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5.辽宁省沈阳市2020年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一)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15 浏览数:5330

一、单选题

1.

西周时,土地近常只耕种三年,三年后地力若本耗尽,另辟土地,重新分配。春秋中后期,三年换土易居的耕作法逐渐取消,国家不再定期重新授田,而是一次性授田、由耕作者在份地上自行轮种。这些变化反映出(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农民耕种土地积极性提高C.土地私有倾向增强D.铁犁牛耕生产方式的普及

2.

据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到泰山,举行封禅大礼;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曾率大臣及军队到黄帝冢,举行祭祀之礼。由此可见,这些 有利于(  )

A.营造家国一体的心理认同B.丰富集权统一的文化内涵C.构建君权神授的统治秩序D.清除宗法分封的制度残余

3.

两宋科举考试不问家世,一旦录取,仕途优越,宰相90%以上系科举出身。两宋的皇子都不直接封王,通常先授防御使头衔,后逐渐升至亲王,亲王又不得世袭,朝会班序居于宰相之下,官属亦从简。这反映了此时(  )

A.官僚机构简洁高效B.科举制冲击了宗法观念C.文官政治不断发展D.奉行 重文轻武 政策

4.

明代内阁的政治功能一般包括教育功能、 筹划功能、补过功能等,但在实际运行中,内阁的功能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对明代政治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或大或小,或强或弱。这主要是由于(  )

A.内阁是传统相权的翻版B.阁臣的权力越来越大C.阁臣与皇帝关系的亲疏D.皇帝亲信并尊崇阁臣

5.

19世纪末,华商各商会成立后基本上都把 兴商学 列入组织章程,通过创办商业学堂、商业报刊和宣讲所、阅报所等多种形式致力于近代商业教育。这体现了(  )

A.国人的文化素质提高B.商会是传统行会的延续C.政府保护华商的利益D.商战思想的传播与深化

6.

1904年日俄战争开始后,国内有文章预料日将胜俄,则此战之后 吾国人之理想必有与今天大异者矣 若俄胜日败,则俄政府之意, 必以为中国所以贫弱者,非宪政之不立,乃专制之未工 。这可以说明当时(  )

A.民主共和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清政府开启了政治体制改革C.民主思想与专制思想激烈交锋D.立宪派推动了政治民主进程

7.

1941年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各级参政会选举条例》,不仅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年满十八周岁的人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且具体规定十名以上的少数民族居民,可选出一名乡市参议员, 一百名以上的少数民族居民,可选出一名边区参议员。这一做法的主要因的是(  )

A.完善制度构建提高执政能力B.激发少数民族革命意识C.抵制国民政府破坏民族团结D.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

下图是1950年创作的版画《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该作品(  ) 

A.继承了中国画注重写意的基本风格B.反映了农民珍惜社会主义建设成果C.折射了美苏对抗的国际政治局势D.体现了 双百 方针的创作精神

9.

公元前5世纪,雅典给与比较贫穷的参加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活动的雅典公民发放补贴,正如色诺芬在《雅典政制》中指出:“……雅典人处处给予穷人和平民比贵族更多的关照,这一点也不足为怪,它恰恰是他们保持民主制的要旨所在。 色诺芬意在强调(  )

A.贵族与平民利益分配不均等B.民主政体的存在保障了贫民利益C.追求经济平等和精神的自由D.公民集体中的平衡保证了民主制

10.

16世纪的西班牙流浪汉小说《小癞子》勾画出了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贪婪恶毒的瞎子、狠心吝啬的神父、破落卑微的贵族等。主人公拉萨洛出生卑微,却努力摆脱贫困和饥饿的状态。这部作品(  )

A.抒发了浪漫情怀B.突出了人文精神C.讽刺了工业文明D.表达了理想幻灭

11.

表1罗斯福炉边谈话(节选)

时间

谈话名称

主要内容

1933

谈银行危机

竭制经济衰退、挽救金融系统

1934

对国会所取得成就的回顾

从国会获取干涉市场的权力

1935

谈工程救济计划

遏制二次衰退以工代

1938

论经济形势

加大政府支出,促进就业、工资、购买力的提升

1942

谈通货膨胀和战争进程

干涉反法西斯战争、发起认购战时公债运动、平衡物价

表1可以说明当时美国 (  ) 

A.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逐步形成B.新政理念已被各阶层广泛接受C.摆脱危机赢得战争是当务之急D.总统权力扩大破坏了三权分立

12.

1172年,威尼斯采取崭新的融资方式——发行公债:17 世纪初,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成立;19世纪,伦敦的银行发展模式深深地影响了世界;20世纪中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这反映了(  )

A.世界经济中心的兴替转移B.国际贸易机制的创新调整C.资本主义经济的纵深发展D.自由主义思想的有效实践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
材料一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篇《殷本纪》,详细记载了商王朝的世系和历史。过去史学界许多人对这些记载将信将疑,因为没有当时的文字记裁和留存的实物资料可作印证。近代学者王国维对甲骨卜辞中所见的商代诸先王、先公,对照《史记》记载作了详细的考证,证实了《史记》中《殷本纪》的可信性。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甲骨文明确记载着殷王的各种活动和当时经济社会生活发展到鼎盛时期的情况,还有当时风霜雨雪的气象及水旱虫灾的记录,流星雨以及日食,许多野生动植物及猎获象群的记录。

——摘编自宋镇豪《甲骨文研究的继往开来》

材料二 甲骨文发现后,金石学家、古董商人、外国人开始大量搜购。这些非科学的发掘,往往只取甲骨,而忽略甲骨埋藏的情况,使所出甲骨的价值大失。据统计,从1899年到1928年,私人挖掘出土的甲骨就达十万片以上,已有数万片甲骨流散世界各地。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很快提出殷墟发掘计划。8月,第一次对殷墟进行了科学发掘,直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前后共进行十五次发掘,先后发现了总计24900多片甲骨。日军占领安阳期间,日本学者在当地发掘甲骨及其他文物,并将所得运往日本。

——摘编自人民网甲骨文:唤醒沉睡文明(探秘汉字)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继续开展甲骨发掘工作,国家在制定 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 中,就把《甲骨文合集》的编辑撰写列为历史学科重点项目。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更是把甲骨文研究提高到与中华优秀文化体系构建相关的战略高度,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记忆名录 。2019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一场甲骨文书法艺术展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吸引了多国驻联合国外交官及华侨华人到场观看。

——摘编自宋镇豪《甲骨文研究的继往开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甲骨文研究的学术价值。(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现代甲骨文研究的差异,并简析其原因。(12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今甲骨文研究的重要意义。(5分)

1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不同性质,把人类历史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几种社会形态。广义的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这是一种质的变化;狭义的社会转型是指在同一种社会形态下,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发生了较大甚至较为剧烈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涉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只是一种量变。

——摘编自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

从中国古代史的三个时期(春秋战国、唐宋、明清)中任选一个时期,对材料中有关 社会转型 的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表2 1840年—1900年德国铁路里程(公里)

年份

1840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里程

469

55856

11089

18876

33838

42869

51678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德国铁路建设开始起步,多以私人投资为主。40年代初,德国的245辆蒸汽机车中只有38辆产自国内,在德国的劳动人口中工厂工人还不到劳动人口的3%。1850年3月,普鲁士政府颁布 赎免法 ,无偿废除了20种封建义务,到50年代末绝大多数农民获得了自由。由于德国铁路的投资回报利润相当高,19 世纪60年代,政府开始大规模投资该项事业,普鲁士铁路占到整个里程数的61%,从而控制了全德铁路网的运营。1861年,德国的机器制造厂已增加到了300家,机器制造业工人已达98000人。70年代后,德国积极利用新的发明,对原来旧有的铁路线进行电气化改造。到20世纪初,德国的铁路线长度和增幅相对缩小,但以国家为主的铁路建设的纯投资额,增幅仍然在每十年一倍以上,主要是增加军事需要的铁路建设。

——摘编自《现代化视阈下的19世纪德国铁路建设》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铁路里程持续增长的基本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铁路建设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