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一战爆发后)梁启超就认为,如果中国能恰当地利用国际局势,就能完成创建
“完全合格的民族国家
”的目标。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积极呼吁中国参战……一战的爆发使帝国主义列强的视线聚焦于欧洲大陆,日本在东亚得以横行无阻。在1914年底日本占领山东之后,中国参战的愿望更加强烈……到1917年8月14日,在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敦促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段祺瑞内阁终于站到战局已明显占优势的协约国一边,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
——摘编自光明日报《中国选择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曲折历程及其影响》
材料二 巴黎和会召开期间,梁启超出游法国,他自述出游目的,一是看看这空前绝后的历史剧怎样收场,二是拿私人资格将中国的苦向世界與论申诉。因此,到达巴黎后,他便开始外交游说。为了更好宣传中国,博得共鸣,他还撰写了《世界和平与中国》,并翻译成英、法等多国文字。此外梁启超还在各个外交场合发表关于中国问题的演讲。 ……但 1919年 4 月底,英、美、法等国公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听闻此消息,梁启超极为痛心并于 5 月 2 日急电国内的
“国民外交协会
”:
“请警告政府及国民严责各全权,万勿署名,以示决心。
”北洋政府仍然秘密向巴黎发出签字训令,好在这一消息被梁启超获得,他第一时间把这样信息告知在巴黎的中国留学生。在 6 月 28 日签字那一天,愤怒的留学生和工人将中国代表团的驻地团团包围。
—— 摘编自黄丹阳《浅论梁启超在巴黎和会前后的政治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5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关注巴黎和会的目的及维护中国权益所做的努力。(10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