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86.2020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Ⅰ)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陕西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9 浏览数:396

一、单选题

1.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这制度(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

《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 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这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  )

A.华夏民族开始形成B.华夏族群成为礼仪之邦C.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D.阶级关系发生变动

3.

孔子的儒家学说里本无禁欲思想,宋代儒学家却提出 存天理,灭人欲 ;《论语》中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9世纪末康有为却 托古改制 。这些现象(  )

A.是对传统儒学的否定B.推动了传统儒学健康发展C.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D.有利于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

4.

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同时把察举制度中的考试因素加以强化,科举制度开始形成。唐宋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发展。科举制的特点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B.自由报名,通过考试差额录取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5.

宋朝王小波以 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为号召起义,明朝李自成以 均田免粮 为号召起义,太平天国提出 有田同耕 ,自古代到近代农民起义的这些诉求集中反映出(  )

A.实现 耕者有其田 有利于社会稳定B.土地高度集中破坏了小农经济C.土地兼并导致封建制度走向衰落D.土地私有制使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6.

自明中叶以来,江南丝织业市镇及其四乡,农家栽桑、养蚕、缫丝、织绢,以及植棉、纺纱、织布等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种植粮食作物的农家正业,出现了蚕桑压倒稻作、棉作压倒稻作的新趋势。这表明江南市镇(  )

A.早期工业化的特征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城市化进程的加快D.经济发展的区域化

7.

考据学在清代发展成一门专门的学问,其主要内容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校勘辑佚等方面入手,从事经书古义的考证。考据学以其求实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对中国古典文献的整理作出了较大贡献。考据学的兴起体现了(  )

A.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的反思B.对孔孟儒学的否定C.市民工商阶层的经济诉求D.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8.

中国古代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历经统一—分裂—统一的过程,历经建立一瓦解—统一的若干回合,但每一次重建,都是以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治为内核和表现的。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  )

A.表现形式较为单一B.核心内容具有重复性C.民族观念逐渐淡化D.发展进程具有连续性

9.

甲午战后,梁启超写道: 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 梁启超旨在(  )

A.推翻君主政体B.批判封建伦理C.进行思想启蒙D.传播民主革命

10.

孙中山在评价苏俄新经济政策时说: 此种新经济政策,其精神与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不谋而合。 孙中山说 不谋而合 是基于二者(  )

A.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B.都主张以经济手段改善民生C.都符合各自民主革命的国情D.都重视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

11.

1940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作出《关于各抗日根据地内党支部教育的指示》,要求 普通党员的政治教育,一般的应当包含:怎样做共产党员、支部本身的工作;统一战线政策工作;乡村工作;争取伪军工作;临时的策略教育等。 这表明,中共在抗日根据地的党性教育(  )

A.强化贯彻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侧重提高普通党员的军事水平C.强调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D.注意结合敌后抗战的实际需要

12.

《中央关于彻底平分土地问题给中央工委的复示》中指出: 土地会议应该采取彻底平分土地的方针,……要将地主富农两阶级多余的粮食、耕牛、农具、房屋及其他财富拿出来,适当地分配给农民中缺乏这些东西的人们,地主富农所得的土地财产不超过也不低于农民所得 。上述现象可能出现于(  )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革命根据地B.全面抗战爆发后的陕甘宁边区C.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D.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中国农村

13.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将城乡有别的二元户籍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2014年以来,中央逐渐改革户籍制度,到2016年9月,普遍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据此分析户籍制度的改革(  )

A.符合对外开放引进人才的需要B.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C.利于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D.导致了城市规模日益庞大

14.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二次联考·15)196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际经济委员会党组《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的报告》,批准在全国试办12个托拉斯。之后,建立了如同中国烟草工业公司等一批专业性大公司。到1965年,全国工业产值比1962年增长了8.5%,成本降低了9.5%,这表明中共中央意在(  )

A.采取具体措施纠正农村工作失误B.缓解因经济困难带来的严重损失C.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专业市场D.利用有利国际形势发展外向型经济

15.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生产资料归国家或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规律,计划机关采用价格工资利率税收等 经济杠杆 来取代分配实物的指令性计划。这一理论曾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很有影响力。这表明当时我国(  )

A.经济改革思想的高度统一B.城市经济改革已全面启动C.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D.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和探索

16.

习近平主席在某国际组织上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 上海精神 ;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着力发展务实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这反映了新时期的中国(  )

A.打破了美国长期遏制中国的局面B.开始步入国际舞台体现大国担当C.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积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17.

伯利克里说 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材料表明这种民主政治(  )

A.实行了人民直接参政的国家管理形式B.避免了民主政治过于泛滥C.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D.是以法律为基础的民主政治

18.

古罗马的《法理概要》中说: 每一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即该国本身特有的法。至于出自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因为一切民族都适用它。 以下关于市民法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利于罗马共和国的统一和社会稳定B.有利于调解罗马帝国境内的民族之间的关系
C.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D.真正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9.

恩格斯说: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位诗人 。恩格斯这样说是因为但丁(  )

A.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B.使人们获得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C.歌颂人类灵魂的美好与光明D.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20.

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 非凡 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C.知识分子对 理性王国 大为失望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21.

19世纪以来英国多次进行议会改革。其中1832年改革使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1867年改革进一步降低选举资格,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19世纪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  )

A.逐渐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B.最终完成了议会改革的目标C.与经济基础的发展演变相适应D.巩固了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22.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以社会立法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于1883年、1884年、1889年分别颁布了《医疗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老龄和残疾保险法》。材料反映了德国(  )

A.消除了贫富差距B.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C.否定了自由资本主义原则D.推动了企业自觉科技创新

23.

(2019·广东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 一中、国华纪中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9)下图为苏联二五计划(1933—1937)国民经济目标增长率与实际完成率的比较。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农业和轻工业呈现出负增长趋势B.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C.反映了苏联调整经济结构的愿望D.开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24.

1943年美国提出 怀特计划 :按照存款原则建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基金总额为50亿美元。会员国投票权取决于在基金会组织中的份额大小。 怀特计划 的提出(  )

A.彰显各国经济联系的紧密B.体现了互惠互利的原则C.符合美国经济扩张的需要D.为马歇尔计划奠定基础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据香港英国官方统计,1952年,香港有147家工厂倒闭,除了倒闭的工厂外其余工厂也处于半停工或部分停工状态,工人失业人数超过50%。工业制品对外销售额1951年月平均为25,976,466港元,1952年月平均为19,138,429港元。1953年,一个香港厂商感慨地对记者说: 香港的工业实在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 。香港在历史和地理上与中国大陆连接,尽管大陆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但香港都享受不到。香港工业在奋力挣扎,工业商会要求英政府的协助与保护,得到的是于事无补的卫冕之词。有些厂家努力改善生产,提高品质,减低成本,甚至采用联营方式来向海外推销,然而在美日商品的倾销面前,这种竞争显然是软弱无力的,于是有些人想到南迁到南洋各地,但是不景气笼罩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何处是乐土?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日益严重的大前提下,一切舍本逐末的办法都是枉然。

——摘自陈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工业资料》

材料二 香港工业的困难是不是没有办法解决?但回顾三年来新中国伟大的成就,大建设开始了,人民生活改善,一副工业化的美丽景象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因此,面向大陆,面向祖国是香港唯一的出路。许多有远见的爱国的厂家,由香港内迁后的蓬勃发展情况,正是徘徊在歧途上的香港厂商的一个光明的启示。

——摘自陈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工业资料》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港工业发展的状况及其形成的原因(1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 一副工业化的美丽景象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中的工业化的特点及成就。(9分)
(3)综上所述,对你有何启示(3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上图为14~18世纪发生在世界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从图中提取相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历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四、材料阅读

27.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二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增长,到60年代末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始终把开发人的能力与振兴科学技术作为重要内容,适应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对教育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高等教育中,从专业系科和招生规模方面,增大了理工科的比例。此外,还采取多种措施,扩充研究生院招生人数,改进育英奖学金制度等,以培养更多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在初、中等教育中,充实了实习内容和实验设备,增大了职业高中的比例。在普通高中也增设了职业课程,以培养掌握现代技术的熟练工人。在职业教育中,从60年代初增设高等专科学校,以培养企业急需的中级技术人员;同时还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增大商科和工科的比例。在企业内部也加强了对熟练技术工人和中级技术人员的培训。所有这些措施,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日本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崛起。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进一步普及。

——向娟《日本史:二战后日本教育的新发展》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二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6分)
(2)报椐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二战后日本教育改革产生的影响。(9分)

28.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美西战争爆发。海权理论创始人马汉认为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古巴和菲律宾群岛本身既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是美国分别向南美洲和亚洲扩张的战略基地。西班牙早已衰落,在国际上陷入孤立,特别是古巴和菲律宾两地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武装斗争,钳制着大量西班牙军队。美西战争最终,西班牙大败并请求停战,两国签订了《巴黎和约》。和约规定: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实际上沦为美国的保护国),将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转让美国;美国为获得菲律宾向西班牙交付2000万美元作为抵偿。

——摘自王丹韵《浅析美西战争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西战争爆发的背景。(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西战争的影响。(8分)

29.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张骞(?一前114),城固县人(今属陕西), 为人强力,宽大信人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欲联络西域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应募出使西域。途经匈奴境内被捕获,扣留十余年之久,面对单于的威逼利诱,张骞 不辱君命 持汉节不失 ,后设法逃出匈奴西行至大月氏,但大月氏不愿东归,张骞返回长安,行经匈奴时,又被俘获,被拘一年多适逢匈奴内乱,方逃出,公元前126年回到长安,初行时百余人,生还的仅他和堂邑父二人。张骞把他在西域了解的山川、地形、物产、人口、风俗等情况,汇报给武帝。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他和副使出使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及其他诸国。公元前115年,张骞返回长安。此后,汉朝与西域之间的使臣往来络绎不绝,西域天山南北各国相继归汉。张骞出使西域前后十九年,行程数万里,途中历尽艰辛,完成了出使的任务,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亦由此开辟。

——整理自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骞的历史功绩。(6分)
(2)根据材料,简析张骞取得功绩的原因。(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