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2020届山东省淄博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0 浏览数:337

一、单选题

1.

春秋时期敬姜在《论劳逸》中指出: 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清初教育家颜元认为: 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 。上述思想(  )

A.表明了统治阶级对劳动的重视B.意识到劳动对品德养成的重要性C.反映了对劳动作用的不同认识D.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观念

2.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被称为 医圣 ,其生前并无画像传世,也未留存任何与容貌有关的资料,但后世依照个人想象为张仲景绘像者颇多。下列两幅画像 (  )
明代木刻《伤寒论》中            乾隆年间余浚明绘张仲景像,原载(日) 
的张仲景像 木村博昭著                     《伤寒论讲义》(1933年版)

A.源于想象并不具有史料价值B.表明了雕版印刷术技艺高超C.体现文人画注重形似的特点D.反映了中医学的传播与发展

3.

据记载,海神妈祖信仰起源于宋代的福建,到明清时期遍及德州、济宁、山东乃至整个北方地区,并从海神兼而 河运之神 。这一变化是由于(  )

A.明清海外贸易发达B.运河流域商业的繁盛C.妈祖信仰符合需求D.女性地位的逐渐提高

4.

图1、图2、图3分别为中国古代汉、唐、明清时期的商业中心分布图。图中商业中心分布的变化体现了 (  )

A.商业中心与政治中心的变化同步B.跨区域间长途贩运兴盛C.黄河流域的商业比长江流域发达D.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5.

1858年美国代表向直隶总督谭廷襄建议 中国应派领事赴美,以便照料中国侨民 ,谭以 向不遣使国外 为由拒绝。后因履行《天津条约》 互派使节 条款,清政府考虑礼仪问题 用中国人为使,诚不免为难 ,于1868年委任前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担任中国特使出使欧美等国。这反映出(  )

A.华夷观念影响外交行为B.近代中国外交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D.清政府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6.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入幕洋务企业机构、任职海关等涉外机构成为上海士人竞相角逐的职业;甲午战后, 舍儒而商 成为沪上和江南士人的新风尚。这反映了(  )

A.儒家的义利观念被士人抛弃B.科举取士不合时宜C.经济变动引发价值观念变化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7.

1949年3月,党的某次会议报告中说: 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又是一个工作队。随着战斗的逐步减少,工作队的作用就增加了。有一种可能的情况,即在不要很久的时间之内,将要使人民解放军全部地转化为工作队,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估计到。 将人民解放军转化为工作队主要是(  )

A.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的需要B.为工作重心转移做准备C.土地改革深入开展的客观要求D.国共北平和谈达成共识

8.

图4是一幅1954年出版的宣传画《未来的工业建设小能手》。该宣传画反映了当时 (  )
图4

A.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B.青少年具有生态环保意识C.重视农田基本水利建设D.大力推进国家工业化建设

9.

柏拉图在谈及雅典民主制度时说: 所有这一切总起来使得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到最后像所知道的,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 这表明柏拉图(  )

A.批判公民因信仰出卖灵魂B.主张精英分子管理国家C.认为雅典民主是暴民政治D.抨击雅典法律形同虚设

10.

1871年4月,巴黎公社通过法令,指出 鉴于在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内,既不应有闲职,也不应有高薪 各公社机关职员最高薪金每年为6000法郎 。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法国熟练工人的工资。这一法令(  )

A.践行了社会主义民主原则B.符合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要求C.保障了公职人员的纯洁性D.降低了国家运行与管理的成本

11.

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被)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这一运动(  )

A.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蓝图B.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C.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D.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精神动力

12.

表1是英法德美四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简表。其中,丁国是 (  )
表1

年份

18611873

3318511873

50

——

38

18741890

17

52

2118701890

35

18911900

16

35

26

48

A.法国B.美国C.德国D.英国

13.

1941年6月,丘吉尔在英国广播公司发表演说, 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但是,这一切,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过去的一切,连同它的罪恶,它的愚蠢,它的悲剧,都已经一闪而过了。 该演说旨在(  )

A.呼吁对苏联进行援助B.谴责德国的入侵行为C.坚持意识形态的对抗D.批评英国的绥靖政策

14.

美国某总统上台后,在谈到美国对亚洲的政策时说, 第一,我们将恪守我们的条约义务;第二,在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核武器的威胁以外,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负责。 据此判断,该总统是(  )

A.罗斯福B.杜鲁门C.肯尼迪D.尼克松

15.

图5是有关经济全球化的漫画。该漫画反映了 (  )
图5

A.霸权主义依然盛行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逆全球化思潮涌动D.区域集团化受到挑战

二、材料阅读

16.

(10分)富国与富民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关注的焦点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孔子)
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商鞅)
材料二 国用不足,由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王安石)
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仓库盈实,百姓富给,斯为善治财矣。(司马光)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 富国与富民 的不同看法,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富国与富民的角度评述王安石的理财新法。(6分)

17.

认识疫灾的演化和时空分布对人类社会防治疫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图6 中国古代疫灾频度的时段变化图 
材料二 表2 中国古代疫灾空间分布表

时段

频发中心

频发区及扩展

220581

长安、洛阳、建康

扩展到长江干流一线

581960

长安、洛阳

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和闽浙地区

9601127

开封

11271279

临安

12791368

大都

扩展到两广、云南

13681644

京师

海南开始有了疫病流行

16441911

京师

台湾、东北、新疆也成了疫灾流行区

——据龚胜生《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

根据材料一、二,选择至少两个历史时期,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给出合理的解释。(12分)

18.

(10分)光绪二十一(1895)年三月,江苏布政使邓华熙上奏折将《盛世危言》推荐给光绪皇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头品顶戴江苏布政司布政使臣邓华熙跪奏
自海禁开而外夷麋集中华,目睹彼族之炮利船坚,所向无敌,何尝不规规仿效振作于前?是以建船坞,筑炮台,购铁甲之船,设制造之厂,所耗帑项何止数千万?然而马江之役兵船灰烬,藩服终属于他人。以倭奴蕞尔小邦,步武西法仅十余年,竞借无端之衅,强据我属国,虔刘我边陲,攻夺我海军,侵及辽疆,所至披靡。以堂堂中土,竟示弱于三岛之区。……臣愚以为非仅一时一事之贻害,其所以召侮而致祸者由来渐矣!
夫泰西立国具有本末:广学校以造人材,设议院以联众志;而又经营商务以足国用,讲求游历以知外情。今中华不揣其本而末是求……而臣犹有鳃鳃过虑者:诚恐习俗拘迂未化,或以用夷变夏为言,凡事畏难苟安,复蹈浅尝辄止之失,不思倭与我本同文之国,彼以能自得师而效著,我何难幡然变计以维新。……臣阅候选道郑观应所辑著《盛世危言》一书,于中西利弊透辟无遗,皆可施诸实事。

——摘编自郑观应《盛世危言》增订版序言

(1)根据材料,概括邓华熙的思想主张。(4分)
(2)你如何看待邓华熙的这份奏折?(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东方杂志》 新年的梦想 征文活动
1932年11月,《东方杂志》发起 于1933年新年大家做一回好梦 的征文活动。旨在征求两个问题的答案:第一,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第二,先生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梦想?
主编胡愈之在征稿信中说: 在这昏黑的年头,莫说东北三千万人民,在帝国主义的枪刺下活受罪,便是我们的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也都沦陷在苦海之中。……我们诅咒今日,我们却还有明日。假如白天的现实生活是紧张而闷气的,在这漫长的冬夜里,我们至少还可以做一二个甜蜜的舒适的梦。梦是我们所有的神圣权利啊!
活动反响热烈,截止到1932年12月5日,《东方杂志》共收到回函160余封。1933年元旦,《东方杂志》第30卷第1号推出 新年的梦想 专栏,发表了老舍、郑振铎、柳亚子、邹韬奋、巴金、林语堂等142人的答函。这些大大小小的梦大致分为九类:倾向于国泰民安的个人梦(106人)、民族复兴梦(40多人)、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30多人)、教育梦(40多人)、开明专制梦(少数几人)、自由平等梦、民主法治梦、噩梦、其他梦。
——据黄苏宜《1933年<东方杂志> 新年的梦想 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东方杂志》 新年的梦想 征文活动 进行评述。(12分)(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 表3

时期

西方的殖民扩张历程

16世纪初期

葡萄牙在亚洲侵占军事据点,同时垄断商路、建立商站、进行欺诈性贸易。

16世纪中期

西班牙占领中南美洲地区,屠杀印第安人,带来的传染病导致大量土著居民死亡。

17世纪

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建立殖民航运霸权。

英国和法国成为主要的贩卖奴隶的国家,导致非洲大量精壮劳动力丧失。

18世纪中期

英法为争夺殖民霸权,进行多次斗争,英国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

19世纪初期

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码以上。

19世纪中期

1845年英国输华商品增长一倍半,中国出口多为工业原料和土特产品。

大量外国工业品充斥日本市场,日本生丝、棉花等大量出口。

19世纪晚期

英国资本大量涌入拉丁美洲,一战前夕增加到10亿英镑。

甲午战后,列强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路矿和办厂权。

20世纪初期

英国在印度的投资总额达到45亿英镑,铁路线增至4万多公里。

一战前夕

欧美工业国家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11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