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45.2020届江西省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28 浏览数:696

一、单选题

1.

《左传·昭公七年》载: 单献公(春秋单国国君)弃亲用羁(寄客)”结果单襄公、单顷公的族人杀掉单献公而另立单成公。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

A.宗法制度已经名存实亡B.官僚政治已经取代贵族政治C.人们对血缘关系的认同D.宗法性家臣保持了政治稳定

2.

在断代史研究中,史学家吕思勉曾设 外戚功臣相诛 休养生息之治 封建制度变迁 三节来论述古代某一时期的政治。其研究的时期最有可能是(  )

A.西汉B.春秋战国C.西周D.东汉

3.

下面是关于古希腊官员任职资格审查的案例。由此可知,古代雅典(  ) 

案例1

被告因曾在三十僭主的骑兵队中服役,没有出任议员的资格

案例2

被告被指控在三十僭主时期参与了颠覆民主政体的活动,不能出任执政官

案例3

被告在三十僭主乱政时逃离了雅典,没有和雅典民众一起抵制僭主的暴力,没有出任议事会议员的资格

A.强化民众责任意识B.重视官员政治立场C.培育官员权利观念D.民主主体范围狭小

4.

布赖斯勋爵在评价《十二铜表法》时说: 不存在任何法学问题它没有涉及;罕有一个政治科学的角落,它的光芒未曾照临。 布赖斯勋爵做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十二铜表法》(  )

A.调和社会矛盾,维系了帝国统治B.涉及领域众多,贵族权力受限C.条文明晰,公民权益得到了保护D.重塑罗马政治秩序,影响深远

5.

下表是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重大历史事件。由此可知,此时的法国(  ) 

时间

史实

18763

共和派赢得众议院选举胜利并得以组阁

18775

麦克马洪总统解散共和派内阁,由布罗伊公爵组阁

18791

共和派赢得参议院选举胜利。两院改选总统,温和共和派格雷维继任

A.君主派与共和派势均力敌B.民主政治日益发展C.立法权力高于行政权力D.共和政体有待确立

6.

咸丰年间,清廷默许统兵大员和各省疆臣便宜行事,地方督抚不但获得了原先中央所有的筹饷权、募兵权,即连设立藩司之外财政机构的事实也得到清廷默许。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A.外来侵略威胁清廷统治B.清政府君主专制面临危机C.内外危机影响权力结构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7.

1895年,英国《曼彻斯特卫报》在评述意大利公众舆论强烈反对俄德法三国施压日本时,简明扼要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日本在最近的战争中为文明而战,打倒了野蛮,所有的文明国家都会从中受益。 这一观点说明(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D.西方媒体试图掩盖日本侵略罪行

8.

巴黎公社共选出的86名委员中,有资产阶级自由派分子21人(4月初,这些人退出了公社),蒲鲁东主义者20人,布朗基主义者22人,新雅各宾主义者13人,无党派人士10人。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巴黎公社(  )

A.实行包容式的协商民主B.消除了意识形态的影响C.实现了社会各阶级联合D.努力构建服务型的政府

9.

1956年10月,毛泽东说道: 台湾和平统一, 一切可以照旧 ,台湾现在可以实行三民主义,可以同大陆通商,但是不要派特务来破坏,我们也不派 红色特务 去破坏他们,谈好了可以订个协议公布。 材料反映出当时(  )

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确立B.中国所处国际背景有所改善C.中国完成国家统一的新思考D.海峡两岸关系出现缓和趋势

10.

薛君度在《中国外交新论》一书中写道: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没有实现彻底的中立和不结盟的资本,因为自立的前提是自强。 这可以用来解释新中国成立初期(  )

A.外交方针与具体国情不符B.推行 一边倒 政策是势之必然C.急需改变和调整外交政策D.中立更能维护新生的人民政权

11.

1982年3月,勃列日涅夫在中亚重镇塔什干发表讲话,称苏联 过去和现在都没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任何威胁 ,并肯定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对台湾主权。勃列日涅夫的主要意图是(  )

A.巩固中苏同盟,应对美国霸权主义B.缓和中苏关系,改善苏联外部环境C.借鉴中国经验,深化苏联改革步伐D.调整对华政策,壮大社会主义阵营

1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不结盟运动等呼吁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美苏阵营内不少国家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自主倾向,阵营主导国家的凝聚力、影响力不断下降。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据此可知(  )

A.世界多极化是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进程B.美苏是世界多极化的主要推动力量C.亚非拉地区区域化得到较快发展D.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已基本形成

13.

张之洞说: 农事最疲,有退无进……其所种之法,止系本乡所见,故老所传,断不能考究物产,别悟新理、新法,惰陋自甘,积成贫困。 张之洞所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农耕技术源远流长B.西方科技未能传入中国C.农业缺乏技术更新动力D.传统农业正在艰难转型

14.

雍正五年,浙江巡抚李卫奏道:浙省居民稠密,户口繁多,而杭、嘉、湖三府,本地又多种桑麻,是以产米不敷民食,向借湖广、江西等省外贩之米接济。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清朝中叶江南地区(  )

A.民间手工业发展繁荣B.经济实力下滑严重C.农业生产力日益下降D.雇佣关系已经出现

15.

18世纪,英国社会围绕奢侈消费与社会道德、奢侈消费与经济发展、奢侈消费与健康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重新定义了奢侈消费,认为奢侈品能够满足人们追求快乐的心理需要,是社会进步的力量。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社会观念适应经济发展需要B.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财富增长C.奢侈消费已摆脱了道德约束D.贫富差距拉大激化社会矛盾

16.

19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大宗商品如香料、茶叶、咖啡等贸易比重下降,纺织品的比重上升,此外粮食、煤炭、钢铁、农业原料、运输材料等商品的贸易也有了较大的增长。影响国际贸易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欧洲工业革命加速B.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C.西欧农业快速发展D.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17.

由上图可以得知这一时期 (  ) 

A.美国对华贸易发展最为迅速B.英国对华贸易额开始急剧减少C.英国对华贸易垄断地位下降D.香港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18.

1932年年底,国民政府国防委员会开始对粤汉铁路沿线的湖南湖北地区、津浦路沿线、胶济铁路沿线等地进行调查,内容涉及煤矿的地点、交通设施、矿山公司的历史、组织、资本、工厂设备等诸多方面。国民政府制定上述建设计划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蓬勃发展B.革命武装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C.改变工业布局不合理的考量D.日本侵华致使民族危机加深

19.

右面是1955年创作的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该作品(  )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B.反映出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描绘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巨大成就D.再现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状况

20.

十一届三中全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继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改革,并对上市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 五证合一 。上述党的举措有助于(  )

A.深化依法治国方略B.推动产业结构调整C.释放社会创新活力D.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21.

民国时期,有些中国媒体对罗斯福新政予以批评,把新政看作区别于社会主义苏联和希特勒德国而走的使资本主义得以苟延残喘的一条 最滑稽,似乎最愚蠢的 路子。这一评价反映出(  )

A.社会主义思想日益传播B.意识形态影响史实评价C.国民政府反对新政政策D.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深远

22.

下表反映了1950~1998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和通货膨胀情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20世纪失业水平

占劳动力的百分比%

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

年均复合增长率%

年份

19501973

19741983

19841993

19941998

1950

1973

19741983

1984

1993

19941998

西欧平均

26

60

92

107

43

112

45

22

澳大利亚

21

59

85

86

46

113

56

20

加拿大

47

81

97

94

28

94

40

13

美国

46

74

67

53

27

82

38

24

日本

16

21

23

34

52

76

17

06

平均

38

71

83

78

34

96

45

19

A.50年代凯恩斯主义在发达国家已失去影响力B.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作用被极大削弱
C.8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反通货膨胀政策取得成效D.90年代发达国家失业率水平普遍下降

23.

1920年11月,苏俄政府颁布租让法令,并成立了租让总管理委员会,决定在苏维埃政权的监督下,将一些暂时无力经营的矿山、农场、森林、油田以至铁路,按一定条件租让给外国资本家。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是(  )

A.苏俄政权开始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B.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了承认C.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难局面D.政府推行的战争政策造成了经济困难

24.

右面是一幅关于21世纪初亚太经合组织的漫画。其寓意是(  ) 

A.经济区域集团化排他性趋势明显B.区域集团内部密切合作应对外部挑战C.内部成员难以实现利益均衡发展D.区域集团化趋势抑制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然而更矛盾的却在于,科举考试内容与科举制宣扬的选拔人才的目的,完全不相符。如其说科举及与其伴行的学校,在于养成或鉴定从政文官,则学校所习、科考所试,应针对其从政所需。笼统的经义,特别是以特种文字格式讲经载道的八股,可以说是与实际政治毫无关系的,而抒情言性、吟花弄月的诗赋更是相去十万八千里。这种离奇现象的解释,真如有些人所说,是由于当时君主大臣们都相信 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 ,都相信经通一切皆通么?不是的……如其我们不否认科举制也希望达到选贤任能的目的,但它更大的目的,却在于使人们的思想拘囚于一定范式中;在于使人的意志集中到一定目标上;在于以形式平等的文化手段,胧糊智识水准逐渐提高了的一般人士的种族或阶级意识。

——摘编自王亚南《支持官僚政治高度发展的第二大杠杆——科举制》

材料二 科举考试所带来的社会流动 的大小不仅是一个绝对量,还是一个相对量的问题。清代虽然只有十分之一的贡生、举人和进士是从没有功名的人家选拔出来的,但科举时代的社会流动途径似小非小、似窄非窄。实际上,科举考试带来的社会流动更是一种价值导向:一个实现了自下而上社会流动的成功案例,往往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人效仿。这种社会流动不仅具有示范效应,还有蝴蝶效应。通过个人努力可以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这种价值观一旦为社会所认可,会有很多人虽然不走科举通道,但仍会试图通过其他方式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摘编自张天虹《走出科举:七至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流动研究的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社会影响。(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为当世效实用 。中国史学素有经世传统,在传统史学中表现为从王朝盛衰总结经验教训的资鉴史观,如《诗经》的 殷鉴 观念,《资治通鉴》的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思想。新史学派,则主张进化,言今古不同, 反对以历史为褒贬或作殷鉴之工具 。吕思勉对 以史事为前车之鉴 也持质疑态度。在他看来,历史的功用不在于借鉴以往独立的史事,而是从整体社会变迁中探求人类发展的公理,世界上没有两件真正相同的事,世运愈进则变迁愈速, 执古方以药今病 ,以历史为前车之鉴 实最危险之道

——摘编自王应宪《吕思勉先生的历史观》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洋务运动对于中国重商思想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洋务派认识到欧美国家军事技术的先进,最初以为只需仿效其造船、制炮、练兵之法,即可安内攘外,维持政权的稳定,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以清政府的财政是无法支撑起强大的军事体系的, 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经过一番曲折,洋务派终于理解到国民财富和民用工业的意义,从而处在同欧洲的重商主义一样的出发点。从求强到求富的思想进化为近代中国重商主义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摘编自袁明照、郭丙合《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

材料二 在国家统一后,对内需要进行制度改革,对外则需维持稳定的周边环境,而此时的英国资金匮乏。同一时期,国家的经济结构开始从以农为主的发展转到了重 ,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使得君主看到了商业的发展能够带来巨大的财富。为了使利益达到最大化,都铎的君主开始了以国家的名义去支持和维护本国的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进而扩大影响。商人则借助国家的力量活跃于欧洲商业圈,开拓海外贸易。重商主义诞生于民族国家兴起、国际竞争激化的近代欧洲,主张通过金银积累、贸易保护、工业扶植、就业促进、国家干预、强权打造、殖民征服等手段,实现富强并赶超先进。

——据刘锐《英国近代早期重商主义政策实行原因探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时期中国重商思想形成的历史意义。(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重商思想与英国近代早期重商主义思想的异同。(10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二战后,在西欧出现的欧洲一体化运动蓬勃发展。鉴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在欧洲以及极端民族主义和战争复仇主义的危险依然存在,美国政府以 杜鲁门主义 的发表为标志,主动插手欧洲的战后重建,支持欧洲一体化。美国希望西欧国家能按照美国模式——联邦制进行欧洲一体化,建立 欧洲合众国 ,实现自立、自助和共同发展,成为美国全球安全战略的支撑点,减轻其负担。1962年7月,肯尼迪说: 我们认为一个强大的联合的欧洲是我们的朋友和伙伴,而不是竞争者。援助欧洲一体化是我们多年外交政策的基点。

——摘编自张福财《关于战后美国对欧洲一体化政策问题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 经互会是1949年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成立的欧洲社会主义国际经济组织,存在和活动的时间有40余年。该组织以计划经济为基础,内部分工明确,其贸易活动以苏联为中心呈放射状向东欧扩散,但贸易条件由苏联人为地规定价格,而非依据市场条件。成员国的对外贸易总额的60%是在内部进行的,重要原料也多是在组织内实现自给,如煤炭需求的99%,石油的69%,铁矿砂的76%,黑色冶金产品的66%,生活日用品的61%。1967年成立的欧共体,在法德领导下各成员国相对平等,内部人员、资金、技术、商品都可自由流动,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间的经贸往来。据统计,欧共体产生世界工业产品17%,经互会已达到33%,但欧共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达36%,经互会则不足10%。尽管如此,该组织的成立对于对抗马歇尔计划、防止东欧的离心倾向,以及解决东欧国家的能源和市场问题具有重要影响。

——摘编自李兴《论经互会的问题与苏东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支持欧洲一体化的缘由。(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欧共体相比,经互会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经互会。(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