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我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是适应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而建立起来的。两汉时期,朝廷设立各级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监察机构开始独立于行政系统。监察官员的品级比相应行政官员的级别低,但职权较大,如隋朝御史大夫为从三品,但其监察范围包括公卿宰相和各级官员。唐朝以来,各朝推行
“检举、控告、采访调查、深入部门定期检查、重大政治活动亲临现场督察以及考课督察结合
”等方式,以保证监察效能的实现。宋代设立监司、监州,完善地方监察体系。清朝不仅在全国设十五道监察御史,还规定都御史统辖省按察使。
——摘编自林志强、张旭日《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特征研究》
材料二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中国共产党借鉴苏俄社会主义政权建设模式,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于1931年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为保证苏维埃政权的有效运转,抵制封建官僚思想的侵蚀,中共在根据地逐步形成了以党政监督为主体,专业性监督部门和群众性监督组织相结合的监督制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监督实践成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的源头。
——摘编自吴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督制度研究》
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
“国要有国法。
”1982年,全国90%左右的县团级以上党委建立了纪检机构,国务院各部委都基本设立了纪检组织。是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批机关、监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其监督;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1986年,国家监察部成立后,各级地方政府行政监察机关迅速建立起来。
——摘编自谢撼澜、谢卓芝《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建设的进程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监督制度形成的背景。(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我国监督制度建设的意义。(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