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7877.2019—2020学年度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43
浏览数:539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如图是中国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①遗址分布广泛但不均衡 ②遗址分布都集中在黄河流域 ③大部分属于旧石器时代 ④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周公
“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
;汉高祖
“
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
”
。上述两项措施的共同点是( )
A.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标
B.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C.通过分封来巩固统治
D.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今年正值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在举办
“
正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
”
(见如图)围绕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属于文献史料,其研究价值极高
②大批甲骨文发现于河南安阳一带的殷墟遗址
③是后人了解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④是我国已知年代最早、体系完整的文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汉书·主父偃传》记载:
“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
下列内容与材料中颂扬的历史人物相符合的是( )
A.创立皇帝制度
B.颁布推恩令
C.推行察举制
D.实行行省制度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观察如图,判断最终结束这一长达数百年分裂局面的是
( )
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572年)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
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
。这是伏尔泰在评价中国的(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汉书》记载:
“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
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
“
推恩令
”
的目的是( )
A.恩泽贵族
B.削弱王国势力
C.增加税收
D.实现民族交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德期间,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德意志人1735年绘制的中国地图赠与习主席。这幅地图可用于研究( )
A.唐朝疆域
B.元朝疆域
C.明朝疆域
D.清朝疆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镶嵌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100多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按时间顺序,第一块浮雕的内容是( )
A.虎门销烟
B.五四运动
C.金田起义
D.武昌起义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
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
”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
B.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国家立场影响战争的性质
D.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历史地图在历史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图是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特征,这一侵略特征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越南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2019年11月,港澳知名企业家、爱国人士何鸿燊将圆明园被劫掠的十二生肖兽首之一的马首铜像(见如图)捐赠给国家文物局。导致包括这尊马首在内的十二尊兽首流失海外的侵华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
“
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
”
,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
A.君主专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作为图片资料,下图可以用来研究的历史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英烈们。下列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是( )
A.邓世昌
B.赵一曼
C.杨根思
D.焦裕禄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
“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点……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日本)就非死不可。
”
其意在强调(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存在的重要性
B.依靠军队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C.中共应坚持持久抗战的革命路线
D.抗日战争已经进入到相持阶段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8.
某战役是
“
解放战争中震撼世界的三大决战之一……武力解决的方式打得十分精彩,和平谈判的方式也处理得非常圆满。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意义重大
”
。这次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9.
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包括( )
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0.
1955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发言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
“
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
,并提出了重要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这一方针是( )
A.
“
求同存异
”
B.
“
另起炉灶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一边倒
”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1.
商鞅变法内容中,直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的是( )
A.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废井田,开阡陌
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2.
使四川成都平原成为
“
天府之国
”
的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漕渠
D.白渠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3.
英国学者罗伯茨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中写道:
“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 )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自给自足
D.土地私有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4.
下图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农业基本特征是( )
A.种植业与饲养业结合
B.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
C.男尊女卑的家庭关系
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5.
从均田制到租庸调制再到两税法,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 )
A.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不断加强
B.完全废除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
C.收税标准由繁到简的发展历程
D.社会矛盾消除,巩固国家统治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6.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高峰。下列史实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①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 ②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③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④诞生了最早的纸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7.
伴随世界工业化和现代化浪潮对中国的深入影响,无数仁人志士开始了对中国工业化的探索。曾打着
“
自强
”
“
求富
”
的旗号,在工业化探索中迈出第一步的是( )
A.洋务运动
B.清末
“
新政
”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8.
下图中工业建设成就的取得是在( )
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下线
A.
“
大跃进
”
运动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C
“
文化大革命
”
期间
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9.
毛泽东在1961年末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期间讲到:
“
这十二年,恐怕还是做对了的是主要的,占第一位,错误的占第二位。
”
该讲话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0.
下图是一张年历画,画中题诗:
“
人民公社顶呱呱,工农商学兵一家。人众财多好建设,工农业遍地开花。
”
此年历画应该出现在(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
“
一五
”
计划期间
D.
“
大跃进
”
时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1.
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人大制度的形成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2.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5亿吨增长到1984年的4.07亿吨。农业生产实现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
A.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推进
B.农村人民公社的发展
C.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乡镇自办企业的兴起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3.
儒学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主要源于( )
A.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
“
存天理,灭人欲
”
C.
“
三教合归儒
”
D.
“
致良知
”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4.
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与文化,成就斐然。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一时期文化成就的是( )
A.《史记》
B.《九章算术》
C.蔡伦改进造纸术
D.敦煌莫高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5.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应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
A.老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6.
明末清初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弃农经商现象日益增多。下列思想顺应了这种社会变化的是( )
A.法不阿贵
B.理在气中
C.工商皆本
D.经世致用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7.
歌曲《说唱京剧脸谱》:
“
蓝脸的窦尔顿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
歌中所述的戏曲形式形成于(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8.
下列文学形式的出现,与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相关的是( )
①楚辞 ②宋词 ③元曲 ④明清小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9.
电视剧《闯关东》在多家电视台热播,剧中格格那文和鲜儿从王府出逃,路上正遇到军队抓住行人强行剪辫子。这一现象的普遍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0.
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
“
中国航天日
”
。下列科技成就与之直接相关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东方红一号
”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D.
“
南优2号
”
杂交水稻首次培育成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41.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政治制度也必须应时而动,方能推动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曾召集群臣商议治国之策)丞相王绾等言:
“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
廷尉李斯议曰:
“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
”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指出王绾、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结合所学说明秦始皇在这一问题上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
材料二
艺祖(宋太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自时厥后,子孙相承,上之为人君者,无不典学;下之为人臣者,自宰相以至令录(指县令一级的地方官员),无不擢科(科举登科),海内文士,彬彬辈出焉。
”
——《宋史文苑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对北宋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时上(明成祖朱棣)念机务(机要事务)殷重,欲广聪明,措(治理)天下于理也,乃开内阁于东南门,简诸臣为耳目。复每日百官奏事退,内阁臣造膝前(到皇帝面前)密勿谟画(认真谋划),率漏下数十刻(工作到很晚)。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共同商讨处理)。
——涂山辑《明政统宗》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成祖设置内阁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内阁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机构?简要分析这一举措对以后政治制度产生的深远影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2.
(08镇江第二次调研)
“
案例研究
”
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一个典型的
“
案例
”
能够折射出一段完整的历史画面。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的问题。(12分)
材料一
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导致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
材料二
1914年
“
一战
”
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
材料三
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荣氏企业在创办初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2分)
(2)概括材料二中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4分)
(3)材料三中的
“
同根相煎
”
是何意?(1分)
(4)为什么有人认为
“
中国民族工业的真正春天是1956年
”
?(1分)
(5)假如你是1916年某报的记者,请为荣氏企业的面粉写一句广告词(不超过20字)。(2分)
(6)下图为荣德生1943年书写的对联,从中可以看出荣氏企业的经营理念。这种理念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弘扬、借鉴的精神是什么?(2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就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习近平指出:
“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的
“
一大
”
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材料二
“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
——红色歌谣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近代中国的民主发展道路中,先后经历了从
“
走日本人的路
”
,到
“
走美国人的路
”
,再到
“
走俄国人的路
”
,最后到
“
走自己的路
”
的艰难历程。
(2)这段红色歌谣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走出自己的路的?请简要说明。
材料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
“
一国两制
”
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事实证明,
“
一国两制
”
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我们坚信,只要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把民族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报告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说出
“
一国两制
”
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什么?你认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历史意义?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