大国的领导人通过大量定购最新式武器来寻求安稳,利用铁路网来协调日趋膨胀的军火库,准备详细的动员计划,运送大量的军需物资和数以百万计的应征士兵到战争前线。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
设问环节:依据材料,梳理一战爆发原因之间的逻辑关联,进行概括说明。要求:逻辑清晰,史论解释。
(提示: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呈现不均衡态势,后起的工业国家如德、美等发展速度逐渐赶超英、法。德国比较晚进行殖民扩张,要求按照实力重新瓜分世界,这与英国的殖民利益产生尖锐矛盾。双方纷纷组建自己和核心的军事政治集团,如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并不断扩军备战,加剧国际局势的动荡。巴尔干地区由于战略位置紧要,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加之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最终成为引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思考点: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你如何认识列宁的评述?
认识:一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国家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外资本输出的必然趋势,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表现。
拓展材料 大战爆发后,交战各国的政府及拥护战争的政党纷纷发表声明,鼓吹本国所进行的战争是“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而谴责敌方战争的“侵略”性质。战争的真正性质,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战争。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它企图建立一个从北海、波罗的海到亚得利亚海,从柏林到巴格达的“大德志帝国”,这个大帝国的核心部分是一个“中欧帝国”,即把德国的国土在西部扩展到比利时和法国的部分领土,在东部扩展到波兰全境。德国还要摧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巩固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摇摇欲坠的帝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并在近东肢解奥斯曼帝国,夺取美索不达米亚和巴勒斯坦等地区。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用德国的煤补充洛林的铁,总之要打垮德国,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建立一个从易北河到中国,从亚得里亚海到北冰洋的“大斯拉夫帝国”。日本的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进一步侵略中国。意大利则要瓜分北非沿岸的突尼斯、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占领的里雅斯特和阿尔巴尼亚等地区,在地中海建立霸权。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秘密协定,它们充分证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侵略的、掠夺的帝国主义战争性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设问环节:依据材料,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谈谈你的看法。要求:态度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提示: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从参战各国的作战目的可以看出。此外,塞尔维亚为了维护民族的独立,其参战带有正义性。)
情境2:第一次世界大战
(1)大战的主要战线
(阅读《纲要》下,第84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线分布,认识大战进程逐渐陷入阵地战、消耗战和持久战的原因。
拓展阅读:
材料一 1914年8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大国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德国和奥匈帝国迅速卷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在欧洲进行。欧洲战场有四条战线,这就是:西线,主要是法国、英国和比利时对抗德国;东线,俄国对抗奥匈帝国和德国;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希腊对抗奥匈、保加利亚以及意大利在英、法支持下对抗奥匈帝国。此外,还有英国对抗土耳其和俄国对抗土耳其的中东和高加索战线。在上述各条战线中,西线和东线是主要战场,决定性战场则在西线。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下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线分布,指出各条战线之间的主次关系。)
(提示:有四条战线,西线和东线是主要战场,决定性战场则在西线。)
材料二 战争在收获季节来到了欧洲,很多平民是在田间劳作时听到了这一消息。他们的反应不是兴奋,而是震惊和恐惧。但是其他的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和城市里的年轻人,对这一消息是欢欣鼓舞的。很多人对战争期待已久,把战争看成是释放已持续多年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危机的突破口。哲学家罗素评论说,普通的英国人肯定渴望战争,法国作家阿兰—福尼尔写道:“这个战争是伟大的。”当他们的政府宣布正式参战时,欧洲各国首都的民众在街头跳舞以示庆贺。当第一批士兵开往前线时,欢乐的人群向他们抛撒鲜花,以为他们很快就会凯旋归来。(右图为英国征兵海报,但飞机是美空军标志)
现实毁灭了人们对短时间内取胜的期盼。在前线,冲突很快陷入僵局,转化为消耗战,现代化武器屠杀了成百万的士兵。在历史上第一次,交战国卷入一场总体战。甚至在民主社会,政府也采取了独裁统治,以调动持续战争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结果越来越多妇女成为劳动大军的一部分。总体战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欧洲。帝国纽带把亚洲、非洲和英联邦自治领上的数百万人都卷入战争,充当士兵和劳工。在广大殖民地上的斗争进一步扩大了战争的范围。日本、美国和奥斯曼帝国加入一战,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750年至今)
设问环节:(1)依据材料,分析欧洲民众对一战爆发持不同态度的原因。
(提示:民众不同阶层站的视角和立场不同决定他们对战争爆发的看法有明显差异,如一般平民,对于战争普遍持恐惧和害怕,更担心战火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对知识分子和城市中的年轻人,由于受到政府政治宣传的广泛影响,对战争的巨大破坏缺乏理性认识,因此热情高涨的支持战争;对于国家领导人和政客而言,这场战争是转嫁国内政治、社会和经济危机突破口。)
(2)分析英国一战征兵海报材料的史料价值。
(提示:征兵海报属于一手图画史料,属于特定时期的印刷制品。该海报反映了一战时期英国政府在民众中对战争的广泛宣传,对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和进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和文献史料等进行互证。对于海报中的飞机标志是美国空军标志,该海报配文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论题展开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提示:论题可拟为“战争进程发展并不完全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或“两大对立集团的充分动员是导致一战陷入胶着僵局的重要因素”。论据从材料中战争刚爆发时的民众反映、政府的宣传和战争深入发展后的结果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演化为波及世界广大地域的全球性战争。)
变式材料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1:一战英国征兵海报:大英帝国需要你!参加你所在国家的军队,愿上帝保佑吾皇!
图2:加拿大征兵海报,上面用法语写道:法裔加拿大人,参军吧!英格兰,我们自由的屏障,正在受到威胁。我们会让普鲁士军国主义统治这片保护我们的信仰、语言、社会制度和法律的土地吗?法兰西的心在流血!
图3:一战英国征兵海报:帝国需要男人!在年轻雄狮(指英国的海外殖民地)的帮助下,年长的雄狮(指英国)打败了敌人。
图4:解说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女性服役是一项大胆的尝试。她们在所有服务单位中的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填补男性遗留下来的职位。战场上,英国皇家女子空军部队的机械师在修理Avro-504飞机。
图5:解说词: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男人们都上了战场,很多人长眠他乡。女人们开始独立持家,她们制造炮弹、开有轨电车、焊接金属……也有一些女人上了战场,成为护士或者战士。战后,她们中的大多数人立即失去工作,在一夜之间回到厨房。尽管如此,一战仍然改变了女性的生活。
设问环节:(1)依据材料信息,分析其史料价值。
(提示:图1到图3为征兵海报,属于一手图画史料,属于在一战期间参战国(协约国)动员民众参军参战的重要证据,对研究大战的进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图4、5为实物照片,属于一手照片史料,属于在一战期间妇女参军参战情况的具体表现,对研究大战的进程和影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海报和照片都可以和其他文献、实物史料进行互证,有利于多视角勾勒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和影响。)
(2)任意提取材料中的两幅或者两幅以上图片,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展开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提示:示例一,可以选择图1、图2、图3,论题可拟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全球性的帝国主义战争”,从图1中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海报动员令,从图2中加拿大征兵海报的动员保卫英国,从图3中英国动员英联邦海外殖民地广泛参战,可以得出一战不仅仅是欧洲列强的内战,更是波及世界范围的帝国主义战争。示例二,可以选择图1,图4,图5,论题可拟为“一战深远影响了参战各国妇女的社会生活”,从图4中妇女服役,顶替男子在后方修理军用飞机,从图5和配文中,妇女广泛参与战争的后勤生产,甚至直接上战场参战。战争结束后,男子大量阵亡,她们很多人失去了丈夫、儿子和战争的工作,回到厨房,独立支撑日后的家庭生活和国家的战后重建。战争是残酷的,深远改变了妇女原来宁静的家庭社会生活,让她们不得不卷入战争的进程。)
小结:这场战争是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延绵过长的战线和阵地战的战争方式,使双方都难以有效突破对方的防线,迅速取胜极为困难,很快陷入双方旷日持久的搏杀当中,成千上万的士兵失去了生命。
(2)大战的主要进程和结果
(阅读《纲要》下,第84—85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梳理第一次世界大战重要时间线索,分析标志性事件对大战进程的重要影响。理解日本、美国参加协约国集团加入一战的主要目的。认识华工参战对协约国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意义。
拓展阅读:(右图为一战的时间大事进程)
材料一 1914年夏,一战爆发,几乎将整个世界文明都卷入其中,战争给所有参战国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经济遭受巨大的打击。战争也直接影响到了众多国家的兴衰,改变了国际格局和文明的进程。远在亚洲东部的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并间接推动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进入崭新的一页。
战争带来了欧洲边界的重新划分,使四个王朝和它们的帝国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和德意志帝国——走向了终结。一战也产生了9个新的国家:南斯拉夫、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芬兰。战争还引发了1917年的布尔什维克革命,为持续到20世纪末的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冲突提供了条件。最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国际权力重组的重要原因。战争削弱了欧洲社会的优越地位和威望,标志着欧洲全球霸权地位的丧失。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750年至今)
设问环节:(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至少用两个示例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影响了众多国家兴衰,改变了国际格局和文明的进程”。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提示:一战摧毁了德意志、奥匈、沙皇俄国、奥斯曼土耳其四大帝国,在欧洲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国家,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英法德等传统欧洲强国实力受到极大衰弱,欧洲的全球霸权地位开始逐渐丧失,后起的美国、日本在远东地区展开激烈争夺;一战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开启了20世纪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冲突与并存竞争;一战也客观影响了中国的民主革命掀开新的一页,在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繁荣发展下日渐壮大的无产阶级,在五四风雷中以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要阶级基础;一战中包括坦克、飞机、潜艇、航空母舰等先进武器装备投入实战,造成大量杀伤,大大增加了战争的残酷性,影响了现代军事科学发展。整体而言,一战的空前残酷触发人类战后反思战争,禁止使用生化武器,并致力于维护和平。)
(2)第一次世界大战深远地影响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同样在客观上影响了近代灾难深重的中国。尝试在一战的时间大事进程图中增加或者补充至少2则史实来论证上述观点。要求:史实准确,持论有据,条理清晰。
(提示:增加1914年8月日本对德国宣战,并直接出兵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租借地青岛,并于第二年向北洋政府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补充1917年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后,中国用“以工代战”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数万华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此外,一战期间由于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短暂的繁荣发展,推动了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整体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深远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同时,也客观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间接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
补充材料:日本对德宣战和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1914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宣称它要“确保东亚的稳定和持久的和平”,要求德国无条件将其租借的胶州湾地区转让给日本。同一声明还要求德国海军无条件撤出日本和中国海域。德国拒绝了这些要求,1914年8月23日,日本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1914年11月,日本军队占领了德国在山东省的港口青岛。攫取了德国在山东半岛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基地后,日本精明地利用了协约国的支持和欧洲人的偏见,以扩大它在中国的帝国利益。1915年1月18日,日本向中国政府提出“二十一条”。如果接受这一最后通牒的条款,中国将沦为日本的保护国。其中最重要的要求是:中国确认日本从德国手中攫取山东,给予日本在华中地区的工业垄断地位,在政府部门的重要岗位上设置日本监察官,给予日本联合控制中国警察的权力,只能购买日本人生产的武器,且必须获得东京政府批准。中国答应了大部分,也拒绝了另外一些要求。中国外交官将这一照会泄漏给英国当局,英国当局支持中国,因此阻止了这一全面的投降条约。“二十一条”反映了日本占领东亚的野心,为日本日后向中国施加压力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750年至今)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日本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和向中国政府提出“二十一条”的本质目的。)
(提示:本质目的是日本妄图独占中国,称霸东亚的军国主义野心。)
材料二 “施里芬计划”是德国陆军元帅施里芬(1833—1913)在其担任总参谋长期间所制定的德国东西两线作战的战争计划。其要点是:德国在不可避免的两线作战中,集中优势兵力在西线,只用少数兵力监视和牵制俄国军队。西线分左右两翼,左翼少数兵力仅仅守住德国洛林一带防线,强大的右翼越过比利时和卢森堡,冲入法国北部,然后南下绕过巴黎西方和南方,压逼法军主力到巴黎以东一带加以歼灭,对法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全力转入东线打败俄国。“施里芬计划”是个速决战计划,计划6个星期内取得西线胜利,3—4 个月的时间结束整个战争。“施里芬计划”低估了俄军和法军的动员与作战能力,也未估计到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和英国远征军能很快参战,因而注定要失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德国“施里芬计划”在一战初期实践失败的主要原因。)
(提示:“施里芬计划”特点是速决战,但是它高估了德军的机动作战能力,同样也低估了对手俄军和法军的动员与作战能力,也未估计到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和英国远征军能很快参战,因此注定要失败。)
补充材料 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略决战,这场战役发生在1914年9月5日至12日,双方参战人数达150多万,前后持续8天,以德军第一次撤退和失败,联军取得胜利告终,联军向前推进60公里。马恩河之战是大战的第一个转折点,德军在6周内打败法国的计划宣告破产。
马恩河之战后,双方开始向沿海地带机动,但无任何战略意义,只是把战线延长到海边。双方统帅部分别于11月15日和17日下令转入防御,建立筑垒阵地,从此西线机动战完全结束,转入阵地战,西线变成了4O0多英里长连续堑壕系统,在这条战线上曾发生多次重大战役,但战线进退不大,整个战线成僵持状态。(上图为马恩河会战形势图)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马恩河战役的战果在一战初期的重要意义。)
(提示:马恩河战役的失利使德军“速决战”计划破产,西线战线演化为连续堑壕系统,双方陷入僵持状态。)
材料三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军在凡尔登进攻的失败,标志战略主动权已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从此中欧同盟集团在西线转入战略防御,德意志帝国逐步走向最后失败。(右图为凡尔登战役形势图)
此役中,法军利用唯一与后方保持联系的巴勒迪克—凡尔登公路(又称“圣路”),源源不断地向凡尔登调运部队和物资,一周内组织3900辆卡车,运送人员19万、物资2.5万吨。这是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汽车运输。在这场战役中双方都用了当时的先进武器,比如法国使用了大口径炮巨炮,德军使用了喷火器、毒气弹和轰炸机,对一战有重要影响。这次战役改变了火炮的运用,在此之前火炮多数是用来防守或是在发动进攻前进行一下轰击,而这次德军集中大量火炮运用到进攻中则是火炮的新战法。此次战役中的火炮战法,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炮火支援。此后,火炮支援被其他国家效仿,并得到新的发展。
——摘编自笔者整理史料汇编世界现代史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凡尔登战役在一战中的战略意义。分析此役战术对世界现代战争历史的重要影响。)
(提示: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德军的失利标志战略主动权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同盟国集团在西线转入战略防御,德意志帝国逐渐走向最后失败。凡尔登战役中,大规模的汽车运输、包括大口径火炮、喷火器、毒气弹和轰炸机等先进武器都投入实战,大量火炮运用到进攻中的新战法影响了战争进程,为其他国家效仿,并得到新的发展。)
材料四 时间发生在1916年6月24日到11月18日间,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典型的、双方伤亡皆极为惨重的阵地战,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英国士兵在这场战役中大量牺牲,仅7月1日一天,就因莫兰中将的错误命令致使超过6万英军命丧马克沁机枪的枪口下,堪称英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1916年6月24日清晨,英法部队率先向驻扎在索姆河区域的续国前哨阵地发动进攻,150万发炮弹射向地面,掀起的尘埃遮天日。这是为期一周猛烈炮击的开端,也是双方阵营长达四个半月惨烈消耗战的开始。
索姆河战役初期,德军并不被看好,他们在人力以及物力装备上都严重落后。英国海军进一步加强海上封锁,使德军在食品、原材料供应方面陷入紧张。据悉,那时德国民众每日的食品配给非常有限,只勉强够成人所需营养的一半。进攻初期,英法发动了29个师的地面部队,并掌握制空权,德军只有7个师左右的兵力。在武器方面,英法拥有393门重型机枪,德军只有18门,英法有933门中型及1655门小型机枪,是德军的3到4倍。同时,德军在索姆河区域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有经验的将领严重不足。索姆河驻扎的部队多为德军预备役,本身就缺少经验,而目已经进行了两年的战争,消耗了大中下层指挥将士。可以说,协约国在方方面面占据了优势。这次战役为整个一战的最后走势奠定了基础。(右图为索姆河战役形势图)
——摘自《加罗历史》/2016年第3期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索姆河战役发生时的双方形势。分析索姆河战役的战略意义。)
(提示:德国在后勤补给方面严重不足,在索姆河战役投入的兵力和装备也十分有限,协约国集团还掌握制空权;同时因为两年的战争,消耗大量指挥员和有生力量,此役投入的多为预备役,经验缺乏。此役协约国占据了优势,为整个一战的最后走势奠定了基础。)
补充材料 此役,双方伤亡共计130万人,是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坦克投入实战中。英国采用的是“马克I型坦克”。 因此残酷性被称之为“索姆河地狱”。英法联军以损失61.5万人(英军42万人、法军19.5万人)的巨大代价,夺占德军240平方公里的阵地,牵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德军损失65万人,被迫收缩防线,在西线暂时进入战略防御。
——摘编自笔者整理史料汇编世界现代史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查找相关资料,理解战争的残酷性,珍惜当下的和平。)
(提示:略。)
材料五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海战——日德兰海战(又称斯卡格拉克海战)。英国出动了约150艘军舰,德国出动了约100艘军舰。战斗结果,英国损失14艘,德国损失11艘,英国损失的吨位数几乎是德国的2倍。英国的损失虽然大于德国,但仍掌握着制海权。英国大舰队继续控制北海水面,德国公海舰队仍被封锁在港内。此后,双方的活动更加小心,北海水域内的战斗基本停止,双方开始把注意力集中转向潜艇战和反潜艇战。
1914年11月英国宣布北海为作战地区以后,德国于1915年2月4日相应地宣布英国周围水域为作战地区,并开始把潜水艇用于贸易战。1915年5月7日,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被德国潜艇击沉,在将近1200名遇难者中有128名美国公民。美国提出强烈的抗议,德国决定让步,向美国道歉,并赔偿死难者损失。1916年的凡尔登大战使德国感到正在输掉这场战争,日德兰海战又使德国失去了在海上决战的信心,于是潜艇战再次恢复。德国的海军高级将领一直主张实行无限制潜艇战,现在他们根据潜艇的战绩,根据夸大了的潜艇记录推算,宣称如果实行无限制的潜艇战,在6个月内便可使英国屈膝投降。德国一些经济学家也作出错误估计,认为每月击沉60万吨商船,连续5个月就会把中立国的船队从英国赶走,英国就会闹粮荒。德国陆海军领导人对美国参战在军事上能够发挥的作用也做了过低的评价。1917年1月9日德皇威廉二世在御前会议上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命令自2月1日起全力开始无限制潜艇战。
——摘编自笔者整理史料汇编世界现代史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德国全力开始无限制潜艇战的主要原因。)
(提示:日德兰海战没有实现预定战果;德国对无限制潜艇战的效果做了夸大的估计,对美国参战在军事上的作用也做了过低的评价。综上因素,德皇威廉二世在御前会议上做出最终实行无限制潜艇战的决定。)
补充材料 无限制潜艇战开始后,给英国和其他协约国的海上运输造成严重损失。从1917年2月到5月的4个月中,协约国及中立国方面的商船吨位损失达到了260万吨左右,而德国只损失16艘潜艇。如果与上年较低月份相比,其损失更显得惊人。以英国为例,1916年10月,英国只损失了1.4万多吨,1917年4月英国损失了51万多吨,二者竟相差35倍。无限制潜艇战给英国造成严重威胁,当时的英国第一海务大臣杰利科甚至承认,如果到10月份仍不能制止这种巨大破坏,英国海上生命线将会中断。
——摘编自笔者整理史料汇编世界现代史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德国采取无限制潜艇战初期取得的战略效果。)
(提示:给英国和其他协约国的海上运输造成严重损失,严重威胁英国海上生命线。)
材料六 1917年1月31日,德国通知美国政府即将开始无限制的潜艇战,美国遂即于2月3日宣布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3月1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公布了一份德国外交大臣发给德驻墨西哥公使的密电,这份密电被英国截获并破译后,转交美国。电令的内容是引诱墨西哥参战,如果美国由于潜艇战而对德作战,墨西哥就与德国结成反美联盟,作为参战的报酬,德国答应帮助墨西哥夺回新墨西哥等三州。密电公布后,美国舆论大哗,引起战争狂热。4月6日,美国正式对德宣战。美国参战有着更深刻的原因。自19世纪末开始,美英矛盾逐渐缓和,而美德矛盾则日益增长。德国是美国在拉美扩张的主要对手。迄1914 年,美国在拉美的投资为17亿美元,德国为9亿美元,直追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英国对德国实行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从1914年的82400万美元增加到1916年的321400万美元,而与同盟国的贸易则从1914年的16900万美元猛跌到1916年的116万美元,几近于无。美国同协约国在经济利益上已经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了。在反对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中,美国海军起到了特殊的重大作用。美国参战后,立即显示出其巨大的战争潜力和战略灵活性。为了适应反潜斗争的需要,暂时停止了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开始大量建造驱逐舰,到大战结束前,先后派出85艘驱逐舰参加反潜作战,造出了400艘猎潜艇。美国海军的重大贡献是它的护航编队把美国部队和大量物资源源不断地安全运到法国。由于护航制和其他反潜措施,由于美国参战,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走向失败。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失败,加快了战争的结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美国正式对德宣战的主要原因。结合图表数据分析美国参加一战的重要影响。)
(提示:德墨密电截获信息威胁美国安全,引起美国对德国宣战的舆论狂热;在拉美地区美德在殖民扩张利益上矛盾日益尖锐;美国同协约国的经济利益紧密联结。美国的参战极大增强了协约国集团的战争实力,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走向失败,加快了一战的结束。)
材料七 1917年,在一个极具戏剧性的时刻,德国的最高指挥部用一辆密闭的火车将列宁和其他革命者运回俄国,希望这些反战的激进分子制造麻烦,使俄国退出战争。列宁是俄国社会民主党左翼布尔什维克的领袖。4月,他开始呼吁将政权转移到苏维埃手中,号召人民坚决反对战争。最初,他的党反对他的激进主义,但是他很快就成功地说服了布尔什维克同事们支持自己的建议。
临时政府坚持继续战争,同时,它既没有能力解决粮食问题,又拒绝进行土地改革。因此,工人和农民越来越相信,他们的问题只能由苏维埃来解决。布尔什维克利用这种情绪提出了强有力的口号,如“所有权力属于苏维埃”和最著名的“和平、土地和面包”。9月,列宁劝说布尔什维克的中央委员会组织武装起义,并以当时正在彼得堡召开大会的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名义夺取政权。从11月6日晚上到第二天,全副武装的工人、士兵和水兵强行攻占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1918年3月3日,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者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一里托夫斯克和约》,退出了战争。条约使德国占有或控制了很多俄国领土(波罗的海沿岸诸国、高加索、芬兰、波兰和乌克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条约的规定是苛刻的屈辱的,但是它使俄国退出了战争,为新政权解决国内问题赢得了机会。俄国脱离战争也意味着德国可以集中全部资源在西线作战。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750年至今)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的重要影响。)
(提示: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使苏维埃俄国最终退出战争;德国也借此集中全部资源在西线作战。)
材料八 意大利身份的转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意土战争期间,奥匈帝国因担心意大利染指阿尔巴尼亚,其总参谋长就曾提出向意大利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之议。虽然此议未果,但意奥矛盾之深由此可见一斑。”(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第191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另外英德之间的尖锐矛盾已成公开,这是意大利脱离三国同盟的决定因素。对于这样的结果,德国其实是早有预料到的。早在1906年3月,德皇威廉二世在评述德国大使发自罗马的一份情报时,就已得出这样的结论: “意大利仅仅是在我们还是英国的朋友的时候与我们呆在一起。如果事情不是这样了,它就会脱离‘三国同盟’。”(古科夫斯基:《意大利史纲》第327页[M].莫斯科出版社,1959.)就意大利国内而言,民众一直不满政府与宿敌奥匈结盟的政策,资产阶级也因没有从与奥结盟中得到何种好处而对奥匈反感至极,因此一旦两大集团开战,意大利民众很难接受意大利站在德奥一方作战的主张……以上种种因素决定了无论意大利统治集团如何难以下定最后的决心,也无论意大利在投向哪个集团的问题上还要犹豫观望多长时间,意大利最终必然倒向“协约国”集团。
——摘自邹禄禄:《一战中意大利倒向协约国来龙去脉探析》,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11期(总第138期)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意大利最终在一战中倒向协约国集团的原因。)
(提示: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在阿尔巴尼亚问题矛盾尖锐;英德矛盾的激化推动意大利的转向;意大利国内民众不满与奥匈帝国加盟,资产阶级也没有从结盟中获得应有的好处。综合因素,决定意大利最终必然倒向“协约国”集团。)
材料九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国外交出现了有利转机,适时提出修约要求的条件已经逐渐形成。首先,就是深刻的经济原因。此时传统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愈益扩大。同时,一战期间群魔乱舞,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较快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次,作为修约主体的北洋政府,由于参战及战后的战胜国地位,产生了较为强烈的修约意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协约国为了将中国绑在它们的战车上,向中国承诺愿意在参战后提高中国的地位,实现中国的要求。这为中国收回主权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为了提高国际地位,增加修约可能。再次,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国际关系准则的国际法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向,这一趋向有利于并激励了中国提出修约要求。战争给予人们以极大教训,尤其是如何建立一种和平的国际
关系,成为当时各国所关注的重大问题。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了倡导外交公开,民族自决,建立国联的十四点和平计划,主张“国无大小,一律享同等之利权。这既是议和的基本条件,又是确立战后国际关系的准则。它从国际法的角度把尊重各国的平等权、独立权的原则在世界范围内提了出来。十四点和平原则提出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其他国家的同意,这极大地鼓舞了亚非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
——摘编自杨俊:《从“守约"到“修约":论一战对北洋政府的外交影响》,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总第37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北洋政府在一战前后提出“修约”的有利因素。)
(提示: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较快发展;协约国向北洋政府承诺愿意在参战后提高中国的地位,实现中国的要求,这为中国收回主权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受到一战后国际关系准则的国际法的新发展趋向的影响,尤其是美国总统威尔逊十四点和平计划的鼓舞,很多亚非国家都掀起争取民族独立,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
补充材料1 “一战”期间,尽管中国已经对德宣战,但没有派遣一兵一卒、一枪一械前往欧洲战场;而另一方面,有超过14万的中国劳工以非战斗人员的身份出现在法国。值此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些来自中国的劳工在异国战场上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甚至生命,而这也为后来中国成为战胜国增加了些许筹码。
从某种程度上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其实就是“欧战”。激战数年后,欧洲各主要大国都尽显疲态,陷入了兵员锐减、劳力奇缺的窘境。为此,协约国集团的英法两国将目光投向了遥远而贫穷的中国,他们企图借用这个远东大国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来从事各种战争后勤工作,以便让更多的本国青壮年走上战场,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
收到这一信息后,当时的北洋政府也是左右为难,担心不参战的话,将来和会上无一席之地;参而不战的话,势必又受到协约国集团的责难。几经思虑后,“交通系”首领、原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制定了一个妙计,那就是“明示中立、暗示参加”,途径是“以工代兵,赴欧参战”。这样的话,如协约国战胜,则功在北洋政府;如协约国战败,则罪在商人。在此方针指导下,中国外交部和法国政府于1916年5月创建了一个名为“劳工海外输出公司”(即惠民公司)的招聘机构,其中法方招工团由其军方指定的退役少校陶履德负责,中国方面则以梁士诒、叶恭绰为正副首领,对外以交通银行经理梁汝成为全权总代表。
——摘自赵伟:《一战时期的中国劳工》刊名:《老年世界》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一战期间“华工”能够出国参战的主要原因。)
(提示:北洋政府希望借助以协约国参加一战来提高国际地位,为修约收回国家主权增加谈判筹码;协约国集团希望拉拢中国参加一战来补充后勤保障劳力的不足;用“以工代兵,赴欧参战”的折中方式,以劳务输出公司的形式招募华工奔赴欧洲参加一战。)
补充材料2 随后,一场大规模的劳工招募运动在中国大地上悄然拉开。据事后统计,从1916年8月到1918年11月,中国共派出超过14万人的劳工前往欧洲,其中英方管理下的中国劳工约10万人,法方管理下的约4万人(除此外,俄国也招募了约5万华工)。这些华工,主要来自北方(尤以山东人为主),此外也有来自湖北、江苏、湖南、安徽、上海甚至香港的。
由于报名人数众多,外方对华工的选拔非常严格,凡患有肺结核、眼病、性病及牙病等疾病的申请者均被拒绝。之后,被选中的华工与英法当局签订一份3年到5年的合同,合同注明大致的工作范围及报酬 (劳工领一半,另一半发给国内家人)。就待遇而言,赴欧劳工比晚清时前往美洲修建铁路而饱受压榨的同胞似乎要好得多,他们在上船前,先要经过消毒洗澡,之后发放统一制服,其中包括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此外,每人还发放一个装有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一切都是标准化的。离开中国前,入选的华工被集中在威海等地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等待海轮来接。
——摘自赵伟:《一战时期的中国劳工》刊名:《老年世界》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招募赴欧参战华工过程中的主要特点。)
(提示:招募规模大,人数达14万人,来自全国各地;招募选拔条件非常严格,入选的待遇比被贩卖到美洲的华工好得多;赴欧之前接受过简单的军事训练。)
补充材料3 在战争的阴影下,华工们在离开祖国那一刻起即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他们的运输船在接近英法作战海域后,随时都可能受到水雷或德国潜水艇的威胁。其间,德国潜艇在1917年2月24目击中其中一艘邮轮,船上543名华工全部葬身大海。
按事前的合同约定,中国劳工是“以工代兵”,并不参战,但执行过程中却并非如此。最初,法方管理的中国劳工多被安排到军工企业或其他重要工业企业如施奈德公司、雷诺公司等,有些则在港口服务。但是,在中国对德宣战后,英法当局对中国劳工的工作安排陡然生变,他们几乎全部被投放到前线。从挖战壕到修工事、从野战救护到掘埋尸体、从筑路架桥到解运粮草弹药,华工从事的都是最艰苦繁重的工作。
英国记者韦克菲尔德就说: “每一位华工都是顶呱呱的多面手,能忍难忍之苦,工作风雨无阻、冷热不惧。他们善于学习,对英国远征军的各种工作需求,都能应付自如。”英国陆军部也在一份报告中说:“中国劳工是所有外国劳工中最优秀的……大多数劳工都能熟练地工作或说能很快掌握工作技能,而且他们一直都在铁路、兵工厂和坦克车间高效率地工作。”但是,也有一些欧洲人带着种族主义的优越感看待中国劳工,他们甚至轻蔑地表示:“当黑鬼、中国佬不工作时应被监管起来,在他们被合理使用时就不会引起什么麻烦。他们花样很多,但是既不会知足也不会犯下暴力的罪行。他们很顺从、很听话。”
——摘自赵伟:《一战时期的中国劳工》刊名:《老年世界》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中国劳工参战对协约国集团最终取得战争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谈谈为什么欧洲人会出现对中国劳工不同的评价?)
(提示:中国劳工付出了重大的牺牲,承担了繁重的工作,而且被投放到前线。评价中有肯定中国劳工的吃苦耐劳,也有带着种族主义的优越感的歧视性言论。)
补充材料4 当然,能够安全回国的劳工还是幸运的,毕竟他们活着回到了故乡。与他们一起同赴欧洲的劳工中,大约有一万人死在了这场他们也许从来没有理解过的战争中。在英国加来省的胡明冈和波特尔、法国滨海的努瓦耶尔,英法当局都修建了葬有大量华人劳工的公墓,每年的 “一战”纪念日,当地的中英、中法友好协会都会去祭奠那些永远长眠于异国的同胞。
——摘自赵伟:《一战时期的中国劳工》刊名:《老年世界》
欧战期间,14万名华工前往欧洲。通过检视华工的工作和经历,我们可能对东西文明间的差异和融合取得新认识。1919年9月,从法国归来的华工在上海组织他们自己的工会,定期开会。华工奔赴欧洲为大战所作出的牺牲,帮助中国在战后和平会议取得一席之地。
——摘编自徐国琦:《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之大转变》
关注点:(依据材料,评价中国劳工奔赴欧洲参加一战的历史地位。)
(提示:大量劳工牺牲在欧洲战场,为协约国集团取得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客观上促进了欧洲人对东西文明间的差异和融合取得新认识;华工的牺牲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中国在战后和平会议取得一席之地,尽管巴黎和会中国遭到了外交的失败。)
小结: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4日全面爆发到1918年11月11日结束,前后持续了4年零3个多月,参战的有30个国家(参加协约国方面的有26个国家,参加中欧同盟国方面的有4个国家。大战结后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还有新成立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所以参战国可以再加上3个共33个,也可以除去南斯拉夫共为32个。),约5亿人,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67%。战争中双方动员了约7351万人走上前线,其中协约国方面达4835万,同盟国方面为2516万。主要交战国中被动员入伍者在有劳动能力的男性公民中所占比例高达50%,在某些国家,例如法国,甚至超过半数。在整个战争中,在长达几千公里的战线上,大规模会战不下几十次,每次会战几乎都是一场大屠杀。交战各国不仅动用了全部新型武器,而且动员了所有的政治、经济和宣传舆论力量。
战争所带来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即达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身残废,饿死、疫死者大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大量的房屋、铁路、桥梁、工厂、农田遭到破坏。协约国和中立国的商船损失总计高达1285万吨,其中被潜艇击沉的达1115万吨。生产遭到沉重打击,纯粹从经济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
(提示: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基础设施大量被毁坏,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8年。)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高中历史素质教育课改校本汇编
《中外历史纲要》(下)
单元九: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课时22: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一、新课标解读
通过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课标中需要大家了解的历史概念信息包括:
1.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的崩溃,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① “一超”美国的单极独霸世界迷梦: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9·11”事件之后,美国指责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是恐怖活动的策划者,迅速展开反恐行动。2001年10月,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2003年9月,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这场战争造成中东局势进一步动荡,也使美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美国又相继干预了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家局势,造成当地动荡不安。事实证明,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是造成世界多地战乱不断的根源。② “多强”欧盟、俄罗斯、日本和中国各领风骚:另一方面,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欧洲联盟(欧盟)于1993年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成立,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多极化外交,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举足轻重。日本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③ 广大发展中国国家独树一帜: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2.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内涵: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状态,是各国经济要素在全球市场自由流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经济资源在全球市场配置的一种客观表现形式。①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与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从此,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世界扩展。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进入90年代,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以中国为例,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201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已从2001年的5098亿美元,增加到超过3.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进入21世纪,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②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部分利润流入了西方发达国家。据统计,2018年世界500强公司的总营业收入近30万亿美元,总利润达到创纪录的1.88万亿美元。这些利润的大部分,属于这500强公司中占多数的发达国家的公司。因此,各国既要注意保卫自己的经济安全,又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自己。另外,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如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控制移民等措施。③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同时,区域经济集团化也在发展。欧洲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的逻辑关系:经济集团化是最终实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世界经济走上全球化的一个阶梯,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区域集团化发展的最终结果。两者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但在可见的一段时期内,二者将同时存在,并行发展。);
3. 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① 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由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在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另外,人们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之时,如何保卫自己的信息安全,也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②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中国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史料研读
综述材料1:缓和与紧张并存
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形势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缓和与和平,紧张与动荡并存的两种趋势。由于战后40多年两个超级大国、两大军事集团对抗局面的终止,新的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世界和平得以维护的可能性增长了。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但是,建立在东西方力量平衡之上的世界旧格局一旦瓦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姓的失衡、紊乱、矛盾和冲突便出现了。……在传统多民族混居的地区,长期积累的矛盾在新的条件下爆发出来,并和侵略扩张欲望、领土争端、政治经济利益、宗教纷争相互交织。海湾战争和南斯拉夫内战就突出地说明了这一点。
两极格局瓦解后,大国的安全概念发生了变化。由于苏联解体,美、苏核大战的恶梦已不复存在,西方阵营各国因核战争的威胁的消失而对美国的依赖减少,加之 90 年代初以来的经济衰退和由此引起的政治、社会动荡,使美国等大国都把经济安全置于国家安全的首位,更加重视发展经济,增强经济竞争能力。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形势的新特点。)
(提示:整体呈现出缓和与和平,紧张与动荡并存的两种趋势。地区冲突不断,大国更重视经济发展与竞争。)
补充材料1 两极格局瓦解也使国际上的矛盾发生重大变化。以美、欧、日三极为主体的西方国家间的矛盾随之突出起来。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共同对手的消失,也动摇了西方政治联盟的基础,昔日的盟友,变成了在经济竞争和主导权争夺上的主要对手。1992 年以来, 这些国家的经济摩擦和贸易战日趋激烈,以致有人认为东西方冷战已为西方经济冷战所代替。
当然,西方国家间除了矛盾和斗争的一面,还有协调与合作的一面。但无论如何,两极格局瓦解后西方国家间的矛盾已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一个主要因素。美国《华盛顿邮报》不无悲观地写道:“美国与其盟国正进入一个永久关系紧张的时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设问环节:评析材料中西方“经济冷战”的观点。
(提示:该观点扩大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经济竞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从整体世界在两极格局后来看,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崛起的中国在内,世界经济也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
补充材料2 1999年,美国、英国、俄罗斯、中国等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组成了二十国集团(G20),其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到2015年,二十国集团的经济总量超过全球经济总量的80%。二十国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和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机制,也是世界多极化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体现。
——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二十国集团出现的重要影响。
(提示:二十国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和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机制,也是世界多极化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体现。)
综述材料2: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世界经济权力结构的多极化主要体现在由美国独霸局面向美国、西欧、日本三极相互抗争局面的转移。这是美国所不愿看到的。它力图利用军事实力的优势来弥补经济实力的不足,以便继续维持和加强它的霸权地位,阻止多极化的进程。他们散布这样一种看法:鉴于苏联的衰落和海湾战争的结果,美国已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未来的国际秩序应由美国领导,建立“美国统治下的和平”。但是美国的这种论调被许多国家学者看作是“不可思议”。一方面是因为美国自身亦处于相对衰落之中;另一方面在苏联瓦解、对西方军事威胁逐渐减弱的情况下,美国更难用军事保护来换取它国的经济让步;而且军事实力的基础是经济实力,依靠前者老补后者之不足,其结果必然使美国继续承担比西欧、日本更为沉重的军费负担,从而加速其经济实力的衰落和促进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美国无法用军事实力来维持其霸权地位的主要原因。)
(提示:美国自身衰落的趋势;军事实力需要经济实力作为后盾,美国穷兵黩武必然导致其实力的进一步衰弱。)
综述材料3: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的含义。狭义的全球化仅指经济全球化,而广义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结果之一,即由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各国之间在法律、社会管理体制、文化,以及最终可能在政治等领域的全面的相互作用,产生全球融合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先导。
经济全球化这一专门术语,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份报告认为“全球化”一词最早是由T.莱维特于1985年提出的,并用以描述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被普遍采用,并认为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状态,是各国经济要素在全球市场自由流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经济资源在全球市场配置的一种客观表现形式。
——摘编自陶广峰等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法》
1990年后,全球经济开始为公众所注意。经济学家指出新的经济秩序的特征是国家间贸易的扩大,对外投资的増加,资本的自由流动,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减少和新型合作的出现。支持新的全球经济的是通信技术的进展,半导体、纤维光学和卫星实际上已经消灭了地理上的距离,引起市场经济的日益一体化。推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力量促进了全球化。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750年至今)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全球化的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含义的区别。理解经济全球化与全球化的逻辑关联,梳理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和主要表现。)
(提示:含义如材料。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先导。资本全球性流动、国际贸易发展、跨国公司的出现、通讯交通的发展等,都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状态,是各国经济要素在全球市场自由流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经济资源在全球市场配置的一种客观表现形式。)
综述材料4:社会信息化
欧洲殖民帝国的灭亡、柏林墙的倒塌以及冷战的结束使得战后最为明显的政治障碍消失了。然而远在此之前,文化和技术上的进步已经在打破边界方面开启了类似的进程。通过展现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品,传播共产主义阵营解体的每个新篇章,电视事实上已经推动了结束冷战的革命。如克里斯蒂娜·马茨蔡特证实的那样,在柏林墙被推倒前,她只是在电视上看过西柏林。东德人接受的全球消费文化的最早产品是可口可乐,是由西柏林的商品老板提供的。
与贸易和商业组织一样,文化行为也已经被全球化了,在信息、观念、品味和价值的持续流动中不断发展。20世纪末,部分地得益于技术和通信上的进步信息和文化行为真正被全球化了。1964—1965年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展览会上,沃特·迪斯尼公司的一句流行广告词总结了通信发展的影响:“世界终究太小了。”
纵观历史,诸如造船业等技术的进步为消除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界限提供了方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今天,几乎是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当代观察家将这一时代贴上了“联结时代”的标签。在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网络计算机的交流中,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往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隔离消失了。然而,由于购买必要的设备、维护和升级设备、训练人员使用这些设备都需要资本,许多社会感到很难融入地球村。存在于未联结的社会之间的鸿沟将有可能成为无国界世界中的界限。
这个新的互相联系的世界也遭到了批评。例如,批评家指责大众传媒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因为大部分电子媒体和它们传递的信息来自于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一个具体的影响是,英语成为全球通信体系的主要语言,这实际上将本国的语言限制在小范围内。互联网强化了这一事实,即英语已经成为21世纪的全球语言。作为英国殖民主义的一个结果,全世界的被政府民族都被迫学习英语,成为至少通两种语言的人,说自己的母语,同时也说殖民者的语言。近来来,许多国家的人资源使用在政治和经济上占优势的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语言。如此一来,英语几乎成为世界语,在科技、外交和商界中都被接受。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750年至今)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全球社会信息化出现的主要条件。分析这种趋向对文化多样性带来的挑战。)
(提示:传统殖民体系的崩溃、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国际商业贸易的发展联通、交通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等,都促进了全球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这种趋向导致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冲击。)
情境1: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一超”美国的单极独霸世界迷梦
(阅读《纲要》下,第133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冷战结束后美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的所展开的行动。理解美国的肆意妄为和穷兵黩武是世界各地区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拓展阅读:
材料一 1991年底苏联解体,被美国当权者视为一家独霸全球的绝好机会。而主要由于以信息化为代表的高科技的推动,从1991年4月起到2000年美国经济持续增长117个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经济增长期。经济实力如此快速的增长,更使美国“牛”气十足,认为自己是当仁不让的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俄罗斯学者指出,“单极霸权的颂扬者号召美国精英们利用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他们本能地不去批评‘单一制’”,宣传“自希罗多德以来,世界上的单一制带来的不仅仅是担忧,而且也是秩序,是某种正义,对有害力量的遏制。单极保证世界避免突发的暴力事件,并能保持稳定”。(A.H.乌特金:《21世纪的世界》,俄罗斯科学院《美加经济、政治、文化》2000年第4期。)美国当局正是依据其自以为不可一世的实力地位,不断地企图强化“单一制”、即单极世界,多方位地加紧向全球扩展。
——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美国意图实现一超独霸的原因和条件。)
(提示:苏联解体带来两极格局的消失,冷战结束;信息化高科技的推动促使美国经济近10年高速增长,增加了美国急欲称霸的野心;政治精英的极力推崇。)
材料二 1998年美国在《新世界国家安全战略》的报告中宣称,美国的目标就是要“领导整个世界”,绝不允许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对其领导地位构成挑战为了称霸全球,美国妄图把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统统纳入由它领导的完全符合美国垄断资本利益的“自由世界体系”,谁不听它的话,谁不接受它的政治经济模式,就向谁施加压力,甚至大动干戈。它在巴尔干、中近东和世界其他地方就是这样干的。美国当局强调军事实力是“全球地位的核心支柱”,美国军事力量必须获得“压倒性战略优势,”为此而大幅度增加军费。1999年,美国实际军费高达2879亿美元,相当于欧盟、俄罗斯、日本和中国军费总和的1.5倍。美国在开发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的同时,还大力发展各种高技术进攻性武器。在1991年初海湾战争和1999年对南联盟的武力干涉中,美国大量使用了高技术武器,甚至动用国际法禁用的集束炸弹,把别国当做高科技武器的试验场。推出了“北约战略新概念”。其核心内容是,将北约的防区延伸到其成员国的领土之外,把北约的职能从保卫成员国领土安全,扩大到保卫成员国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观念”以及预防冲突和处理危机方面。按照这个“新概念”,北约的军事干预行动可以不必经过联合国安理会,而自行授权实行先发制人的战争。
——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
关注点:(依据材料,从军事安全等视角概括美国推进其全球霸权战略的表现。)
(提示:输出美国的“自由世界体系”,对不接受的国家采取军事压服;开发高新科技进攻性武器,肆意发动战争;绕开联合国利用北约对世界各地区所谓“邪恶国家”采取先发制人和军事干预。)
补充材料1 苏联解体后,美国便把中国视为“最后一个眼中钉”,一些美国政客散布说,“尽管经过了20年的市场改革,中国人的政治体系不仅保持着压制和不民主的性质,而且成为对世界民主制度的威胁。”(裴敏新:《中国正在民主化吗?》[美]《外交》1998年1、2合刊。)他们痛恨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愿看到中国的发展壮大,坚持对华制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向中国施压,企图以举整垮中国。对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他们也施加各种压力或进行所谓遏制。但是社会主义并没有按照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意愿从地球上消逝,反而从总结经验教训中获得自我完善和发展,正在显示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前途仍然一片光明。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竭力把自己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强加给发展中国家,认为这是美国安全的需要。美国打着所谓的“自由”、“民主”、“人权”等旗号,到处推行它们的议会民主、多党制和经济模式,肆意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吃尽了苦头。美国连年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商提出别国人权提案,企图充当“人权法官”,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审判”。美国还公开宣扬要推翻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政权,支持一些民族分裂势力和某些宗教势力制造事端,借口所谓“民族自决”,肢解别的主权国家。
——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美国利用非军事手段来实现其全球霸权的表现。)
(提示:从政治、经济等对中国施压,继续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以“自由”、“民主”、“人权”为幌子,到处宣扬输出“美式模式”;粗暴干涉他国内政,公开宣扬推翻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政权;支持分裂势力和某些宗教势力制造事端,肢解主权国家。)
补充材料2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在世界上很不得人心。对于美国推行新霸权主义,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图谋,不仅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会答应,就连美国的盟友也不会答应。美欧围绕欧洲事务主导权之争始终没有停止。美与日欧的经济贸易摩擦不断发生,有时还很激烈。俄罗斯对美国扩张的意图的认识在加深;美俄战略冲突加剧。美国企图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强加于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肆无忌惮地干涉别国内政,只能激起它们的强烈抗争。可以肯定,霸权主义在冷战时期没有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在冷战后的新的形势下也同样达不到目的。美国霸权主义如果一意孤行,蛮干下去,必然要重蹈当年老殖民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覆辙。一些西方学者依据历史经验指出,美国目前的所作所为终将步历史上先后走向衰落的罗马帝国、西班牙、荷兰和英国这些老牌大国的后尘,因为美国“现在已符合一个开始衰弱的老牌大国的经典定义。”(匈牙利《人民自由报》1993年3月8日报道,亨利·基辛格在匈牙利访问时对该报记者的谈话。)
——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为什么一些西方学者依据历史经验指出,美国所作所为开始步历史大国后尘?)
(提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稳定和平的主要根源,遭到了包括其盟友在内的广大世界各国的反对;美国在推行霸权主义对外政策实施中,也损耗了大量的国家实力,不仅没有实现其战略称霸目标,反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补充材料3 当美国政府对全球恐怖主义宣战时,它也指向了那些“窝藏恐怖分子的人” (实际上有些军事行动并没有确实的证据),也就是支持恐怖分子和为恐怖分子提供藏身地的政府和国家。由于塔利班政府(在阿富汗取得控制权)拒绝交出本·拉登,美国及其盟国于2001年10月7日对塔利班军事阵地和恐怖分子训练营发起了军事行动。美国军队以及国际盟军从总体上将军事行动限制在情报战和大规模空袭上,通过在阿富汗的代理人进行地面作战。阿富汗战争注定成为一场需要广泛国际合作的长期战争。(这场战争给阿富汗造成长期动荡。)反恐的另一次国际行动发生在2003年3月,当时布什总统协调开展了被他称作“伊拉克自由”的行动。30万人的多国部队——主要是美国和英国军队,也包括20多个其他国家的军队——执行了入侵伊拉克的行动,旨在通过推翻萨达姆·侯赛因政权,建立一个民主国家,并进一步打击恐怖主义。
就伤亡和开支而言,伊拉克战争的代价不断上升。成千上万的伊拉克军事人员和平民死亡,到2010年中期,联军的死亡人数也超过了4700人。为了维持在伊拉克的军队,美国每月约支出40亿美元。尽管布什总统下定决心坚持付出如此代价,但是美国和世界上的一些批评人士反对布什在反恐战争中采取的攻击性方式。一些人认为伊拉克并没有公然采取恐怖主义行动,也无法证明它窝藏了恐怖分子,因此将对伊拉克进行先发制人的进攻称为“布什威慑主义”,它开创了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一个麻烦的先例。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750年至今)
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指出美国“反恐行动”的本质目的,分析这些军事行动带来的消极影响。)
(提示:借“反恐”为名义,实质是干涉中东地区国家的内政,增强美国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大量平民伤亡,流离失所。伊拉克战争造成中共局势进一步动荡,也使美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大量士兵的伤亡和庞大的战争经费开支,引起了美国国内反战的声浪。)
(2)“多强”欧盟、俄罗斯、日本和中国各领风骚
(阅读《纲要》下,第133—135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一超多强”趋势中欧盟、俄罗斯、日本和中国在国际事务的重要作用,理解这些大国在协调国际关系中的至关重要作用。
拓展阅读:
材料一 (上为图1,下为图2)
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所有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雨果语)
设问环节:(1)依据材料,概括欧洲国家在构筑“友爱关系”中呈现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重要影响。
(提示:欧洲从经济一体化发展到政治一体化;成员规模不断扩大。)
(2)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个时间尺度,分析说明欧洲国家构筑“友爱关系”中的主要阶段特点。
(提示:从1951年到1967,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步:以法德和解煤钢联营为契机,组建了欧洲六国煤钢共同体;随后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相继建立;最终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同体。从1991年到2007年,欧洲一体化从经济朝政治
统一货币等方向发展: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签订《欧洲联盟条约》,次年欧盟正式成立;1999年,欧元问世,2002年1月正式流通;2007年,欧盟成员发展到27个。)
补充材料1 1998年5月,联盟15个成员国特别首脑会议确定了首批引入欧元的11个欧盟国家,它们是比利时、德国、西班牙、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奥地利、葡萄牙和芬兰。同时还确定了欧洲中央银行行长,从而为1999年1月1日欧元问世开了绿灯,实现了40多年前欧盟创始人的伟大理想,欧元登上了世界舞台。如果说,美元是美国霸权的基础,美国巨额的外贸逆差(1999年估计为3000亿美元)是可以靠印制美钞填补的,欧元诞生后这种情况将会改变,预计欧元经过10—20年的成长,在世界外汇储备和外汇结算中所占比例将分别上升到40%,和美元大致相等。有了这个因素,美元就不能为所欲为了。欧盟还加快了防务建设。1999年12月10日,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通过了加强欧洲防务联合和在2003年前建立一支由5万—6万人组成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的决定,从而使欧洲防务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实质性进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最终摆脱在安全上长期依赖美国和受控于美国的局面,把欧洲建设成拥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多极世界中的一极,充分发挥它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作用”。
——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欧盟在经济和军事方面的“重大突破”,分析这些突破的目的。)
(提示:经济上形成统一的欧元区,与美元相抗衡;军事防务上组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这些突破的目的在于希望摆脱长期受控于美国的局面,将欧洲建设成拥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多极世界中的一极,充分发挥它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作用”。)
补充材料2 欧盟能够获得多少权力仍有争议。联盟本身是控制造成战争的民族主义的一种方式,但是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认识来支撑它,这个国家能够运作呢?某种欧洲精神能够发展到维持一个完整的欧洲联邦吗?
2004年,各成员国起草了一份正式的宪法,一份单一的文件以取代联盟所依据的各项条约,并使其更具凝聚力。在这份宪法开始运作前,所有成员国都必须接受它。当法国人和荷兰人在全民公投中否决了欧盟宪法时,这一进程便陷入僵局。必须创建另一项条约,以执行宪法所规定的部分内容。欧盟创造的没有中央政府来承担责任的共同货币——欧元——也可能已经是操之过急。
这份尚未被实行的欧盟宪法,与通常的其他重要文本一样,始于一篇序言。……民族主义将会被超越,因为“当欧洲人民继续为自己的民族身份和历史而感到自豪时,他们决心超越从前的分歧,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建立共同的命运。”
——摘编自【澳】约翰·赫斯特著 席玉苹、石晰颋译:《极简欧洲史》
我说欧洲联盟,是欧洲人的一个创举。这么多有自己主权的民族国家把他们搞成一个“联盟”,虽然“联盟”里边问题非常之多,但是什么地方能出现这样一个“联盟”?非洲有 “非洲统一组织”,那根本不能比,亚洲也没有这个条件,因为欧洲有一个共同的、一个其他洲没有的条件,就是它文明的起源有一个,叫做“同源异流”,这是欧洲人的自我意识啊!欧洲有两种意识,一个叫欧洲人的意识,就是欧洲人和非欧洲人的区别,第二个是民族意识,就是我是法兰西人,你是英吉利人,这个是不含糊的,所以欧洲统一体现了一个“一”和“多”的辩证关系,它是有共同文化起源的,但是这个文化起源发展下来的话又是分流,有民族特点。这个是“欧洲联盟”之所以可能的精神上的土壤,再加上客观有这个需要,所以就形成了“欧洲联盟”。这个是很了不起的创举。
现在,“欧洲联盟”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扩大”,向东扩展。扩大以后呢,当然成员就多,成员越多呢,发展水平不一致,比较贫困的落后的一些国家就要拉先进的国家的后腿,先进的不情愿,说穿了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土耳其还有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这都不好解决。……“欧洲联盟的东扩”很突出的一点,它是一种“制度的东扩”,也就是要把西欧的制度一直扩大到东欧去。它的理想境界还是刚才说的那种“欧洲的观念”,能够形成欧洲的这么一个“帝国”,这么一种联盟,这是“欧洲一体化”的一种历史上的要求吧。
——摘编自陈乐民著:《欧洲文明十五讲》
设问环节:(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联盟形成的原因。概括欧洲联盟发展中的利与弊。
(提示:一体化从经济到政治等领域拓展的必然趋势;共同的文化传统促进凝聚力的增强;现实欧洲地区共同发展的需要。利在于欧盟有严密的组织架构,有统一的欧盟宪法和一系列法律保障机构运作。弊在于欧盟东扩过程中要接纳经济发展比较差、贫困落后的东欧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某些国家的民族宗教问题也相当棘手;而西欧借助欧盟东扩也把西欧的制度扩大到东欧,这种价值观输出容易遭到反感和抵触。)
(2)依据材料提炼一个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提示:论题可拟为“欧盟的建立与发展是利弊共存的”。)
材料二 俄罗斯联邦于苏联解体后继承了苏联遗产的主要部分。面积170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地域最辽阔、面积最广大的国家,人口约1.5亿。尽管当年国民生产总值只及前苏联的一半,而1992年至1997年国民生产总值又下降了一半,2000年为2000亿美元。然而,俄罗斯毕竟有雄厚的国民经济基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已达到相当的发展水平,还拥有很长的石油和天然气管线。从综合国力即经济、军事、科教、资源等方面实力和影响力的总和看,目前仍接近于美国40%的水平。特别是其军事实力和水平仅次于美国,不仅仍拥有足以摧毁美国的导弹力量,而且美国安全政策中心研究太空实力的圆桌会议还发现,莫斯科“依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最全面的太空反击能力,其中包括武器部署理论。”(迈克尔·沃勒:《太空军事化》,[美]《洞察》周刊2001年3月19日。)
——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分析俄罗斯联邦依然拥有成为“潜在一极”的主要条件。)
(提示:俄罗斯联邦地域广阔、雄厚的国民经济基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科技和经济产业有相当发展水平;俄罗斯还拥有与美国匹敌的核武器力量以及最先进全面的太空反击能力;俄罗斯还继承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是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
补充材料1 俄国于2000年初决定把军事航天部队和导弹航天防御部队从战略火箭军中单独列出,将在一年内在基础上组建一个新军种——航天部队,用于对于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计划,说明俄美太空军备竞赛拉开了序幕。2000年3月普京担任总统,他阐明其治国思想的核心是建设强大有效的国家政治和自由的、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
在上述情况下,俄中友好关系有所发展。1999年12月,江泽民主席和俄总统叶利钦发表中俄联合声明,声明所阐述的反对“单极”霸权政策的共同立场,令美国当权者十分担忧。1998年12月俄罗斯总理普里马科夫访问印度期间提出在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之间建立“战略三角”的主张,更被美国视为“最大的潜在战略威胁”。
——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分析俄罗斯为了打破美国“独霸迷梦”采取的主要措施。理解这些措施的主要影响。)
(提示:军事上建立航天部队与美国展开太空军备竞赛;外交上发展同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多极化外交,反对美国的“单极”霸权政策。这些措施说明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举足轻重。)
变式材料 从经济上看,俄舆论界一些人积极主张俄罗斯与中国“一起进入太平洋世纪”。他们认为,中国将成为21世纪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无论在经济上、地理上或从地缘政治方面看,俄罗斯都是一个太平洋大国。……为了俄罗斯的利益,让西伯利亚车厢挂上飞驰的中国列车,这是世纪之交的关键所在。”“当战后地缘政治发生了变化:北约东扩,日美安全条约使用范围扩大,企图放弃反岛条约这一战略稳定的基础,所有这一切促使俄罗斯与中国接近,使两国互为战略后方,除了在国际事务上和建立多极世界上相互合作之外,下个世纪为我们两个邻国开辟了经济合作的广阔前景。”(奥夫钦尼科夫:《与中国一起进入太平洋世纪》,《俄罗斯报》1999年12月8日。)
当然,俄罗斯当局和理论界也有不同的声音。由于他们中一些人在价值观上已与西方接近,对世界的观察也就与我们有所不同。西方领导人亦企图用相似的价值观拉拢俄罗斯政界中某些代表人物。但无论如何,俄领导人反对单极世界的立场是明确的,俄罗斯的重新崛起是完全有可能的。
——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俄罗斯联邦注重发展与中国的双方关系的原因。)
(提示:俄罗斯联邦和中国都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两国都反对美国的“单极”霸权,有共同的全球治理的价值取向,主张多极化格局;两国在经济上、地理上和地缘政治上都有共同的利益需求;俄罗斯联邦重新崛起需要和中国开展紧密的双方合作。)
补充材料2 沙皇俄国和苏联的继承者是一个文明集团,它在许多方面与欧洲的西方相类似。俄罗斯处于核心地位,相当于西方的法国和德国;它与一个内环密切相连,这个内环包括两个主要是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共和国——白俄罗斯和摩尔多瓦,还包括哈萨克斯坦(其人口中有40%是俄罗斯人)和亚美尼亚(历史它是俄罗斯的亲密盟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所有这些国家的政府一般都是通过选举而掌权的亲俄政府。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其绝大多数人口信奉东正教)和乌克兰(其大部分人口信奉东正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但较为脆弱的联系;这两个国家都有强烈的自我民族认同感和以往独立的经历。在东正教的巴尔干地区,俄罗斯与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与罗马尼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不太密切。苏联的穆斯林共和国在经济和安全领域仍然极大地依赖俄罗斯。相比之下,波罗的海诸共和国对欧洲吸引力的回应实际上已使它们脱离了俄罗斯的势力范围。
总体上,俄罗斯正在建立一个在它领导下的以东正教为核心的集团,以及一个环绕它的相对软弱的由伊斯兰国家组成的缓冲带,它将在不同程度上支配这些国家,并试图把其他国家的影响排除在外。俄罗斯亦希望世界接受和支持这个体系。正如叶利钦在1993年2月所说,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有必要“给予俄罗斯在苏联领土上确保和平和稳定的特殊权力”。苏联是一个有全球利益的超级大国,而俄罗斯则是一个有区域利益和文明利益的主要大国。……因此,俄罗斯强烈反对北约东扩,乌克兰正是其缓冲带的重要一环。
——摘编自【美】塞缪尔·亨廷顿 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
思考点:(依据材料联系当前的俄乌战争局势,分析造成目前欧洲地区局势动荡的重要原因。)
(提示:基于地缘政治上,俄罗斯作为传统大国的安全利益需求;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的步步紧逼,不断东扩恶化局势;乌克兰当局的政治导向直接导致俄罗斯采取特殊军事行动。)
材料三 日本经过60年代的高速发展,到70年代初,已一跃而为仅次于美苏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进入80年代,整个国家的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时期。1986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达19 585亿美元,海外净资产达1 804亿美元,成为世界头号债权国。1987年,世界最大股票市场也由纽约转移到东京。到1983年,日本的汽车、造船、电子计算机,机器人等产品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000年的数据)。科技实力排名亦保持世界第二。90年代无论西方报刊或国内学者都认为它属于世界经济“四极”(即美、欧、日和包括中国、东盟、韩国在内的东亚)中的一极。但其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实力和影响力却远远够不上一“极”。
日本国民经济自1992年陷入危机以来,持续9年到2000年底仍未从低迷状态中恢复元气。然而,日本过去打下的基础是不能抹杀不计的。“没有任何理由认为,这个过去曾多次甚至是戏剧性腾飞的国家不会再次腾飞”,“在危机的最初5年中(从1991年至1996年)。日本的出口仍然增长了30%,从3150亿美元上升到4110亿美元,与此同时还创造了400万个就业机会。此外,日本仍具有超乎寻常的技术革命能力,如1996年,在美国的前10位专利申请者中,有8位是日本人。因此,这是一位身体仍然强健的病人。”([法] 皮埃尔·比内亚斯著:《二十一世纪不属于美国》(中文版),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152页。)
——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这种趋势对其追求政治、军事发展目标的内在关联。)
(提示:1992年之前日本经济高速腾飞,尽管之后陷入危机,经济长期低迷,但是其经济科技实力依然不容小觑。关联在于日本在保持经济大国的同时,将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作为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
补充材料1:日本与其他大国的外交关系
① 日美关系
20世纪90年代初,日美关系由于在许多问题上的争议而变得日益紧张,这些问题包括:日本在海湾战争中的作用、美国在日本的驻军、日本对美国针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人权政策的态度、日本参与维和行动,以及最重要的经济关系,特别是贸易问题。贸易战已成为平常的话题。至90年代中期,相互的恶言恶语达到了顶点,致使日本政界要人开始对美国在日本的驻军提出质疑。
在这些年中,两国公众彼此都变得越来越不满。1985年,87%的美国公众表示他们对日本的态度总体上是友好的。1990年,这一数字下降到67%;至1993年,只有50%的美国人表示喜欢日本,几乎三分之二的人说他们尽可能少买日本产品。1985年,73%的日本人认为日美关系是友好的;1993年,64%的人认为日美关系是不友好的。1991年是公众舆论跳出冷战模式而变化的关键转折点。该年,两国在看待对方时都排除了苏联的因素。美国人第一次讲日本排在苏联之前作为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日本人也第一次将美国排在苏联之前作为对日本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
——摘编自【美】 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两极格局瓦解后日美关系的微妙变化。)
(提示:日美在国际事务、经济贸易等方面的纷争愈演愈烈;两国民众对对方的好感度也在大幅下降。需要指出的是,日美两国在局部上的纷争本质上是国家利益的争夺,也是日本在经济羽翼“丰满”后欲摆脱美国控制,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的长远战略目标体现。)
② 日中关系
1990年,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在西方国家中率先接触对中国的经济制裁,并派大臣访华。海部首相本人于1991年8月对中国进行了正式方位。在1992年10月,日本名人天皇和皇后访问中国后有十几位首相和众、参两院议长先后访问了中国。……1998年11月,江泽民作为国家元首对日本进行首次国事发访问。访问期间,江泽民从战略高度和长远家督全面阐述了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建立面向21世纪两国长远友好关系的重要意义。双方继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和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关系》之后,又发表了指导两国关系发展的第三个重要文件——《中日联合宣言》,对今后中日关系作出了长远展望和全面规划,为今后中日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奠定了更加牢固的基础。
90年代中日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直接带动了两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大发展。据统计资料显示,日本已连续多年是我国的最大贸易伙伴。2000年中日贸易额已达到830多亿美元,约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5。从1994年起,我国就已成为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总之,由于两国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增多,也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两国包括政治关系在内的多层次关系的发展。
——摘编自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世纪新篇(1990~2002)》
关注点:(依据材料,从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视角分析日本政要注重发展日中关系的原因。)
(提示: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下,日本注重延续发展中日友好关系有助于其在经济多极化中获得更大的贸易利益;经贸发展同时也可以直接间接促进两国包括政治关系在内的多层次关系的发展。)
补充材料2 日本大国梦的“短板”
日本越来越让人感到是一支重新为人发现、巨大的和有智慧的力量。但所有的成功都是一种压力。日本只有在保证市场的情况下才能维持它的扩张。它越来越着迷于中国的市场,这个市场如此庞大,而且离得如此近;同时它还着迷于与苏联达成象征性归还千岛群岛中几个岛屿的协议和参与东西伯利亚发展的可能性。在自己不拥有核武器的情况下,面对中国和苏联,日本能够保证安全吗?日本宣布反对一切核武器,甚至不能容忍在中美协议框架的某些条件下美国核潜艇的存在。
——摘编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 常绍民、冯棠、张文英、王明毅 译:《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关注点:(依据材料,参照布罗代尔先生的论述视角,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在迈向大国梦中的“短板”。)
(提示:日本本土市场狭小,资源短缺,经济发展依赖于海外尤其是中国市场;军事力量上还远逊于国际上的军事大国,自身安全还仰仗于美国的保护;日本对二战历史没有深刻反思,亚洲被侵略国家人民对日本没有好感,其成为大国的国际认同感很低。)
材料四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被认为已达到19世纪初以来之巅峰。长时间的内忧外患让位于社会活力勃发和国家民族的新生。长达一个世纪的追求国家富强及获取国际尊重,看来将可取得。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军事和政治的巨大势力,赢得了国际公认的亚太地区超级大国地位,以及有可能在2020年成为雄踞世界的超级大国之一。
当前的世界格局有利于中国的崛起。苏联解体和随之而来的俄罗斯的混乱、欧洲各国的相对衰落,以及日本的经济失衡和对军事力量的限制——这一切都使中国得以填补空白,并在世界政治舞台中扮演重要角色。已经无力再一手遮天担当“世界警察”的美国,需要中通过成为亚洲一支稳定的力量,而且已经把它认作自己的“战略伙伴”。按照1984年12月19日签定的《中英联合声明》,英国同意于1997年6月30日午夜将香港、九龙和新界归还给中国。这一时刻标志着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终结,也标志着大英帝国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
——摘编自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参考徐中约先生的论述视角,分析中国在21世纪会成为世界有影响力大国的原因。)
(提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倡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新理念,用“一带一路”带领世界各国共同繁荣,推动世界文明的多元共生,和谐共存,国际影响力日隆;世界格局的演变促使中国这一崛起的东方大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稳定作用。其他材料外的因素合理即可。)
设问环节:针对徐中约先生的论述,联系当前国际关系发展态势,找出其中不符合现状的地方,并说明其中的理由。
(提示:不符合之一,中国不需要成为美国控制世界的“战略伙伴”。美国推行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现在把遏制矛头指向中国和俄罗斯,并且目前不断利用北约组织打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进一步恶化俄乌冲突,给世界的和平和地缘政治的稳定构成重大的威胁。不符合之二,中国倡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新理念,用“一带一路”带领世界各国共同繁荣,推动世界文明的多元共生,和谐共存。中国的崛起不会以军事力量去压服他国,而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会继续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发展多边外交,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变式材料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工业结构由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程度高、门类单一的结构,向劳动密集、技术密集、门类齐全的发展格局改变。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对外交往越来越密切。进出口总额在1978年为207亿美元,2000年增加到4743亿美元。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取得明显成效。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家宏观调控和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大大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基本实现。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市场产品丰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科技、教育取得重大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国防建设向现代化迈出了一大步。
到20世纪结束时,中国人不仅早已站立起来,并且正在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大步前进,迅速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已经过上小康的生活,正在满怀信心地大踏步走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
——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下册
设问环节:依据材料结合史料阅读,参照邓小平科学性论断自拟一个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提示:论题可拟为“中国将成为世界未来多极化格局中举足轻重的一极”,或为“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建设成就奠定中国成为未来一极的重要基础”。论据中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科技、教育、国防、外交等方面的成就展开论述。)
(3)广大发展中国国家独树一帜
(阅读《纲要》下,第135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以东盟、印度和巴西等国家的发展为事例,了解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的概况。理解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材料 潜在的其他的“极”(了解)
一些正在成长的“潜在的极”,其发展势头也是很值得注意的。
东盟成立于1967年8月。当时参加国有印尼、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30余年来,东盟的政治和经济影响不断增强,成员国亦不断增加。特别是9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加强的形势下,东盟各国之间的合作进入了新的时期。到1999年4月30日,在柬埔寨成为东盟第10个也是最后一个成员国之后,大东盟最终建成,成为东盟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目前,大东盟已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人口总数为49341万人,面积449.08万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为7330亿美元。(资料来源:亚洲开发银行,东盟秘书处(1996年),《人民日报》1999年6月11日,《东盟在崛起》之附表:东南亚国家联盟经济规模。)大东盟的形成对东南亚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了深远影响。
印度早就有跻身世界一流强国之列的愿望。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在南亚地区的军事收缩和美国在该地区军事存在的减少使该地区出现了相对的“力量真空”,压抑多年的“印度梦”一下子膨胀起来;90年代初的国际收支危机迫使印度加快了改革步伐,并使印度经济获得了每年大约增长6%的速度。
从独立到20世纪末印度已取得多方面成就。“虽然印度人口迅猛增长,超过1/3的人口仍处在极度贫困中,但它在60年代实施了‘绿色革命’,在粮食方面已可以自给自足。与此同时,印度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了一倍,文盲减少了一半。这些成果对提高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印度整个国家的财富虽然比不上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水平,但却已经拥有核武器,并且有能力向太空发射卫星。它每年在自己的大学(在该领域跻身于世界第三位)培养约30万高级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法] 皮埃尔·比亚内斯著:《21世纪不属于美国》(中文版),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60—161页。)从1991年开始,印度软件产业每年以50%的速度上升,2000年总产值达83亿美元,预计到2008年可达500亿美元的规模。这些都促使印度加快了争当军事强国和世界“一流大国”的步伐。据此,美国《商业周刊》形容印度是“苏醒的巨象”。
此外,以巴西为核心的南方共同市场也是潜在的一“极”,而南非等国组成的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发展也不可忽视。对此,美国一些学者也明确提到。如在美国《外交》杂志2000年3/4月一篇文章中就指出,印度和巴西“在一定程度上即使不是全球的也是地区的具有重要影响的新的竞争对手,对于美国有着战略上的重要性。”同时他们还指出,“过一段时间,其他国家像南朝鲜、墨西哥和南非都将增加影响力并成为致力于解决全球经济问题的必不可少的国家的一员。”(W.鲍曼·卡特等:《新世界、新政策》,《外交》2000年3、4月合刊。)
——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
关注点:(依据材料,以东盟、印度和巴西等国家的发展为事例,了解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的概况。理解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提示:如材料信息提取。)
小结:总而言之,冷战后时代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主要文明的世界。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最可能逐步升级为更大规模的战争的地区冲突是那些来自不同文明的集团和国家之间的冲突。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因文明的不同而不同。国际议题中的关键争论问题包含文明之间的差异。权力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全球政治已变成多极和多文明的。
——摘编自【美】 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当前尽管美国不断扰动地区趋势动荡,继续奉行其一超独霸的冷战政策,但是世界和平发展大潮浩浩荡荡,任何阻扰历史大势的丑恶都将被唾弃。人类文明站在大时代的转折点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新伦理必然如同新轴心思想一样,引领人类文明这个千年纪开辟更加辉煌的纪元。
如果你对本书有任何修改建议或意见,请在下面留言。
发布者资料
baolubin2020
发送短信书本浏览量:-
手机扫码后打开或分享书本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