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而不懈奋斗的历程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卓越的理论贡献和实践精神,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903年12月,孙中山明确指出自己
“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
“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1905年,他说中国要吸收西方的
“精华
”,但决不成它糟粕的牺牲品。这样就能够使
“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
”。1924年的《民生主义》系列讲演是孙中山最后一次宣传社会主义,他说:
“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
”。
——摘编自尚明轩《孙中山与社会主义述论》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贡献,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江泽民1993年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到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指出,再不实行改革,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够保证本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在下个世纪更好地前进
”。
——整编自田克勤《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形成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孙中山的
“社会主义
”思想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说明其变化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简述毛泽东在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过程中的卓越贡献。(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归纳
“第一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的实践。(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