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国Ⅰ卷
“超级全能生
”高三24省4月联考·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
材料一 清初沿用明朝
“一条鞭法
”,商品交换频繁,但弊病日益突出:满清入关后疯狂圈占汉人土地,农民因土地被圈占变成无业游民,社会治安恶劣。
“丁额无定,丁银难收
”造成钱粮亏空。1701年,宁波府
“黠民倡照地派丁之说,与巨室相持
”。为缓和矛盾,康熙年间提出了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即位后,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1723年,全国推行
“摊丁入亩
”,具体做法是废除人头税,把一县的丁役银钱总额分别摊入每亩土地,从土地田赋中征收。此法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控制人口流动,增加财政收入。但由于放松了对人口的控制,使得人口急剧增长,生产力发展受阻,生产资料的增长无法满足人口激增,定额的赋税使农民的隐形负担加重。而大量自耕农得以生存下来,对封建制度有很大适应力,忙于生活资料的生产,导致社会商品率的降低,且手工业处于服从地位,对资本主义关系有较大排斥性。本质仍然是加强封建王朝统治的工具,无法达到质变。它摆脱不了以往税制改革偏离初始方向的怪圈,实施过程中人民的负担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减轻,甚至是增加。
——摘编自王人骏、曲伟叶《清朝“摊丁入亩”制度探微》等
材料二 1853年,清政府按惯例允许地方带兵大员自筹军饷,厘金制度应运而生。它最初只是一种地方劝商捐助经费的临时筹饷方法,对镇压各地起义发挥了一定作用。半年中厘金一项收款达2万贯,缓解了当时的燃眉之急。1862年演变成全国性具有商税性质的制度,虽有税的性质,但实质是一种费。其缺陷主要表现为名目繁多、抽厘行为不规范。同时,地方各自为政,自定章程,致使征收率不一,越来越高,泛滥成灾,直接影响了民间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由于厘金税征收对象多为日用百货,征收方法采取过一卡征一税的方法,1931年因
“对于贸易是巨大的障碍
”被裁撤。
——摘编自郑备军、顾健耀《中国近代裁撤厘金与当前税费改革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述清朝实施
“摊丁入亩
”政策的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厘金制度产生的原因,并比较与
“摊丁入亩
”的相同之处。(1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