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80.2019—2020学年度山东省济南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8 浏览数:1290

一、单选题

1.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以龙山文化命名的山东济南 城子崖遗址 被列为首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龙山文化时期,人们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应是(  )

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农具D.铁质农具

2.

1963年发现于陕西宝鸡的 何尊 ,底部铭文有 宅兹中或(國)”字,体现了西周时期周王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性意义。当时维护周王这一地位的地方管理制度是(  ) 

A.井田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

3.

孔子周游列国之时,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的政治见解。他的政治见解是(  )

A.无为而治B.为政以德C.本善习远D.实行仁政

4.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 秦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的制度设计是(  )

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度C.郡县制度D.郡国并行制

5.

东晋南朝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一批割据政权。而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这说明(  )

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B.北人南迁带去了先进技术C.北方经济发展落后南方D.南北方民族交融逐步加深

6.

唐末五代以来,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常常以大置财物留使、留州。宋初 防弊之政 为解决这一问题所设的机构是(  )

A.通判B.枢密院C.参知政事D.诸路转运司

7.

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是(  ) 

民族

主要活动

916—1227建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政权都兴庆,创制文字,模仿北宋制度

与南宋长期对峙,后现大定之治

完成统一,创制文字,进行了制度创新

A.契丹、党项、女真、蒙古B.鲜卑、女真、蒙古、满洲C.契丹、吐蕃、女真、满洲D.鲜卑、女真、党项、蒙古

8.

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阗、哈喇鲁、畏兀儿等民族50名,有58%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汉人为妻。这说明了元朝(  )

A.奉行民族歧视政策B.已经完全实现汉化C.科举考试更加公平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9.

明朝时期,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机能大为削弱,皇帝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兼任官僚机构首脑之职,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 家天下 色彩更加突出。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宰相制度的废除B.内阁权势的膨胀C.阳明心学的传播D.奏折制度的形成

10.

到明代后期,任何东西几乎都可以从市场上找到,从远途贩运的商品,不仅是满足王公、贵戚、官绅地主需用的奢侈品,而且更多的是与一般人民生活有关的生活用品,如盐、布、粮食、糖、丝、铜铁器具、瓷器、漆器、木材等。这反映出明朝(  )

A.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出现了自由雇佣劳动现象C.商人的经营范围日渐扩大D.大批工商业市镇相继出现

11.

2019年11月,圆明园马首铜像由港澳爱国人士捐赠给国家文物局,马首回到阔别一百多年的家园向世人昭示 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 的深刻道理。马首最可能流失于(  )

A.1842年B.1856年C.1860年D.1900年

12.

黄仁宇先生认为,这场运动使得原本就已经行将就木的清王朝的统治力量进一步削弱,不得不启用汉族士大夫的力量,来维持其最后几十年的国运。这场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清末新政

13.

右边漫画中是一个人化了的土崩瓦解的中国形象。这一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

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宋教仁说: 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 。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B.旨在维护民主共和的革命成果C.体现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D.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15.

1913年,济南振兴火柴厂成立;1915年后,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在各地设立多家分厂。 机遇 指的是(  )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B.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C.传统小农经济解体D.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

16.

习近平主席在某次讲话中说,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运动是(  )

A.护国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17.

下图是某一时期的革命形势示意图,该图所示时期(  ) 

A.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B.局部抗战导致革命重心转移到北方C.为反围剿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D.为推翻北洋军阀广泛发动农民运动

18.

1943年,华北日军发表年度综合战果, 敌大半为中共军……交战15000次,与中共的作战占七五成,交战的二百万敌兵力中,半数以上都是中共军。 这说明(  )

A.中共领导的抗战粉碎了日本速亡中国的计划B.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C.敌后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D.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19.

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发表了名为《毛泽东先生来了!》的社论。总编辑王芸生兴奋地写道 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 毛泽东此行的目的是(  )

A.商讨对日最后决战B.参加政治协商会议C.争取和平民主局面D.拟出席 国民大会

20.

1948年前八个月,国统区的纸币发行量已经是1937年全年发行量的47万倍。这说明(  )

A.国民政府财政经济陷于崩溃边缘B.解放战争在经济上取得重大战果C.国统区的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D.国民政府积极准备与共产党决战

21.

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写道,积孙中山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二十八年的经验, 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据此,新中国成立后我们(  )

A.外交上倒向社会主义苏联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D.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22.

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历史演进中,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民族问题而实施的基本政策是(  )

A.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和自治机关B.允许少数民族划定特定地方进行自治C.各民族完全自治不受人民政府领导D.各民族可以组建自己的公安和军队

2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建设伟大的祖国,各行各业涌现出无数的英模。其中,被人们称为 两弹元勋 的是(  )

A.雷锋B.王进喜C.李四光D.邓稼先

24.

1987年,邓小平豪迈地告诉外宾: 现在我可以放胆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所有的怀疑都可以消除了。 我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  )

A.上海B.广州C.深圳D.海南

25.

历史上,她被殖民者通过炮舰政策和不平等条约割占,成为西方列强掳掠中国以及东方国家财富的基地;上世纪末,她的回归显示了中国综合国力大提高,加强了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洗刷了中国150多年的历史耻辱。她指的是(  )

A.台湾B.香港C.澳门D.澎湖列岛

二、材料阅读

26.

多元起源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向一体化迈进,维持着和平、统一的主流,保持着对中华文明较高的认同感。阅读材料,同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两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西汉民族关系上则主要是采取和抚四夷,特别是与强大的匈奴实行 和亲 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边境的安宁。到了汉武帝时期,随着西汉国力的增强,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强有力措施。

——据注(汪)高鑫《两汉正史民族史撰述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材料二 唐朝前期疆域与边疆各族分布图
材料三 清朝眈(既)继承了历代中原王朝的韁城(疆域),也继承了历史上周边民族活动的领地,清朝的所谓 开疆拓土 ,就是国家对边疆地区实行行之有效的管辖,对边疆各民族直接进行行政管理。

——成崇德《论清朝疆域形成与历代疆域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对匈奴政策的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朝为巩固统一对边疆各族采取的策略。(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清朝 对边疆各民族直接进行行政管理 ,并简析清朝 开疆拓土 的历史意义。(6分)

27.

邮政作为社会交往和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在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1842年,璞鼎查在香港设立皇家邮局,随后在五处通商口岸设立分局,这是列强有计划地在中国设置 客邮局 的开端,表面是为满足侨民通信需要,其实是为满足其 远东中国政策

——据刘波《清末客邮问题的产生及影响》

材料二 近代邮政是中国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与每一个历史事件紧紧相连。
1898年9月,光绪帝发布谕旨,要求各地设立邮政分支机构,酌情裁撤驿站,以便利商民通信。
1916年1月,北京邮政总局通令,将邮政日戳改为 洪宪元年 ,同时印制 洪宪 纪念邮票。
1931年10月,北平邮政管理局宣布,以后凡邮寄包裹及信件,均加盖 不买日货,不卖日货,不运日货 等字样。
1949年2月,军方代表宣布对原北平邮政实行正式接管并着手恢复业务。与此同时,标志旧政权的中华邮政邮票一律停用,改贴华北解放区邮票。

——据修晓波《邮政史话》

材料三 为纪念重大事件或人物,邮政部门往往专门发行特种邮票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邮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邮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 客邮局 在中国出现的历史背景。(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列现象发生的背景事件。(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张,阐明对该事件进行纪念的理由。(6分)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走过波澜壮阔的70年,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奇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49年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这一年钢产量仅15.8万吨,减少80%,煤仅3243万吨,减少48%,粮食为11318万吨,减少约25%,棉花为44.4万吨,减少约48%。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根据联合国 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 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据王桧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这个图方便做题)
材料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立后从初期的经济困局中逐步恢复的具体举措。(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二中三个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6分)
(3)根据材料三谈谈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启示。(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