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45.2019—2020学年度山东省潍坊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0 浏览数:3724

一、单选题

1.

2019年,在河南淮阳发掘出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其中有各种形制的圆形遗存分布于人工垫筑的台基之上,经考古专家初步判断,很可能是当时粮仓的遗迹。如判断无误,这一遗存可实证(  )

A.原始农业的发展B.贫富分化的出现C.社会阶级的产生D.早期国家的形成

2.

《道德经》中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中说: 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二者都认为(  )

A.道生万物B.顺应天命C.人定胜天D.天人合一

3.

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 毋口请 ,并形成了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的这种做法(  )

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B.实现了思想统一C.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D.导致了暴政统治

4.

宋辽并立期间,杨业率领杨家将保家卫国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在辽国古北口有纪念杨业的 杨无敌庙 ,宋朝民间将杨家将故事演义得更加丰富。据此可知当时(  )

A.民族之间战争异常惨烈B.理学成为宋辽的官方哲学C.杨家将逐渐被民间神化D.忠烈节义受宋辽民间推崇

5.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某制度 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 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 。这一制度是(  )

A.分封制B.郡县制C.猛安谋克制D.行省制

6.

明朝中期,常熟一地主购买大片沼泽,雇用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改造为良田,凿水池用以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果木蔬菜,副产品运往市场销售,所得 视田之入复三倍 。这说明,此时江南(  )

A.开始出现多种经营的农业经济B.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C.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D.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时期

7.

1861年,曾国藩在给咸丰帝的奏折中提出: 购买外洋器物 让人学习仿造,一两年后,就可以 剿发逆,勤远略。 这表明曾国藩(  )

A.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B.提出了切实的国家发展战略C.未能认识到中外的实质差距D.代表着时代前进的主要方向

8.

年号纪年从汉武帝开始,一直沿用到清末。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以阴阳合历的民国纪年法取代了年号纪年法。这表明辛亥革命(  )

A.推翻了清朝统治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C.否定了传统文化D.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9.

表1是1914—1919年中国部分统计数据。

农户

1914—1918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

减少2600多万亩

1914—1918

减少2600多万亩

1914—1918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军费

1914—1919

增加92万多人

1916—1918

增加5000多万元

表1
影响表1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B.西方列强侵略加剧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D.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10.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某地旅游广告中提到 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 (图1)据此推知,该地是 (  )

图1

A.江苏南京B.江西赣州C.陕西延安D.河北西柏坡

11.

1935年,日军不断蚕食华北地区。12月9日,北平各大中学校数千学生举行抗日救国游行,12月底,平津学生联合会组织 南下扩大宣传团 ,到工人农民中宣传抗日救亡。学生的爱国运动(  )

A.成为扭转抗战时局的关键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C.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战路线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2.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 本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这意味着(  )

A.国民党统治结束B.新中国立志实现祖国统一C.新中国正式诞生D.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执政党

13.

铁人精神 是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它包括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的忘我拼搏精神、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的艰苦奋斗精神等诸多内涵。 铁人精神 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

A.大生产运动B.社会主义改造C.社会主义全面建设D.大跃进

1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了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

A.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B.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C.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D.彻底消除 倾错误

15.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 。这一 变革 指(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B.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二、材料阅读

16.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2是汉朝中央政府为经略边疆而设立的不同机构。

机构

管理范围

职能

郡县

北疆、东北疆、西南地区、南疆

管理民政、防务和屯田

属国

脱离本民族主体而迁徙到内地的边疆民族

设属国都尉,其内部事务仍由该内迁民族的酋长负责

都护府、校尉、中郎将、将军等

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

管理民政、军政和屯田

表2
材料二 汉王朝在广阔的边疆地区以长城为主干,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唉瞭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可以及时掌握边疆地区的情况,也可以防御来犯之敌。对强大的匈奴先后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对西城诸国则是先后采取了频繁遣使者往来、武力征服、和亲、屯田、册封官爵等措施;对南方诸族则采取了郡县制和羁縻统治并行、 毋赋税 等政策。从边疆稳定、民族关系和睦的角度看,汉王朝的边疆政策是较为成功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和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朝经略边疆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朝经略边疆的意义。(4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图2、图3为唐朝长安城东市西市示意图。
(注:市署为政府管理商业的机构,常平仓、平准署是隶属中央的派驻机构,邸店是专供商人存货、交易和居住的地方。)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长安城两市布局的异同。(6分)
材料二
……
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火凤声沉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唐·元稹《法曲》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中原地区哪一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

18.

(10分)阅读林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帝的名义,向英、美、法、德、俄、奥、日、意、西、荷、比十一国同时宣战。当宣战诏书下至各地,邮政大臣盛宣怀令各地电信局扣押宣战诏书,只给各地督抚观看,并电告其不要服从此令。在刘坤一、张之洞等人支持下,由盛宣怀从中牵线,上海道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了 保护东南章程九款 ,随后,闽浙、山东、浙江、安徽、广东均签订类似协定,史称 东南互保 。陕西、四川虽未加入,但亦表示支持。他们在东南各省违抗 支持义和团 的命令,称皇帝敕令是在拳民胁持下的矫诏 乱命 ,认为 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 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

——据盛宣怀《愚斋存稿》等

(1)指出清政府对十一国宣战的背景,并说明宣战与东南互保的联系。(4分)
(2)指出东南诸省督抚推动东南互保的目的,并说明东南互保的影响。(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1949年7月30日,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给杜鲁门总统的信中写道:中华民国政府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援助不够,我们派往现场的观察员报告说,在至关重要的1948年,国民党军队从未由于缺乏武器弹药吃过一次败仗。国民党的抵抗力量之所以遭到极大削弱,实际上乃是战争初期我们派驻重庆的观察员所见到的那种腐败现象。国民党军队不是被打败的,他们是自己瓦解的。从中国的力量对比来看,我国政府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建立和平。为了使双方作出让步,国民党必须建立自己的议会,这样,中国政府才能名副其实地成为全中国的政府,各党派才能在政府的宪法范围内发挥作用。这些条件一项也未实现。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援助是无意义的。

——摘编自【美】约翰·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艾奇逊关于国民党政权失败的认识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 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自中共八大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并说明其对改革开放的积极作用。(6分)
材料二 改革的步子要加快(节选)
(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会见外宾时的谈话)
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坦率地说,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因地制宜,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不仅粮食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长。农村改革见效非常快,这是我们原来没有预想到的。当然,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成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那时候是万里同志主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史料按时间与价值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按获取途径和保存状态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等。请依据上述两种标准,指出材料二的史料类型。并从材料二中获取信息,解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