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59.2019—2020学年度安徽省黄山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7 浏览数:345

一、单选题

1.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力图一匡天下,士人游走列国,提出自己的治国理政方案,经济发展,文化思想活跃。这一社会巨变的根源是(  )

A.铁犁牛耕的出现B.分封制度的瓦解C.私学教育的普及D.各国变法的推动

2.

下图是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思想发展状况的叙述。由此推测可知,该时期(  )

A.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B.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猛烈抨击C.儒家思想成为被推崇的正统思想D.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3.

北宋大儒程颐、程颢兄弟喜欢半日读经半日静坐,与佛门坐禅静虑相似。南宋陆九渊和明代王阳明的心学思想都受了佛教禅宗的启发,理学家近乎白话文的语录颇有禅宗风格。这说明(  )

A.宋明理学源于佛教B.佛学冲击儒学主流地位C.儒学与佛学合二为一D.儒学受到了佛学影响

4.

顾炎武在《顾亭林诗文集中》说道: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这表明他(  )

A.倡导正心诚意B.否定传统儒学C.批判君主专制D.主张经世致用

5.

下图为现藏于北京图书馆的雕版墨印本地图《汉西域诸国图》,主要反映了汉代西域诸国分布以及交通路线。图中形象地表示了天山、葱岭、北山、南山、石山和积石山及其名称,并清晰地绘出了中国通往西域的两条路线,全图还标注了地名七十多处。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

A.佐证了汉代对西域的行政管辖B.有助于研究西域的历史地理沿革C.借鉴了西方先进地图制图技术D.反映了汉代已出现雕版印刷技术

6.

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作)高度概括了古代某位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内容深刻,对仗工稳,历来为世人所推崇。符合该对联描述的文人的诗作是(  )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C.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7.

鸦片战争,中西会面,三千年一大变局,西人面对的是闭塞的中国,国人面对的是陌生的西方。为此,一些有识之士积极搜集资料,编写书籍,如林则徐的《四洲志》、梁廷枏的《海国四说》、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寰志略》等。这些书籍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  )

A.主动了解西方世界的动向B.积极探寻求强求富的策略C.全面展现救亡图存的热情D.着力提升民众素养的意愿

8.

近代晚清重臣张之洞认为 西学应世事,中学治身心 。在该思想指导下他的实践活动是创办了(  )

A.安庆内军械所B.上海发昌机器厂C.汉阳铁厂D.京师大学堂

9.

《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记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西方对中国进行科技封锁B.时人对甲午战败的反思C.南京临时政府政策的推动D.新文化运动带来的影响

10.

下图载于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上的漫画《自由》。画中两个懵懂的小孩敲响了 自由 的钟,而一个老头却拼命捂住耳朵,害怕听到 自由 的声音。该漫画反映出(  ) 

A.维新变法运动促进思想启蒙B.革命尚未成功仍然任重道远C.民国成立封建遗毒根深蒂固D.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势在必然

11.

陈独秀曾撰文称: 中土儒者,以纲常立教。为人子为人妻者,既失个人独立之人格,复无个人独立之财产。……《礼记》曰: 父母在,不敢有其身,不敢私其财。 此甚非个人之道也。 他意在(  )

A.批判封建伦理B.反对帝制复辟C.强调文学革命D.提倡社会主义

12.

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五四爱国运动的思想准备,而五四爱国运动则使新文化运动得以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并产生了新的面貌。新面貌的表现是(  )

A.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B.无产阶级开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C.中共创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D.更多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

13.

1923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在上海收到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指出国民党过去在反封建斗争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必要性。由此可推知(  )

A.中共在指导思想上存在右倾现象B.共产国际干涉破坏中国革命C.中国国民党存在着改组的必要性D.大革命有走向失败的必然性

14.

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波澜壮阔,途中★号处所在地对应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 
7859.安徽省黄山市2019—2020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A.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B.人民军队和政权的摇篮C.敌后抗战的战略总后方D.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

15.

1956年5月,陆定一在中国科学院和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发言说: 我国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没有自由讨论,那么学术发展就会停滞。相反,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 据此可知,这次 发言 (  )

A.体现了 双百 方针的精神B.开始明确科技文艺发展方向C.清除了文艺上 倾思想D.反映了科技文艺的空前繁荣

16.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当时邓小平这一思想(  )

A.加快了科技体制改革B.源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C.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D.推动了科技政策拨乱反正

17.

某大学录取通知书要求新生报到时携带一定数量的粮票入校以备需要,但进入大学学习后粮票也成为摆设和日后的纪念品。这可以用来说明(  )

A.计划经济体制发挥明显优势B.经济体制改革步入新的阶段C.加入世贸组织综合国力提升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

18.

有学者认为古希腊人按照自己的形象与性格创造出了神,这使得他们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由熟悉的、可以理解的力量统治的世界里,因此少了一份对自然的恐惧,多了一份探索的勇气。他们还创造出了完整的诸神谱系,这种秩序和规则的概念,反映了一套的逻辑体系,据此对古代希腊神话作品理解正确的是(  )

A.注重于天人感应B.背离了科学理性C.维护了直接民主D.体现了人文精神

19.

中世纪罗马教皇炮制了所谓《君士坦丁赠礼》文件,宣称4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曾把帝国西部政权 赠与 教皇。长期以来人们信以为真,1440年学者瓦拉利用《圣经》等文献证明该文件是伪造的。这一事件(  )

A.打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B.动摇了信徒对上帝的信仰C.推动了西欧的宗教改革D.奠定了《圣经》的权威地位

20.

(2019· 四省八校 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33)孟德斯鸠认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和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孟德斯鸠旨在(  )

A.号召革命推翻君王统治B.维护资产阶级民主自由C.倡导权力的平衡和制约D.强调人民主权反对专制

21.

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突出了伽利略开创实验科学的贡献B.揭示了经典力学体系建立的影响C.体现出启蒙思想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D.说明了生物进化论创立的意义

22.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对19世纪中期创立的两个学说有过这样的评述: 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对两个学说共性表述正确的是(  )

A.解释了自然界进化演变的机制B.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C.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D.助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

2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指出 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最早出现于新航路开辟之际B.加速了美国 新经济 的形成C.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D.帮助英国成就为 世界工厂

24.

陈洛加《外国美术史纲要》中说道: 18世纪中叶欧洲的考古工作大大发展起来,意大利和其他地中海沿岸的古城一个个被发掘出来,尤其是罗马庞贝古城的发掘,使古代艺术重新展现出它的魅力,让人们看到了带有理性严谨特点和倡导英雄主义精神的新的艺术样式。 该种艺术样式下的文学艺术作品是(  )

A.小说《战争与和平》B.绘画《马拉之死》C.音乐《蓝色的多瑙河》D.电影《浮华世家》

二、材料阅读

25.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列女传》这种体裁是西汉刘向所创,东晋南朝范晔在《后汉书》中首次将其列入正史之中。早期几部史书所赞扬的列女系各个领域优秀的妇女,如拯救父亲的缇萦,文才卓著的蔡文姬、辅佐丈夫的乐羊子妻等,相当于一部 各行业出色妇女传 。但《宋史》之后,所谓列女几乎全都是保持贞操、不事二夫的节妇,当然有立志守节的,也有不堪匪徒凌辱、与之同归于尽的。总之,修史者认为妇女唯一值得旌表的品行就是坚守节操,其他的才能都是不值一提的。《列女传》成了地地道道的 烈女传 。后来有学者根据《古今图书集成》等资料统计,有记载的明代朝廷表彰的烈女节妇数量达到三万多人。遍布徽州的明清牌坊中,贞节牌坊占比较高。

——摘编自《百度百科》等

材料二 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从 保国、保种、保教 出发,注意到了国家积弱同妇女的关系,他们认为妇女缠足,便不能生育健壮的后代。羸弱流传,何以为兵乎?梁启超认为,国家积弱,是由于 分利 的人太多,妇女由于没有学识,以致没有职业,都成了分利的人。因此要使国家强盛,就必须兴办女学。

——李桂梅《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

材料三 恩格斯指出, 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 。1848年,英国创办了第一所女子学院,出现了全国妇女宪章协会。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女工占到工人总数的57.75%,女工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占到47.1%,甚至出现不少丈夫找不到工作,而靠妻子养活的家庭。19世纪下半叶,第一次大规模女权运动爆发,妇女要求提高经济地位。1888年,第一个妇女国民会议成立。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的妇女基本争取到平等的政治权利。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宋明以来女性形象变化的原因。(4分)
(2)据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中国女性解放的时代背景。(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国女性 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 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10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4—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 

中国

西欧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李时珍

《本草纲目》

1578

薄伽丘

《十日谈》

1353

李贽

《焚书》

1590

伊拉斯谟

《愚人颂》

15世纪末

宋应星

《天工开物》

1637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1543

徐光启

《农政全书》

1639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1602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1642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

1615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1663

哈维

《血液循环论》

1628

顾炎武

《日知录》

1670

伽利略

《两大体系的对话》

1632

王夫之

《读通鉴论》

1692

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7

材料  反映了14—17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些相似与不同之处。请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27.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教育发源很早,夏朝就有了称为 的教育机构。西周形成了 学在官府 的教育制度。春秋战国私学兴起,开始了后世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秦朝禁止私学和 焚书坑儒 ,使普通教育受到很大摧残。汉代在长安设 太学 并开始 以儒取士 。隋炀帝杨广开创进士科考,唐至宋不断完善科举制。元代在普通国子学之外设立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促进了多民族文化发展和交流。明清以理学为正统,把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大兴 文字狱 。由于控制加强,书院制发展到清代就完全官学化了,导致古代中国教育之路越走越窄。

——摘编自刘瑛《中国古代教育变革大事、特点及启示》

材料二 1906年,晚清宣示教育宗旨为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其中, 忠君、尊孔 为第一类, 尚公、尚武、尚实 为第二类。 尚公 一方面要求将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教育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另一方面要求仿效西方的注重团体合作和社会公德的做法; 尚武 即要求仿效 东西各国,全国皆兵 之制; 尚实 强调的是躬行实践,同时学习西方的实证精神,旨在造就 可农、可工、可商之才 ,以利国计民生。自此,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明令颁示的教育宗旨正式诞生,它一直沿用至清王朝覆亡止。
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建立后,主持召开了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于1912年1月19日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 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 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 中学校为普通教育,文、实不必分科 废止旧时奖励(科举)出身 的作法, 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 。并立即着手编写新教科书。

——摘编自杨天平《晚清教育宗旨史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并评析中国古代教育制度。(1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政府制定1906年教育宗旨的思想来源,并说明与之相比较民国初年教育宗旨发生的变化,试分析其变化原因。(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