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教育方针
“以四教”
文、行、忠、信
“绝四”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不语四”
怪、力、乱、神
教育内容
德行、政事、言语、文学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表现形式
孟子
“四有”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董仲舒
“五常”
仁、义、礼、智、信
宋代理学家
“四德”
忠、孝、节、义
人物
相关主张
梁启超
张东荪
一方面口头上承认“资本主义必倒,社会主义必兴”,另一方面又从
所谓国情出发,认为中国当务之急是开发实业,发展资本主义。
毛泽东
中国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相反地,我们的资本主义是太少
了,因而我们不但不怕资本主义,反而在一定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
二、材料阅读
——《诗经·大雅·民劳》
——《论语·为政篇》
——《国语·周语》
——杨栋梁《皇权与明治维新》
——孔子
——范仲淹
——顾炎武
——彼特拉克
——莎士比亚
——崔西平《晚明西方来华传教士与西学东渐》
三、开放性试题
阶段
留学方向和群体
人数
留学生代表
鸦片战争
到甲午战争
留美幼童学生群
1872 年起 4 批共120 人
唐绍仪、詹天佑等
福州船政学堂留欧学
生群
1877 年起 4 次共 80 余人
严复、马建忠等
甲午战争到民国初
涌向日本的留学群
推算当在 22000 人以上
宋教仁、蒋介石、
鲁迅、陈独秀等
留学欧美学生群
辛亥革命前至少在 600 人左
右
孙中山、蔡元培、竺可桢等
民国初到 20 世纪 20 年代末
留美学生群
推算人数达 5362 人
茅以升、闻一多、梁思成等
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群
共计有 1700 名以上
周恩来、聂荣臻、邓小平等
留苏的政治家群
总计在 1600 人左右
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等
留日学生群
当在 20000 人以上
郭沫若、苏步青、李大钊等
留欧学生群
当在 5000 人以上
徐悲鸿、李四光、朱德等
1979 年到 2000 年
分布欧美日等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教育部门派出的就达 457700 人
陈竺(原卫生部长)
万钢(原科技部长)等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