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88.2018—2019学年度陕西省商洛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陕西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28 浏览数:736

一、单选题

1.

观察下面两图,图一至图二的变化反映了(  ) 

A.手工业产品的质量提高B.农民的赋税负担减轻C.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化D.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2.

观察下表中的信息。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汉代(  ) 

材料

文献

汉代设铁官的郡县有45处,设于河洛地区的有7处;弘农郡有铁官,在黾池;河东郡安邑、皮氏、平阳、绛等均有铁官

《汉书》卷二《地理志》

郭况,光武皇后之弟也,累金数亿,家僮四百余人,以黄金为器,工冶之声,震于都鄙。时人谓:郭氏之室,不雨而雷。

《拾遗记》卷六《东汉》

A.冶铸业较发达B.冶炼工艺高超C.官府专营铁业D.出现雇佣劳动

3.

北宋时,在政府许可下,由成都6家富户共同印造的 交子 铁钱在市场流通。后来还发行了会子,会子有三种:通行于东南各路的东南会子、通行于两淮的淮交、在湖北通行后扩至京西和广南的直便会子。交子、会子的发行(  )

A.取代了原有货币B.规范了商业行为C.推动了商业发展D.增加了政府收入

4.

明朝后期,张居正提出了 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 厚商 政策。这一政策(  )

A.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D.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5.

(2019·安徽 示范高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20)新航路开辟后,从亚洲输入欧洲的香料比开通前 扩大了三十倍 ,还有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草、茶叶、咖啡、可可等在欧洲市场上流通,更是改变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地位。这主要是因为新航路开辟(  )

A.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B.削弱了土耳其的实力C.推动了工业革命爆发D.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

6.

如图是1825年西属美洲和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人口构成。这种人口分布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美洲开发吸引了移民涌入B.葡西两国最早开辟新航路C.欧洲殖民者的探险与掠夺D.葡西率先开展了黑奴贸易

7.

据统计,1651~1751年英国人口从522万人增加到577万,1780~1790年增长速度为11%,19世纪20年代增长速度达到16%。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取决于(  )

A.居住环境的改善B.殖民掠夺劳动力的积累C.工业革命的完成D.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8.

从改良蒸汽机到电话机的发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变化:前者的发明更多是经验的结晶,而后者则是科学理论的自觉运用。这折射出第二次工业革命(  )

A.以机器动力革新为主要标志B.以运用经验积累突破为特征C.凸显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D.注重对传统科技成果的革新

9.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传统行业出现 异化 状况,如棉纺织业、造船业日益衰落,而制茶、缥丝等传统行业却获得较快发展。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商品物美价廉B.传统手工艺创新能力强C.自然经济顽强抵抗D.世界市场的差异性需求

10.

1945年出版的一本书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一种现象: 这集团羽翼丰满之后,不但更避免负担战费,而且还用囤积垄断等种种方法促使物价加速上涨,借以增加他们的财富。于是弄得物价更急速地上涨,通货更急速地膨胀,而他们的势力更为加大。 由此可知,该书作者(  )

A.抨击官僚资本B.主张稳定物价C.担忧国民生活D.揭露日寇侵略

11.

如表是我国1952年和1957年各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

19%

15%

07%

718%

7%

1957

33%

56%

8%

3%

1%以下

A.主要得益于 一五 计划的完成B.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体现出当时经济建设的冒进思想D.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要求

12.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到: 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1/4,就是外资部分,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务等方面得到益处嘛!多搞点 三资 企业,不要怕。 这表明邓小平主张(  )

A.设立沿海经济特区B.坚持社会主义制度C.深化行政体制改革D.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13.

1990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外宣布一项重大决策。当时,一位新华社记者写道: 从这一天起,这个在当时的地图上还没有被标上地名的三角平原让世人瞩目。 这一决策是(  )

A.开发开放浦东B.开辟经济开放区C.开放港口城市D.开放长江三角洲

14.

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曰洋灯,火锅名曰洋锅,细而至于酱油之佳者亦名洋酱油,颜料之鲜艳者亦呼洋红洋绿。 这说明近代中国(  )

A.受到西方精神文明的强烈冲击B.民众对洋货仍持排斥心态C.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成为时尚D.社会风气中呈现崇洋倾向

15.

近代以来轮船、火车和公共电汽车相继传入中国,对于最初接触到这些新式交通工具的中国人来说因其空间狭小而存在着巨大的心理障碍—对 男女混杂 的担忧。上海电车初次运行的时候,因国人害怕不敢乘坐而生意冷淡。材料中的现象说明近代中国(  )

A.交通业发展带有殖民色彩B.交通近代化不可能实现C.传统观念影响交通业发展D.新式交通工具弊端太多

16.

近代西方传教士在华所办的报纸,经常大量刊登西方的文明知识、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制度等内容。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最有可能是(  )

A.促进中西文化交流B.开启民智启蒙思想C.创造有利传教氛围D.打破国人蛮夷观念

17.

1929年,美国将平均关税水平由40%提高至47%,对上千种产品提高或开始收取关税。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国纷纷出台报复性的高关税政策。这些国家的做法旨在(  )

A.共渡经济危机B.摆脱经济困境C.整顿世界贸易D.限制本国出口

18.

有学者评价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结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该学者意在强调,罗斯福新政(  )

A.得到了美国社会的一致认可B.增强了人民克服经济危机的信心C.以坚持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D.实现了美国经济的重新繁荣

19.

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后,重新倡导资本主义自由经营和私人首创精神,减少国家的过度干预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解职能……不过数年,撒切尔革命大见成效,以 滞胀 为主要症状的 英国病 基本被治愈。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凯恩斯主义导致 滞胀 现象B.现代英国经济体制成为资本主义模板C.现代英国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D.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无需国家干预

20.

据统计, 一五 计划期间苏联工业年增长率为2%, 二五 期间为8%, 三五 期间为13.2%。1933年,苏联农业总产值比1929年下降了23%,此后很长时间内一直不景气。这说明斯大林模式(  )

A.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B.压制了地方企业的积极性C.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21.

1958年6月,苏共中央决定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农产品的制度和向机器拖拉机站、技术修理站和集体农庄中的专业站因所完成的工作支付实物报酬的制度,国家向集体农庄采购农产品的形式统一为以收购方式进行。这一决定旨在(  )

A.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B.废除斯大林模式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22.

有学者认为: 二战后金字塔式国际货币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控制。 这反映出(  )

A.马歇尔计划的作用显著B.苏联与美国市场的分裂C.国际贸易的均衡化发展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23.

所有欧元硬币的正面都是相同的,标有硬币的面值,称为 共同面 ,而硬币背面的图案则是由发行国自行设计的。欧元的这种设计体现了(  )

A.欧洲同源异流的特点B.欧洲一体化须让渡主权C.欧盟各国的民族特色D.欧盟的合作化程度较低

24.

下图是21世纪初的一幅漫画,对其寓意解读最准确的 (  ) 

A.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B.股市带动餐饮业发展C.全球化伴生诸多社会问题D.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推进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青铜工具而广泛使用,传统的精耕细作技术已初步形成,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在土地制度方面,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在战国末期已经逐渐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粮食作物最主要的有:粟、黍、稻、麦、粱、菽、麻等。农作物产量有了提高。

——摘编自李玉梅《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

材料二 明朝,番薯、玉米、棉花等美洲高产作物由国外陆续传入,尤其是棉花,已在全国普遍栽种。万历年间,耕地总面积超过七百万顷,为明神宗万历年间开始的人口稳步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在南宋时流行的俗谚 苏常熟,天下足 ,晚明时期已转变为 湖广熟,天下足 。晚明以后,湖广的米开始被长途运送至江浙、闽广等地区贩售,使当地农民开始改种经济作物。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及随之出现的长途交通,都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摘编自复旦大学《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农业经济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4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清末状元张謇认为 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开始筹办大生纱厂。本欲招商股白银60万两,但一年之中,奔波无数,只招得三四万两。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张謇通过两江总督刘坤一将湖北官购存沪未用的2040錠领回,作价25万两,以此作为官股(,) 按年取息,不问盈亏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春,大生纱厂在江苏通州唐闸开车生产。唐闸厂区周围是产棉区,原料价廉。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大生纱厂所产之纱,质地优良,行销各地,利润优厚。民国初年,大生纱厂进入辉煌时期,利用大生纱厂的利润,兴办了学校、港口、慈善机构、博物苑以及气象台等,创造了诸多中国 第一

——摘编自陈杨霞《浅谈利用文化遗产开展历史神入教学的策略》

材料二 大生纱厂开厂之际,张謇请江宁画家单林作了四幅画,名为《厂儆图》,悬挂在厂内公事厅,生动记录了大生创业的艰难和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第一幅画名为《鹤芝变相》,讽刺了集资过程中洋行买办潘琴鹤(华茂)和郭茂之(勋)的反复无常。第二幅画名为《桂杏空心》,讽刺了江宁布政使司桂嵩庆、太常寺卿盛杏荪(宣怀)的言而无信。第三幅画名为(水草藏毒》,讽刺了通州知州汪树堂和幕僚黄阶平的暗藏祸心、多方阻挠。第四幅画名为《幼小垂涎》,讽刺了上海商界巨子朱幼鸿(畴)、严小舫(信厚)的贪得无厌。

——摘编自言夏《国商——徘徊上海路灯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大生纱厂创办和获得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封建势力阻挠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工业革命发生后,英国的国民收入由1801年的232百万英镑大幅增至1881年的1051百万英镑,增长了约3.5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比重由1770年的45%大幅降至1881年的10.4%,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比重在1770—188l年间大幅上升,由24%上升至37.6%,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比重由1770年的31%上升至1881年的52.1%,超过了一半。

——摘编自许兵《工业革命与产业结构演变——基于历史与逻辑的视角》

材料二 1851年英国女性人口为1070万人,其中参加工作的妇女有283万人,大多集中在纺织业、服装业、帮佣。另外,采矿业、金属业、造纸、印刷、食品、水泥、制砖、玻璃等行业也雇佣了一部分女工。不过,在产业部门工作的女工实际上并不多,约占该年所有工作妇女总数的3%,在英国女性人口中仅占7.6%左右。

——摘编自张云《从(南方与北方)出发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女性》

材料三 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以后,城市的工业和第三产业却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来吸纳这些人口,导致失业现象极其严重。流入城市人口的激增,使得城市原有的住房不能满足需要,城市住房十分拥挤。由于城市居住条件太差,导致卫生环境十分恶劣,疾病到处流行。英国工业化初期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炭,煤烟尘和水蒸气的结合,这使伦敦成了世界著名的 雾都

——摘编自吴雪《回眸工业时代开端——浅析工业革命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的影响。(6分)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工业革命带给我们的启示。(6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区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 耐泼曼 ,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 制高点 (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美国自1894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之后,其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高速的发展。在这样的时期做总统,或许应该是一件爽快轻松的事情。但罗斯福从上任的第二年开始,就实施了一系列政府监管经济的措施。这在一贯倡导自由竞争的美国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而且,政府监管的矛头首先指向的是垄断性的大公司和大财团……从1928年到1932年,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国家一派欣欣向荣,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一直认为政府管得越少越好的美国人,也尝试着以新的眼光看待政府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重新审视政府和经济发展关系的背景。(3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经济发展的启示。(3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