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22.2020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17 浏览数:10159

一、单选题

1.

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证,又规定受封者应 以供王职 法则周公 ,并将这些载入文告,公布于世。这一做法旨在(  )

A.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B.突出周天子权力的至高无上C.缓和周王与诸侯之间的矛盾D.推动诸侯为周王朝开疆拓土

2.

唐朝定制是中书省掌草拟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封驳,尚书省掌承旨执行。后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于是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由是鲜有败事。这说明当时政事堂的设立(  )

A.扩大了封建君主的权力B.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缓和了各部门之间的矛盾

3.

美国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中指出,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化的很多因素……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兑换首次成为由政府担保的纸币。材料表明(  )

A.宋代近代经济已相当繁荣B.宋代赋税征收开始以货币为主C.宋代契约关系已具普遍性D.商品经济催生了信用金融发展

4.

《水浒传》被一些官员咒为 诲盗之书 ;清代俞万春作《荡寇志》,以108好汉都被杀死来作结;清政府曾三禁《水浒传》。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

A.受到反封建礼教思想的影响B.启蒙思想借助艺术方式传播C.传统文化渗入民众的日常生活D.政治立场影响人们解读文学

5.

有学者指出:在评价洋务派的 官督商办 时,从 的方面来说,为了寻找投资的出路,只有依靠封建政权的荫庇,绕过自己无力克服的障碍,以赚取利润。该学者认为(  )

A.私营企业难以摆脱清政府的控制B.洋务运动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C.清政府已放弃传统重农抑商政策D.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6.

辛亥革命就推翻满清这一点而论,固然算是成功,但就全部革命的目的而论,究不能不谓为失败。 由此可知,该言论认为辛亥革命(  )

A.尚未实现民族主义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取缔了不平等条约D.未能真正实现三民主义

7.

下表显示的是我国20世纪20年代初的部分经济数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年份

1920

1922

1923

1924

进口贸易总值1913年为100)

1337

1658

162

1786

新建工厂

70

46

14

11

A.国民政府经济建设成效显著B.中国开始逐渐卷入世界市场C.列强对华经济侵略逐步加强D.民族工业呈现日益萎缩趋势

8.

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用党内通信的形式写信给省、地、县、社、队、小队六级干部说: 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性。例如,去年亩产实际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产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 毛泽东此信件(  )

A.表明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批评B.鼓励基层干部群众继续大跃进C.有效清除了 倾错误影响D.认识到经济建设中存在着问题

9.

彼特拉克说: 我要问:对飞禽、走兽、鱼蛇的特性知道得很多,而对人的本性一无所知,不知我们从何而来,往何而去,以及为什么生活,这到底有什么好处? 这表明彼特拉克主张(  )

A.重视人自身的价值B.放弃对自然界的研究C.努力追求现世幸福D.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10.

据统计,英国棉布生产在1785年为4000万码,1850年达到20.25亿码;1815年英国输入印度棉纱还很少,到1829年超过了300万磅;1815年英国输入印度棉布有80万码,1830年增至4500万码。这些数据的变化反映出英国(  )

A.棉纺织业产能大幅度过剩B.工业革命的效能优势得到体现C.工业领域已完成了机械化D.已经完全打开了对亚洲的市场

11.

1917年7月1日,彼得格勒50万人举行示威游行。……绝大多数参加示威游行的群众在旗帜上和标语牌上写着 打倒战争! 打倒十个资本家部长!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这些标语和口号反映出,在俄国(  )

A.沙皇专制政府不得人心B.和平方式夺权困难重重C.临时政府面临严重危机D.民主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12.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政府为应对股市崩溃、欧洲银行业危机、全球商品需求逐步下降等情况,采取措施维持本国贸易顺差,使自身在世界范围内成了众矢之的。美国这种做法(  )

A.属于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B.有利于缓和世界经济危机C.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D.直接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发起的启蒙与救亡是联系在一起的,其目的是借助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制度作为富强救国的一种工具。……五四后期,启蒙运动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救亡的主体由原来的知识阶层转向革命知识分子领导下的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广大民众参与革命并成为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革命后建立的新中国成为个人自由、解放和幸福的政治条件。

——摘编自杨全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演进的逻辑与特点》

材料二 1868年,日本明治新政权建立,但国内封建关系没受到根本性冲击,政治局面还不稳定,殖民地化的威胁依然存在。因此,明治新政府提出了 文明开化 殖产兴业 富国强兵 三大口号,为适应这一要求,日本近代思想启蒙开展起来了。……明治14年是自由民权运动高涨的一年,也是启蒙思想家发生思想彻底转变的一年。福泽谕吉开始鼓吹 内安外竞 ,颂扬和鼓吹对外侵略,进而抛出了著名的 脱亚入欧论 ,鼓吹对中国和朝鲜的侵略,走向了极端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

——摘编自崔世广《论日本近代启蒙思想的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与日本启蒙思想兴起背景的异同。(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与日本启蒙思想产生的不同影响及原因。(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戴高乐执政时期(1959—1966年)法国的主要外交活动

时间

外交活动

19593

宣布:地中海舰队不再受北约指挥

19636

宣布:大西洋舰队在战时不再归北约指挥

19641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65

拒绝参加北约军事演习

19663

宣布退出北约组织

196667

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

——摘编自赵茗《戴高乐外交思想与实践的民族主义传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现代史知识,对表格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孙叔敖认为治国先治水,治水以兴邦。《淮南子·人间训》记载:“?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 他截引期思的水,来灌溉附近的旱田,慢慢发展成为一个大的期思雩娄灌溉区,为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打下了基础。而历史上最早运河——云梦通渠的修建,使云梦泽成为一个重要的粮食产区,并打通了楚国的北上运输线。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建于安徽寿县境内,唐代改名为安丰塘,至今仍发挥着灌溉效益。孙叔敖注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的治国理念与实践,使得楚国仓廪实、武备足,国势日盛,为楚国的霸业打下基础。

——摘编自耿华玲《楚令尹孙叔敖的为政思想及现代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知识,指出孙叔敖注重治水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知识,分析孙叔敖注重治水的影响。(9分)

16.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到1947年夏天,冷战态势在欧洲已经出现。不过,对于亚洲,美苏双方都采取了稳定局面的方针。因此,美国虽然确定了在欧洲对苏遏制政策,但在对日和约问题上,仍坚持以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为宗旨。……后一段时间,在凯南的主持下,美国制定了一个全新的媾和设想,其基点已完全从 大国合作 转为 美苏对抗 。1948年3月25日,凯南提出了关于美国对日政策的建议,其中包括美军在和约后继续留驻日本,坚持在美国的监督下重新武装日本等新方针。在凯南的推动下,国务院倾向于认为,美国对日政策的根本目的 是要将稳定的日本纳入亲美的太平洋地区经济体系中去,成为追随美国政策的值得信赖的一盟国 ,从而主张推迟媾和,缔结和约的性质亦并非惩罚性的,且不必非有苏联和中国参加。

——《中苏同盟、朝鲜战争与对日和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日本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日本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9分)

17.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6分)
材料 郑成功在中华文化的滋润中成长,对中国的历史事件、文化史实十分通晓,深知:农业生产、粮食收成对巩固政权的重要作用。复台之初面临许多困难与险阻,为了尽快开创局面,他广纳户都事杨英及咨议参军陈永华等人的建议,采取许多有效措施。台湾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日照时间长,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五谷一年可两至三熟。郑成功命令部下招集并运载闽南沿海的居民中不愿内徒(徙)者移居台湾。这些移民带去先进的农耕工具与生产技术,同时还带去其它行业的工具与技能,给台湾的农业及其它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郑成功治台的时间虽不长,但却为台湾农业经济的繁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摘编自王长英《郑成功对台湾经济文化的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成功能推动台湾农业开发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成功开发台湾的影响。(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