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1.2019—2020学年度山东省烟台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9 浏览数:161

一、单选题

1.

西周时期,伯禽被分封为鲁国诸侯,他死后,其子不能自动继承为鲁公,而是必须回到宗周,由天子进行新的策命礼,称作 承嗣再命 。这一做法(  )

A.确保了宗法制度的长期稳定B.旨在维护周天子的政治权威C.侧重于巩固贵族的等级特权D.保障了西周分封制度的持久

2.

春秋时期的政治基本上是贵族化的礼乐政治。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以富国强兵、兼并土地为主要目标,辩士、变法者和职业将领等能给国家带来利益的人受到各国国君的青睐。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分封制开始走向瓦解B.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C.宗法制淡出历史舞台D.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的显学

3.

据贾谊记载,汉初,天子和诸侯之相都称为 丞相 ,使用黄金之印。据司马迁记载,汉武帝时将诸侯之 丞相 改为 ,使用银印。汉武帝此举目的是(  )

A.企图削弱宰相权力B.加强中央政府权威C.挑起王国内部矛盾D.逐步分割诸侯封地

4.

下表所示为部分汉代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

滇王之印的金印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卧羊纽汉归义羌长

沙雅遗址新疆沙雅什格提出土

《汉书·匈奴列传》

单于正月朝天子于甘泉宫,汉宠以殊礼,位在诸侯王上,赞谒称臣而不名,赐以冠带衣裳,黄金玺、绶

这些体现了(  )

A.分封制巩固了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B.汉朝政权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C.汉文化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交融D.汉朝形成了册封少数民族的惯例

5.

明朝在出现内阁辅臣的时候,也就出现了票拟权: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这样(  )

A.国家大事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B.大大增强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C.宫中太监和内阁辅臣形成制约关系D.内阁辅臣拥有对国事的部分决策权

6.

清朝制定了针对蒙古族、藏族、回族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的专门法规——《理藩院则例》、《钦定西藏章程》、《回疆则例》、《苗例》等,因俗而治。这些法规(  )

A.有利于多民族国家巩固B.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C.体现了天朝上国的意识D.加强了民族间交流交融

7.

英国流入中国的白银,在1781—1790年间和1800—1810年间分别达1640万两、32600万两,这种有利于中国的贸易顺差后来向相反一端倾斜:1831—1833 年间将近有1000万银两从中国流出。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工业革命不断深入B.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英国对华进行鸦片贸易D.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

8.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 这一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

A.认为税率不高可以接受B.仍然以 天朝上国 自居C.推行灵活务实外交原则D.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

9.

1858年美国代表向直隶总督谭廷襄建议 中国应派领事赴美,以便照料中国侨民 ,谭以 向不遣使国外 为由拒绝。后因履行《天津条约》 互派使节 条款,清政府考虑礼仪问题 用中国人为使,诚不免为难 ,于1868年委任前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担任中国特使出使欧美等国。这反映出(  )

A.华夷观念影响外交行为B.近代中国外交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D.清政府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10.

1下图摘自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目录。据此判断,第十章的主题应为 (  )

第十章     ?  

社会动荡的根源          223

社会经济因素;鸦片战争的影响;政治腐败;武备松弛;自然灾害;客冢人和基督教

外国的中立立场          237

……

捻军叛乱和回民叛乱      252

A.第二次鸦片战争B.清末新政C.太平天国运动D.辛亥革命

11.

中国某思想家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指出: 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 此次战争结束后(  )

A.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C.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2.

下表反映了1894—1897年清政府新设军事工厂的概况

厂名

厂址

开办年份

陕西机器制造局

西安

1894

奉天机器局

沈阳

1896

湖北军火所

武汉

1896

河南机器局

开封

1897

新疆机器局

乌鲁木齐

1897

对此表格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A.19世纪晚期洋务运动获得新发展B.甲午战争影响了中国军事工业的布局C.清政府开始了军事近代化的步伐D.国人清醒认识到国防近代化的重要性

13.

如表是关于义和团运动的相关表述,据此可知 (  )

义和团在北京前门点火焚烧洋货铺和洋药店,结果火势蔓延,烧掉了附近的商铺和民居

李希圣的日记1900

年任职在北京刑部

义和团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

劳乃宣负责剿杀义和团的官员

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

晚清大臣刚毅记载

义和团运动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情绪和怒火的非理性的爆发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A.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难以统一B.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C.历史事实因史料冲突无从确证D.历史叙述取决于时代的变化

14.

辛亥革命 在新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基础上重建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从此,中国的政治发展不再依托以臣民政治文化为载体的消极被动的政治认同 。这是指辛亥革命(  )

A.结束了封建帝制B.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5.

1919年5月9日,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在衡阳越级通电大总统徐世昌: 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 该材料说明(  )

A.北洋军阀支持五四运动B.学生爱国热情影响广泛C.学生运动导致军阀分化D.北洋军阀内部派系林立

16.

法国思想家贡斯当说: 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阄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言语和情感的主人,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审判他是不是合格的公民……”。这说明雅典(  )

A.所有公民直接管理城邦B.直接民主导致权力的滥用C.城邦利益高于个人权利D.公民对国家制度缺乏信心

17.

古代雅典普通公民主要通过参与城邦的公共生活,如公民大会、公民法庭、狄奥尼索斯戏剧节或者奥林匹亚集会等,聆听政治领袖的演说来获得相关的教育和知识。学者德摩斯梯尼甚至说: 民主政治是一种发表演说的体制。 由此可见,在当时的雅典(  )

A.演说是民主政治内在需要B.政府不重视文化和教育C.公民必须具备演说的能力D.居民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18.

古代罗马法规定:如果主人的严酷看起来是无法忍受的,将强迫主人出卖他们的奴隶。此项规定主要反映了罗马法旨在(  )

A.稳定统治秩序B.强调人人生而平等C.保障公民权利D.彰显法律的公平性

19.

古罗马法学家对物进行了多种分类。一种分法是所谓有形物与无形物之分:前者即 指奴隶、土地、衣服、金银等物:后者指可以作为权利客体的权利本身,如继承权、使用权、地役权等等。这可以用来说明罗马法(  )

A.限制了贵族对于法律的垄断B.重视法律程序的运用C.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蕴含着自然法的理念

20.

“《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 这一观点主要认为《权利法案》(  )

A.创造了英国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B.改变了英国国王权力的来源C.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D.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

21.

英国学者罗威尔指出:“(光荣革命后)下议院逐渐把国王的权力纳入自己的掌握之中,可是它虽然这样做,却没有严重削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所以,国王在法律上仍旧具有他的前辈们所具有的特征。 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英国(  )

A.国王在立法上拥有巨大权力B.君主立宪制需要进一步完善C.虚位君主制得到法律的认可D.国家权力结构实现分权制衡

22.

美国具有独特的立国经验,无论是在建立邦联体制和根据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体制的过程中,立国者在作出某种重大决策时,都把地方利益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这主要是由于(  )

A.美国先有州府后有国家的特殊性B.启蒙思想在美国得到广泛传播C.对欧洲各国立国经验的批判借鉴D.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3.

为了统一货币美国联邦国会1785年采用了美元,但1美元的价值是多少呢?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等州定为6先令(英国货币单位),而中部大西洋各州定为7先令6便士,南卡罗来纳等州定为4先令6便士等。这实质上说明(  )

A.各州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B.政府拥有法定货币发行权C.美国对英国经济的依赖性D.国家核心权力体制未形成

24.

1876年法国众议院选举,结果共和党人获得多数票,并提出由温和派的共和党人西蒙任总理。1877年5月,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解散了共和派内阁,迫使西蒙辞职,在取得参议院同意的情况下强行解散众议院。麦克马洪此举(  )

A.体现了总统与议会的相互制约B.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C.打破了保守派与共和派力量均势D.反映了法国封建势力的强大

25.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帝国国会由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选举产生。这表明(  )

A.帝国延续了专制主义传统B.宪法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C.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D.普鲁士处于联邦主导地位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状元数量及分布表(有籍可考者)部分


朝代

人数

地区

唐代

五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总计

河北

15

2

3

5

2

3

30

河南

13

20

1

2

1

37

陕西

11

1

1

2

1

16

山西

6

1

2

2

11

山东

4

3

9

2

4

22

江苏

6

9

14

46

75

江西

2

9

1

18

3

23

广西

2

1

2

4

9

湖北

1

2

2

3

8

湖南

1

1

1

2

5

安徽

1

1

5

1

6

9

23

福建

2

19

11

3

35

广东

1

1

3

3

8

浙江

24

1

19

20

64

上海

1

3

3

7

吉林

1

1

内蒙古

2

3

3

贵州

2

2

总计

62

11

108

16

87

106

379

——摘编自梅介人《中国状元及其地理分布》

材料二 阅读下表有关科举制的相关内容

项目

内容摘编

考试科目

隋代贡举科目大概有秀才、进士、俊士、明经四科。唐太宗之后,又有很大发展。唐武则天前后,增加了五经、三经及学究一经,创立了殿试和武举。

应举人资格

唐代曾规定,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或曾为官司科罚·……不得申送入;宋代曾犯刑责,不孝不悌、为害乡里等不得应举。

唐以前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唐后期规定工商业者改业三年之后可以入仕;宋代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考试方法

唐代科举考试并不糊名,应考者姓名对主司是公开的;宋代采取封弥制,亦称糊名法,是将试卷上的举人姓名、年甲、三代、乡贯等密封或去掉,代之以字号,以防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徇私作弊。

(1)据材料一指出历代状元数量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4分)
(2)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发展演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进步性。(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与图一相比,有学者认为图二的政治是 皇权下的民主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做出解释。(12分)

四、材料阅读

28.

鸦片战争后,体育强国成为中国人民反帝、反侵略的共识,各种思想主张层出不穷。(16分)
材料 梁启超在《中国之武士道》一书中,列举先秦时期武勇精神的典型70余例,要我同胞,兴祖宗武勇之精神,扬古人自强遗风,以体育兴国强民。《江苏》、《云南》、《浙江潮》等杂志,把培植国民马革裹尸、执戈从戎的思想,作为创刊宗旨。西方近代体育,如普通体操、田径等运动形式,通过洋务运动、派遣留学生、翻译外国书刊等途径,被主动地引进了中国。 废缠足 、兴 女学 ,使妇女和男人享有同样的接受教育、参与体育的权力呼声不断。推行军国民教育成了当时的一种重要社会思潮,学校教育以军国民主义教育为宗旨,兵式体操代替了操课的全部内容。

——摘编自郑志林《我国近代体育史上的三次爱国主义浪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中国体育强国思想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16分)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18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了著名的 十四点宣言 ,内容包括:公开外交、反对密约、民族自决、设立国联,维护世界永久和平等主张。威尔逊特别声明:吾美国国民必使上述之宗旨及方法,得实行后方休,虽牺牲生命,抛弃其一切所有以为此主义之保障而不辞。威尔逊的发言在中国各阶层人士中引起了极其强烈的反响。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刊词中,充满激情地写道: 美国大总统威尔逊可算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
材料二 1919年2月2日,《每周评论》称威尔逊的主张是 多半不可实行的理想,我们也可以叫他威大炮。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叶永东《巴黎和会前后中国人对威尔逊认识的转变》

(1)依据材料一,说明当时的中国人为何把威尔逊看成是一个 大好人 ?威尔逊提出 十四点宣言 的真实意图是什么?(8分)
(2)从 大好人 威大炮 ,威尔逊为何在国人心目中形象大跌?(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