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中国
西方
专制独裁、野蛮
民主、文明
非理性、愚昧
理性、开明
迷信、死气沉沉
科学、活跃
虚弱、黑暗
强壮、光明
以家族为本位、以感情为本位
以个人为本位、以法治为本位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王煜宇《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
——摘编自刘少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度反思》
三、开放性试题
时间
重大事件
1861年
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901年
清政府在《辛丑条约》中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1912年
南京临时政府改外务部为外交部
1915年
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1919年
巴黎和会将德国原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1928年
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
1943年
国民政府与美英等国谈判,废除“治外法权”,美英放弃了包括领事裁判权在内的特权
1946年
中美签署《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四、材料阅读
年份
人口数(万人)
耕地数(万顷)
米价(千文/石)
1661年
323.3
58.7
0.963
1685年
332.4
72.7
0.539
1724年
533.6
80.0
0.525
1753年
1651.4
83.1
1.012
1784年
3283.2
89.8
1.412
1820年
4799.2
95.0
2.432
——摘编自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地理》
注释:图中的女鞋广告语为
先生早起出讲堂,第一注意学生装。
你们全身所服用,是否国货抑外洋。
一生敬谨答教师,专用国货已多时。
学生所穿的靴鞋,买于陈嘉庚公司。
(陈嘉庚是民国时期著名民族资本家)
先生闻言大欢喜,更望诸生都如此。
诸生一一齐点头,爱国须用国货起。
——摘编自白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