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 我国最早的
“身份证
”是隋唐时期朝廷发给官员们的
“鱼符
”(形状像鱼),它是用木头或者金属精制而成的。
“鱼符
”上面刻有官员的姓名、任职衙门及官居品级等。当时,凡亲王和三品以上官员所用的
“鱼符
”,均以黄金铸制,五品以上官员的
“鱼符
”为银质,六品以下官员的
“鱼符
”则为铜质。
“鱼符
”的主要用途是证明官员的身份,便于应召出入宫门验证时所用。据明人陆容《菽圆杂纪》载:牙牌(宋朝时开始使用,用象牙、兽骨、木材、金属等制成的板片)不但官员们悬之,
“凡在内府出入者,无论贵贱都悬牌,以避嫌疑。
”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档案局肖丽萍《从一张民国时期的身份证谈起——中国身份证历史变迁》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一张身份证(局部):
这张身份证中还有:半身像片、钢印、持证人的所在地、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本籍、寄籍、号码、颁发日期;受教育程度、职业(行业、职位)、公职候选人资格(类别、证书号码、指纹)、家属(称谓、姓名)、役历(役别、日期、证明长官)、保甲番号(乡镇、保、甲、户、日期)、住址(名称、日期)、注意事项等。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档案局肖丽萍《从一张民国时期的身份证谈起——中国身份证历史变迁》 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唐朝
“身份证
”的功能。(3分)
(2)依据材料说明明朝至民国时期我国
“身份证
”制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国家实行身份证制度的作用。(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