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13.2020届河南省新乡市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17 浏览数:438

一、单选题

1.

2007年,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重见天日,在高等级墓葬中出土了大量象征王权的玉器及信仰用品,发现的巨大水坝需要至少一万人施工数年,测定年代(距今约5100年)甚至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还要早的多。这表明(  )

A.良渚文化居世界领先地位B.国家组织形态在当时已出现C.中华文明起源于长江流域D.早期王权借助神权强化统治

2.

战国时期,秦国 对新取得地方之人民,恐其反复,故令徙之他处,而以赦免之罪人迁实新地 。秦昭襄王晚期 纳入律令体系,使其稳定化与制度化,成为刑罚的一种。秦国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  )

A.扩大王朝统治疆域B.瓦解地方反抗势力C.巩固宗法血缘体系D.适应集权政治发展

3.

下边为某学者对唐代前中期逃户数占比变化的统计表(单位:户),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  )

时间

总户数

在籍户数

逃户数

逃户比例

武德元年622

6500000

2500000

4000000

62%

神龙元年705

7654201

6156141

1498060

20%

开元十四年726

10101800

7069565

3032235

30%

开元二十年732

10935207

7861236

3073971

28%

天宝十四年755

14818423

8919309

5899114

40%

乾元三年760

15830411

1921145

13899266

88%

广德二年764

16689540

2933125

13756415

82%

元和二年807

5436148

2440254

2995884

55%

A.政府注重逃户的安置工作B.脱籍人数不断增加C.政治环境影响社会秩序D.财政收入持续受损

4.

明以前,蚕桑业和植棉业主要在江南地区,长江以北很少,京畿地区则更少;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全国绢税共征收288546匹,其中京畿地区最高达32962匹,竞占到总数的12%。据此可知,明初京畿地区(  )

A.经济作物规模扩大B.新型物种不断引进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D.政府税收种类繁多

5.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新海关制定的出口关税高于5%,而进口关税则低于5%。比如茶叶出口关税每担2.5两,但国际市场的茶叶价格每担从未超过50两。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

A.中国关税完全被列强控制B.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增强C.中国海关逐步走向制度化D.进口关税诠释了侵略者的意图

6.

一战爆发之初,中国《新群杂志》便公开检讨国家主义(强调国际强权政治和霸权思潮);《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也提要用和平的 协力主义 来弥补国家主义的不足;梁启超更为彻底地放弃了极端国家主义主张。这些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世界局势影响中国思想的路径思考B.一战改变世界新旧文明格局C.中国知识分子全面抨击西方价值观D.国家主义遭到外交公理的冲击

7.

据统计,抗战初期中共的群众组织,除了在中共控制区域得到发展外,还扩展到整个大后方地区。河南华西县 全县3000民众 分别参与各类群众组织;晋冀豫区 全区有组织的群众达130多万人 。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出(  )

A.国民党改变对群众的态度B.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C.群众组织独立自主性增强D.青年团体参政的热情日益高涨

8.

下面为1956—1962年中国财政收入与支出变化数据统计表(单位:亿元),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当时中国 (  )

年份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财政收入

28019

30320

37962

48712

57229

35606

31355

财政支出

29852

29520

40036

54387

64368

35609

29488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实行财政赤字政策C.基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D.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9.

据记载,从公元前447年起,伯里克利大规模修建雅典卫城,同时,先后兴建帕特农神庙、雅典卫城正门、赫准斯托斯神庙以及附属于这些建筑的各种塑像、浮雕等精美绝伦、千古不朽的造型艺术杰作。伯里克利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弘扬希腊神本文化B.树立雅典城邦光辉形象C.维护雅典民主政治D.刺激各邦对雅典的向往

10.

据统计,1600年至1688年,英国商船吨位有9000吨逐渐增加到178000吨;17世纪时期,从英属殖民地进口然后再转口的贸易额增速有5%迅速增加的25%。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海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B.商品进口来源渠道增多C.工业化水平有极大提高D.推动殖民地经济多元发展

11.

有学者指出,早在君主政体下,君主政权决定了德国政党对国家行政的有限影响;到德意志帝国时期,虽然流行多党政治,但德国政党数目不多,对其制约与管控也比较容易。这说明,德意志帝国时期(  )

A.政党之间矛盾激烈B.代议制度有待发展C.经济发展不合时宜D.宪政意识尚未出现

12.

20世纪50年代初期,欧洲社会主要流行一些优美、抒情的歌曲及音乐剧;20世纪60年代,随着 嬉皮运动 的出现,摇滚乐逐渐成为欧洲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布鲁斯摇滚、爵士摇滚等层出不穷。这一变化表明(  )

A.经济发展影响音乐成就B.西方摇滚风格多式多样C.艺术形式体现时代变迁D.传统音乐流派逐渐消失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799年,英国政府为应付战争引起庞大的军费开支,首创个人所得税,也称 战时税 ,1814年,个人所得税成为英国政府税收的一个永久税种,是英国税收收入的第一税种。长期以来,英国的个人所得税一直占英国总税收收入的30%以上,英国个人所得税免税额包括个人免税额、高龄人口宽免额、已婚夫妻宽免额、儿童抚养宽免额、老人赡养宽免额、鳏寡丧偶宽免额和盲人宽免额等多种形式。经过多年积累,英国的所得税法案议有19个部分,10万多字,对各个税制要素规定得具体详细,2015—2016年度,英国逐步取消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税率,对于储蓄收入不超过5000英镑的居民适用零税率。个人所得税是英国税制中核心税种,对英国税收收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编自卫桂玲《英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特点、作用和借鉴》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所得税深受英美等国的深刻影响,在免征额规定上,许多规定更是对外国法律条文的照搬。1898年至1899年,李鸿章和陈碧就倡议仿行西洋印花税,《申报》《东方杂志》等刊登了不少介绍所得税、印花税的西洋工商新税的文章。清末至民初,中国商业得到较好的发展,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近代中国工业与商业的互动,催生了赋税制度的诸多变革。据1913年至1925年北京政府中央军务费实支情况统计显示,1913年竞高达172747907元,占财政收入的41.8%,1914年占55.9%,军费比例逐年提高。晚清以降,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中国改良民主思潮的推动过程中,康有为税制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制度引起了进步思想家的高度关注。此后,国民政府颁布相关法律,正式开征所得税。

——摘编自曾耀辉《民国时期所得税制研究》

材料三 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并征求意见,决定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继1980年以来第七次修正,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实现了从按个人到按家庭征税模式征收。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现综合征收,草案增加反避税条款,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等不正当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这次草案,还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居民最关切的专项附加扣除等。

——摘编自叶檀《中国个税制度上的一次根本性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英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民国时期个人所得税制度确立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代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修订的历史意义。(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古人在设计政治制度时,面临的难题是什么?换言之,他们煞费苦心、处心积虑地进行制度上改造,要解决什么样政治难题?
我觉得古人面对的政治难题主要有以下六个:
第一,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做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
第二,如何防止军事集团把枪口对准统治者自己的胸膛?
第三,如何防止外朝官僚集团做大,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与挑战?
第四,如何对待皇亲国戚这些 自己人 ,是用他们还是不用他们?
第五,如何对待社会基层力量,是尊重、利用还是控制它?
第六,如何处理中央中央政权(天朝大国)与周边政权(边陲小邦)的关系,是朝贡、羁縻还是直接治理?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根据材料中的某一政治难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即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东汉初年,随着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和北部边疆的相对稳定,汉光武帝刘秀开始进行兵制改革。 中兴建武六年,(光武帝)省诸郡都尉,并职太守,无都试之役 ,建武七年,光武帝又下诏裁撤部分士兵, 令还复民伍 ,对地方兵制进行全面改革的同时,还设置黎阳营、雍营等地方屯驻兵营,稳定地方秩序。据记载,东汉初新建立了益州郡西部都尉等六个边疆部都尉,又重置了西汉时期的张掖蜀国等边疆属国都尉,强化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广设部都尉和属国都尉的同时,东汉政府还强化都尉的军事职能,削减将军职位,将军事实权授予职位较低的都尉掌管。据不完全统计,东汉都尉27次行使军事职能中有15次是单独领兵出征,随军出征11次,募兵1次。

——摘编自张亚伟《东汉初期军制改革研究——以都卫位体系的变化为中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初年兵制改革的基本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汉初年兵制改革的历史影响。(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苏俄和平共处思想的提出与苏俄国力变化、国际政治环境息息相关,1920年初,最终形成了较完整的和平共处外交战略思想。1918年以来,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所形成的事实上共存局面,是列宁认识到尽管苏联与帝国主义形同水火,但却不得不利用已经造成的 均势 状态维持苏俄这一革命阵地。列宁认为,苏俄 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 ,利用经济手段同样可以实现革命目的,截止1925年,苏俄企业中有91份租让合同生效,企业获得外资计3200万卢布。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整个30年代,苏俄(联)政府在国际舞台上先是倡导 集体安全 ,又对德、日等国实行绥靖政策,以退让求生存,经过多年实践,逐步发展成为指导苏联外交战略的纲领性思想。

——摘编自刘宇《苏俄时期外交战略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和平外交思想形成的原因及其内涵。(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俄和平外交思想的历史影响。(6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章太炎(1869—1936),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出身世医之家,他曾自谓 吾家三世皆知医 。章太炎自幼聪慧,启蒙老师朱有虔在民族主义思想方面对其影响极深,他曾说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此亦吾人之志也 。1906年,章太炎东渡日本,亲见老医治肠澼,十六岁时,尝见 老医以四逆汤与之,亦十活八九 。1910年,写成并发表《医术评议》,1924年著成医学论文集《时病新论》,1926年,在《张仲景事状考》中考证张仲景事状。章太炎对中医学术问题还提出不少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经脉属西医所论血管, 中医诚有缺陷,遽以为可废,则非也。 他冷静剖析中医、西医各自利弊,融汇中西,有学者评论 若论近代中西医结合学科之始,当自章太炎始。

——摘编自段晓华《章太炎医学思想渊源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章太炎对近代国医发展的贡献。(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章太炎在近代国医发展方面做出贡献的原因。(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