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7.2019—2020学年度湖南省张家界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9 浏览数:527

一、单选题

1.

孟子提出(天下) 定于一 ;荀子倡导 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 ;韩非子主张 一匡天下 。他们的这种主张反映了(  )

A.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开始形成B.儒家思想与法家的主张尖锐对立C.战国时大一统思想已初步萌芽D.国家统一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

2.

东汉光武帝为更换太子而颁布的诏书中,即先引《春秋》,然后说:“《春秋》之义,立予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予,宜承火统。皇太子强,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强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 这表明儒学在当时(  )

A.开始成为国家的正统学说B.适应统治需要成为官方哲学C.作为政府选官制度的标准D.成为封建君主政治利用工具

3.

史载,唐玄宗先后注释、颁布《孝经》、《道德经》、《金刚经》,并列称 不坏之法 。这表明(  )

A.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B.佛教受到统治者压制C.儒学失去官方正统地位D.道教产生具有必然性

4.

朱熹以天理的自然存在,要求人们通过格物和读经,从内心接受并认同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王阳明认为天理存在于人心之中,人人可以通过 致良知 认同儒家道德规范。材料反映两者的分歧在于(  )

A.终极目的B.认知途径C.认同内容D.反映实质

5.

明清之际某思想家说: 气是唯一实体,不是 心外之物 他还说 动而成像则静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动而趋行者动,动而赴止者静 。这体现了(  )

A.天人合一的伦理思想B.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C.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D.心外无物 的唯心思想

6.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这说明他(  )

A.强调个体的绝对感受B.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秩序C.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D.主张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7.

文艺复兴时期,女诗人维托里亚·科论娜曾因同情宗教改革遭到宗教法庭的监视;女画家索芬尼斯巴·安奎索拉曾应邀到西班牙菲利普二世国王的宫廷,教授女王作画。这一现象表明文艺复兴运动(  )

A.推动知识女性参与社会活动B.已从意大利扩展到其他国家C.使知识女性改变革命的策略D.解放了上层知识女性的思想

8.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不论各色人等,高矮肥瘦黑白强弱,都因为需要交往而对交往规则承担同样的权利和义务:……社会是一个挂满了葡萄的大梯架,每个人都一样有上苍赋予的入场券向上攀爬摘得鲜美的一份。 材料体现的思想核心是(  )

A.民主自由B.社会公正C.社会契约D.人民主权

9.

图1是后人依据《墨经》绘制的 光照与影像 关系图。由此可推知古代中国(  ) 

A.不重视对经验科学的研究B.不缺乏自然科学传统C.墨子对自然科学贡献最大D.自然科学十分发达

10.

打开它,我们会发现,它们不过是五百年间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们多重感情的朴实歌唱,同时又是在周代整个礼乐文化氛围中的独特歌唱。 材料中的 是(  )

A.《诗经》B.《离骚》C.《大学》D.《中庸》

11.

《西游记》的历史依据是唐太宗时僧人玄奘去天竺取经的故事,但在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充满反抗精神的神话英雄孙悟空更受民众喜爱。这主要反映了(  )

A.人文精神成为主流B.佛教的社会影响在日益淡化C.儒家思想地位上升D.明代思想中的个性意识凸显

12.

考古学家在新疆和田出土的唐代于阗文书中发现了三件《兰亭序》抄本。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楷书是唐代官方文书的标准字体B.于阗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C.中原文化在西域地区进一步传播D.临摹王羲之的行书在唐代成为时尚

13.

如果没有牛顿力学和那时其他科学家创立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发生18世纪的产业革命;如果没有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和麦克斯伟的电磁理论,电气化时代在19世纪就不可能出现;如果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质能关系式和薛定谔的波动方程,那么,电子和原子时代的到来就不可能在20世纪变为现实。这主要表明(  )

A.科技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进步B.科学理论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C.科技发展具有阶段性且无止境D.没有工业革命就没有人类进步

14.

2019年2月12日是达尔文210周年诞辰,2019年也是《物种起源》一书出版160周年。达尔文的理论早已成为生物学的基础,但在科学超级大国——美国,反对进化论的声音却响亮而持久。这反映了(  )

A.宗教影响的根深蒂固B.科学发展强化宗教信仰C.达尔文否定物种变异D.科学无法改变人们观念

15.

1999年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京东、苏宁易购等自营式电商企业随后相继诞生,2012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网购市场。2017年的 双11”不仅是购物狂欢节,而且承载更多的是观念更新。这说明(  )

A.中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首创者B.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C.电子商务成为第二产业的支柱产业D.网络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

16.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述及菲律宾、印尼、越南(、)缅甸抵御外敌时指出 夷烟夷教,毋能入界,嗟我属藩,尚堪敌忾 ;他还探讨英国所以强大的原因,对照中国的积弱,提出自守、攻夷、款夷之策。这体现出(  )

A.与列强进行商战的思想已经形成B.传统天朝上国理念的废弃C.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D.认识到社会体制的近代化

17.

薛福成说: 知西国所以坐致富强者,全在养民教民上用功。而世之侈谈西法者,仅曰: 精制造、利军火、广船械 这说明他(  )

A.依然坚持闭关锁国观念B.突破了洋务运动局限C.最早提出民主共和思想D.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

18.

赫胥黎认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仅适用于自然领域,严复的译著《天演论》却将其发展为不仅是自然界所遵循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所遵循的普遍规律。严复这一做法(  )

A.旨在重建中国的文化体系B.意在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C.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D.为 托古改制 作了舆论准备

19.

有学者说: 新文化运动的精英都是反封建、反传统礼教的斗士,而没有一个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人权斗士。 此观点旨在说明新文化运动(  )

A.在反封建上具有彻底性B.没有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C.缺乏对人民主权的宣扬D.绝对肯定西方文化的价值

20.

五四运动前夕,鲁迅说: 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不许 妄谈法理 以至护法,自 食肉寝皮 的吃人思想以至人道主义,自迎尸拜蛇以至美育代宗教,都摩肩挨背的存在。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文化多元并存的复杂状态B.民主科学已深入人心C.封建思想已退出历史舞台D.物质生活极具包容性

21.

毛泽东撰写的著作中,与图2所示事件大致处于同一时期的是(  ) 

A.《论持久战》B.《论联合政府》C.《论十大关系》D.《论人民民主专政》

22.

邓小平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领导了中国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 ,把中国从混乱引向大治,从崩溃的边缘引向繁荣昌盛。下列关键词组合能体现其治国方略的是(  )

A.拨乱反正、一国两制、市场经济B.科教兴国、依法治国、三个代表C.改革开放、两个凡是、韬光养晦D.三面红旗、实事求是、共同富裕

23.

下面是部分国家1993—2003年科技论文每篇平均被引用次数比较图。此图揭示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国的现代科技落后于发达国家B.美国的科技水平一直领先世界C.亚洲国家的科技论文数少于欧美D.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24.

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要求,保留并进一步完善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优惠政策。该项规定(  )

A.是《义务教育法》的直接体现B.有利于教育界的拨乱反正C.推动 211工程 计划开始实施D.体现教育公平和民族平等

25.

“(这种画派)是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分割线,它创立了全新的色彩体系,强调光和色的 瞬间印象 ,在艺术表现上打破了常规的 固有色 思想,并对之进行了科学的、客观的分析。 下列属于这一画派的作品是(  ) 

A.《自由引导人民》B.《拾穗者》C.《日出·印象》D.《格尔尼卡》(局部)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剧烈震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革。在这种情况下,黄宗羲等思想家便超越了仅仅对于一姓王朝兴亡的悲叹,而将问题上升到亡国与亡天下之辨的层面,对君主专制展开审视。

——摘编自吴保传《论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

材料二 黄宗羲的民本思想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达到了新的水平。不管他所设计的制度是否能够实现优良的社会生活,但他对政治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达到了民本思想的极致。他的思想透显出政治与伦理分离的萌芽,成为中国古代伦理政治观转变的先驱。
材料三 黄宗羲的民本思想提出以后,在二百年内处于默默无闻的地位。直到鸦片战争以后,思想家们逐渐认识到西方的强大不仅仅在于其船坚炮利,更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于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家都将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一再诠释,以其作为宣传民主和革命的工具。

——材料二三摘自李石《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含义——以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为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等明末清初思想家思想产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的民本思想。(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评价黄宗羲的思想主张。(4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论,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毫不妥协同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各种势力进行斗争。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90年前,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唐海英《弘扬井冈山精神 坚定不移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三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摘编自傅高义《邓小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如何 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 并领导了那些革命斗争?(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井冈山道路 的实践成果。并说说你对井冈山精神的认识。(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和根本转型的含义。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者的共同目标。(6分)

三、简答题

28.

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随后,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相继展开,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潮流。请回答:(10分)
(1)拉开宗教改革序幕的事件是什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分)
(2)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有哪些不同特点?(6分)

四、材料阅读

29.


材料 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是面对19世纪中叶的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巨大冲击而仓促开始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何谓现代、怎样转型这些根本性问题,我们一直没弄清楚。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奋斗,但现代化成效依然有限。中华文明走向现代的伟大转型,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方才真正踏上征程的。

——摘编自姜义华《走向现代:中华文明的伟大转型》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事论结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