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8.2019—2020学年度山东省德州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9 浏览数:357

一、单选题

1.

古代埃及形成了统一的君主制国家;古代希腊发展起众多的城邦,有的实行民主政治。这反映出(  )

A.欧洲文明领先世界B.古代文明具有多元特征C.不同文明之间缺乏联系D.非洲文明相对落后

2.

下图是2世纪初某帝国形势图。推测该帝国是(  )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

3.

从历史发展趋势看,10—11世纪西欧各地兴起的众多城市(  )

A.增强了领主力量B.助长了教会的扩张C.壮大了割据势力D.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4.

下图是某班同学在一节历史课上讨论的内容,据此判断他们正在讨论(  ) 

地跨亚非欧三洲

都城巴格达是当时最大城市之一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A.罗马帝国兴衰B.阿拉伯帝国的发展C.拜占庭帝国兴起D.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5.

在古代美洲,制造出精美的陶器、发明了独特的文字、采用20进制的是(  )

A.班图人B.印加人C.玛雅人D.阿兹特克人

6.

恩格斯说: 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  )

A.人文主义的鼓励B.对金银财富的需求C.航海技术的进步D.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7.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农作物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些作物包括(  )

A.小麦、燕麦B.玉米、花生C.大豆、水稻D.大麦、高粱

8.

《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分别是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文件,两者的共同点是(  )

A.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B.宣告了新国家制度诞生C.打击了君主专制制度D.冲击了本国封建势力

9.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是(  ) 

A.珍妮纺纱机(模型)B.使用蒸汽动力的工厂(绘画作品)C.斯托克顿 达灵顿铁路开通(绘画作品)D.贝尔试用电话

10.

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城镇,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里工作和生活。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阶级结构的变化B.工业革命的进行C.海外贸易的拓展D.垄断组织的形成

11.

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宣告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指明了路径。 是(  )

A.空想社会主义B.《共产党宣言》C.国际工人协会D.巴黎公社

12.

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规定任何国家 今后再占领囗囗大陆沿海的一块土地……均应在进行新的占领时,分别通知本议定书之其他缔约国 处应为(  )

A.非洲B.欧洲C.亚洲D.美洲

13.

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遏制了列强瓜分非洲的狂潮B.瓦解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实现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

14.

列宁曾指出: 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凡尔赛和约(  )

A.严厉惩治德国B.承认南斯拉夫独立C.成立国际联盟D.未能得到美国批准

15.

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允许私营企业发展,以租让制等形式引入外国资本。 这些内容出自(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16.

20世纪,某一民族独立运动采取了如下斗争方式:拒绝在殖民地政府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用手工制品去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该民族独立运动是(  )

A.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埃及华夫脱运动C.尼加拉瓜抗美斗争D.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B.日本制造七七事变C.德国突袭波兰D.德国入侵苏联

18.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形成了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两者都(  )

A.带有强权政治色彩B.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C.强化了欧洲的优势地位D.受到美苏两国操纵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因素是两国(  )

A.战时同盟基础不复存在B.意识形态尖锐对立C.社会制度截然不同D.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

20.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以巩固西欧资本主义制度,与之针锋相对,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的经济组织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C.经济互助委员会D.华沙条约组织

21.

20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构建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资本主义国家(  )

A.开始实行计划经济B.滞胀现象频繁出现C.社会矛盾得以消除D.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2.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主要靠下达大量指令性指标来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勃列日涅夫改革时,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这表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B.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C.取得了巨大经济成效D.导致了农业发展缓慢

23.

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通过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来确保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表明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因素是(  )

A.边界冲突B.民族矛盾C.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D.发展中国家自身政策失误

24.

二十国集团成立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二十国集团机制内积极倡导全球经济治理变革,推动相关国际组织改革,在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这反映出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是(  )

A.世界多极化B.经济全球化C.社会信息化D.文化多样化

25.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的混乱现象和全球治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该方案是(  )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B.参与组成二十国集团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大约在13世纪初期,一个被称为 大津巴布韦 的宏伟石制建筑群出现在今大津巴布韦的尼扬达附近。大津巴布韦的石头城墙厚5米,高10米,里面有很多石头建造的高塔、王宫和公共建筑物,它是位于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之间的庞大王国的都城。15世纪末期是其发展规模最大的时期,大约有1.8万人居住在大津巴布韦石建筑群的周围。居住在大津巴布韦的国王控制着内地与沿海之间的贸易并对贸易征税。他们组织黄金、象牙、奴隶和土特产品从产地运到沿海。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认为非洲本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 ,非洲黑人 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之中

——摘编自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13——15世纪大津巴布韦的社会发展状况。(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黑格尔对 非洲本土 的看法。你是否同意该看法?结合古代非洲文明发展的相关史实说出你的理由。(8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世界的种族分布

——[美]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

(说明:把世界人类分为蒙古人种、高加索人种等是近代形成的一种人类学划分方法,其中高加索人种又称欧罗巴人种,印第安人也属于蒙古人种。)
根据材料指出15世纪到20世纪世界种族分布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我的同伴们……你们被赋予了一种天性,并且拥有一种无可估量的尊严和了不起的命运,让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服从于你的统治和命令,在河里、在海中、在天堂……
让道德成为我们的首要目标。

——G·马内蒂《论人的尊严和优越》,1453年

材料二 第二十一条所以那些宣讲赎罪票者,说教皇的赎罪票能使人免除各种惩罚,而且得救,乃是犯了错误。
……
第三十六条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1517年

材料三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不存在了。……如果是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执行公共决议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年

(1)根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马内蒂、马丁·路德、孟德斯鸠的主张。(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历史学者对20世纪的世界历史发展有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20世纪是一个动荡的世纪,战争与灾难不断;有学者认为20世纪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旧的传统总是被打破;也有学者认为20世纪是一个重新组合的时代,各种政治力量分化组合;还有学者认为20世纪是一个从 无序 走向 有序 的世纪,世界治理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你对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有什么样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观点。(要求:可以赞成、反对材料中的观点或者另有观点,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