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28.2019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上海市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23 浏览数:536

一、单选题

1.

孔子主张 正名 ,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言行和使社会有 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  )

A.B.C.D.

2.

下图遗址所在地区最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3.

以下盛世局面,按时序排列第三的是(  )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光武中兴D.开元盛世

4.

下图描述的古代中国社会特征,最可能出现于(  ) 

A.公元前2世纪B.公元前8世纪C.公元11世纪D.公元18世纪

5.

以下属于清代巩固西北边疆的措施是(  )

A.设立金瓶掣签制度B.设立伊犁将军C.签订《尼布楚条约》D.设立宣政院

6.

中国古代一些王朝的命名是有规律可循的,对以下王朝的命名方式与 西周 相似的是(  )

A.蜀汉B.北周C.后唐D.北宋

7.

在《史记》与《资治通鉴》中,下列历史人物都有可能涉及的是(  )

A.周公B.刘邦C.刘秀D.李世民

8.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写道: 欧洲商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发展,还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的诞生。 文中 远航 是指(  )

A.新航路的开辟B.早期殖民扩张C.开展三角贸易D.争夺海上霸权

9.

如果把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权利法案》”和 法国大革命 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

A.走进近代社会B.揭开殖民帷幕C.开启民主进程D.构建文化殿堂

10.

恩格斯说: 他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一样是一个专制暴君,他在德国是一个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 是指(  )

A.克伦威尔B.路易十六C.拿破仑D.俾斯麦

11.

被誉为 法兰西思想之王 ,倡导 开明君主制 的是(  )

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狄德罗

12.

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世界发展的国家是(  )

A.美国B.英国C.日本D.德国

13.

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摘录了 文明开化 奉还版籍 脱亚入欧 等关键词,他正在学习的是(  )

A.美国内战B.洋务运动C.明治维新D.德意志统一

14.

19世纪60年代,有人形容俄国农民 腰杆挺直,面貌表情,步履姿势,一切都变了 这是因为(  )

A.沙皇统治结束B.农奴制被废除C.十月革命发生D.俄国退出一战

15.

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他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又兼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 。上述现象反映了(  )

A.现代工厂的诞生B.垄断组织的出现C.世界市场的形成D.殖民体系的建立

16.

许多地理名词如 远东 西印度群岛 等都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其暗含的历史观是(  )

A.中国天朝观B.美国霸权观C.西欧中心论D.世界体系说

17.

晚清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

A.外务部B.礼部C.总理衙门D.军机处

18.

有学者认为: 许许多多不平等条约签订,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木偶,任列强摆布。 其中使清政府成为 木偶 的关键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9.

若想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去处应是(  )

A.武昌、南京B.天津、北京C.延安、遵义D.上海、广州

20.

阅读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示意图,其中“? 处应填上(  )

A.护国运动B.北伐战争C.二次革命D.五四运动

二、材料阅读

21.

君主专制的演变(16分)
东西方的君主政治都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1)完成下列表格(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10 分)
(2)若要对 17—18 世纪西欧社会君主专制制度的变革进行研究,可选择下列哪些材料?(填字母)(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距离 挑战(19分)
古往今来,重大的科技发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还拉近了世界的距离。
(1)根据图示,在字母处填上相应的内容。(6 分)
(2)分别写出 A.B 两个时代 向距离 挑战的重要发明。(4 分)
(3)马克思认为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在 A.B 时代,世界是怎样被 拉近距离 走向整体的?(9 分)

23.

文明的冲突与交融(25分)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冲突与交融中逐步发展的。
材料一 东西方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的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流……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惟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摘自华师大版《世界历史》

材料二 1840年,东西方两大文明圈发生第一次大碰撞,这是一次千年大碰撞……中华民族千年转轨转型的历史拐点从此拉开了帷幕。

——袁宏建《碰撞、交换与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材料三 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觉醒,在遭遇列强侵略压迫的同时,有识之士们也在反思中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并开始踏上学习西方的漫漫长路……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并各举一例。(4 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述近代中国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与交融。(6 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文明的冲突与交融?(15 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