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启蒙运动不是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件,从18世纪开始到19世纪,它对欧洲和美洲的知识界有着一系列的影响。
“理性
”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启蒙思想家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他们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他们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制、权力制衡等。尽管启蒙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但伏尔泰寄希望于
“开明
”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史林译《世界大历史:1689—1799》
材料二 鸦片战争结束不久,魏源、徐继畲等人在他们的著作中,就以赞赏的态度介绍过西方的民主制度,说它有中国传说中的
“三代政治
”之
“遗意
”。洋务运动期间,介绍西方议会政治、民主政治的著作逐渐增多,同时人们也已认识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必要,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的一些洋务知识分子或早期维新思想家还主张以西方的
“君民共主
”制度取代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到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不仅主张
“兴民权
”、
“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也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进行过介绍。20世纪后,民主与科学得到进一步传播。
——摘编自郑大华《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近代中国人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的基本理念,并分析其历史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对民主的态度变化及其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