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7 浏览数:1425

一、选择题

1.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封尚父于齐,封弟周公旦于鲁,封召公奭于燕。这一记载反映西周实行了(  )

A.井田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

西汉时期,汉武帝为打破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以逆京师 的困局,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 推恩令 B.实行盐铁专卖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设置西域都护

3.

中国的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名医辈出。东汉末年,为外科手术制成麻醉药,并编创了防病健体医疗体操的名医是(  )

A.张仲景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

4.

秦朝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秦、隋两朝的这一举措都(  )

A.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保障了两朝的长治久安C.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D.推动了对外文化的交流

5.

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云: 日本晁衡(阿倍仲麻吕)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下列与诗中人物一样,都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张骞B.玄奘C.鉴真D.郑和

6.

今年的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瓦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B.人们争相抢购热门新书《天工开物》C.大相国寺门口上演《牡丹亭》D.路边摊点兜售热气腾腾的水煮玉米

7.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追求品质、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代代相传,造就了许多手工业精品。下列文物属于宋代手工业精品的是(  )

8.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行政机构的标志是(  )

A.秦朝设置南海郡B.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C.明朝设置奴儿干都司D.清朝设置台湾府

9.

故宫至今已有600年历史,它见证了明清两朝政治风云的变幻。图1中A.b两线所示距离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

A.保密等级的提升B.行政效率的提高C.君主专制的强化D.大臣权力的增大

10.

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中,民国时期 水云楼 戏班班主商细蕊,为弘扬 国剧 艺术虽吃尽苦头,却痴心不改,其精湛的舞台技艺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 国剧 应该是指(  )

A.昆剧B.徽剧C.川剧D.京剧

11.

历史时间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下列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表述,采用了 年号纪年法 的是(  )

选项

时间

事件

A

公元前221

秦朝建立

B

贞观十九年

玄奘结束西行回到长安

C

庚子年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D

民国十五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2.

中国近代史上曾有一个政权在其国歌中写道: 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下列叙述,能体现该政权 旧邦新造 的是它(  )

A.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C.创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D.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

在共和国历史的丰碑上,镌刻着黄继光、邱少云等耀眼的名字,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下列与他们的英雄事迹有直接关联的时代流行语是(  )

A.中国人站起来了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C.鼓足千劲,力争上游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4.

每年4月24日是 中国航天日 。50年前的这一天,我国航天领域发生的一件大事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使我国成为第五个进入太空时代的国家。这件大事是指中国(  )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B.第一艘无人飞船试验成功C.第一位航天员被送人太空D.第一位航天员完成太空行走

15.

在我国改革开放筚路蓝缕的创业路上,有两座城市注定大名鼎鼎。一座作为 试验田 ,在1980年率先拥抱世界;另一座虽为 旧窗口 ,却在1990年焕发出了新活力。这两座城市分别是(  )

A.宁波、汕头B.深圳、海口C.深圳、上海D.厦门、珠海

16.

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认为,在民主政治中,贫困不能阻碍一个公民参与城邦公共事务。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抽签产生公职人员B.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C.赋予妇女政治权利D.给参政公民发放津贴

17.

图2所示天平由A到B的变化,主要是源于(  )


A.《权利法案》的颁布B.《人权宣言》的颁布C.《大宪章》的颁布D.《权利请愿书》的颁布

18.

拿破仑曾经说过: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法国民法典》之所以 永垂不朽 ,主要是因为它(  )

A.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法律B.首次提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基本原则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D.标志着拿破仑的个人威望达到了顶点

19.

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日本海军侦查发现敌人后,仅用三四个小时就完成了整个舰队的集合、出航,这是以往依靠桅杆上悬挂的信号旗传递信息无法实现的。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使用了(  )

A.移动电话B.无线电报C.电子计算机D.互联网

20.

在历史学习中,应正确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B.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D.1937年,苏联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

21.

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完成这一任务 。下列举措,体现了罗斯福政府 直接募工 意图的是(  )

A.推行 以工代赈 B.整顿金融体系C.制定 公平竞争法规 D.调整农业政策

22.

有学者在分析 二战 的史料后发现,就军队战斗力而言,德军强于苏军,苏军强于日军,日军强于美军,美军强于德军,形成了 锤子——剪刀——布 的关系。据此可推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A.始于欧洲战场B.敌我双方实力悬殊C.属于正义战争D.最后胜利来之不易

23.

1947年7月,美国《外交》杂志刊登了战略学家乔治·凯南的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文中明确提出,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不会也不能减弱苏联推翻西方政府的决心,为此美国必须遏制苏联。该文章的发表(  )

A.稳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B.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C.贏得了和平人士普遍支持D.助推了美苏之间冷战对立

24.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和法西斯势力的威胁,欧美大国提高关税、纵容侵略等以邻为壑的做法,导致全球相继被卷人经济萧条和世界大战。 二战 后,为避免历史重演,国际社会(  )

A.先后成立了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B.积极投入第三次科技革命C.纷纷建立完善国内的社会保障制度D.大力提高发展中国家地位

二、材料题

25.

儿童是历史的亲历者,其命运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荣光背后的凄凉】
材料一 工业革命爆发后,需要工人的工厂增多了。工厂以机器生产为主,对体力和劳动技能的要求降低,孩子们成了理想的员工。他们身材通常较小,可以参加更多的小任务。同时,由于儿童体力纤弱,性格温驯,宜于工厂主发号施令。1839年,英国工人中18岁以下的儿童几乎占工人总人数的一半。英国火柴厂的童工每天工作12至15小时不等,工资低到 勉强只够维持灵魂不离开躯体的水平

——据庄解忧《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童工的地位和作用》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童工的处境,(2分)并分析工厂大量使用童工的原因。(4分)
【中国近代化的 火种
材料二 1871年,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联名上奏: 挑选聪颖幼童赴美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 。次年起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派了四批10岁至16岁的幼童赴美,计划留学15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公派留学。但是,1881年夏,清政府唯恐这些留美幼童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对儒学孔教失去兴趣,遂将这些留美学生全部撤回。留美幼童回国后,逐渐在各领域显现出非凡的才能,如 中国铁路之父 詹天佑、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长唐国安、民国第一位总理唐绍仪等。许多人还在对外抗击侵略的战争中奋勇当先。据统计,殉国者有8人之多。

——据《赴美留学变迁,精英化转向平民化》(《国际先驱导报》2015—06—25)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史上首次公派留学潮的出现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直接关联?(2分)清政府实施留美幼童计划的目的是什么?(2分)结果如何?(4分)
【战火硝烟中的希望】
材料三 一组老照片

(3)结合时代背景,观察材料三中的这组照片,概括其表达的共同主题。(3分)
【共和国的未来】
材料四
1949年以来党和政府关心少年儿童成长部分大事记

1949

毛泽东给《中国儿童》杂志社回信并题词好好学习

1953

新中国第一座少年宫——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正式启用

1986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

1992

发布《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200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决定将15种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

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

2009

已建立17个动画产业基地,已有523家出版社出版少儿读物

2020

六一前夕,习近平寄语少年儿童,希望他们刻苦学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

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据新华社报道《在祖国的阳光下成长——党中央关心少年儿童纪实》等整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9年以来我国少年儿童命运彻底改变的原因,(4分)并谈谈你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与国家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4分)

三、小论文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1938年抗战期间,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武汉街头拍下一张照片——民众纷纷举起旗帜,其中一面醒目地写着: 不死!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暴发之时,寒风凛冽,江城封闭。但从千千万万的窗户,传来此起彼伏的呼喊: 武汉加油! 不管是抗击外敌,还是抗击疫病,不同历史时空的 武汉保卫战 ,都挺立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传承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据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新华社2020—05—10)

概括材料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并围绕该主题思想,列举除材料中两次 武汉保卫战 以外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思想明确,至少结合三个史实加以说明,史论结合,表述清楚,符合逻辑。)

四、综合题

27.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东西方文化各放异彩,并相互交流,交相辉映。阅读材料,探究问题。(15分)
【探究一】中国古代的文化成果
材料一


  

(1)就史料的来源来看,材料一中可信度最高的是哪一个?(写出图片编号即可)(2分)在材料一中任选两幅图片,分别说明其对应的文化成果的价值。(4分)
【探究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成果
材料二 图9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画面上,众神或坐或立,谈笑宴饮,穿着打扮与常人无异。画中盛放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如画中右侧附图所示),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

图9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群神宴》中神的形象有什么特点?(2分)画家为什么会这样塑造?(2分)
(3)中国明朝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当时的欧洲,符合真实的历史吗?请说明理由。(3分)
【探究三】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认识
材料三 意大利从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始终是西方文化之源,她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在欧美诸国中也遥居领先地位。从丝绸之路到马可·波罗,乃至利玛窦首传西学,郎世宁饮誉艺坛(注:利玛窦、郎世宁都是明清时期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在科学、绘画、建筑等领域推动了西学的传播和中西文化的融合),中意文化交流史上始终不乏辉煌的篇章。

——据朱龙华《从丝绸之路到马可·波罗——中国与意大利的文化交流》

(4)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方文化关系的认识。(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