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0.2019—2020学年度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34 浏览数:185

一、单选题

1.

荀子认为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在调整社会关系和规范人的行为时,需要对 赋予 的刚性。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

A.礼法并重B.兼爱尚贤C.以法治国D.以民为本

2.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汉使已率领官方船队,携带黄金、丝绸等物品,从番禺(即今广州)出发到达了东南亚等地;公元前 1 世纪,外国的香料、金银器、奇珍异宝等亦从海路运抵番禺。据此可知,当时的广州(  )

A.率先开辟海上丝绸之路B.造船技术极其高超C.已经成为南方经济重心D.贸易地位十分重要

3.

1983年,广州出土了一套南越国(公元前204年~前112年)的铜制印花凸版,被认为是目前世界纺织史上最早的一套古代彩色印花织物工具。同时,出土了大量花纹尚可辨认的丝织物。据此可知,当时(  )

A.雕版印刷术水平较高B.中原丝织技术外传C.丝绸成为民众主要衣料D.纺织技术比较发达

4.

雍正皇帝曾作诗曰: 农事惟邦本,先农履亩东。劝耕时廑(勤)虑,敢为惜劳躬。 这表明他(  )

A.关心农业生产B.向往田园生活C.提倡抑商政策D.保护农民利益

5.

乾隆《孟县志》载: 孟县地窄人稠,男女唯赖纺织营生糊口,以故孟县驰名,自陕甘以至边墙一带,远商云集,每日城镇市集收布特多,车马辐辏,廛市填咽。 材料表明当地(  )

A.自然经济趋于解体B.雇佣关系比较普遍C.专业市场已经形成D.商帮实力非常雄厚

6.

下表为部分年份英、美等国从中国口岸运出的茶、丝数量统计表。据此可知,19 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中国 (  )

年份

商品

单位:万磅

单位:包

1844

70465

2604

1850

7743

21548

1853

1017

62896

1859

1109152

67874

A.农产品开始大量出口B.农耕文明优势比较明显C.自然经济生命力顽强D.传统经济形态日益解体

7.

下图为近代广州和上海部分年份的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图(单位:万美元)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中心的再次转移B.《南京条约》的签订C.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D.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

8.

下表为京师同文馆 1876 年开始启用的五年学制课程表。据此可知,京师同文馆 (  )

年份

学习内容

首年

数量启蒙,九章算法,代数学

二年

学四元解,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

三年

格物入门,兼讲化学,重学测算

四年

微分积分,航海测算,天文测算,讲求机器

五年

万国公法,富国策,天文测算,地理金石

A.服务对象发生变化B.语言教学日益减少C.学习内容更加综合D.办学方针逐渐确立

9.

中日甲午战争以前,随着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增多,英、德、法、俄等国先后在中国开设了多家银行和工厂。这体现了(  )

A.资本输出时代已经到来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C.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加速D.列强经济侵略的多元化

10.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鸦片战争以后,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的城市,不仅没有承担起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相反 它们是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大门,也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 。这种情况表明(  )

A.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B.列强侵略阻碍城市化进程C.近代城乡差距不断扩大D.通商口岸被欧美列强控制

11.

1896 年,沈寿康说: 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同年,孙家鼐也说: 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有失传者,以西学还之;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 这表明当时(  )

A.洋务运动成效显著B.托古改制思想萌发C.传统思想根深蒂固D.中西文化相互交融

12.

以下内容为近代某期《蜀学报》报道的内容节选。与此报道直接相关的是 (  )

朝廷关于全国举办铁路和矿务的重要批示

朝廷关于各地整饬吏治、改革用人制度的重要批示

朝廷关于振兴商业、农业、奖励工艺、派员督办沿江商务的重要批示朝廷对正在筹办京师大学堂过程中所遇种种问题阻碍的重要批示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保路运动

13.

19 世纪九十年代,国人办报开始出现高潮。其中在 1895~1898 年间创办的各种报刊达 30 多种,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这一高潮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政府政策的转变B.辛亥革命的兴起C.变法运动的需要D.民族工业的发展

14.

关于戊戌变法的影响,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指出: 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 上文强调的是戊戌变法(  )

A.促进了民主意识的产生B.掀起了救亡图存的高潮C.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D.引领了民众的思想启蒙

15.

1906~1922 年间,周学熙先后创办了 15 家企业,资本总额超过 4000 万元,一举形成了近代著名的周氏实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

A.洋务企业的诱导B.自然经济的解体C.政府政策的支持D.国内政局的稳定

16.

在传统社会中,女子是不宜出来进行公开社交活动的。1901 年,薛锦琴女士在拒俄聚会上公开发表演讲,震动海内外。辛亥革命时期,秋瑾等妇女参加了反清运动。据此可知,当时(  )

A.西方启蒙思想得到传播B.妇女政治地位大大提升C.男女社交礼仪逐渐普及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7.

20 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及阶级斗争、共产主义等基本观点,陆续被介绍到国内, 为国人所知。但 1919 年以前,其学说主要是作为理论探讨的对象而非斗争实践的指南。这主要是由于(  )

A.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B.三民主义思想的盛行C.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D.民主革命任务的艰巨

18.

下表为 1920~1922 年《新青年》部分栏目简介。据此可知,《新青年》 (  )

栏目

活动

俄罗斯研究专栏

发表了许多真实介绍苏俄革命基本经验和建设情况的文章

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

大量刊载介绍马克思、列宁的著作和登载马克思主义著作翻

译出版的广告

社会主义讨论专栏

批判胡适派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捍卫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B.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阵地C.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D.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的大旗

19.

毛泽东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下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是(  )

A.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红军游击队……是无疑义地正确的B.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新政治,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C.我们的二十八年……有许多宝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人民民主专政D.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

20.

抗战胜利后不久,《中美商约》签订,条约规定: 此方商品在彼方享有不低于任何第三国和彼方本国商品的待遇。 这一规定(  )

A.便利了美国的侵略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促进了国货的出口D.改变了中国的入超局面

21.

下图漫画《围剿公田》反映了 (  )

A.土地私有制确立B.税制改革影响C.兼并战争愈演愈烈D.奴隶社会趋向瓦解

22.

正如西方学者所言: 西方世界现代文明进程中的几乎每一项成就,都以不同方式与印刷术的引进与发展有联系。 该学者旨在说明印刷术(  )

A.是四大文明成就之首B.推动了西方近代化的进程C.影响欧洲文化的发展D.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的萌发

23.

某诗人说: 人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王,像上帝统治着整个宇宙一样统治着可见的物质世界,上帝创造人的目的是要他来统治万物,因而人的地位高于在他之前被创造出来 的事物之上。 这一观点最早应出现于(  )

A.古希腊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C.宗教改革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

24.

观察下表,①到②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项目

婚礼方式

内容

中世纪《婚姻法》

用宗教仪式,

需教会主持

没有证人,无需家长或封建主同意,甚至不公

开举行婚礼即可形成婚姻。

新教的《婚姻法》

可用世俗仪式

需要家长同意并到政府去登记,必须举行公开 的家长参加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

A.人文主义发展使宗教仪式简化B.婚姻习俗逐渐摆脱宗教影C.社会进步使结婚程序更加规范D.世俗权力日益高于教会权力

25.

16 世纪初,有思想家提出:那些为求宣讲赎罪票而叫其它教堂不得宣讲上帝道之人, 乃是基督和教皇的敌人。他的思想(  )

A.否定了天主教的合法性B.巩固了教皇的政治权威C.冲击了教会的统治地位D.受到了宗教改革的影响

26.

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 。文中的 是(  )

A.康德B.伏尔泰C.卢梭D.孟德斯鸠

27.

这一文学产生于 18 世纪末,在 19 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和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这一文学 属于(  )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28.

他的成功让人们感到,理性分析对人类行为和制度同样有效。欧洲和美洲的思想家雄心勃勃地开展了对人类思想的改造,他们期望用理性思想改变整个世界 。材料中 他的成功 指的是(  )

A.经典力学的创立B.天文学的革命C.相对论的提出D.进化论的诞生

29.

《哈佛极简中国史》载: 王安石的 新法 主张政府应该更有作为,大型商业应由官营贸易机构而非私人经商者管理;应由官府而非大地主向贫穷的农户提供贷款。 以下措施与材料对应正确的是(  )

A.募役法、均输法B.农田水利法、保马法C.市易法、青苗法D.方田均税法、免役法

30.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 舍是取非,兴害除利 。梁启超盛赞王安石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后人评价更加真实客观B.评价是否可信取决于阶级立场C.历史评价具有主观色彩D.变法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二、材料阅读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确切的讲应该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涉及天文、历法、物理等应用科学技术。张骞通西域、《马可·波罗游记》的传播等为中西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利玛窦等耶稣会士先后进入中国, 他们学习中国文化,采取适合中国习俗的传教方式;他们相当一部分人精通天文历法、炮术等知识,而这又是崇祯、康熙等皇帝所赏识并需要的。与此同时,徐光启、李之藻等知识分子不仅推动西学的广泛传播,而且翻译了大量的西学典籍。虽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西学东渐还不足以唤醒沉睡的中国,但它代表中西两种文化已开始了碰撞。

——摘编自徐先知《明末清初西学东渐成因浅析》

材料二 19 世纪中期以来,西学再次进入中国。从 开眼看世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再到 民主科学 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近代西学东渐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为挽救民族危亡,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翻译西书、著书介绍、兴办新式教育、邀请西方学者来华讲学等,推动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郑大华《论民国时期西学东渐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产生的原因。(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4 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容和影响两个角度指出近代西学东渐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不同。(4 分)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甲午战后,清政府为发展实业,采取了许多措施。1895年,清廷谕令 多设织布、织绸等局,广为制造 ,随后,状元张謇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1896年,清廷通饬各省督抚 于各省会设立商务局,……各府州县设立通商公所 。1898年,《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和《矿务铁路公共章程》颁行,对发明新学新器者,给予各种奖励;同时允准民间招商集股修筑铁路及开矿等。甲午战后的短短6年中,商办企业的资本额较甲午战前的20余年增长了近4倍。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 新政 ,可以说是甲午战后清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继续和发展。

——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

材料二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比例的变化(单位:%)

年份

在工农业总产值中

在工业总产值中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49

70

221

79

737

263

1952

569

278

153

645

355

1956

487

296

217

577

423

注:在工农业生产方面,1953~1956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年均递增 11.6%。

——据《中国统计年鉴(198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后清政府为发展实业所采取的措施及意义。(7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 1949~195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秦孝公以商鞅为左庶长,实施变法。 为田开阡陌封疆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商鞅变法从阶级结构、政治文化、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推动了社会转型。

——摘编自何彬《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商鞅变法》

材料二 对孝文帝汉化问题,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

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自觉的、坚定的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的以封建化为实质的汉化,是一种使少数民族文明化的进步的历史运动。

观点二

孝文帝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缛腐朽,吸收的多是汉文化的糟粕,丢掉的却是拓跋族的勇武质朴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是迂腐的汉化。

——摘编自景有泉《近年来北魏孝文帝改革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经济和社会习俗方面的改革措施,并分析商鞅变法是如何推动社会转型的。(9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孝文帝汉化问题的认识。(6 分)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据统计,1826~1854年俄国各地爆发的农民起义达70多次,平均每年达24次以上。1853~1856年俄国与英国、法国等国在争夺黑海和巴尔干控制权的战争中遭到惨败。这使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 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总法令》等宣布农民有离开土地、拥有财产等自由权利,农民为了获得自由和份地, 必须和地主订立契约, 并缴付巨额赎金。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功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摘编自潘黎明《俄国 1861年改革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1871年底,明治政府派出使节团奔赴西方考察,历时两年。在此基础上,大久保利通于 1874年5月提出了《殖产兴业建议书》,提出日本要想改变落后面貌,必须效仿英国,鼓励民众发展工商业。要打开局面, 非赖政府官员奖励诱导之力不可 ,政府 要参照日本的风土人情,制定发展方略 。他认为农工商 各业需要配套发展 ……工商业方面,应该先从 屑丝 、纺绩等轻工业制造 入手,……政府应 予之以贷款,予之以扶植 。他认为鼓励、扶植民众经营实业,才是经济现代化成败的关键。方针确立之后,日本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建设活动。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迎来了战前工业化的高峰,始终保持了高经济增长率。

——摘编自姚传德《从官办到民营——日本明治政府殖产兴业方针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并说明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如何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久保利通殖产兴业方针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俄两国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