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92.2019—2020学年度福建省南平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8 浏览数:278

一、单选题

1.

荀子说: 殷之日(和平安宁的时候),安以静兵息民,慈爱百姓,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 这表明荀子主张(  )

A.礼法并用B.休养生息C.节用尚贤D.奖励耕战

2.

战国时期的公羊学派继承孟子的 用夏变夷 ,创立了夷与夏可以互变的可变体系;儒家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万物生成变化的过程,创立了以 生命道德 为核心的宇宙观。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出现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B.形成对立转化的辩证体系C.思想同中求异的发展趋势D.文化多元一体的兼容特质

3.

有学者认为,(某种)书法成为文人的艺术,部分是因为书法的线条成为书写者身体动作的一种直接延展,它下笔可以很快,但随后演化为一种灵活的、动态的艺术形式,让每个书写者都能够发展自己的风格。下列作品特征与之相符的是 (  )

A.《仇锷碑》B.《会稽刻石》C.《松风阁》D.《自言帖》

4.

汉成帝时期,匡衡、王商、张禹、薛宜、翟方进和孔光先后为相,其中除王商以外戚、薛宜以治能进相外,其余皆为儒者。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道家无为主张的湮没B.察举选官制度的推行C.儒学独尊局面的影响D.太学教育规模的扩大

5.

宋代理学家在编纂儒家经典 五经 时,着眼于文献性,而编纂 四书 则偏重于思想性。同 五经 相比, 四书 文本更为简洁。这(  )

A.体现经学编纂者的不同价值取向B.表明传统思想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C.说明 四书 影响力高于 五经 D.便于对儒经的阅读和作义理发挥

6.

晚明科学成就简表

年代

作者

成就

年代

作者

成就

1578

李时珍

《本草纲目》

1584

朱载堉

《律学新说》

1592

程大位

《算法统宗》

1633

徐光启

《农政全书》

1637

宋应星

《天工开物》

1640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据表推断,晚明时期(  )

A.理论科学开始萌发B.古典科技成就显著C.近代科学领先世界D.科技革命已然到来

7.

《西游记》中描写的孙悟空是个由石头造化出来的自然之子,作为猴子,他极端好动,永不安生;作为人,他 一生受不得气 ;作为神,他不愿受任何束缚。由此可知,该书的主旨是(  )

A.反对传统追求个性B.痛恨叛逆维护等级C.争取自由逃避现实D.推崇礼教歌颂仁义

8.

1645年,顾炎武撰写了《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被称作 乙酉四论 。在《日知录》中更有众多条目,涉及经济问题。这体现了顾炎武(  )

A.针砭时弊经世致用的主张B.发展经济改良习俗的愿望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D.消除弊端治理社会的诉求

9.

晚清介绍世界地理科学知识及各国历史的著作

年代

1840

1842

1847

1848

1855

编撰者

林则徐

魏源

姚莹

徐继畲

陈逢衡

著作

《四洲志》

《海国图志》

《康鞧纪行》

《瀛寰志略》

《英吉利纪略》

如表可以说明,这一时期(  )

A.朝廷迫切需要了解夷情以应对变局B.近代工业文明冲击传统的王朝意识C.官绅士人以传播世界地理知识为己任D.开明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天下中土观念

10.

如图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了(  )

A.洋务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B.清政府重海防维护统治的意图C.列强侵略制约海军技术的进步D.制度落后成为海军发展的羁绊

11.

据梁启超记载,从强学会被迫解散至戊戌变法的三年中,全国自发组织的学会、学堂和报馆达51所,范围遍及南中国,其中有些学会已具有早期政党的性质,有的甚至具有谋取变为地方政权机关的意图。学会、学堂和报馆的建立(  )

A.开启了救亡图存的爱国篇章B.准备了维新变法的舆论条件C.加速了百日新政的高潮到来D.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蓬勃发展

12.

孙中山在1912年1月的《对外宣言书》中指出, 吾人必求所以增长国民之程度,保其秩序,当立法之际,以国民多数幸福为标准。 这反映了孙中山(  )

A.重视民生福祉的施政取向B.构建法制社会的美好愿望C.保障公民权的民主意识D.实现独立自主的外交理念

13.

20世纪初,学者刘师培说:从 的偏旁可知, 民私其财,始于农牧起兴之后 二字皆从又,又 象持杖之形 ,可知 国家起源,基于家族 等,认为中国历史上的 群治之进、礼俗之源 ,均可 以中土文字为根据 。由此可知,刘师培意在(  )

A.鼓吹汉字的重要作用反对白话文运动B.借助汉字来诠释古代政治和经济特点C.改革语言文字实现民族振兴伟大目标D.强调文字承载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功能

14.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思想界爆发了三次著名的思想大论战,即 问题与主义 社会主义 无政府主义 的论战。这些论战(  )

A.准备了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条件B.达成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共识C.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力D.提高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素养

15.

1937年7月,《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表示: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此后,中共领导人又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依据,把三民主义解读为真假三民主义。这表明当时中共(  )

A.提出新三民主义的主张B.以三民主义推动国民革命C.实现对三民主义的重构D.确定三民主义为奋斗目标

16.

建国初期,许多大城市举办了 从猿到人 生物进化 展览会,破除了 盘古开天地 上帝造人 等迷信,还经常借庙会对农民进行防除病虫害、精耕细作宣传,驱除了群众 神虫不能捉 靠天吃饭 等保守思想。这些活动(  )

A.提高了民众科学文化素养B.破除了基督教神创说的谎言C.树立了正确的社会发展观D.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潮

17.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工农兵题材写作的主流之外,出现了一些边缘性作品,如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宗璞的《红豆》、茹志娟的《百合花》等,这些作品突破了概念化的写作,给文学大潮吹入了一股清新之风。边缘性作品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社会巨大的变革B.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C.百花齐放方针的推行D.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18.

198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 863 计划,选择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作为突破重点,在几个重要的高技术领域跟踪世界水平,1987年3月,这个计划开始组织实施。该计划(  )

A.践行了科教兴国的理念B.提升了自主创新的能力C.顺应了全球化发展趋势D.迎接了知识经济的到来

19.

雅典德尔菲神庙的女祭司发布神谕,说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智慧。为了验证神谕,苏格拉底遍访名人智士,结果他发现那些自命不凡的人,其实并不真正智慧。为此,苏格拉底提出(  )

A.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你自己C.美德即知识D.无知即罪恶

20.

从1520年到1540年的二十年间,德文书出版的数量是1500年到1520年这段时期的三倍之多。有学者认为这种现象是路德扮演了绝对核心角色的一个惊人转型。这表明宗教改革(  )

A.动摇了专制王权的统治B.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C.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形成D.推动了民主意识的兴起

21.

沙龙生活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贵妇常把她们的客厅变成社交场所,谈论的话题多集中在文学和时尚方面;18世纪中期以后,沙龙发展到了顶峰,逐渐演变成为政治批评的中心。这说明沙龙(  )

A.是文艺复兴运动发源地B.以追求文学时尚为目标C.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D.推动了社会思潮的进步

22.

在以培根为代表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的竭力倡导下,知识、理性及科学技术的作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日益明显,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也已根深蒂固。这说明启蒙运动(  )

A.树立了自主和科学的意识B.肯定了知识和人性的作用C.祛除了天主教的神学统治D.影响了全社会的文化生活

23.

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故事》描述的战争 不是军容整齐的队伍、激昂的军乐、跃马前进的将军,而是流血、受难、死亡! 但在此之前,作家大多习惯将战争表现为伟大的、英雄主义的事业。这体现了托尔斯泰(  )

A.止战终战的责任B.体恤生命的情怀C.实现和平的愿望D.检视社会的勇气

24.

如图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该成就 (  )
光电效应原理

A.提出了发电机的原理B.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C.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D.解释了天体运行的规律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西汉学校主要有两类:一是官方学校,二是私人学校。官方学校包括中央太学和地方官学,它们以各自地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形成了以教化为中心的一个一个同心圆,推动思想教化向全社会普及。汉初统治者意识到一味地钳制人们的思想只会如秦朝一样短命,同时,官学又不能满足广大求学者的需要,因此放宽了对民间办学的限制,使得私学教育在西汉民间迅速发展。伏生、高堂生、吴章、翟宣、董仲舒等人都是著名的私学大师。

——摘编自郑志伟《西汉儒学思想教化及其启示》

材料二 北宋大兴文教,从官学到民间私学,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使中国古代教育完成了从汉唐时期的士族垄断向平民百姓下移的重要转变。教育事业的勃兴,一方面促进了律学、算学、医学、画学、武学等专科教育的发展和完备,加强了专门学科领域的深入研究,推动了北宋学术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另一方面北宋涌现出在政治、史学、文学、科技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知识分子,如韩琦、富粥、王安石、司马光、三苏、沈括等,对北宋乃至整个宋朝文化的兴盛更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北宋的政治统治避免了宦官、外戚专权,这主要得宜于其开明的文化政策,特别是制定实施了积极的教育政策。

——摘编自刘芬《北宋教育政策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兴办学校教育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教育兴盛的原因,并说明其积极影响。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17世纪初英国王室与议会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英国的农民革命运动气势高涨,主张限制新议会的权力范围,由此在辉格党执政期,洛克的有限政府理论就成为了一剂良方,在英国政局动荡之际,洛克作为思想家对混乱局面下的政治论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他认为公共权力是个人权利让渡凝聚而成的,公共权力既作用于全体公民,也对其行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强制力,其目的是以保护公民的利益为主。政府一旦违背了这个目的,这种公共权力就会由于授予者的撤回而消散。洛克作为古典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理论和哲学思想都结合了英国17世纪的政治现况,本身带有较强的时代特色。他的理论和思想也成为了维护自由主义和个人权利的主要武器。

——摘编自杨雪纯《洛克政府观研究》

材料二 牛顿力学所实现的天体的运动与地球上物体运动的综合,从根本上否定了千百年来占统治地位的天贵地贱观,加速了近代科学思想的解放和繁荣发展;而牛顿的科学方法,则开创了物理学研究与数学研究交叉综合的新局面,为后来的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样板。也正因此,贝尔纳称赞牛顿的《原理》是 新科学的经典,书中举证的种种方法可以作为以后推广的泉源而受到崇敬。

——摘编自何亚平《牛顿科学成就和科学方法的统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克的政府观,并说明其产生的社会环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牛顿力学定理的社会影响,并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洛克思想与牛顿力学的共同作用。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欧洲传教士和许多作家指出,整个中国是一个大家庭,尊老爱幼的传统道德被移植到国家的治理上,形成了人们和睦相处,天下太平的局面。统治者大力鼓励农耕,把农业技艺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为欧洲所不及。中国人把天视为自然之主,中国社会据以建立和运转的原则是自然法则,是最符合自然和基本秩序的社会。从18世纪50~60年代开始,文人们从最初的惊奇中冷静下来,以往那种热烈颂华的现象不复存在。到了鸦片战争前夜,中国已经完全失去在欧洲曾经有过的辉煌。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现象,中国热降温的原因在于,作为被观察者,中国的实际变化虽然小于欧洲,但传到欧洲去的有关中国的信息来源多样化了。作为观察者,欧洲人对中国的观察更加深入,他们的兴趣和好恶发生了变化,他们对中国的评价随之也产生变化

——摘编自许明龙《欧洲18世纪中国热“》

材料二 十六世纪前的中国居于东亚文明的中心,历代统治者和民众皆以 天朝上国 自居。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以强势的姿态长驱而入,丧权失土的屈辱使知识分子对以伦理教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信心不足,为此,他们开始关注西方先进而实用的科学技术,但并没有根本改变中国落后的状况。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先知先觉的中国知识分子在重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开始关注以政治为主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这标志着中国近代知识精英们文化观念的转变,也反映了中国文化自信逐渐丧失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在如何继承民族文化遗产上,毛泽东指出,要用哲学眼光和态度去批判的吸收。21世纪初,中国出现了 国学热 ,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在民间持续地升温。

——摘编自周桂英《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冲击及其重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世纪以前欧洲人眼中中国的形象,并分析18世纪末以后, 中国热 降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知识界文化观念的变化。

三、开放性试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中外文化成就简表 

中国

世界

时期

代表作

简介

时期

代表作

简介

战国

《离骚》

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

古希腊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天神普罗米修斯从宙斯那里盗取火种,把火送给了人类,教会人类劳动,赋予人类智慧

南宋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

14世纪

《十日谈》

歌颂现实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和美好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

《四库全书》

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编纂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

1543

《天体运行论》

论述太阳位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它行星都是绕太阳运行的

1897

《天演论》

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

1838

《雾都孤儿》

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

1939

《黄河大合唱》

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1937

《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迪士尼拍摄的世界经典动画片

——摘编自张维青《中外艺术史要略》等

从如表中提取二则以上的历史信息,提出一种自己的见解,并予以说明。(要求:见解具体明确,持论有据充分,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