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46.2020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黑龙江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17 浏览数:2281

一、单选题

1.

在人类文明史上,汉字显得十分独特:这一套书写系统的基本结构原则自商朝以来就未曾改变。当甲骨文在19世纪末被重新发现时,中国的学者几乎立刻就能够辨识,他们通过甲骨文与金文、篆文互证的方式成功释读了大约600多个甲骨文字。下图是甲骨文、金文与篆文的 字,这说明甲骨文 (  )

A.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雏形B.对后世的造字方式产生重要影响C.阻断了后世文字的创新发展D.是研究先秦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2.

汉武帝统治时期,既采纳董仲舒 独尊儒术 的建议,又任用酷吏开边兴利,还借助 深酷用法者 摧毁太子的守文集团。面对民众的反抗运动,汉武帝晚年悔过,下轮台罪已诏,改弦更张、与民休息,避免 亡秦之祸 。据此可知(  )

A.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已经融合B.汉代以法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C.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D.汉武帝采用多种思想维护统治

3.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宋代婚俗的记载

史料

出处

今人不复以氏族为事,王公之女苟贫困贫乏,有盛年而不能嫁者, 闾间富室便可以婚侯门、婿甲科。

《云麓漫钞》卷三

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婿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

《司马氏书仪》卷三

广南风俗,市井坐估,多僧人为之,率皆致富……妇女多嫁于僧人。

《鸡肋篇》中卷

近世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人俯就,一婿至千余缗。

《萍洲可谈》卷一

据此表能够被认定为历史事实的是宋代(  )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婚俗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富绅渴望进入上层社会D.程朱理学受到冲击

4.

明朝初年建都南京, 去边塞六七千里,元裔时出没塞下,捕杀吏卒,以故命沿边诸王得专制图中,拥三护卫重兵 。朱棣即位后,将沿边诸王内徙,并迁都北京, 天子守国门 。朱棣此举(  )

A.加速血缘宗法关系的瓦解B.消除了蒙古对朝的威胁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使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重叠

5.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积极开展 修约运动 ,废除幕府时期和西方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最终实现了与西方的平起平坐。而洋务运动时期的清政府却没有提出修约和废约的要求,抱定的目标依然是 以夷制夷 。这反映当时清朝统治者(  )

A.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B.缺乏世界的观点看变化C.依然坚持闭关锁国政策D.对资本主义列强抱有幻想

6.

20世纪,面对 欧风美雨 ,时人发出了不同声音。陈天华在《警世钟》中写道: 帝国主义何其雄。欧风美雨驰而东 。邓实则强调 欧风美雨,驰骋中原,陆沉矣,亡无日矣 。宁调元说: 十年前是一重囚,也逐欧风唱自由。材料反映出的相同处是(  )

A.欧风美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B.国人对欧风美雨认识逐渐深化C.当时爱国者忧国忧民的情怀D.时人对欧风美雨的恐惧与憎恨

7.

下表是日军在二战各战场被毙伤、俘虏的人数统计表

战场

中国战场

太平洋及东南亚战场

苏军远东战场

人数

2613

12474

70

该表反映了(  )

A.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主要战场B.在太平洋战场上中国是对日作战的主力C.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宣布对日作战D.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大页献

8.

当其他国家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绝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地、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 。下列最能体现这句话的是,中国(  )

A.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参加二十国集团峰会D.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9.

智者学派认为: 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是由人决定的,跟人的需要和兴趣相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好坏优劣,取决个人的尺度 。这种思想(  )

A.阐述了天赋人权的思想B.第一次在哲学发现了 自我 C.树立了人的尊严和价值D.把人从基督教神学中解放出来

10.

英国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得到巩固,1700年全1830年间,重新界定产权的财产、圈地、法定机构等法案数量出现了显著增长,构成了议会一半的立法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

A.圈地运动没有对财产权利制度带来变革B.工业革命使商业资产阶级发展壮大C.议会改革提高了垄断资产阶级政治地位D.经济的发展对良好产权保护的需求

11.

1848年后,在马克思、恩格斯革命理论影响下,欧洲爆发了多次工人阶级的武装革命运动,迫使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不得不给予工人阶级更多的民主权利。由此可知,当时的工人革命运动(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进程B.采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C.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D.推动了巴黎公社的爆发

12.

1992年,丹麦民众担心欧盟会使本国失去 主权、独立和民族特性 ,一度在公民投票中否决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2005年法、荷兰民众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反对削弱国家主权,因此在全民公决中否决了意在扩大欧盟超国家权力的《欧洲宪法条约》。这表明(  )

A.价值观趋同有利一体化进程B.主权让渡制约一体化发展C.全球化进程中应维护民族独立D.欧洲各国应放弃民族主义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国近代主要金融风潮简表

时间

风潮

大致原因

政府治理措施

1853—

1856

政府铸大钱、发行 纸币风波

太平天国、小刀会起义

18531856年的铸币危机, 引发了民间私铸,导致市场 上拒绝接受大钱,清政府才 被迫逐步废除各种大钱。 1883年金融风潮爆发期间, 清政府在大型钱庄倒闭时, 并未对此采取任何措施,任 由市场自由放任

1856—

1860

传统金融机构在北 京等地撤庄风潮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2—

1883

上海金融风潮

股票炒作、中法战争、丝 价控制权等综合性原因

1900

传统金融撤庄风潮

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1916

中交挤兑风潮

北洋政府过度透支引发 银行纸币发行过量,而现金准备严重不足

1921年风潮发生之后.北洋政府以发行没有保证金担保 的债券,对定期存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兑换,才使此次危机很快得到回复。

同年颁布《证券交易所课税条例》,使政府能够更好地对金融市场进行管控;公债风潮过后,政府通过发新债偿旧债的方式以规范债券集市场,提振市场信心

1921

信交风潮

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民 族工业走向衰落,国内证 券和信托投机过热

1926

二六公债风潮

京沪证券交易所中公债 投机、缺乏监管和北伐战 争

——摘编自兰旭《中国近代金融风潮防范》

材料二 建国后,以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前苏联金融模式为改革方向,采取了一系列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改革,通过接管官僚资本银行、改造民族资本金融业、取缔外国在华银行的特权等措施,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改革开放初,大量的西方金融理论得以引进和广泛传播。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专门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监管各类金融活动的金融机构,国务院于1986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将当时存在的主要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基本都纳入了调整范围。

——摘编自崔鸿《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和北洋政府时期频发的金融风潮特征的差异并简析其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金融业治理措施的演变和意义。(12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我们将欧亚大陆作为考察对象可以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包括日本和西欧,是文明高度发展的地区;其他即第二区域,主要指中国、东南亚各国、印度、苏联、伊斯兰诸国、东欧各国等。虽然第二区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但目前都未发展至高度文明,而第一区域地处中纬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度,土地肥沃,但在早期历史中,由于被森林所覆盖,难以产生出高度的文明。所以,第一区域是作为野蛮落后的民族开始自己的历程的,从第二区域引进文明。不过,第二区域由于气候干燥,有巨大的干旱地带,常常受到来自沙漠地带游牧民族的侵袭,所以这一区域的历史大致就是征服与破坏的历史,建设与破坏无休止的往复交替,造成了第二区域的落后,相比之下,第一区域地处欧亚大陆的边缘,中亚的暴力大致未能波及这里,当暴力来临时,它已经积蓄了抵抗这种暴力的实力。随着技术力量增强到一定程度,第一区域凭借其社会条件尤其是优越的生态条件迅速成长为较高程度的文明。于是,两个区域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历史道路,至今大部分第二区域仍然落后于第一区域。

——摘编自梅棹忠《文明的生态史观》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人类社会演进历程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740年,28岁的腓特烈二世登基,当上了普鲁士国王。在容克的支持下,他推行了开明的君主制改革。他与伏尔泰是朋友,曾邀请伏尔泰访问普鲁士。他主观上追求的当然是富国强兵,鼓励并保护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军火业发展,对其免税甚至给津贴,统一币制,创办银行,立邮政,修公路,开运河,鼓励垦荒、废除农奴制度。但他没有把废除农奴制的措施推广到易北河以东地区,因为那里的容克农庄使用农奴劳动,收益很高。他还大力发展文化教育,重建普鲁士科学院。改革军事,以便推行其传统的对外扩张政策。

——摘编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9分)

16.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联合国组织 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胜利的同盟国于1945年建立的国际组织,其目标是做其前身 国际联盟 没有做到的事:保证国际和平。与国联不同,联合国有一个具有强大执行力的 安全理事会 机构,安全理事会具有广泛的权威,包括采取抵御侵略的海、陆、空军行动的权力。 联合国大会 只能辩论问题,并向安理会建议采取行动。全世界所有国家在联合国大会上有平等投票权,这实际上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非军事方面拥有更大的声音,例如在劳工、文化事务、公共卫生方面,分别有 国际劳工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过去50年间,这些机构在世界事务中起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联合国在政治、军事领域的表现还很令人失望。在整个冷战时代,只有当两大集团都一致认为某个冲突是其危害性的(例如何以冲突),联合国的干涉才能奏效,否则就有一方面选择抵制决策程序,例如,20世纪50年代联合国出兵南朝鲜等。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与国联的异同(10分)
(2)根据材料片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联合国的作用。(5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朱舜水(1600—1682),浙江余姚人,反清复明失败后,东渡日本。正值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国家百废待兴,倡导文治,需要符合现实的能够指导国民思想的大儒。朱舜水通过汉语教学,积极传播中华儒家文化,被日本国人尊称为 朱夫子 。朱舜水提倡国家要 共学有才 、强调 圣学兴隆 ,因此造就了许多祝秀人才。水户学派的德川光国受朱舜水 尊王一统 大义名分 史学思想的影响,撰修了日本第一步纪传体史书《大日本史》,而尊王爱国精神又推动了明治维新运动。安东省庵开创的朱子学派,主要继承朱舜水的实理实学、经国济民思想,这一思想包含有日常科技和生活技能的实用主义成分,形成独立的日本新儒学。而古学派则继承了朱舜水无神论的思想,为实证科学在近代日本社会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正如梁启越先生所评: 舜水之学不行于中国,是中国的不幸,然而行乎日本,也算人类之幸了

——摘编自李春光《论朱舜水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舜水对日本社会及文化发展的贡献。(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舜水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