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5.2019—2020学年度山东省沂水县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6 浏览数:310

一、单选题

1.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籽等。 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   ②会种植庄稼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②④

2.

史实 是被考古史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下列属于 史实 的是(  )

A.盘古开天B.后羿射日C.大禹治水D.商王迁都

3.

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一种主要的土地制度。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土地归全体国人所有B.受封奴隶主拥有使用权,不得转让与买卖
C.主要采用奴隶个体耕作的方式D.井田劳动中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4.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 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  )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

5.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 初算缗钱 ,开始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对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者,罚戍边一年,并没收他们的财产。该政策的实施(  )

A.促进工商业经济的健康发展B.提高民众的投资意识C.首要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D.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6.

汉武帝对盐业生产和销售进行了规定:募民自备生产费用煮盐,政府提供主要的生产工具牢盆(煮盐用的大铁锅)以间接控制其生产,产品由官府收购,敢私自煮盐者受钛左趾的刑罚。这一规定(  )

A.使盐税成为国家最主要收入B.不利于提高食盐产品质量C.有利于实现国家利润最大化D.不利于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7.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8.

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  )

A.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B.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C.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D.经济重心南移,租佃关系发展

9.

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①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  ②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   ③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  ④都是因暴政而亡的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0.

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  )

A.促进了中外交流B.加强了南北文化交流C.促进了民族交融D.巩固了国家统治

11.

隋炀帝在位时期的许多措施对后世泽被深远,但隋朝却短命而亡。史学家评论时说:他错就错在把这许多措施放在了一起做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隋炀帝采取的措施违背了时代潮流B.隋朝的灭亡对后世影响深远C.指出了其灭亡的根源是制度腐败D.该评论分析了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12.

《宋史·职官志》记载: 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顾,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 计省 ,位亚执政,目为 计相 这说明北宋(  )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13.

在元朝划分的四等人中,汉人属于(  )

A.第一等人B.第二等人C.第三等人D.第四等人

14.

宋代之前,政坛文坛的风云人物大多是北方人。入宋之后,南方的士人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应该是(  )

A.南方人聪明B.政治中心南迁C.宋代重文轻武D.经济重心南移

1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宋朝的黄金时代 的标题下写道: 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属于这场 商业革命 史实的是(  )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B.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C.流通领域出现纸币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16.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地学以及机械、造纸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书中记载的当时的发明应该是(  )

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司南

17.

宋朝的户籍制度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 坊郭户 乡村户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划分城市户口与乡村户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等级观念的影响B.城市经济的发展C.征收赋税的需要D.社会管理的需求

18.

《明史·职官志》记载: 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君主专制C.提高行政效率D.实现权力制衡

19.

戚继光和郑成功的共同之处是(  )

A.抗击了当时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C.巩固了明朝的统治秩序D.使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

20.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下列史实能体现 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 的是(  )

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C.康熙帝亲征噶尔丹D.雅克萨之战

21.

黄宗羲认为,国家法律起源于 公利 , 即为了防止由于自私自利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坏而形成,这种 公利 属于社会全体成员。这说明黄宗羲(  )

A.反对个人利益B.主张人人平等C.反对专制皇权D.主张法治社会

22.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23.

明清时期小说创作出现了繁荣局面,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 桃园三结义 大闹天宫 等情节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明清小说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繁荣与市民阶层扩大B.民族融合加强和中外交流广泛C.君主专制加强与理学的思辨化D.社会识字率提高印刷成本上升

二、材料阅读

24.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加强,中央机构有所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中明代所示政府构架演变的时间及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置的时间及其影响。你是否同意对军机处 盖隐然执政之府 的评价?为什么?(10分)
(3)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趋势?(2分)

25.

本末之议(15分)
以下一组 的言论
汉景帝说: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北宋)欧阳修说: 治国如治身,四民犹四体……工作而商行,本末相表里。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提说: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欲来,商人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1)简述 农本 思想在古代中国的合理性。(4分)
(2)以通商为核心形式的 丝绸之路 为何能在将视农业为 天下之本 、视商业为末业的时代?(3分)
(3)欧阳修 本末相表里 观点产生的历史原因是什么?(4分)
(4)明末清初 工商皆本 观点有什么进步性?(4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 据记载: 伪周革命之际,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乡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 这样庶族阶层地位的迅速上升,成为唐代文化不断普及的主要新兴力量。
新兴的庶族地主中的很多人出身贫微,或者有过艰难的奋斗经历,他们更了解民间的疾苦和社会矛盾所在。许多政治上不得意或者主动放弃仕途的知识分子,走向社会底层授业解惑,宣传儒家讲求的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的规范,担负起教化百姓的重担。他们为文化向社会底层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朝物质经济的高度发达,庶族地主构成的新文化队伍的结成并不断壮大,教育的深入普及发展再加上唐朝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氛围,都对 俗文化 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使参与和享受文化的社会阶层逐渐下移。精英文化被广大群众接受,而通俗文化也相应的提升了水平,所以唐朝的文化显示出空前活跃的氛围。

——唐伟《试论唐朝文化的普及》

材料二 唐时印度的熬糖法、东南亚的植棉和棉织技术的传入印度的佛教艺术、西域乐舞的传入,使唐代文化更显得多彩多姿。而敦煌宝窟中的壁画和雕塑,更是对外文化交流的艺术结晶。
通过开放,唐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周围各国:南被东南亚;西南至印度;东方则哺育着日本、朝鲜,加速其进入文明之邦的步伐;西方则通过伊朗而与希腊、罗马的文化相交流,既丰富了自己,又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因而提高了当时在国际上的地位。
唐代中国与各国频仍的文化交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写下了动人的篇章。鉴真东渡日本时,带去了大量文物典籍,并参加了唐招提寺的建筑,至今鉴真仍为日本人民所怀念。日本人念念不忘唐代中国文化的影响,津津乐道唐人、唐乐、唐诗和唐代书法等。

——据刘海峰《试论唐代文化的开放性》

材料三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普及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开放性的影响。(6分)
(3)宋代使理学成为 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根据材料一指出理学 影响至深至巨 的表现。(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