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80.2020届四川省成都市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16 浏览数:1104

一、单选题

1.

商代青铜礼器的装饰花纹充满了神秘性、幻想性和威慑性(如图5);西周中期以后,青铜礼器在装饰上多采用几何形花纹,追求典雅、朴素的美(如图6)这一变化反映出(  ) 
图5 商代饕餮纹                                       图6 西周几何纹

A.周代青铜制造技艺已开始衰退B.青铜器的功用发生了重大改变C.观念形态从重神事转向重人事D.父子相袭的工官制度遭到破坏

2.

在推翻秦朝的战争中,表现最激烈的是南方的楚,其次是齐、赵,再次是韩、魏、燕,至于关中秦地,完全没有发生反秦暴动。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A.楚齐赵三地的农耕经济领先关中B.各地对秦文化的认同存在较大差异C.东方六国推行郡县制的时间不一D.秦朝在各地实行了不同的政治制度

3.

魏晋时期,中央与地方官学的学术地位大大降低;非官方的私学、家学却因学术功底深厚,传承有续,成为世家子弟修习的主要途径。出现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A.政局动荡社会失序B.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C.下层士人迅速崛起D.官府轻视对民众的教化

4.

(唐太宗) 昭陵六骏 的六匹骏马神情俊爽刚毅,姿态神武有力;(唐高宗)乾陵石刻的天马体态浑朴劲健,呈凌空翱翔之势;(唐高祖)献陵的石虎、(唐德宗)崇陵的石人石马,也都形体高大,雄健有力。这类作品(  )

A.展现出统一国家的繁荣富强B.说明了宗教雕刻艺术的高超C.反映了帝陵礼制色彩的淡化D.体现了大唐气象的豪迈闳放

5.

明代中后期,某些地方的士绅力图通过自我治理的方式,取代僵化无力的 保甲制 ,维护地方的稳定与繁荣。内阁也出现了权力 宰相化 的要求。这可以说明,当时(  )

A.专制主义日益强化B.官场腐败威胁长治久安C.地方出现分离倾向D.国家治理机制需要调整

6.

19 世纪70年代以前,在各大洋行中任职买办的广东人远超半数。之后,经营丝业的外国商行雇佣了更多浙江人代替广东人;几乎所有外商银行的中国买办都来自江苏。这种变化反映了(  )

A.江浙已取代广东的经济地位B.近代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动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平衡D.江浙的人才优势远超广东

7.

19 世纪末20世纪初,针对 改良文字,使文字悉统于声音 的主张,许多知识分子提出了汉字拼音化的方案,发起了切音字运动,强调 字话一律、文话相通 ,以达到 中国虽大,犹如一家 的目的。这反映了当时(  )

A.向西方学习进入了伦理层面B.取消方言成为社会各界共识C.文化传承的难题得到了解决D.近代民族国家意识有所增强

8.

表1

时期

人口亿人

口粮需求量

亿石

粮食总产量

亿石

口粮需求量占粮食

总产量的比例%

1812

367

179

234

765

1850

436

212

262

809

1887

436

212

256

828

1911

450

219

256

855

表1反映了1812—1911年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的概况。由此可推知(  )

A.清政府财政来源日渐枯竭B.列强侵略导致人地矛盾尖锐C.部分工商业发展面临困难D.社会稳定促使人口持续增长

9.

截至1927年6月,中共建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干事会、全国农民协会临时党团、中华全国学生总会党团、中华全国济难总会党团、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党团等众多全国性党团组织。这些 党团 的建立(  )

A.维护了革命统一战线B.孤立了国民党统治集团C.扩大了中共政治影响D.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10.

图7是八路军印发的宣传画《为了谁》。该画旨在(  ) 
图7

A.坚定全国军民的反侵略意志B.推动日本人民的反战运动C.瓦解日本军部与财阀的联盟D.抨击国民政府的消极抗战

11.

1952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3278亿斤,比1949年增长了44.8%,1953 年继续增长。但从1952年下半年起,许多地方出现了抢购粮食以致粮价上涨的情况,当年国家粮食收购计划有40亿斤未能完成,到1953年这一缺口更是高达87亿斤。这一现象的出现(  )

A.暴露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偏差B.加快了经济管理体制的转变C.揭示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性D.反映了国民经济形势的严峻

12.

表2 香港 精武 系列电影中虚构的民族英雄 陈真 形象 

《精武门》

1972

穿传统短布衫,狂野不羁;为师父报仇,击碎东亚病夫牌匾。

《精武英雄》

1994

穿中山装,留学日本;为师父报仇,交日本友人,同日本女孩恋爱。

《精武风云·陈真》

2010

穿西装、抽雪茄、钢琴弹奏《国际歌》;曾参加一战,回国后加入地下组织同日本军方斗争。

据表2可知(  )

A.时代变迁影响民众文化消费心理B.陈真 形象的艺术品位愈来愈高C.影视作品提升了民众的历史素养D.影视作品愈益重视还原历史真实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古代政治制度中对于重大问题决策采取集议、廷议等 协商 形式。秦朝凡是重大事件,如议帝号、封建、封禅等都与大臣商议。汉代承袭此制,如立嗣、立法、人事任免、教育、盐铁专卖、边事、出战、迁都等重大问题都要协商。集议一般由丞相、御史大夫主持,如果议题特别重要皇帝也会参加或主持。参加集议的人数根据议题牵涉面而定,少则几人,多则几百人。汉代设置了针对国家某项重大政策的 专题协商 会,如有关经济民生领城的盐铁专卖会议等。隋唐建立起一套 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施行 决策——执行 机制,以宰相为代表的中枢辅政集团 协商 议事成为皇帝最终裁决的前提和基础。在明清两代,一些重大问题决策、重要人事选任、重大案件审理通常都要进行不同方式的协商。

——据齐惠《中国古代政治中的协商因素》

材料二 1925年,褚辅成在善后会议上正式提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草案》,主张 罗致各派要人、各省主帅 共三十三人组成国务院,接受法律限制与人民监督,协商国是。由于段祺瑞临时政府将之视为 捣乱 , 这一提案无疾而终。国民党早期提倡国民会议,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响应,而后来国民会议却沦为国民党一党独裁的工具。中国共产党先后创造了 三三制 、多党合作的联合政府、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三大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成为近代中国发展的必然归宿。

——据张涛《协商民主视阈下九三学社先贤政治主张的历史定位—— 以褚辅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草案〉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 协商 在国家治理方面可资借鉴的经验。(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以来,协商民主在民国政治生活中一再受挫的原因,并简述中国共产党推进协商民主所取得的成果。(1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对《天工开物》的各种解读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非常重要的题目。那些奉19世纪欧洲科学革命为圭臬的学者,力图在中国历史中找到可堪与欧洲对等的个案,找到欧洲的镜像。因此,在一些学者眼里,这本著作之存在,是中国人有志于工艺知识、技术和实用手段的一个有力证明。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宋应星之后没有学者沿着他的路数、用他开创的包罗万象的方法来了解工艺知识,这恰好足以说明中国人在思想层面上对实用事物和技术缺少兴趣;或者,他们将这本书看作一个文明的标志,而这文明中的发明和创造能力都正在趋于衰落。
我在这里所做的,便是将《天工开物》重新归置到它原本所处的各种关联之中。(在我看来)宋应星对于 天工 开物 这两个语汇的使用,意在将自己的文字纳入一个更大的关联当中,而非简单地记录工艺过程。他相信,通过描写这十八个遴选出来的工艺领域,人们可以从中学到重要的宇宙规制( 天理 ),了解这些规制能让世界进入 的状态中。

——据【德】薛凤《工开万物—— 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

围绕材料中关于《天工开物》的解读,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观点加以评析。(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上海开埠后,随着人口大幅增加,道路两旁出现很多土坑,供行人便溺。从1864年开始,租界当局大量建造了装有自来水、煤气灯或电灯等现代设施的公厕,还建造了儿童公厕、女厕等专门性公厕。1909年,士绅胡文炜等集资兴办了华界首座现代公厕。到20年代中期,华界现代公厕发展到24座。1927 年以后,公厕数量不断增加,其兴筑与管理成为华界上海市政府卫生当局的工作重点之一。因经费不足,市政当局多通过竞标的方式将公厕承包商办。虽然市政当局对公厕的管理、清洁、售纸等行为都制定了详细的制度和规范,但商办后的公有公厕和私有公厕一样,仍然积弊丛生,引起市民严重不满。1947 年,市政当局决定将市区公厕收归市办,由卫生部门雇工管理。但因市政当局财力不足,公厕市办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据苏智良、彭善民《公厕变迁与都市文明——以近代上海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上海公厕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上海公厕改革的作用。(7 分)

16.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许衡(1209—1281),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金元鼎革纷乱之际,他以 建皇极,立民命,继绝学,开太平 为已任,在京兆的郡县广办学校,并从笃实践履的角度阐释理学。他的弟子 彬彬辈出,致位卿相 。许衡为元廷定官制,立法规,造历律,提倡行汉法,重农桑。在他的影响下,元中期仁宗恢复科举;文宗大兴文事,整顿吏治,编纂《经世大典》等。时人认为 我元之宏规,有非三代以下有国家者之可及矣。 许衡去世后,元廷追封其为魏国公, 诏从祀孔子庙廷

——据周少川、罗或《许衡的政治实践与政治主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许衡成为一代名臣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许衡的历史活动。(7 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