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4.2019—2020学年度山东省日照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9 浏览数:333

一、单选题

1.

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文化(  )

A.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B.发现于黄河流域的下游C.代表当时农业生产最高水平D.社会等级分化明显

2.

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受到了国君的礼遇,但其主张却不被采纳,主要由于(  )

A.孔子出身没落贵族B.诸侯忙于争霸无心变革C.仁政思想不符合现实需要D.儒家学说不适应当时社会变革

3.

战国时代各国所著的书籍都有对先朝的记载,但描述前朝的态度和立场经常会受到制约,甚至会增加一些子虚乌有的内容。记载受制约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尚不成熟B.口头传承失真C.时代环境条件D.史学批判意识

4.

到战国末期,来源于土地开垦的新县数量远远高于被吞并小国变成的县的数量,这主要是因为(  )

A.铁犁牛耕B.商鞅变法C.兼并战争D.奖励垦荒

5.

汉武帝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与如图有关的是 (  )

A.改革币制B.均输平准C.盐铁官营D.重农抑商

6.

汉代帝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儒家经典教育,《孝经》、《论语》为太子教育必修,自惠帝始皇帝谥号皆有 字。这表明汉代(  )

A.儒学走向世俗化B.政治伦理形式化C.儒学垄断了教育D.以 孝治天下 为国策

7.

如图所示现象 (  )

A.开始于西晋时期B.引发了北方战乱C.促进了民族交融D.导致了南北并立

8.

如表为唐开元天宝时期两浙地区的水利建设。据此可推断唐中期 (  )

工程名称

修建时间

工程作用

苏州

捍海塘

开元元年

百二十四里,防海潮

衢州

神塘

开元五年

溉田二百顷

湖州

荻塘

开元中

溉田

明州

普济湖

开元中

溉田

明州

水明湖

开元中

溉田

越州

防海塘

开元十年

防海潮

润州

伊娄湖壕

开元二十六年

长二十五里,置斗门,漕运

明州

西湖东钱湖

天宝二年

周回八十里,溉田五百顷

越州

诸暨湖塘

天宝中

溉田二十余顷

A.江南农业得到快速发展B.大量粮食运往北方C.南方成为国家财赋重心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9.

唐刘禹锡赋诗: 古来才杰士,所嗟遭时难。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 与诗中现象相关的是(  )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0.

据如图 汉至唐三省制的形成 ,可得出的结论是 (  )

A.中央官员品位较低B.制度建设具有延续性C.中央集权逐渐强化D.中书省地位逐步下降

11.

熙宁十年,国家的工商税占财政收入比达到70%,而农业税只占30%.这说明宋代(  )

A.抑商政策失败B.农业发展落后C.财政开支较大D.商品经济发达

12.

被李约瑟博士誉为 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他的《梦溪笔谈》是 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是(  )

A.僧一行B.郭守敬C.沈括D.徐光启

13.

洪武二十三年,明太祖命令沿海卫所装备海船: 诏滨海卫所每百户置船二艘,巡逻海上盗贼。 此命令旨在(  )

A.增强海战力量抗倭B.保护中外贸易往来C.遏制民间海上走私D.抵制欧洲殖民入侵

14.

清代官员呈递奏折,均要由皇帝亲阅,阅后在奏折(片)末尾留下批示,谓之朱批。可见,奏折制度(  )

A.不利于皇帝体察民情B.使决策效率显著降低C.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D.有效杜绝了君臣矛盾

15.

影响如表数据变化的条约是 (  ) 
鸦片战争后的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单位:万英镑) 

年份

1840

1842

1845

输华商品总值

524

969

239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 丑条约》

16.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士大夫阶级开始意识到 天朝上国 的落后,发起了(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维新变法运动

17.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变革,它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8.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人民自此找到了救亡图存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思想武器 是(  )

A.民主共和观念B.马克思主义C.实业救国思想D.教育救国思潮

19.

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其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新三民主义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C.孙中山的思想转变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20.

如图所示路线图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

A.开辟革命根据地B.土地革命C.红军长征D.遵义会议

21.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忻口战役

22.

如图是收藏于徐州某战役纪念馆的一面奖旗,表彰的是山东日照县一位普通的母亲范大娘。解放战争期间,她的三个儿子相继牺牲在战场,她忍住悲痛,仍坚持储军粮、做军鞋,积极参加支前工作。该战役是 (  )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23.

1952—1957年,我国工业生产总产值增长了128%,平均每年递增18%,发展速度远超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

A.一五 计划实施B.国民经济恢复C.中共八大召开D.三大改造完成

24.

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是(  )

A.一边倒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另起炉灶

25.

1964年10月16日15时,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 东方巨响 震惊了世界。这一成就(  )

A.是指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B.使中国成为核武器大国C.是与苏联合作研制的成果D.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 辽太宗时,随着辽王朝疆域的不断扩展,不同民族之间在生产方式,社会习俗方面的差异为其统治带来日益严重的困难。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高度发展的中原农耕文明,而又无法改变先进的农耕经济,于是,确立了 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的一朝双轨政治制度。
材料三 在东北地区,中央派将军分驻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管理军政与民政。在蒙古族聚居的北疆地区,清朝则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清政府在伊犁设立将军府,由中央派驻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1884 年,设新疆行省。在西藏地区,清政府设驻藏大臣。在西南地区,清初仍袭明朝,实行土司制度。到雍正年间,清政府实行大规模 改土归流 ,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

——摘编自马汝珩、马大正主编的《清代的边疆政策》

(1)据材料一,指出秦在统一后是如何管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
(2)材料二中辽王朝是如何实行 一国两制 的?
(3)材料三中清王朝的边疆政策有怎样的特点?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这些政策的历史意义。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 可恨那满洲政府……死死不肯变法,到了戊戌年才有新机,又把新政推翻,把那些维新志士杀的杀,逐的……及到庚子年闹出了弥天大祸,才晓得一味守旧万万不可,稍稍行了些皮毛新政。其实何曾行过,不过借此掩饰国民的耳目,讨讨洋人的喜欢罢了。不但没有放了一线的光明,那黑暗倒反加了几倍。到了今日,中国的病遂成了不治之症。

——陈天华《猛回头》

(1)指出材料中涉及了近代中国的哪些重大事件?
(2)为治疗 中国的病 陈天华等仁人志士开出了什么良方?《猛回头》等作品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1921—1949 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成分统计表(部分)

时间年、月

19217

19265

19286

193310

19491

党员总数

50

11257

4万多

20多万

4488

党员成分

所占比例

工人

75%

66%

109%

73%

25%

农民

5%

766%

80%

596%

——摘自那淑华《1921至1949年中共党员成分演变及启示》

(1)1926年工人党员远远超过农民党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原因。
(2)指出表格中1928年6月党员成分的新特点,这说明中国革命的道路有了什么重大变化?
(3)从最初的 50多 发展到了后来 448.8万 ,中国共产党得以成长壮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中国的发展实现了三大历史性突破。
第一大突破,从1978年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解决了 松绑发展 的问题。松什么绑呢?松社会主义传统观念和教条主义束缚之绑。
第二大突破,从中共十四大到中共十七大前夕,解决了 借力发展 的问题。借什么力呢?就是借从上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经济全球化大潮之力。
第三大突破,从中共十七大开始,主要是解决 转轨发展 的问题。转什么轨呢?就是要从以高污染高能耗为代价、以总量倍增为目的的传统发展方式,转变到……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摘自李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三大历史性突破》

(1)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 松绑发展 ,我国在农村、城市分别实行了什么改革措施?
(2)为了 借力发展 ,本世纪初我国加入了哪一个国际组织?有什么重要意义?
(3)为指导 转轨发展 ,在中共十七大、十九大上形成了哪两大重要理论成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