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28.2020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4月统一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0 浏览数:358

一、单选题

1.

儒家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间的两套秩序:社会政治秩序和道德心灵秩序。孔子以后儒家的代表人物,有一位提出了纲常名教,突出了礼;另一位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思辨化的哲学体系。他们分别是(  )

A.孟子和王阳明B.荀子和朱熹C.董仲舒和顾炎武D.董仲舒和朱熹

2.

南北朝以来, 关系到士大夫一生的成败得失。隋炀帝时期一反隋文帝 前代品爵,悉可依旧 的政策,限制勋贵子弟的政治特权;唐代多次禁止世家大族间联姻。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

A.使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B.克服察举制弊端,确立九品中正制C.削弱贵族特权垄断,加强中央集权D.促使士大夫阶层放弃传统的婚姻观

3.

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当地发生瘟疫,他创建 安乐坊 收治病人,闻说三年医好病人千人以上,得到朝廷的承认,继而买田收租、以租金维持病坊的日常支出。后来,朝廷在各地设置 安济坊 ,专为穷人治病。据此可知当时(  )

A.地方政府享有很大的自主权B.确立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C.政府重视对民众的医疗救助D.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

4.

明中期, 歙人(徽商)聚都下(北京)者,已以千万计 。嘉靖年间,歙县在京徽商出资出力创建了会馆,令来者 无论崇卑,咸得解装于斯,而从容别定馆舍。 这表明(  )
①徽商活动范围广,在都城有一定影响   ②血缘关系是徽商集团不断发展的纽带
③民间自发集资,为同乡商民提供服务   ④明朝政府对会馆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5.

中国近代某文献提出了一系列 新事物 ,如:禁止与外国交涉时使用 夷狄 等带侮辱性的文字,主张建设铁路、轮船等设施,提倡学习欧洲建立银行,并提出废除八股等改革措施。该文献是(  )

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

以下关于台湾的诗句,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②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③汪辜会谈开先河,二老共创新关系。   ④窃喜战功归祖国,更欣光复到台湾。

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①④②③D.④②③①

7.

某次会议的亲历者评价说: 它在党史上是个很重要的关键,在内战时期党内有两条路线:一条是 倾机会主义的路线,一条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的路线 ,它是 由错误路线转变到正确路线的关头。 他评价的是(  )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重庆谈判D.中共七大

8.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为了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和平的国际环境,创造和睦的周边关系,保障中国的经济建设顺利进行,新中国在外交工作中接连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主动的重大行动。 这些 积极主动的重大行动 包括(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万隆会议   ③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④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9.

某学者在写作 中国现代经济史 时,将不同时段经济发展的特征作为专著各章的标题内容。以下表述,符合1979~1984年的是(  )

A.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徘徊B.改革开放的起步与农村经济的黄金时期
C.两种经济体制的磨擦与经济在震动中前进D.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改造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

10.

有观点认为:《十二铜表法》中说 人民对于最新情况的投票就是法律 ,没有比这句话更能体现出法律中所发生的革命了;它使罗马自神的法律中解放出来,法律成了一项人类的工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其中 人民 是指罗马帝国的自由民B.成文法一经产生便不可更改C.罗马法对宗教改革起到直接推动作用D.罗马法中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11.

康有为在论及西方向近代迈进的历程时说: 然而是三百年间,适当欧人新世勃兴,           。意大利文学复兴后,新教出而旧教殆……于是破封建万千之侯垒,而王权成。 下列他的论述,适合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是(  )

A.科仑布则寻得美洲,渐乃觅得全地以增新识B.腾扬丕天之革命波,而立宪遍于各国矣
C.其汽船、铁路、电线、汽球并出齐奏,绝地通天D.于是倍根、笛卡儿创新学,讲物质,自是新艺、新器大出矣

12.

“《宣言》中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该《宣言》(  )

A.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B.标志着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度C.成为法国第一部宪法的序言D.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

13.

下图中,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恭敬地在俾斯麦的画像前行礼,俾斯麦画像的位置在日本一般用于摆放祖先牌位。下列改革措施,最符合此画寓意的是 (  )

A.宣布废藩置县,中央派官员直接管理B.实行四民平等,平民享有更多的自由C.允许土地买卖,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D.颁布明治宪法,赋予天皇绝对的权力

14.

1961年,英国正式提出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申请。在美国看来,扩大到英国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将成为一个可靠的伙伴。但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英国是美国的 特洛伊木马 。1963年,他表示英国与美国关系过于紧密,因而否决了英国的申请。从中能够看出(  )
①英国因国力衰落而追随美国   ②马歇尔计划未能发挥作用   ③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存在矛盾   ④欧洲的经济合作已见成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

下表是美国二战后不同时期实际GDP及其他若干经济指标的统计数据。影响美国战后经济波动的因素主要有 (  ) 

时期

实际GDP年均复合增长率

私人国内总投资年均复合增长率

劳动生产率年均复合增长率

失业率年平均失业率

19501973

42

57

28

48

19741982

20

05

09

72

19832007

34

47

23

58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   ②殖民体系的变化   ③经济政策的调整   ④霸权地位的丧失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二、材料阅读

16.

烽火戏诸侯 (7分)
烽火戏诸侯 的典故出自《史记》,其中记载周幽王为取悦褒姒 数举烽火 而失信于诸侯,等到申侯与西夷犬戎来攻时, 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
史学家钱穆先生曾对此提出质疑: 诸侯兵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之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不需举烽。史公对此番事变,大段不甚了了也。 日本学者平势隆郎认为, 烽火戏诸侯 如果真实, 其前提是君主的权力发展到了足够强大的阶段。
另据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系年》记载: 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褒姒嬖(受宠爱)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给),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
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辨析 烽火戏诸侯 的真实性。

17.

(10分)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一 陆上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这条官方开辟的 政治之路 和合之路 东起长安,西至罗马。为了保障丝路畅通,汉、唐、元、明各朝代在沿途设置馆舍为驼马商队提供食宿,并建立都护府、都督府、州、县等以加强治理。虽然历经了魏晋战乱,拓跋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和经略西北,也曾使丝路再度繁荣。
海上丝绸之路在《汉书》中有明确记载。唐中叶受政治局势等影响,陆上丝路衰落,宋元时期海上丝路进入大发展时期。中国的船队活跃在印度洋,远航至非洲东海岸。宋代一艘海船的货运量可达60~70万公斤,相当于2000多匹骆驼的运输能力。海上丝路主要进行商贸活动,也有个别政府主导的 朝贡 外交 等活动。
材料二 通过陆上丝路,核桃、葡萄、良种马、宝石、乐舞等传入中原,丝绸布帛、凿井和铸铁技术、印刷术与火药等得以西传。佛教、景教等多种宗教传入中国,多地发现了不同宗教共存融合的遗迹。
占城稻、玉米、土豆、烟草、钟表、阿拉伯数字等由海路传入中国。中国的瓷器、茶叶,以及文化典籍、中医中药、园林艺术等传向海外,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地区。
请以 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变化 为主题,解读上述材料。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18.

晚清中国的危机与应对(14分)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原来 一直处在思想话语边缘 的诸子学进入了士人关注的视野。例如:

派别

相关史事

兵家

1861年,胡林翼编撰的《读史兵略》出版,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因其详于考古而略于适今,陈龙昌于1897年编成《中西兵略指掌》,采曾文正左文襄之法,通古今而系之论……合中西而编之。

农家

1863年,夏燮为《广蚕桑说》作序时说,蚕丝出口之数惊人,几与茶叶相同,如不注意技术改进,这个维持贸易平衡的产业将无法持续1897年,赵用宾给《裨农最要》作序时指出:试观外洋诸国,囊括中国之利,几欲一网打尽,所赖稍稍收利权者,丝为尚,丝可忽乎。

墨家

最早在中国使用摄影术的邹伯奇用《墨子》来解释西洋的数学、重学和视学等。1896年,王仁俊根据《墨子·尚同》选天下之贤者立以为天子,论证泰西举民主,有万国公法,皆取于此。

材料二 办洋务是在西风吹拂之下经世的新阶段、再发展。中国历史上儒法之间的王道和霸道之争,其实质就是政治正当性究竟应该以民生为基础还是以国富为基础的争论。李鸿章幕下的马建忠说得很明确: 治国以富强为本,而求强以致富为先。 国家富强成为中心,民生降到了第二位。在日益严峻的国势衰落面前,儒家的经世精神与法家的富国强兵论产生了奇妙的合流。

——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等

(1)阅读材料一,分析晚清兵家、农家和墨家被重新发现和诠释的时代背景。(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中 儒家的经世精神与法家的富国强兵论 是如何 合流 的。(8分)

19.

博物馆和近代民族国家(12分)
18世纪末的欧洲,博物馆向大众开放的呼声日益高涨。182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将建设博物馆的大任交到申克尔的肩上。
申克尔设计的博物馆及其二楼大厅透视图 
博物馆位于皇家花园乐趣园之北,与普鲁士皇宫遥遥相望,东有象征神权的普鲁士宫廷教堂,西有昭示军威的军械库。它立于高台之上,屋顶安置着象征普鲁士文化影响的鹰和狄俄斯库里(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孪生神灵)雕像。博物馆1825年开始施工,1830年落成,是柏林第一座公众博物馆。藏品及建筑物的主人是帝王,被称为 皇家博物馆 。因收藏猛增, 皇博 难以胜任,威廉四世下令将 皇博 之北的地段专门用于新建博物馆、学术机构及大学,并称之为 艺术和科学的自由之地 。新博物馆采用了蒸汽压桩机、蒸汽动力升降机等工具,并用火车将建筑材料直接运入工地,内部还大量使用预制铸铁构件。该馆1855年完工,成为当时舆论的焦点。1867年,出于政治需要,用于收藏当代德语艺术家作品的 国家画廊 工程动土,1876年对外开放。
(1)依据材料,概括柏林 皇家博物馆 的特点。(4分)
(2)结合所学,对普鲁士建立和发展博物馆这一现象进行评析。(8分)

20.

孙中山与列宁的 新经济政策 (12分)
1924年1月,孙中山曾说:“(俄国)最初之共产主义,亦由六年间之经验渐与民生主义相暗合。可见俄之革命,事实上实是三民主义。 过了一个多月,他又说: 俄国政府两年前实行的政策,其原则与方针与我政府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俄国政府的现行政策——新经济政策,其主要点与应在中国实行的我的《建国方略》如出一辙……这个政策在两国实施的情况迥异,但是它们的政策基本上是相同的。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调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 经济能力 ,使之 互相为用 ,共同促进人类的文明发展。这是一种充满辩证思想的远见卓识,人类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这一思想的伟大意义。

——摘编自杨天石《师其意不用其法——孙中山与马克思主义二题》

(1)依据材料,概括孙中山对 新经济政策 的认识;结合所学,简析他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4分)
(2)孙中山主张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 互相为用 。结合所学,各举一例对其观点进行论述。(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