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52.2019—2020学年度浙江省杭州北斗联盟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27 浏览数:1016

一、单选题

1.

老师在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时,向同学们展示了下列一组图片,下列哪一选项最准确地反映了图片展示的主题(  )

A.一战中德军 施里芬计划 的破产B.一战中旷日持久的阵地战C.一战中英德的海上争霸战D.一战中的新式武器

2.

世界在进入二十世纪时出现了新的特点:既不是美国建国之初还处于弱小时期的世界,也不是英法老牌帝国主义当年称霸一时的世界。这是一个复杂而又需要重新认识的世界。处于这样一个时代的威尔逊政府需要为美国制订一个与时代相适应的外交战略。下列有关威尔逊的言行按时间顺序正确的是(  )
①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
②美国必须不但在名义上而且在事实上做到保持中立。
③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
④回到美国后,他就陷入了一场与参议院就批准《凡尔赛条约》以及国联问题的斗争中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③④D.④③②①

3.

【加试题】1916年,德军在某地发动了一场战役,试图将其作为 碾碎法军的磨盘 。该地位于下图中的(  )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4.

1930年,希特勒在一次演说中说, 如果德国人不能解决自己国家空间缺乏的问题……那他2000年的历史就付诸东流了。……(德国)必须抢占并保有空间 。对希特勒所谓的 空间理论 出台的背景理解正确的是(  )

A.经济大危机的爆发B.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C.德国冲破凡尔赛体系D.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形成

5.

【加试题】出于保密需要或者是为了彰显某种意图,战争中军事行动往往都有一个代号。下列两次世界大战中有关行动描述正确的是(  )

A.施里芬计划:初期在西线集中德军主要兵力,在6周内打败法国B.黄色方案:主攻方向放在德法边境的阿登山区,以达到奇袭效果
C.海狮计划:最终被迫不定期推迟,宣告了德军 闪电战 的破产D.霸王行动:执行德黑兰会议决议,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两栖登陆

6.

如图所示战役发生时,二战其它战场正在进行的是(  )

A.盟军发动诺曼底登陆战B.日本正加紧对中途岛的进攻C.意大利宣布投降并退出二战D.苏德在库尔斯克地区展开激战

7.

下表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一战爆发后日本对德国宣战

独占了中国山东和东北的市场

B

英法美日签订《四国条约》

日本取得与欧美列强平等地位

C

德国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法西斯的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

D

美英发表了《大西洋宪章》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8.

1921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下院的一次演说中表示: 日本是英国的旧友,在20年的同盟中,双方甚有所益。当今英美关系极为和谐,我认为首先应该增强与美国的友好合作,其次也要维持同日本的亲善与合作。 这表明英国的主要意图是(  )

A.调和美日之间的矛盾B.维持在亚太地区的利益C.极力维护英日同盟D.加强与美日的友好合作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美、英三国举行波茨坦会议,并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此公告声明(  )

A.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B.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C.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D.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华民国。

10.

到了11月中旬,隆冬来临,德国坦克乘务员发现,坦克推进装置上…… 的油已经凝固。……12月初,一场大雪使气温突然下降到华氏零度以下,……希特勒的军队陷入绝望的境地。 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在下列哪一战役中出现(  )

A.莫斯科战役B.柏林战役C.库尔斯克战役D.阿拉曼战役

11.

德意志帝国兴盛从1866年击败奥地利算起,到一战时崩溃,不过半个世纪;日本帝国从开始明治维新到一战结束,不到80年;二战后德日在废墟上兴起,……从六十年代算起,日本和德国经济不断繁荣,如今已持续了半个世纪。由此可见(  )

A.专制政体不能做到国富民强B.民族主义是推动国家走向富强的动力C.战争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D.民主政体是国家持续繁荣的保障

12.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今包头市九原区),抵云阳(今陕西淳化县),堑山堙谷,直通之。 这一举措(  )

A.加强北部边防B.西南夷 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
C.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D.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3.

御制《至圣先师孔子赞》碑在陕西富平县被发现。碑文载: 集厥大成,序书删诗,定礼制乐,上召往绪,下示来型,道不终悔,秩然大经,孔子之道,千圣所同。……康熙二十五年七月初四日。 康熙帝制此碑旨在(  )

A.说明 六经 是儒家宝贵遗产B.宣扬孔子追求礼乐文明的一生C.打击分裂势力,完成国家统一D.推崇儒家文化,缓和民族矛盾

14.

中国自秦代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机构中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相关的是(  )
①秦代的道  ②唐代的鸿胪寺   ③唐代羁縻府州   ④元代宣政院

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③

15.

平生不得志的孔子不会想到他的思想在汉武帝时居于正统地位,更不会想到儒家思想不仅是官方的意识形态,更影响着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究其原因很难穷尽,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  )

A. 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B.礼法并用符合统治需要
C.忠恕 思想、爱有差别适应中国社会的要求D.内圣外王 思想被广泛采用

16.

(2018·浙江 七彩阳光 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二第一学期期中·30)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生平事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求学雅典阿卡德米学园   ②任教马其顿王室   ③在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   ④确定了哲学研究对象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④③②D.①③④②

17.

《日本侵华的铁证:日本记者镜头下的九一八事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阐述了日本记者镜头下的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料,图片来源均是当时日本记者所拍,因此史料价值及其重要,同时编者提出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十四年抗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B.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军民开始了全面的顽强抵抗
C.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胜利结束D.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18.

21世纪的中国提出了伟大的 一带一路 思想,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简称。 5000年中国文明绘就了一条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 。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山穿越时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  )

A.当地人用铁犁牛耕劳动B.丝绸、白瓷、唐三彩是常见的商品C.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D.部分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田

19.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

20.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五四运动是由工人阶级发起的,因此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五四运动后,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中共一大的召开,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1.

2019年1月1日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它的发表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主要是因为它对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方针是(  )

A.采用和平方式统一B.国共展开第三次合作C.一国两制 D.九二共识

22.

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 半球化 ,只有到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 半球化 的主要原因是(  )

A.不结盟运动兴起B.区域合作组织的发展C.两极格局的存在D.南北经济发展的悬殊

23.

历史地图以简明的、特定的地图语言再现历史,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所学史事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历史地理概念。下图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 (  )

A.①②④③B.③④①②C.②④①③D.③④②①

24.

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用来说明(  ) 

A.大洋洲在国际上的地位举足轻重B.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增加C.第三世界崛起与发展壮大的历程D.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加强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1988年,法国政府公布了华工档案,并在巴黎市中心里昂车站附近的一座广场镶建了华工纪念铜碑,纪念在 一战 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据统计, 一战 期间,欧洲战区华工总计约有14万人之巨,尽管他们与协约国并肩工作而非直接参战,但通过此举,中国不仅向世界有力地展示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渴望,表明中国人有诚意且有能力支持协约国,而且以此方式将中国与协约国战争命运直接绑定,进而助推其他更重要的外交目标之实现正是这些目不识丁的农民成为中国致力于创建新的国家认同的前驱。他们的血汗、牺牲为中国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争取列国承认、为中国登上世界舞台和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凭借。

——摘编自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

材料二 二战时期,中国是抗击法西斯的主要国家之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并逐渐成为战时 四大国 之一。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英国卷入二战,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中美开始有了共同的敌人日本,中国抗日战场的地位上升。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签字。这是中国第一次以 四大国 之一身份出现在战时的国际政治舞台上。1943年10月,美、英、苏、中四国在莫斯科签署《普遍安全宣言》。据此,中国有权参与各大国之间为结束战争而采取的协调行动,有权参与筹建联合国,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始扮演大国角色。1943年12月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开罗宣言》,表示团结一致,决心把战争进行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并规定战后把日本占领的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开罗会议是战时中国外交的最高峰,标志着战时中国的大国地位达到顶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劳工在 一战 中作出的重要贡献。(4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 其他更重要的外交目标 一战 结束后是否实现?为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二,概述二战时期中国大国地位确立的主要历程。(6分)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时期中国大国地位得以确立的原因。(4分)

26.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第二战场开辟75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就向英国提出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美国参战后,苏美英三国政府多次商讨这个打败德国法西斯的首要战略问题,它们之间意见分歧,矛盾迭起。一是在苏联和英美之间,主要表现为在什么时间开辟;另一是在英美之间,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什么地点开辟,有时两者又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争论激烈,甚至因难于协调而有动摇反法西斯联盟的危险。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罗斯福更加意识到开辟第二战场的急迫性。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认为: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将1944年进攻欧洲大陆的任务明确下来,如果盟军从西进攻德国,落在从东进攻德国的苏联后面。将会出现严重的政治问题。 他进一步警告说: 在最后阶段陷在法国西部,而俄军却已迫近德国本土,那就会出现最为不利的外交形势,立即有产生混乱不堪局面的可能性。 罗斯福的顾问舍伍德也说: 除非我们迅速行动,否则。我确信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或者德国投向共产主义,或者有可能陷入完全无政府状态。 正是这种考虑催促美国最后向英国施压迅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摘编自臧春华《浅析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苏联最初 要求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美英最终同意的时间。并简析苏联与美英在时间上存在分歧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英等国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影响。(4分)

27.

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下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二十六年,皇帝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材料二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 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三 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 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1)指出材料一中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指出材料中所涉及制度的特点。(6分)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4分)
(3)依据材料二,说明 平叛战争 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4分)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2分)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