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48.2019—2020学年度浙江省温州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A卷)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8 浏览数:264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名称有些听起来不像常设官员,其名称往往带有动词。比如刺史, 即刺探,其本意为临时派出,后演变为州牧;比如行省长官 行中书省事 ,意指临时行使中央特派之事,后变成固定的地方官;比如巡抚,意指代皇帝巡行地方,后巡行变为常设。这表明(  )

A.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具有随意性B.临时委派的做法杜绝了地方割据的出现C.监察是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主要职责D.王朝政府注重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2.

有学者认为,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 革命性突破 发生在(  )

A.西周B.春秋战国C.汉代D.唐代

3.

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 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 文中提到的两种瓷器产地分别位于下图中 (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宋代《困学纪闻》全方位保存了宋代社会生活场景,既有对社会重大事件的记录,也有对微观生活的叙述,在文化史、社会史、学术史、科技史等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研究价值。下列诗句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最有可能被记载其中的是(  )

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B.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5.

雍正帝选调内阁学士等官 日值禁廷,以待召见 ,军机处有官无吏,大臣、章京总计不过数十人,皆选有才干练之人,不称职即随时 罢值 回原任。其成员接近皇帝,基本天天召见,有时一日数见。据材料解读,可知军机处(  )
①机构简单,人员精干   ②地处内廷,易于保密   ③决策趋于封闭   ④单纯处理军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指出: 当自然经济的一部分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的时候,总会有一批生产者被抛出生产之外,成为多余的人……自然经济终究因此而逐步走向分解,为资本主义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让出了地盘。 这些 多余的人 是(  )
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亲历者   ②国内工农业产品的潜在消费者   ③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主要创办者   ④近代民族工业劳动力的提供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谈到近代某一战役,有学者谓: 是战胜负之分,决于舰炮之灵钝。未战之先, 两舰曾请购配克鹿卜十生快炮十二尊,以备制敌。部议以孝钦太后六十祝嘏(祝贺寿辰)用款多,力不逮而未果。 是战 发生于(  )

A.广州湾B.天津大沽口C.黄海海面D.威海卫

8.

一战期间,我国纺织业空前发展,出现了新的纺织业中心。 新的纺织业中心 不包括(  )

A.青岛B.武汉C.上海D.天津

9.

下图数字标示的地点,是抗日战争期间某些著名战役的发生地,其中能为 冯玉祥联合吉鸿昌与日军血战五昼夜 战史提供实地资料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0.

会议尖锐地批评第五次反 围剿 战争中的单纯防御和长征中惊慌失措的逃跑主义,指出博古、李德要负主要责任。会后不久,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党的总责,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此次会议(  )

A.造成党内分裂严重化B.受到共产国际的遥控C.实现决策的独立自主D.宣告长征最后的胜利

11.

有西方学者写道: 抗日战争被认为是1927年中断的革命战争的复活。甚至蒋介石也照孙逸仙的意思谈论战争对民族革命的重要性。因此中国人对进犯的敌人所作的抵抗超出日本人最初的一切预料。 此处的 复活 很可能是指(  )
①抵抗外来侵略是其核心   ②国共两党再建统一战线   ③矛头仍然指向军阀势力   ④国共两党政治分歧消弭

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2.

某次大战前夕,朱德总司令指出: 我们正以全力与敌人进行决战。二十年来的革命战争,向来是敌人找我们决战。今天形势变了,是我们集中主力找敌人决战。东北决战已把敌人消灭了,现在,正在徐州地区进行决战。 此次大战是(  )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辽沈战役D.淮海战役

13.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下表所列为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主席

毛泽东

副主席

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民革、张澜民盟、高岗

秘书长

林伯渠

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政务院总理

周恩来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沈钧儒民盟

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

罗荣桓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任务宣告结束B.这些委员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C.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体现人民民主性质D.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全新阶段的开创

14.

一位英国记者在参观了某个炼钢点后说: 这里草草建成4个奇形怪状的鼓风炉……人们有的用筐抬炉石,有的给炉子添火……有的用手推车运原料——不过在我看来从炉底掏出的成品,看上去和从炉顶倒进去的一样 。材料所反映的事件(  )

A.成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典范B.追求分配环节的绝对平均主义C.推动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D.严重破坏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15.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该时期的外交文件见证了这些突破。下列文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
②《中美联合公报》
③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④《中日联合声明》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

16.

1982年1月1日,温州市首家股份合作企业苍南毛纺厂成立。苍南县钱库区李家车村农民在筹资创办李家车针织厂的基础上,扩大119股,每股出资600元,改名为苍南毛纺厂。这反映了当时(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B.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改革正式启动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新动向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17.

1987年4月,邓小平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说: 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但是,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难道就不会出现吗?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难道香港就不会出现损害香港根本利益的事情?能够设想香港就没有干扰,没有破坏力量吗?我看没有这种自我安慰的根据。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 邓小平这里强调的是(  )

A.香港高度自治的地位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基本法保证港人治港D.中央政府必要的管辖权

18.

下图反映了某区域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构成情况,该组织成立于 (  )

A.1991年B.1994年C.1995年D.2001年

19.

美国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产生了许多妥协, 五分之三妥协 是其中之一。 五分之三妥协 (  )
①主要为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②缓和了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   ③影响到众议院议席的分配   ④实际上涉及大州与小州的利益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0.

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所设计的模范社会的原则和明确的活动方式上。但是,这些模范社会将如何取代现存社会的问题,他们从未认真地考虑过。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革。他们肯定没有从革命或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进行思考。 这说明 他们 (  )

A.与马克思在未来社会设想上本质一致B.主张以议会选举方式实现夺权C.没有考虑采取暴力方式实现社会变革D.反对真正变革现存的社会制度

21.

1947年美国宣称要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状态,不如此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美国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

A.出台杜鲁门主义B.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实施马歇尔计划D.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22.

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苏联先后拍摄了一部题为《入侵阿富汗》的电影,美版结局是 阿富汗勇士虏获苏联士兵 ;苏版结局是 苏军歼灭美国军官指挥的阿富汗游击队 。导致同一主题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B.电影导演历史知识的差别C.美苏两国民众文化需求不同D.美苏国际关系的亲疏远近

23.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倡导的先进理念再次为地区和世界经济繁荣发展注入中国力量。回顾历史,中国第一次举办这一高级别会议的地点是(  )

A.杭州B.上海C.广州D.南京

24.

近日,欧洲议会通过了新一届欧盟委员会名单,我国外交部表示 中方始终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 。欧洲一体化起步于(  )

A.欧元问世B.《马约》生效C.欧洲共同体诞生D.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二、材料阅读

25.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1866年,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专为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加工、打制船舶零件,三年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转化为近代企业。1872年,广东南海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产品行销欧美,获利颇丰。

——摘自人民版教材必修二

材料二 以1901年开始推行的 新政 改革为契机,清政府开始改弦更张,将过去历代王朝实行 重农抑商 政策一变而为 振兴工商实业 政策,在国家权力干预下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重商主义开始由一种思潮和地方经济活动转化为官方政策,对中国近代化历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途径及空间分布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清政府推行 振兴工商实业 政策的背景,简述重商主义成为官方政策后,对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直接影响。(6分)

26.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其实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到了1688年,英国的统治阶层已齐心协力,下决心要把詹姆士二世搞下台。他们不能容忍专制制度的恢复,更不能接受天主教的复辟;但同时,他们也不愿再看到新的革命,不愿让下层民众再参与国家政体的设计。它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

——摘编自钱乘旦、许明洁《英国通史》

材料二 《清帝逊位诏书》这个中国版的 光荣革命 ,就其宪法义理上看,所表现出的核心原则……是和平原则。和平与暴力相对立,与战争相对立,面对着中华民国肇始之际的革命激进主义,清王室最终选择了以和平逊位的方式,将统治权转让给未来的共和立宪国体,由此避免了频仍不断的战争烽火和生灵涂炭。

——选自高全喜《政治宪法学视野中的〈清帝逊位诏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场 不流血的革命 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它对国王与议会权力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清帝逊位诏书》发布的时间,简述该诏书发布的意义。(4分)

27.

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之有希腊。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东征平叛后,雄才大略的周公旦对国家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周政权派同姓子弟、周室勋臣及异姓姻亲,于远离邦畿数百里乃至数千里之外的要冲地区建国,以宗族分权的形式扩大和巩固姬姓的家天下。这些分布在极其广大地域之内的周系诸侯,以宗法关系为基础,以礼乐制度为纽带,使周王朝在远较 大邦殷 的范围广阔得多的地域内实现了有效的统治,从而为三代之后的中央集权帝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摘自马平安《中国政治史大纲》

材料二 这次改革根据农业的收入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地产收入达到500斗的公民,称 500斗级 ;第二等级是收入达300斗、有养马能力者,叫 骑士级 ;第三等级是收入达200斗、有牛耕田者,叫 牛轭级 ;第4等级是收入在200斗以下的公民,称 雇工级 。根据公民所属的等级决定其所要承担的政治义务,等级越高,担任的公共职务越高;军事义务也按等级分配。这次改革还鼓励公民参加公民大会,参与公共事务的最后决策;新设立的民众法庭也对全体公民开放。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周公旦 重大改革 的主要内容,简述西周社会在血缘亲疏基础上形成的等级关系。(4分)
(2)阅读材料二,指出 这次改革 的领导者,概括材料二的要点。(6分)
(3)中国和西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出现过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但彼此之间差别显著。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西周宗法等级制度的政治意义;②对古代雅典政治改革中财产等级制的认识。(6分)

28.

法乃人类秩序的规则,法治乃当世共通理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法律是可以移植的,人类社会很早就开始通过移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来建立自己的社会秩序,法律移植也一直被当作促进社会变革的最直接、最有效率的工具。立法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在立法过程中对其他国家相关规则的考察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早在古罗马时代,罗马的立法者在立法之前也总是要派代表去其他城邦考察。从历史发展来看,欧洲国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对罗马法研究和移植的热潮。
材料二 从19世纪后半叶起,亚洲国家开始移植西方法律,比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更多地表现为接受外来规则和本土习惯法的融合,从而呈现出法律的现代化特色。1978年以来,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节点上,由于法律资源的稀缺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规则的强烈要求,我国综合借鉴了很多国家相应的法律,比如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就是中国人没有见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情况下出台的。

——均摘自信春鹰主编《全球化与多元法律文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罗马法体系发展的主要历程,概括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重要地位。(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例,说明 法律的现代化特色 ,简要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出台的原因。(10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