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7435.2018届上海市青浦区高三第二学期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上海市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23
浏览数:410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
倾诸邻国而雄侯
”
实现富国强兵目标的改革是( )
A.商鞅变法
B.文景之治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
他是第一个创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他是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
”
材料中的他当指( )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助朱元璋
“
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
的机构是( )
A.内朝
B.内阁
C.厂卫
D.枢密院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有学者评价某制
“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
”
该制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
蒸汽机
”
“
血汗工厂
”
“
社会立法
”
这些概念反映了西欧哪一时期的社会特征?( )
A.6—8世纪
B.11—12世纪
C.15—16世纪
D.17—18世纪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
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
”
。这一
“
变革
”
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人权宣言》的制定
C.《民法典》的制定
D.《解放宣言》的颁布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
诗中赞誉的人物是( )
A.郑和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19世纪下半叶,俄国为废除农奴制发动了( )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克里米亚战争
D.十月革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
以耶(稣)排儒,实行中世纪神权专制
”
的近代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近代中国迸发
“
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
呐喊的是( )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下列关键词中,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相关的是( )
A.重商主义/朝贡贸易/手工工场
B.商品输出/殖民扩张/现代工厂
C.资本输出/全球扩张/垄断组织
D.自由放任/国家垄断/跨国企业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下列刊物属于研究同盟会纲领和主张的原始资料的是
( )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有学者评价某次国际会议
“
本想制造和平,却制造了另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
”
该会议最可能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会议
B.开罗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布雷顿森林会议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
”
。
“
革命的黄埔
”
创建于( )
A.辛亥革命爆发时
B.首度国共合作中
C.北伐战争胜利后
D.南昌起义打响后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若给右侧邮票上的人物配上评价关键词,较合理的当是( )
A.独立建国
B.捍卫统一
C.新政理国
D.两雄争霸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被誉为
“
迎接抗战胜利之曙光
”
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开国大典见证了中共建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生的风雨历程。为纪念这一伟大历史时刻,庆典仪式上礼炮当鸣( )
A.27响
B.28响
C.29响
D.30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8.
右侧漫画艺术地呈现了新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外交场景,其所聚焦的主题当是( )
A.弱国没有外交
B.初登外交舞台
C.外交舞台拓展
D.全方位的外交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9.
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富尔顿演说
B.杜鲁门国情咨文
C.马歇尔计划
D.柏林危机的爆发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0.
下图是哪一国际组织的徽( )章
A.国联
B.联合国
C.欧盟
D.亚太经合组织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21.
中国之为中国(18分)
“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境,得汉武帝而后定。
”
(1)
“
中国之教
”
创立后,经历了不断发展的历程。将下列思想家与其名言匹配起来。(10分)
(2)
“
中国之政
”
不断完善,
“
中国之境
”
不断巩固。将下列地图与其对应的朝代匹配。(8分)
(1)秦朝__________________
(2)汉朝__________________
(3)元朝__________________
(4)清朝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2.
制宪会议(18分)
材料一
【注:麦迪逊(1751年—1836年),美国宪法之父;林达中国当代作家】
(1)就研究美国制宪会议而言,以上四则史料中属于直接史料的是___________(不定项,填字母)。(4分)
材料二
《如彗星划过夜空:近距离看美国之四》一书中的叙述:麦迪逊认为,组成一个好的政府的关键,是控制好权力。他说:
“
如果人人都是天使,那么政府就根本没有必要……再构筑人管理人的政府时,最困难的是:你先得让政府有能力控制百姓;接下来,你还得让它能控制住自己。
”
……道理是对,可是,又怎样在
“
制度上
”
使这个
“
好政府
”
的权力,就恰到
“
好
”
处呢?在麦迪逊看来,这就是费城制宪会议要解决的问题。
(2)在麦迪逊看来,费城制宪会议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3分)麦迪逊政治主张的理论来源是什么?(3分)
(3)结合所学,简述费城会议取得的成果。(8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3.
“
体
”
“
用
”
之变 (24分)
材料一
“
以中国之伦理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
——1861年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注:冯桂芬,改良主义先驱人物,最早表达了
“
中体西用
”
的思想】
“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
。
“
中国欲自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
——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第25卷
材料二
两广总督张树声(1824—1884)遗折称:
“
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常不相及。
”
——《张靖达公奏议》卷8
材料三
康有为和梁启超提出
“
以群为体,以变为用
”
的体用之说。
“
以群术治群,群乃成;以独术治群,群乃败。
”
“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
——《饮冰室文集》之二第3一4页
问题:
(1)根据材料,简要归纳近代中国
“
体
”
“
用
”
观的变化。(4分)
(2)概述近代中国
“
体
”
“
用
”
观变化的时代背景。(6分)
(3)谈谈你对近代中国
“
体
”
“
用
”
之变的认识。(14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