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27.全国ⅱ卷2020年高考模拟考试(一)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17 浏览数:5370

一、单选题

1.

五福 最初出自上古记言散文《尚书·周书·洪范》,代表五个吉祥的祝福,即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然而《韩非子·解老》却称: 全寿富贵之谓福。 这种变化实际上反映出当时(  )

A.小农生活条件的改善B.贵族政治体制被破坏C.民族文化认同的形成D.儒家思想影响的扩大

2.

《齐民要术》强调,种葵应 近州郡都邑有市之处,负郭良田三十亩 ,种芜菁要 近市良田一顷 ,种胡荽要 近市负郭良田一亩 ,种红蓝花也要 负郭良田一顷 。这一农学认识主要源于(  )

A.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B.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C.精耕细作农业的探索D.农业商品化生产实践

3.

苏轼赞扬颜真卿,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也自嘲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据此可知,苏轼(  )

A.主张书写不拘成规B.推崇书法表情达意C.积极倡导书体革新D.要求细化楷体规范

4.

明代规定户部吏不用赣、浙、苏、松(江)人,清代户部司官也不用苏、松、常、杭、嘉、湖人。据下面的图片史料推断,明清两代如此限制的用意是(  ) 

A.保证赋税的正常征收B.警惕地方的经济渗透C.确保地方秩序的稳定D.加强对南方民族的监管

5.

天津城的历史不长,从直沽寨算起,至今不过600余年。然至19世纪末,天津 由一个近畿的府属县城,发展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和港口贸易城市 ,也就用了几十年时间。近代天津崛起的主要原因是(  )

A.临近京畿B.开埠通商C.洋务倾斜D.列强汇集

6.

1916年, 双十节 庆祝活动规模盛大,打破了民国建立以来庆祝活动的纪录。正如某报道所称: 共和重昭,阴霾肃清,人民皆以诚意祝祷……盛况,迥非往年所可比。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新文化运动已席卷全国B.国民民主参政意识增强C.临时政府统治基础稳固D.复辟帝制行为有违潮流

7.

1940年7月,中共中央指出 未曾有的困难局面与未曾有的投降危险正在急速到来 ,要求利用日美之间的矛盾,团结包括国民党内的 一切可以转变的部分 ,全党 把自己作为全国抗日力量聚集的中心 。基于这一指示精神,八路军(  )

A.掀起了根据地整风运动B.全力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C.策划并发动了百团大战D.加强了根据地政权的建设

8.

下表所列史实说明(  ) 

1949年以前

部分学者

主张体育救国体育强国

19526

毛泽东

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20世纪50年代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反对国际奥委会制造两个中国的错误做法,甚至不惜退会

A.体育往往被赋予特殊意义B.发展体育可以张扬国威C.人民体育体制的逐步确立D.体育的教育功能被挖掘

9.

在做过大量调查之后,苏格拉底指出, 真正的智慧是神的财产 人的智慧是很少的或是没有价值的 。在神看来, 最聪明的人是像苏格拉底一样明白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毫无价值的人 。为此,苏格拉底(  )

A.批判智者忽视道德B.维护城邦集体利益C.提出 认识你自己 D.否定神的绝对权威

10.

下面的美国漫画《无妄之灾》从本质上说明,美国民众(  ) 

A.基层政治参与意识淡薄B.对现有政党制度不满C.私权法律保护观念强烈D.对社会治安状况担心

11.

1927年,苏联国家收购到的粮食总量只有3亿普特,比1926年的4.28亿普特减少了30%。同样, 一五 计划实施时,我国也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收支相抵,库存减少40亿斤,形势相当严峻。上述情形均反映出当时两国(  )

A.工业化潜在需求旺盛B.粮食欠收形势十分严峻C.工业化政策脱离实际D.统购政策损害国民利益

12.

有观点指出, 交通工具的影响……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全球化既不是甜蜜的糖果,也不是酸涩的苦果。上述认识的宣扬(  )

A.适应了西方民粹主义需要B.加速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C.加剧了全球化的不确定性D.有助于全球化的良性发展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英国思想家霍布斯(1588—1679)认为,由于人的邪恶天性,自然状态中的人们不断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 然而人类是有超出这种状态的可能的,而这种可能一部分由于情感,一部分由于他的理性而构成 。为了避免人类在相互侵犯中自我毁灭,具有理性自觉的人类相互妥协,让渡权利给一个人格化的伟大的 利维坦 (国家)。

——摘编自万斌、罗维《论政治妥协》

材料二 我国古代思想家强调 和合 ,并不否认事物的本来矛盾和进行必要的斗争。 和合 思想包含了承认差别的内容,而非无原则地融合。从这点上说,和合文化有助于我们认识事物的矛盾并正确掌握斗争的尺度。因此 和合文化无疑可以为我们提供有中国特色的评判国际关系的价值标准 而且应该成为我们在国际反霸斗争中的有力思想武器

——摘编自韩卫东、韩耀东《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当代世界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霍布斯政治观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该政治观形成的原因。(1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具体案例说明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运用对处理现代国际政治关系的意义。(8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处理现代国际政治关系应该遵循的原则。(6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据朱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流变》等整理

材料反 了一位学者对古代中国选官制发展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闽西工农银行是1930年9月闽西苏维埃代表大会决议案中确定成立的。该决议案指出: 目前为调节金融,保存现金,发展社会经济,以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前途,唯一的办法是设立闽西工农银行,各县设分行,总行随闽西政府所在地而定。 资本共20万元,分20万股,每股大洋一元,一次收足。1930年11月7日,闽西工农银行在龙岩正式开幕,经营存款、放款、汇兑、买卖金银、储金、贴现、发行纸币、保管财政、收买期票。1932年4月,国家银行福建省分行成立,闽西工农银行仍继续存在,直到红军长征为止。

——摘编自《中国近代金融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闽西工农银行建立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闽西工农银行的任务和特点。(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对于研究冷战史、国际关系史和外交史的学者们来说,冷战结束后的十余年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期。在这十余年间,我们得到了大量来自俄国、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以及中国的新解密的档案资料与其他文献资料,这使得我们有可能重新审视冷战史和20世纪国际关系史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从而使得整个领域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巨大进展。新解密的文件冲击了冷战历史研究者的旧有观点。通过阅读这些新资料,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域,并更为重视 机制 的作用。新档案资料的出现,使得我们有可能从一个全球化的角度来理解和看待冷战的发生和发展。人们不再把冷战仅仅视为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包括东亚、南亚、非洲、中东这样一些地区的历史也被整合到冷战的全球性历史叙述中来。

——摘编自李丹慧主编《冷战国际史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冷战结束以来有关冷战历史研究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历史研究出现变化的原因。(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王充(公元27—约97年)认为 故夫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材成德也 。他在《论衡·超奇篇》中表达了自己的人才观。他把儒生分为四等:儒生、通人、文人、鸿儒。 故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 王充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文人和鸿儒。文人和鸿儒应广泛涉猎各家学说主张,他们能博古通今,能为国家发展进言献策,能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极强的创造力。

——摘编自潘宇俊《浅析王充的教育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充教育思想的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充的教育思想。(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