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8.2019—2020学年度山东省聊城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0年 题数:29 浏览数:363

一、单选题

1.

古巴比伦时期,房产买卖开始活跃起来,形成了较完备的房产买卖契约。一般平民阶层是房产买卖的主要人群,而女祭司等富人也积极参与其中。这反映了古巴比伦(  )

A.祭司享有特权B.商品经济活跃C.妇女地位提高D.私有制度产生

2.

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200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众多城邦组织本邦部分居民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对希腊殖民解读准确的是(  )

A.源于农耕文明的优势与扩张潜能B.与近代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目的一致C.是古代文明扩展的主要途径之一D.是亚历山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的延续

3.

《查士丁尼法典》载: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表明罗马法(  )

A.维护帝国统治B.保护财产私有C.保障人人平等D.影响广泛深远

4.

巴格达城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这表明(  )

A.中国商品优势明显B.世界市场开始形成C.巴格达城商贸繁荣D.商业革命逐渐兴起

5.

15世纪早期,1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值1克—2克白银,在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克—14克,在威尼斯达14克—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克—30克。这说明(  )

A.印度农业发达B.白银大量流入欧洲C.全球联系建立D.新航路开辟的必要

6.

非洲西海岸有一些特殊的名称,科特迪瓦被称为象牙海岸,加纳被称为黄金海岸,利比里亚被称为胡椒海岸,贝宁被称为奴隶海岸。这些名称主要反映岀(  )

A.非洲物产资源丰富B.殖民者的贪婪残酷C.三角贸易路线漫长D.非洲主动融入世界

7.

这场运动 让人们反思神权政治和贵族君主制度的合理性,它引导人们先是反对贵族等级制度,继而质疑乃至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是欧洲(也包括美国)得以建立现代民主制度的思想基础。 该运动是(  )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8.

有学者指出,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这反映出,德国政体变革(  )

A.推动了德国统一B.催生了专制统治C.促进了经济发展D.提高了德国地位

9.

工业革命以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职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还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但到1850年时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  )

A.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B.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C.促进了男女平等实现D.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

10.

1832年,一位英国工业家说: 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 这反映出,英国工业革命(  )

A.加强了世界联系B.促进了工人参政C.改变了社会结构D.开拓了国际市场

11.

自19世纪后期,英国的银行家们更关注世界范围的投资。据统计,到一战前夕,英国投资几乎占全世界总投资额的一半。1865—1914年的英国投资中,本土投资只占30%,其他70%的资金均投在国外。这一现象致使英国(  )

A.产业资本过剩B.殖民霸权确立C.创新动力不足D.国际地位提升

12.

钢铁大王 卡内基创立的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后,钢铁价格从1870年的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钢铁价格的变化说明(  )

A.社会化生产阻碍了发展B.各地交通日益便捷C.垄断组织提高了生产力D.人类进入钢铁时代

13.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这表明(  )

A.恩格斯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B.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政党赞同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D.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化逐步完善

14.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1879年非洲第一个政党——埃及祖国党成立时,响亮地提出了 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 的口号。上述两个口号分别属于(  )

A.自由主义、沙文主义B.种族主义、爱国主义C.扩张主义、民族主义D.理想主义、人文主义

15.

近代以来,非洲国家的国界线大多以直线为主(如下图)与这种状况的形成关联最密切的是 (  )

A.1884年柏林会议的召开B.一战后民族自决原则的确立C.1960年非洲独立年的出现D.1990年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16.

1878年,横贯非洲的探险家斯坦利从刚果回来后即出版了考察刚果河的著作《穿过黑暗大陆》,并在欧洲商会发表演说时呼吁: 刚果河流域的居民人口众多,只要稍微改善一下他们的衣着习惯,曼彻斯特纺织机器昼夜开动也将供应不上 。这一呼吁反映出,欧洲当时(  )

A.发现了黑奴贸易新的供应来源B.正在遭受市场问题的严重困扰C.正推动工业革命向非洲的扩展D.实现了对非洲大陆的有效占领

17.

1914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然而,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 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A.引发对制度的信任危机B.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C.致使欧洲中心地位丧失D.推动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18.

列宁曾指出: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上文中 直接下命令 指的是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19.

用自我牺牲去感化敌人,用自己的爱去召唤敌人心中的爱,如果爱回到敌人的心灵,哪怕仅存有一丝,敌人顷刻软化、变敌为友,暴力就会这样被战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发起的运动是(  )

A.华夫脱运动B.不结盟运动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D.世界和平运动

20.

1932年7月,英联邦国家缔结互惠关税协定:英国保证自治领和殖民地农产品在英国的销售市场,英国工业品输往自治领和殖民地时享受优惠待遇,限制从自治领和殖民地以外的国家输入农产品并征收高额关税。这一协定的缔结旨在(  )

A.争夺世界市场B.实现自由贸易C.应对经济危机D.维护世界秩序

2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西欧各国纷纷行动起来,打造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工作的 三驾马车 。这表明当时,西欧各国致力于(  )

A.调整产业结构B.发展社会主义C.建立福利国家D.实施计划经济

22.

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尚处于自发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A.市场机制普及B.世界体系巩固C.大国关系缓和D.国际合作深化

23.

在走上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南斯拉夫遭到了众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批判。但在1955年,赫鲁晓夫却承认 采取不同方式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完全属于各国自己的事情 。这表明赫鲁晓夫(  )

A.欲进行市场化改革B.认可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发展C.在冷战中采取攻势D.放弃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

24.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 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 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 。提出这些主张的是(  )

A.不结盟运动B.联合国C.关贸总协定D.欧洲联盟

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不再局限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梯度性转移,而且将产业链两端即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价值链各个增值环节进行转移。 这反映了(  )

A.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C.世界各国发展利益均衡分配D.贸易数量与实际所获利益一致

26.

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全球市场的震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问题;在人类生产中也出现了生态问题、气候问题、环境问题和过度开发带来的各种问题等许多全球性问题。这说明(  )

A.人类需要全球治理B.世界经济发展举步维艰C.人类生产破坏环境D.全球化背离时代潮流

二、材料阅读

27.

中古西欧是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城市特许状最终确认了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审民的人身安全,确认市民在城市中的土地自由使用权和所有权,免除市民各项封建赋税,确定市民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
正如科恩所说: 在日耳曼人的观念中,服从不是无条件的,毋庸置疑,如果受到国王不公正的对待,每位成员都有权反抗和报复 。上帝关心个人的命运和灵魂得救,通过上帝栋选,每个追随上帝的人都可能戚为天国的选民这样的观念移植到世俗领域,使他们有可能跳出一般尊卑荣辱观念,为维护个人的自由和尊严提供价值论基础。在中世纪,这种观念与罗马法中的个人权利思想元素一拍即合,逐渐融为一体。

——据侯建新《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等

材料二 具有封土的贵族都有庄园法庭之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的制度。而国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

——据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基督教不仅将一种新的信仰依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给西方社会,他还将一种新的社团组织、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嵌入罗马国家以及后来的西欧日耳曼社会,从而造成了西欧社会的二元分化:在同一社会共同体内,成长起相互平行的教权与王权。教权与王权是连体的双头鹰,因为其二元分化,产生相互的竞争、摩擦和厮杀;由于其共生于同一共同体,所以便相互依存,相互纠结,相互渗透,难解难分。

——据丛日云《在上帝和凯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古西欧个人拥有的 自由 并指出影响其产生的历史因素。(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古西欧社会的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古西欧社会对近代西欧的影响。(4分)

28.

美利坚人 是历史变迁过程中逐渐融合形成的新人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620—1780年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人口(估算:)(单位:人)

项目/年份

1620

1680

1720

1750

1770

1780

白人

2282

144536

397346

934340

1688254

2204949

黑人

20

6971

68839

236420

459822

575420

总数

2302

151507

466185

1170760

2148076

2780369

——据美国商业部国情调查局《美国历史统计:殖民地时期至1970年》

材料二 自17世纪初开始,欧洲移民和非洲裔强制移民源源不绝地到来,并在这里扎根生息,使北美变成一个多种族社会。与此同时,土著印第安人却急剧减少,这和白人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以及天花、麻疹等流行性疾病的传播有密切的关系。英国政府鼓励有技术的外国人到英属美洲定居。移居各殖民地的非英格兰移民,均能取得合法身份。1740年英国议会专门制定了殖民地外国移民的入籍法。到18世纪,大量德意志人、爱尔兰人、苏格兰人、苏爱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纷纷到来,与原来的英裔、荷裔、瑞典裔和芬兰裔居民—起,构成—幅五彩缤纷的族裔风情图,从人种学和民族学的角度看,众多族裔居民之间的通婚混血,造就了一个不同于欧洲任何单一民族的新人种—— 美利坚人 ,但造成 美利坚人 的主体仍然是英格兰裔居民。英裔居民具有强烈的种族意识,对印第安人进行持续的文化征服,对黑人则实行严厉的歧视和奴役,少数种族和族裔始终处于北美社会的边缘。英裔居民基于对人种、文化和宗教差异的理解,逐渐使种族观念演化为种族主义,为种族歧视的合理性制造了依据;而种族歧视的强化,又使种族主义更多地进入北美居民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之中。

——据李剑铭《美国殖民地时期的人口变动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20—1780年间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人口变化趋势并分析其成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 美利坚人 形成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 新人种 形成产生的历史影响。(10分)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以万隆为参照,第三世界正成为战后推进国际主义普遍政治的一种独特力量来源,并由此蕴含阻挡全球冷战扩展以及恢复国际和平合作秩序与规范的新可能路径。 万隆精神 固然表达了第三世界国际主义、进步的世界秩序观理想,但同时也将自身奠基在第三世界国家与人民实在的命运共同体基础上,以回应冷战氛围下第三世界相同的现实情境与需求为出发点、,而为其国际主义的秩序观认同确立了事实上的领域根基。

——据李智星《冷战的多种终结、万隆和第三世界国际主义》

材料二 国际主义联合的出现,构成了20世纪,(下半叶)民族独立与反霸权运动有别于19世纪的重要特性并真正将这一运动导向了一个新的、试图建立平等的国际新秩序的方向。换句话说,与那种西方中心的、试图通过自上而下制度设计而达成的 世界和平 构想不同,来自第三世界的反抗政治实践,通过不断的抗争与联合的形式,自下而上地保卫并推进了《联合国宪章》中所保证的平等权利,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国际会议协商而自上而下制定的那种新世界平等理想,不断遭到来自强权政治与实力政治的挑战。

——据【英】殷之光《国际主义:从第三世界独立历史出发的世界秩序叙事》

材料三 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在平等互利 基础上的集体对话框架,谋求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共同目标;意识到在新世纪来临之际,世界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不稳定因素和巨大的南北贫富差距,和平与发展问題并未完全解决……强调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洽、经济新秩序,才能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便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国际决策进程。

——据《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2000年10月12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50—70年代能体现第三世界国际主义的重大历史事件。(4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第三世界国际主义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重大影响。(6分)
(3)材料三反映出世纪之交世界历史发展的哪些趋势?(4分)

Baidu
map