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记述
出处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汉书·杨恽传》
“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
《后汉书·逸民传》
“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
(东汉)王充《论衡》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8
773.52
95.58
372.55
623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高晓荣《秦汉时期“强干弱枝”政策考论》
中国
北部
西北
长江
上游
中游
下游
东南
沿海
两广
地区
云贵
平均
1843年
4.2
4.9
4.1
4.5
7.4
5.8
7.0
4.0
5.1
1893年
4.8
5.4
4.7
5.2
10.6
6.4
8.7
6.0
——摘自《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摘编于吴松弟《二十世纪之初的中国城市革命及其性质》
经济政策
盛行时期
主要内容
重商主义
16—17世纪
认为金银充足是国家富裕的标志。要发展工商业,取消国内关卡,鼓励出口,减少进口,使金银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而不流出。
自由主义
18—19世纪
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凯恩斯主义
20世纪30年代后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强调刺激投资和消费,通过增加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来消除危机。
——摘编自陈谦平、孙扬《论孙中山的“中国国际化发展”思想——<实业计划>再认识》
——摘编自马敏《孙中山实业思想再认识》
三、开放性试题
时期
主流安全观
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
保守主义安全观:即以苏联为主要的军事威胁,以日本国民为国家安全主体,依靠美国保护,先经济后军备的安全观。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综合安全观:以成为西方一员为国家安全目标,以军事和非军事手段保障日本安全。在坚持对美协调立场的同时,重视发展自主外交,大力发展经济外交。
20世纪90年代(1991年)以来
新保守主义安全观:大力发展军事力量,争当政治大国。
——摘自《二战以来日本安全观的形成和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