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据统计,1826~1854年俄国各地爆发的农民起义达70多次,平均每年达24次以上。1853~1856年俄国与英国、法国等国在争夺黑海和巴尔干控制权的战争中遭到惨败。这使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
“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总法令》等宣布农民有离开土地、拥有财产等自由权利,农民为了获得自由和份地, 必须和地主订立契约, 并缴付巨额赎金。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功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摘编自潘黎明《俄国 1861年改革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1871年底,明治政府派出使节团奔赴西方考察,历时两年。在此基础上,大久保利通于 1874年5月提出了《殖产兴业建议书》,提出日本要想改变落后面貌,必须效仿英国,鼓励民众发展工商业。要打开局面,
“非赖政府官员奖励诱导之力不可
”,政府
“要参照日本的风土人情,制定发展方略
”。他认为农工商
“各业需要配套发展
”……工商业方面,应该先从
“屑丝 、纺绩等轻工业制造
”入手,……政府应
“予之以贷款,予之以扶植
”。他认为鼓励、扶植民众经营实业,才是经济现代化成败的关键。方针确立之后,日本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建设活动。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迎来了战前工业化的高峰,始终保持了高经济增长率。
——摘编自姚传德《从官办到民营——日本明治政府殖产兴业方针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并说明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如何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久保利通殖产兴业方针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俄两国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