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93.2019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27 浏览数:455

一、单选题

1.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1)殷墟出土的一块甲骨上的文字,其内容翻译如下: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人们已实现了农耕定居生活B.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C.天文历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D.百姓迫切祈求降雨的心态

2.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2)墨家为春秋战国时期之显学,以 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 为己任,其 在于 兼爱 非攻 的政治活动上,而关注自然科学方面是不受统治者和群众欢迎的,甚至在墨家内部反对者也大有人在。材料说明了(  )

A.墨家接纳了儒家的仁爱思想B.百家争鸣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C.墨学更受当时统治者的青睐D.社会政治问题备受思想界的关注

3.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3)梁武帝时期建立国学五馆,国学馆学生通过 明经 考试择优入仕。不久根据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确立的 举明经 逐渐取代了 举孝廉 。材料表明该时期(  )

A.开创了考试选拔官员的新方式B.士族特权受到一定限制C.儒家受到佛道思想的巨大冲击D.汉代的察举制得以恢复

4.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4)王家范先生说,我之所以不满意以 专制 一词说死中国帝制,因为这种来自西方的成见,每每看不清中国两千年帝制实依赖于发达的行政官僚制度。王先生旨在强调(  )

A.承相制度有效制约了皇权B.中国的帝制并非专制制度C.历史研究应考虑地域差异D.官僚政治具有积极的作用

5.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5)明天启年间,入内直宦官刘若愚对批红情形描述如下: 凡每日奏文书,自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遵照阁中票来字样,用朱笔楷书批之,间有偏旁偶讹者,亦不妨改正。 据此分析可知,明朝(  )

A.内阁票拟权得到一定维护B.内阁制是宦官专权的根源C.皇帝决策时重视宦官智慧D.批红权与票拟权相互制衡

6.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6)表1清朝人口与耕地变化情况

年代

人口亿

耕地亿亩

人均耕地/

1650

1015

600

600400

1750

200250

00

450360

1850

410

10

295

表1表明清朝该时期(  )

A.南北人口结构趋向平衡B.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受到破坏C.国家赋税收入日趋减少D.人口增长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7.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7)清政府被迫接受国际惯例,允许外国公使驻京,于是设立一个专门部门与列强打交道提上了日程,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该机构设立的根本目的在于(  )

A.阳止洋人干涉中国内政B.变革传统外交体制C.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D.筹办开展洋务运动

8.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8)就甲午战争而言,日本当然赚的盆满钵满。但放在大历史中看,大获全胜的日本却因此埋下祸端,最终差点落得个亡国灭种的境地。该分析,意在指出甲午战争(  )

A.制造了中日的历史仇怨B.助长了日本的军国主义C.激化了美日之间的矛盾D.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展

9.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9)1902年,梁启超《新史学》问世。在他看来, 新史学 当务之急,就是要效法 泰西之良史 ,以 民统 代替 君统 ,以 国史 代替 朝史 ,以 民史 代替 君史 。梁启超此举旨在(  )

A.否定传统史学的价值B.为维新变法失败辩护C.激发国人的国家意识D.支持清末的立宪改革

10.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10)表2

时间

党员总人数

工人党员%

农民党员%

19274月中共五大

57967

508

7

19286月中共六大

40000多人

10

76

表2中共党员成分的构成变化反映了(  )

A.国民革命的开展B.共产国际的要求C.革命任务的变化D.土地革命的进行

11.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11)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民族企业被迫不断内迁,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30年代,内迁的工厂达1500余家,工人10万多人。这旨在(  )

A.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B.适应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C.推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缩小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

12.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12)1956年11月,周恩来在八届二中全会报告中说,发展重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为人民谋长远利益。但如果不关心人民的当前利益,要求人民束紧裤腰,那么人民的积极性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即使重工业发展起来也还得停下来。材料体现当时中国(  )

A.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面临国民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D.左倾政策挫伤劳动人民的积极性

13.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13)图1,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情况(单位:%)
图1
注:恩格尔系数指家庭食品支出与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值。
据图1分析可知 (  ) 

A.改革开放促进人民生活改善B.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C.城市经济的发展滞后于农村D.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14.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14)罗泊兹认为: 说梭伦是个民主派就如同说柏拉图是一个基督徒——也就是说梭伦根本不是民主派 。该观点的依据是梭伦(  )

A.实行财产等级制B.创建了权力机关公民大会C.建立了陪审法庭D.禁止以人身为抵押的借贷

15.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15)在罗马,最初大法官审理案件,仅是机械地按照法律的规定办理。后来,《布艾体亚法》的颁布,大法官依据其职权给予或不给予诉讼当事人以诉权、抗辩权或准予恢复原状等,使合法而不合理的权利丧失其法律上的保障,而使合理不合法的关系获得事实上的保护……达到 法官造法 的效果。这一变化体现了罗马(  )

A.司法审判关注社会现实的需要B.大法官掌握了司法权和立法权C.司法审判中形式主义十分严重D.注重维护罗马皇帝的政治权威

16.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16)彼特拉克(1304~1374年)的财富观与当时教会 追求财富是有罪的 主张是一致的,而同为人文主义代表的布鲁尼(1370~1444年)却肯定了人对财富追求的正当性。这一财富观的变化反映了(  )

A.人文主义者缺乏统一的观念B.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C.教会的权威开始受到了挑战D.享乐主义社会新风气的形成

17.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17)宗教改革的直接和决定性的遗产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不管教会是坚持天主教教义,还是拥护新教信仰,世俗当局都控制着教会财产和神职人员的任命。材料表明宗教改革(  )

A.否定了教会组织存在的必要性B.实现了西欧各国宗教信仰的自由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D.促进了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

18.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18)早在18世纪,英国商人就运用包括市场调查,信贷,折扣计划,报纸和杂志广告,不满意退款的承诺等今天被认为是现代营销的策略去获取利润,于是消费社会的出现成为了可能。18世纪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  )

A.根植于英国人独有的消费欲望B.取决于英国人营销策略的创新C.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D.促进社会各阶层实际收入增长

19.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19)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政治上难以驾驭,它们各自的民选议会总是与伦敦派来的总督和其他官员不和。材料揭示了北美(  )

A.对英国的封建殖民统治日益不满B.历史传统奠定联邦制基础C.各殖民地形成了统一建国的目标D.拒绝接受英国先进的制度

20.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20)表3各国工业生产的发展情况(1913=100)

时间

德国

英国

法国

美国

世界

1860

14

34

26

8

14

1870

18

44

34

11

19

1890

40

62

56

39

43

1900

65

79

66

54

60

1913

100

100

100

100

100

表3说明了该时期 (  )

A.世界工业生产规模扩大B.英国率先实现重工业化C.德国工业发展速度最快D.各国工业力量趋向平衡

21.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21)对于《四月提纲》,普列汉诺夫说,如此这般的 转变 之后,建立起来的政府,要么是一个在共产主义基础上革新了的 皇帝专制政府 ,要么是个搞资本主义的 可笑政府 。材料表明,普列汉诺夫(  )

A.不满列宁擅自决策的专断行为B.强调俄国资本主义力量的强大C.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条件不成熟D.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决定

22.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22)1933年,伦敦召开世界经济大会讨论危机问题,会议被认为是一次令人惊恐的大失败。因为此次会议后, 经济上的独立 即经济上的自给自足逐渐成为一个各国公认的民族目标。这实际上说明(  )

A.国际合作共赢的意识尚未产生B.英美争夺世界经济领导权斗争激烈C.自由放任的经济理念根深蒂固D.经济民族主义不利于世界经济恢复

23.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23)图2取材于马歇尔计划创作的漫画。结合所学判断,马歇尔计划(  ) 
图2

A.确立了美元主导的经济霸权B.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的恢复C.扩大了杜鲁门主义的应用范围D.刺激了苏联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24.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24)马来西亚前副总理巴达维说: 在全球化的中心,各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相互交融正无一例外地在销蚀掉每个国家的权力。国家权力受到全球和地区机构及其规则的限制……国家权力的被迫缩小令人十分担忧,这对于发展中世界的弱小国家尤其如此。 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

A.对国家主权安全带来空前挑战B.导致了全球利益分配的不平衡C.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D.促进了世界各地区的共存共荣

二、材料阅读

25.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董仲舒著《春秋决事比》,首次提出春秋决狱的审判方式,即当某一案件的审判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时,法官可以援引儒家经典中的思想来审判。而且在审判中,很重要的一点是 论心定罪 ,也就是重点分析行为人的犯罪动机。
书中有案例如下:甲的父亲乙与丙斗殴,丙用刀刺乙,甲随即用木棍打丙,不幸误伤了自己的父亲乙。有关此案的审判,董仲舒认为,父子是天地间最亲密的,看到父亲在和别人斗殴,没有不着急的。甲本意是拿着棍子帮父亲打丙,是为了救父亲。甲的行为并不是法律规定的殴打父亲情节,因此不应受到处罚。

——摘编自宋伟哲《西汉硕儒董仲舒的法律智慧》

材料二 1649年,克伦威尔等下议员之所以选择公开审判查理一世的程序,不仅仅是为了遵守普通法传统、防止未来的暴政,更是为了让全世界见证他们进行的是正义的事业。
审判查理一世的庭审节录:
国王查理一世: 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这是古老的、合法的世袭权力,我绝不会违背这项托付的。我也不会对新的非法权威作出回应,这违背了上帝对我的托付:所以你要先告诉我你们的权力来源,否则我无可奉告。
法官布拉德肖: 法庭现在以英国人民的名义要你答复,因为英国人民把你选为国王的。……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国王的即位宣誓就意味着契约的开始履行。当然,先生,这一约束是相互的,你是他们忠实的君主,他们是你忠实的国民

——摘编自杰弗里·罗伯逊《弑君者: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的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判甲罪名不成立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 春秋决狱 反映出汉代法律怎样的发展趋势。(9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查理一世和布拉德肖的观念冲突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审判查理一世的背景。(1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审判对其后世的法律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4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文化的自我保持是文化生存的必要条件。这种自我保持不可能在封闭的、非生命的方式中完成,而只有通过与范围不断扩大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进行新陈代谢,达到必要的文化补偿点,才能得以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是文化是在生命运动中不断通过自调节和被调节,完善发展自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文化流行的勃勃生机,开创文化的新生面。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根据材料信息,概括指出其关于文化发展方面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只需明确写出一种看法,阐释时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27.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一次联考·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二战后西欧盛行的凯恩斯主义就把推行社会福利制度当作调节经济的杠杆,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社会福利事业服务的的医疗、职业培训、老年保健等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吸收了大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的失业者……但自1975年以来,由于经济危机和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陷于重重困难。
本世纪二十年代,西欧国家公共支出约占国民生产总产值的20%,五十年代占到30%,七十年代增加到40%;北欧国家占50%以上,公共支出中社会福利支出约占三分之二。例如,法国医院的预算取决于当年病床的利用率,医院故意延长病人住院期,致使保健费用每年递增15—20%。普遍实行社会福利制度,规定不明确,也助长了少数人的依赖思想。 人人为自己,国家为人人 ,不能发挥社会的互助作用。

——摘编自杨祖功、曾宪树《论西欧的福利国家危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西方推行福利制度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