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6.2020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西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9 浏览数:700

一、单选题

1.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 插队 进去,……很像 掺沙子 ”。这种 插队 的做法带来的客观效果是(  )

A.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C.促进了不同族群的融合D.激化了不同邦国的矛盾

2.

《浅议中国政治制度对城市行政管理的影响》一文中写道:“……在这样的制度框架下官员对下管理地方事务,对上服从或者等待调遣,很多建设环节仅限于政府强大的纵向行政运作体系中……”由此可见郡县制下的城市管理模式(  )

A.不利于公众力量的积极参与B.有利于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C.有助于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划D.官员疏于政务贪污腐败成风

3.

建炎二年戊申科考,考生胡铨指责高宗的策问 听于天而不听于民 ,文辞激越,剀切直陈,又说 臣而不言,是负陛下;使臣言不从,是陛下负臣 ,最后也不用 昧死 等词,便以 臣谨对 结束了对策。这种把矛头直指当朝皇帝的,在殿试卷并不多见。而高宗不仅不恼怒,反视为奇文,欲擢胡为状元。由此可见(  )

A.科举制并非都培养奴才B.宋代统治者具有民主风范C.当时的监察制度非常完善D.士大夫具有独立的人格

4.

元朝行省的权力很大,基本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与宋代以来地方权力逐渐削弱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元代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行省处理政务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这反映了(  )

A.行省制的优越性没有发挥出来B.行省行使权力受中央的节制C.行省官员的权力 大而不专 D.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5.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中写道 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内阁。万历皇帝二四年不上朝,从宪宗到熹宗前后竟有一百六十余年没有召见大臣。 这从侧面反映了(  )

A.明朝皇帝的权力逐渐旁落B.明朝废除宰相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C.明朝皇帝越来越懒于朝政D.内阁制有助于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6.

《晚清军机处研究》(1861—1883)一文中指出: 军机处拥有提名各级官员的权力,各地督抚的任命、转任均需军机处向皇帝提交名单,以待皇帝裁决。 由此推知(  )

A.军机处有利于抑制 督抚专政 B.军机处可以任免地方官员C.军机处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D.军机处的权力空前的强化

7.

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至于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 西洋景 ,更是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  )

A.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尚未形成B.英国的利诱政策非常有效C.英方记载有违基本的事实D.民众对清朝封建统治严重不满

8.

孙中山先生曾说: 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 从孙中山这则评论可知(  )

A.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任何价值B.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封建性C.孙中山的认识具有局限性D.三民主义的提出有其合理性

9.

西方军事理论家约米尼说: 一支军队假使采取绝对守势,则无论它的形势是如何有利,实力是如何坚强,终究还是给敌人赶出阵地以外去。 下列最符合此言论的战争是(  )

A.中英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甘孜白利寺的格达活佛(1902—1950)曾写下这样的诗歌: 云雨出现在天空,红旗布满了大地。未见如此细雨,最后降临大地……今朝离去,何日再回。 这首诗描述了(  )

A.藏区人民祥和幸福的生活状态B.共产党领导藏区人民进行民主改革的效应C.长征中的红军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的结果D.汉族和藏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11.

蒋经国(蒋介石的儿子)在《国民革命战史第三部抗日御侮》记载:“……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战火遍及晋绥两省,牵制日军约达四个师团之兵力,并使平汉路方面之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对徐州会战及尔后之武汉会战协力甚大。 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的军队指(  )

A.新四军B.国民党军C.八路军D.工农红军

12.

1945年8月蒋介石连续三次电邀中共领袖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毛泽东也有多次复电。从双方电文可以推知重庆谈判是(  ) 

材料一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814

材料二  未寒电悉。朱德总司令本日午有一电给你,陈述敝方意见,待你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和你会见的问题。816

材料三  查此次受降办法,系由盟军总部所规定,……目未便以朱总司令之一电,破坏我对盟军共同之信守。……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820

材料四  从中央社新闻电中,得读先生复电,兹为团结大计,特先派周恩来同志前来进谒,希予接洽,为恳。822

材料五   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823

材料六  甚感盛意。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晤教有期,特此奉复。824

A.国共两党不对等的、艰难的谈判B.蒋介石和毛泽东个人魅力的展示C.国共两党以民族大义为先的谈判D.蒋介石和毛泽东个人之间的对决

13.

中共中央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起草工作后提出宪法草案初稿,1954年3月交宪法起草委员会讨论通过,然后组织全国各大城市各方面代表人物8000多人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讨论修改而成宪法草案,于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又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约有1.5亿人参加讨论……最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该宪法出台的过程说明了(  )

A.宪法修订程序是极其复杂的B.宪法制定的严肃性和群众性C.宪法的出台经过了充分讨论D.宪法是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

14.

新中国成立前夕,一些民主人士认为不应选择对苏联的 一边倒 ,因为这样对于美国来说 太刺激了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 对付国内外反动派即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们……并不发生刺激与否的问题,刺激也是那样,不刺激也是那样,因为他们是反动派。 毛泽东意在(  )

A.对帝国主义要进行坚决斗争B.反对民主人士的外交策略C.论证 一边倒 方针的合理性D.为新中国成立做理论上的准备

15.

下图是2009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员在不同所有制组织的分布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非公有制企业在解决城镇人员就业中贡献巨大B.我国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
C.公有制企业是安置城镇人员就业的主要渠道D.企业薪酬机制不一导致城镇人员就业不公平

16.

到2018年末,全国铁路拥有机车2.1万台,是1949年的5.3倍;民用汽车保有量2.3亿辆,是1949年的4564.1倍;民用飞机由1985年的404架增至2018年的6134架;水上运输船舶13.7万艘,是1950年的30.3倍。以上数据表明(  )

A.交通运输服务体系逐渐完善B.交通运输设备科技水平提高C.交通运输量大幅增加D.交通运输完成网络化布局

17.

伯里克利说: 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携。 雅典的这种政治理念通过抽签选举和公职受酬制得以实现,这是保证公民能够平等参政的两大重要措施。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抽签选举和公职受酬保障了政治民主性B.这种理念导致了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C.雅典公民平等参政权拥有制度性保障D.雅典公民可以担任民主机构的一切公职

18.

14世纪,在法国兴起了一个独立的法学派,即 罗马法学派 ,16世纪时,法国的罗马法研究居全欧洲最前列。在荷兰则以格老秀斯为代表的 理性法学派 从人类理性出发研究罗马法。在德国以萨维尼为代表的 历史法学派 研究罗马法。材料表明(  )

A.罗马法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B.学者的研究带动了罗马法的复兴与繁荣C.罗马法推动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发展D.罗马法为近代欧洲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19.

西班牙人找不到同等竞争力的货物同中国商人交换,就将美洲殖民地生产的大量白银运往菲律宾,支付给中国商人。这就是当时著名的中国、菲律宾、西属美洲殖民地之间以中国商品和美洲白银为交换的、跨越整个太平洋的国际大三角贸易。从材料可以推知当时(  )

A.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中国白银大都来自与西班牙贸易C.西班牙经济发展程度远低于中国D.西班牙的货物质量低劣竞争力低

20.

在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04年约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6 %,它们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8%。材料表明(  )

A.美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B.美国垄断组织发展程度较高C.美国开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美国企业生产和资本集中程度高

21.

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前,俄国经济落后,资本主义因素和封建主义因素共存。这样的社会条件决定了十月革命既是对资产阶级,又是对地主阶级的革命。由于封建因素和资本主义因素紧密结合,因此,对它们的否定也没有时间的先后。该学者意在说明 十月革命 (  )

A.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根源于俄国社会内部矛盾的不断激化C.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D.是具有双重性质的革命

22.

有学者指出,苏联的现代化不可能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外部形势决定它只能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世界环境。该学者意在强调(  )

A.苏联与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路径不同B.苏联的现代化模式是不得已的选择C.苏联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极大成就D.苏联当时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23.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一国经济的波动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等现象,会不可避免地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波及其他国家。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运行的风险上升B.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面临严峻的挑战C.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D.经济全球化不利于世界各国维护主权

24.

约翰·L加迪斯指出,仅仅将冷战所要解决的问题归结为两个超级大国的利益之争是不恰当的,从根本上看,冷战是两种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对立。由于斯大林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领袖,从未放弃过 世界革命 的最终理念。据此可以推断该学者的观点是(  )

A.美、苏两国对冷战的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B.冷战实际是两种不同思想观念的对抗C.意识形态和安全利益是冷战的根本原因D.苏联和斯大林应该对冷战负主要责任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
材料一 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时,在关于产品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受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

——人教版必修二

材料二 182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

年份

国别

1820

1875

1913

1926

1931

1952

1965

1985

英国

4455

0

0

4

17

17

6

17

美国

3445

4050

33

20

53

9

67

35

——据【美】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

材料三 据统计,非计划经济国家的商品出口值,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1960—1973年增长速度更高,达到年均8%。

——高德步、王珏编著《世界经济史》

材料四 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组织主持下,从1947年迄今已举行了8次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使占资本主义国家进口值54%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35%。第二次……,使占应征税进口值5.6%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35%。第三次……,使占进口值11.7%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26%。第四次……,使占进口值16%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15%。第五次……,使占进口值20%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20%。第六次……,使关税税率平均水平下降35%。第七次……,这次谈判的重心已从关税转移到非关税壁垒上,并达成七个非关税壁垒方面的守则。这七个守则,在法律上独立于总协定,它们仅对在守则上签字的成员国具有法律效力。第八次……,谈判涉及货物贸易,并首次将劳务贸易列入多边贸易谈判范围。除了货物贸易外,还将知识产权和投资问题列入了谈判内容。……但是在布鲁塞尔部长级会议上讨论的一揽子最后文件,因美国和欧洲共同体对农产品价格补贴问题的谈判破裂,未能如期完成。

——王幼文《世界经济学》

材料五 WTO虽然号称 经济的联合国 ,但不容否认的是,在当今贸易自由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毕竟是少数发达国家,全球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进程也是在发达国家占支配地位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它们通过WTO来制定符合本国利益的多种贸易、投资及经济运行规则,这决定了WTO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与问题,在WTO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中必然交织着各种矛盾和冲突。每个国家加入就是为了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然而这些规则的不公平性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受到伤害。因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就发生了。

——江虹《世界贸易组织发展中的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贸总协定对世界经济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联系与区别。(10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世界贸易组织对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和其自身的局限性。(9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注: 纵向发展 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进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 横向发展 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最终发展成为一部整体的世界历史。)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世界历史的认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27.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清末新政由一批曾仇视改革或与改革为敌的人物完成了一场带有革命内容的改革。在这种意味深长的矛盾背后是历史造成的两个原因:其一,庚子之变以后的局势是一种真正的统治阶级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时局。1901年2月颁布的上谕中说: 无事且难支持,今又构此奇变。 正是对这一点的承认。新政在主观上是为了防止革命掀揭屋顶而挖开的一个窗洞,但在客观上却成为时势假手不愿改革者而实现的一场改革。历史常常会使动机与效果大相异趣,对于一个没落的阶级尤其如此。其二,有人说过:戊戌政变杀青年人、南方人多;八国联军杀老年人、北方人多。透过这种南北方和青老年的对立,是改革人物与顽固保守人物的对立。侵略者用暴力消灭了后类人物中的一部分,同时又以此震慑了其他部分。这并不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但它导致的结果却是为中国的改革消除了一些阻力。许多历史的是非是隐藏在历史的深处的,只有透过某些历史细节的表象,才能把握历史迈进的步伐和节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改革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改革的影响。(6分)

28.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41年12月7日,日本人袭击了珍珠港,从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范围的冲突转变为全球性的冲突。战争刚开始时,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决心保持中立。但是,希特勒出人意料的胜利,尤其是法国的沦陷,迫使美国的决策人开始提出疑问中立态度能否自动地提供保护,免受卷入战争之害。如果希特勒征服英国,然后控制大西洋,征服计划的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是美洲大陆?这些因素使华盛顿断定,避免卷入战争的最好办法是向那些仍在与德国作战的国家提供除战争外的一切援助。……罗斯福总统在努力限制轴心国在西方的扩张的同时,还试图制止日本在太平洋的侵略。然而,一届又一届的东京政府由于欧洲事态的发展所提供的所谓的良机而变得越来越好战。希特勤的胜利使法国、英国和荷兰在东亚和东南亚的富饶领地几乎没有设防。因此,只要美国不干涉,日本人占领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日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并分析其原因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政策转变的影响是什么。(9分)

29.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习近平主席2014年3月30日在德国访问并在柏林科尔伯基金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 和平发展是中国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政策。历史上郑和下西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行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中国奉行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给予邻邦巨大帮助,交了很多朋友。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高度评价并充分肯定了郑和下西洋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奉行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给予邻邦巨大帮助,是郑和下西洋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仍然需要郑和下西洋那样 敢为天下先 的时代精神,是郑和下西洋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郑和下西洋话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人民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郑和对中西方做出的贡献。(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郑和下西洋 这一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