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78.2019—2020学年度天津市西青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天津市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38 浏览数:494

一、单选题

1.

受到自然条件的极大限制,早期人类制造石器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从附近的河滩上或者从熟悉的岩石区拣拾石块,打制成合适的工具。这个时期应当是(  )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仰韶文化时期D.氏族公社时期

2.

中国古代手工业历史悠久,工艺精美,享誉世界。其中,最能代表商代文明成就的是(  )

A.丝织业B.冶铁业C.青铜铸造业D.制瓷业

3.

姓氏寻根 族谱编修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科举制

4.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这一历史转折的根本因素是(  )

A.诸侯争霸B.土地私有制的出现C.铁农具的使用D.商鞅变法

5.

下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下列历史事件符合该王朝的是 (  )

A.商鞅变法确立县制B.凿空西域有效管理C.北魏改革民族融合D.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6.

儒家学说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始于(  )

A.秦代B.汉代C.宋代D.清代

7.

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 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 ,是因为他(  )

A.写成《伤寒杂病论》B.改进造纸术C.发明 麻沸散 D.传播道教和佛教

8.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C.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D.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9.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大转变是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 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这一转变发生在(  )

A.西周时期B.北魏时期C.隋朝初期D.唐朝中期

10.

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

11.

1684年,清政府设立一地方行政机构,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该机构是(  )

A.辽东郡B.伊犁将军C.台湾府D.军机处

12.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13.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 鸦片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 以下能佐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

A.殖民者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B.列强取得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的特权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列强扶植地方军阀,形成割据状态

14.

李鸿章认为,要改变中国贫弱的现状, 必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 下列企业体现 求富 这一思想的是(  )

A.开办上海轮船招商局B.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C.成立天津机器局D.创办福州船政局

15.

1900年6月,清政府颁布 向各国宣战懿旨 。当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却与列强达成协议: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历史上称为(  )

A.自强求富 B.百日维新 C.和平外交 D.东南互保

16.

中国同盟会以三民主义为革命纲领,其中的 民权主义 包括(  )

A.建立民主共和国B.反对满洲贵族压迫C.恢复中华D.平均地权

17.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 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B.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D.推动思想文化革新,具有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18.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后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

A.《法俄革命之比较》B.《庶民的胜利》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

下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 (  )

A.新文化运动的开始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国共第一次合作D.国民大革命的发动

20.

为完成 打倒列强,除军阀 的国民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合作领导了(  )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

21.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革命道 路。这一道路始于(  )

A.中共一大的召开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南昌起义的爆发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22.

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事件是(  )

A.五四运动B.一·二九运动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D.瓦窑堡会议

23.

下列哪次战役粉碎了日军 三个月亡华 的狂妄企图(  )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

24.

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围绕某一主题搜集了如下资料。这一主题应是 (  )

A.日军的侵略罪行B.共产党的抗战史实C.国民党的抗战史实D.反法西斯联盟的合作

25.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

A.农村封建剥削制度基本消灭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基本胜利C.确立了党的指导思想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迅速展开

26.

1949年5月28日,上海人民币兑换银元的比价为600:1,到1949年6月8日,非法市场上的比价已上涨到2000:1,银元猛涨刺激物价攀升。反动分子叫嚣: 解放军可以打进上海,人民币则进不了上海 。据此可知(  )

A.国民党势力依然控制着上海B.人们对银元有盲目的依赖感C.人民币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D.不法投机商制造混乱威胁政权

27.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纪念大会上,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这主要是因为该原则(  )

A.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C.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28.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C.国家财政和经济的统一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9.

1960—1963年,黑龙江省西部展开了 大庆石油会战 ,其中涌现出王进喜等一批劳动楷模,最终建成大庆油田。这一成就发生在(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时期C.文化大革命 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0.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在于(  )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D.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31.

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③改变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 ④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2.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文件是(  )

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告台湾同胞书》D.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3.

照片记录了历史的瞬间。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开国大典举行B.中共八大召开C.香港回归祖国D.澳门回归祖国

34.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六大B.中共十七大C.中共十八大D.中共十九大

35.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以下展示了我国自主研发和制造实力的是 (  )
神威·太湖之光 超级计算机   ② 复兴号 高铁动车   ③蛟龙号载人深潜器   ④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二、材料阅读

36.

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不仅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也影响着士人阶层的个人命运。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四科取士 为: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

——《隋唐五代史论集》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四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与之对应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标准。(4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两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结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4分)
(3)据材料三、四,分析科举制的积极作用。(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选拔标准和选拔方式的角度指出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2分)

37.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后的深圳,1984年共与客商签订885个项目,协议投资额达51亿港元,其中中外合资合营的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90.3%。与此同时,深圳人口激增,到1983年底就从原来的2万增至30万,蔬菜供应空前紧张。当时国家统一定价青菜0.05元/斤,深圳种菜成本是0.3元/斤。后来开放市场,让市场决定菜价,菜价飙升至1.2元/斤,后稳定在0.4元/斤。

——摘编自《深圳口述史》

(1)结合所学,写出除深圳外的经济特区二例。(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经验。(2分)
材料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

(2)概括材料二的核心观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 改革 开放 两个方面说明 南方谈话 带来的深刻变化。(4分)

38.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缅甸地处中南半岛西部,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日本大本营认为,占领缅甸可以截断盟国援华抗战的国际通道,迫使中国力竭投降,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为此,大本营责令先期进驻泰国的南方军第15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率所部击破缅甸的中英联军,在军事上强化对中国与印度的高压态势。这样,对敌我双方而言,缅甸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刘朝华、刘潇湘:《世界反西斯战争全局视角下的中国远征军滇缅作战》

(1)据材料一分析缅甸为什么成为当时敌我必争之地?(3分)
材料二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和中美联合部队从印度率先反攻,揭开了滇西、缅北反攻战的序幕。中国驻印军与盟军取得了胡康河谷、孟拱河谷反攻的胜利,继而攻克密支那、八莫、腊戌,分别于1945年1月28日、3月30日在芒友和乔梅与滇西远征军、英美盟军会师,取得了收复大小城镇50多座、歼敌3万多人的战绩。集结滇西的中国远征军1944年5月正式发动反攻,强渡怒江,力克腾冲、松山、龙陵、芒市、平噶、遮放、畹町,歼敌2万多人,在中国战场上率先把日军赶出国门,与中国驻印军胜利会师。滇西抗战暨远征军入缅作战胜利结束。

——王文成《滇西抗战的历史地位及其当代意义——纪念滇西抗战暨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60周年》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远征军的作战成果如何?(4分)
材料三 滇西抗战取得全面胜利,是中华民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团结御侮、浴血奋战的结果。是中华民族与世界爱好和平的正义力量互相协作、并肩战斗的结果。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铸就了滇西抗战的辉煌。国际反法西斯阵线的支持和援助,为滇西抗战铸就辉煌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王文成《滇西抗战的历史地位及其当代意义——纪念滇西抗战暨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60周年》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远征军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3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